首页 百科知识 第四节唐代科举诗

第四节唐代科举诗

时间:2022-10-2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唐代科举制度与唐诗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由此可见,科举与唐诗的密切联系。[31]这里不仅强调了唐代以诗赋取士的制度,而且反映出科举与诗歌间的密切关系。这些规定都是十分严格的,不得有丝毫违背。唐诗与科举的关系,还体现于另外一种与科举活动密切相关的社会风气,即行卷风气下所产生的行卷诗中。
第四节唐代科举诗_中国古代文人与传统文化

第四节唐代科举诗

唐代科举制度与唐诗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南宋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说:“或问唐诗何以胜我朝?唐以诗取士,故多专门之学,我朝之诗所以不及也。”[29]王嗣奭《管天笔记》亦云:“唐人以诗取士,故无不工诗。竭一生精力,千奇百怪,何所不有?”由此可见,科举与唐诗的密切联系。[30]

唐代科举考试的一项重要内容即是诗赋,而以诗赋取士的这种制度明显在以下两方面产生了极大的效应:

其一是促进了诗歌的普及程度。既然科举考试需考察士人诗歌创作的才华和能力,则所有参加或准备参加科举的士于们必然都会写诗。许多士人把诗歌创作当做毕生学习的必修科目,含英咀华,潜心钻研,久而弥笃。虽然现存的唐诗出自2200多位作家之手,但实际上唐代诗人数量当远不止此,因为唐代文人几乎都能写诗,只有好坏的差异,而没有能否的区别。

其二是促使诗人们深入研讨诗歌的艺术技巧,加强诗歌创作的训练,平时就不断创作、揣摩、推敲,并且喜欢相互唱和、讨论诗艺等,其目的虽然可能只是为了自己的出奇制胜、一举登第,但这种重视诗歌、爱好创作的社会风气和诗人艺术经验的不断积累,客观上促进了诗歌技艺的普遍提高,促进了唐诗的繁盛局面。正如《全唐诗序》所云:“盖唐当开国之初,即用声律取士,聚天下才智英杰之彦,悉从事于六义之学,以为晋身之阶,则习之者固已专且勤矣。”[31]这里不仅强调了唐代以诗赋取士的制度,而且反映出科举与诗歌间的密切关系。在唐代与科举关系最密切的诗歌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省试诗

进士所试诗,因作于尚书省礼部所主持的试场上,故亦名省试诗。唐代的省试诗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主要特征:

(一)形式规定严格

省试诗在形式方面有比较严格的规定:必须是五言律诗,限定十二句,所用韵脚也在题中注明。白居易于贞元十六年(800)应进士试,所试诗题名《玉水记方流诗》,题下注明:“以‘流’字为韵,六十字成。”[32]诗云:

良璞含章久,寒泉彻底幽。尹孚光滟滟,方折浪悠悠。

凌乱波纹异,萦回水性柔。似风摇浅濑,疑月落清流。

潜颍应傍达,藏真岂上浮。玉人如不记,沦弃即千秋。

诗中所用韵脚如幽、悠、柔、流、浮、秋,均属于后代韵书中所谓“十一尤”韵。试题中只是随意指出某字,规定该诗必须用此字的同韵部字来押韵。十二句中,中间的八句也要求对仗。这些规定都是十分严格的,不得有丝毫违背。这些繁琐的限定,倒造成了中唐时《切韵》等韵书的广为流行。唐代一般士人对韵部不可能都记得很熟,所以进士入考场时一般也可以挟带韵书,因为在考场上如无韵书参照,举子们的作品是难免会有声韵方面的瑕病的。

(二)题材相对宽泛

唐代进士省试诗赋的题目相对后世来说比较宽泛,并不完全限定在儒家经典的范围内。就省试诗而言,既有出自经史典籍的题目如《风不鸣条诗》(会昌三年,843),但其他方面的诗题反而更多:有关节令的,如《东郊迎春诗》(天宝十五载,756)、《早春残雪诗》(元和十五年,820);有关景物的,如《禁中春松诗》(大历八年,773)、《春色满皇州诗》(元和十年,815);有关器物的,如《明堂火珠诗》(开元二十六年,738);有关文学典故的,如《湘灵鼓瑟诗》(天宝十载,751)、《霓裳羽衣曲诗》(开成二年,837)等。[33]正如宋人叶梦得所谓:“唐礼部试诗赋,题不皆有所出,或自以意为之。”[34]便指出唐人诗赋题目取径较宽,往往由主考官以己意出题,有时甚至显得是随手之题,如元和二年(807)所试的《贡院楼北新栽小松诗》,这类题目便没有什么“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可言。那么出这种题目的用意何在?这固然和唐代社会思想活跃有关,但主要还是因为唐人省试诗的优劣评判并不是取决诗的内容,而是侧重于文华词采,所以写什么题材也就并不是很重要了。

(三)内容和作法有一定限制

虽然省试诗题目相对较宽泛,甚至有一定的随意性,但从大的方面来说,不外乎颂圣、咏史、写景、赋物之类。而且在内容和作法上依然有一定的限制和要求。如不能做翻案文章,不能逆题意而为诗。宋葛立方说:“省题诗自成一家,非他诗比也。首韵拘于见题,则易于牵合;中联缚于法律,则易于骈对。非若游戏于烟云月露之形,可以纵横在我者也。”[35]省试诗首联一般必须反映题目的意旨,即所谓“见题”,如陈希烈《省试白云起封中》:

千年泰山顶,云起汉王封。不作奇峰状,宁分触石容。

为霖虽易得,表圣自难逢。冉冉排空上,依依叠影重。

素光非曳练,灵贶是从龙。岂学无心出,东西任所从。首联即将“白云起封中”的题意交代清楚了。其他如丘为的《省试夏日可畏》首联:“赫赫温风扇,炎炎夏日徂。”梁鍠《省试方士进恒春草》首联:“东吴有灵草,生彼剡溪傍。”耿湋《省试骊珠诗》首联:“是日重泉下,言探径寸珠。”高弁《省试春台晴望》首联:“层台聊一望,遍赏帝城春。”等等,都是首联见题的例证。由于是五言律诗,中间八句自都要求对仗,即采用“骈对”的形式。

(四)评判标准重词采、近齐梁

衡量进士省试诗优劣的标准在唐代不同时期虽然有所不同,但在总体上都呈现出注重文采而非内容,风格则近于齐梁宫体诗风的特点。杜佑《通典》卷一七载赵匡《举选议》云:“进士者,时共羡之。主司褒贬,实在诗赋,务求巧丽,以此为贤。”[36]正是由于省试诗具有上述特征,决定了唐代省试诗中难以有流传后世的真正的名篇佳作。命题作文,本来就难以写出真情实感,就连当时著名的大诗人来写这种省试诗,也照样写不好。

就整个唐代省试诗来说,完整的佳作恐怕一篇都找不出。比较著名的有祖咏的《终南山望余雪》和钱起的《省试湘灵鼓瑟》。计有功《唐诗纪事》卷二○载:“有司试《终南山望余雪》,咏赋云:‘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四句即纳于有司。或诘之,咏曰:‘意尽’”[37]。祖咏此诗的确写得不错,而且他不肯因字数的规定而强行写足12句,不愿为文造情,这种做法颇有魏晋名士的风度,也是值得肯定的。然而这毕竟算不得一篇完整的省试诗。钱起的《省试湘灵鼓瑟》诗被王世贞誉为“亿不得一”[38],历来名气很大。全诗云:

善鼓云和瑟,常闻帝子灵。冯夷空自舞,楚客不堪听。

苦调凄金石,清音入杳冥。苍梧来怨慕,白芷动芳馨。

流水传潇浦,悲风过洞庭。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这首诗的结尾二句极佳,颇显有余不尽之意,确称得上是唐诗中的佳句。但全诗不过就题意敷衍,并没什么新意,可谓有句无篇。有些学者就认为这首诗“在唐诗中,并不是什么杰作,甚至在这位诗人的作品中,也算不上杰作;但由于它是在考场中产生的,在同类作品中便显得很突出”[39]。这个说法是有道理的。但就总体而言,省试诗中是缺乏优秀作品的。

二、行卷诗

唐诗与科举的关系,还体现于另外一种与科举活动密切相关的社会风气,即行卷风气下所产生的行卷诗中。行卷诗都是举子们精心挑选之作,他们欲通过这些行卷作品,全面地展示自己的才华和词采,以及诗歌技艺,而因一首行卷诗即声名大振并进而一举登第的,在唐代颇不乏其例,因此举子们必然会将自己生平最得意的作品收录在卷轴中投贽。唐人的行卷诗颇多名作,这是因为举子在行卷之前都要郑重考虑、选择作品的篇目和内容,以期得到投卷对象的赏识。实际上这也是一个披沙拣金、不断磨汰的过程,从而使行卷诗的质量一般都较高。

行卷诗在创作上有较高的自由度。这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与省试诗相比,行卷诗可以较自由地选择题材和主题,不必受到考题的拘束。行卷诗多为平时创作的积累,举子们在平时生活中的所思所感,发而为诗,其佳者、合适者则录入卷轴,用以行卷。可见这种创作方式就没有省试诗那种命题作文的拘束了,往往是有感而发之作,而非为文造情之什。

其二,可以较自由地展现个人的社会、政治理想,以及自己的抱负和胸襟,可以作不平之鸣。省试诗因其读者对象的特定性,即主考官乃至皇帝,在内容和写法上都颇多拘禁,基本上那种揭露民间疾苦、反映朝政弊端的内容是不方便写进去的,歌咏太平圣世、赞颂天子圣哲,这就最为保险。而行卷诗则不受这种框架的限制。中唐李绅用以行卷的,就是其名作《悯农》,《唐诗纪事》卷三九载:“绅初以《古风》求知于吕温,温见齐煦,诵其《悯农》诗曰:‘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又曰:‘此人必为卿相。’果如其言。”[40]李绅的这两首诗展现了农民劳作的艰辛,同时也展现了自己关怀民生、兼济天下的理想和胸襟,所以吕温由此论定李绅将来“必为卿相”。

其三,因为有较充裕的时间从事艺术构思和推敲,所以举子们可以较自由地实践自己的艺术理念及文学主张。同时为了写出能让显宦名流、文坛宗主赏识的作品,举子们也必得广泛涉猎典籍,增加文化修养。李白“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上安州裴长史书》),杜甫“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白居易“十五六始知进士,苦节读书。二十以来,昼课赋,夜课书,间又课诗,不遑寝息矣”(《与元九书》)。举子们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勤苦不辍地进行诗歌创作,其取得的成就自然就不是考场上的临时急就章所能比拟的了。

其四,可以用较多的篇章、较大的篇幅以及各种各样的诗歌体式,充分展示自己的思想情感、艺术风格和才华。省试之作只有一诗一赋,行卷之作在数量上并没有限制,多者上百篇,少者十数篇,比较灵活。而且省试诗只有一种体式,即五言十二句的排律,但行卷诗完全不受此限。诗歌的所有体式,举凡乐府、古风、歌行、近体律绝,均可用以行卷,长篇固可,短章亦佳;窄韵固能因难见巧,宽韵亦略无所妨。这样就能多方面地展示举子的创作能力,以利于一举登第。

现存的唐人诗作中,可以确知为行卷之作的,其数量并不甚多,这主要是因为行卷诗不像省试诗那样,诗题中都有“省试”字样。行卷诗只不过是作者的得意之作或受人称颂之作,而且有的时候作者写此诗时,未必想到要用以行卷,因此行卷诗和一般的非行卷诗在表面上是看不出任何区别的。要断定一首诗是否曾被作者用来行卷,主要须依靠古人的一些记载。王定保《唐摭言》、计有功《唐诗纪事》、辛文房《唐才子传》中都记录了不少唐人行卷的制度和轶事,其中不少就涉及行卷诗的作品。唐代也有许多文坛前辈乐于提携后进,对优秀的行卷和士子,不遗余力地加以推荐。《唐诗纪事》卷四六《朱庆馀》条载:“庆馀遇水部郎中张籍知音,索庆馀新旧篇什,留二十六章,置之怀袖而推赞之。时人以籍重名,皆缮录讽咏,遂登科。庆馀作《闺意》一篇以献曰:‘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籍酬之曰:‘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齐纨未足人间贵,一曲菱歌敌万金。’由是朱之诗名流于海内矣。”[41]钱易《南部新书》甲卷亦载:“项斯始未为闻人,因以卷谒江西杨敬之。杨甚爱之。赠诗云:‘几度见诗诗总好,及观标格过于诗。平生不解藏人善,到处逢人说项斯。’未几,诗达长安。斯明年登上第。”唐五代人的一些史料笔记,如张固《幽闲鼓吹》、范摅《云溪友议》、孙光宪《北梦琐言》诸书,也记载了许多行卷诗的典实。

当然,行卷之风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登第,在此风气的影响下,也不免带来些流弊。除了过于追求标新立异的做法之外,如抄袭他人的作品,以充自己的行卷之作,在唐代也屡见不鲜。

总的来说,唐人行卷的风气是特定科举制度的产物,同时,在行卷活动中,也展现了士子们的心态和社会风尚,产生了不少远比省试诗优秀的行卷诗,这可以见出科举与唐诗的密切关系。

三、赴举诗

科举是唐代士人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但凡试图有所作为的士人,绝大多数都希望通过科举尤其是进士科这一“正途”出身,以求飞黄腾达,实现自己的理想和人生价值。因此围绕着科举活动,还产生了不少新的与科举有关的诗歌主题,这些诗篇多富于时代气息、现实内容和真情实感,也往往成为唐诗中的名作。

唐代文人交往颇重友情,朋友进京赶考,送行、赠别、饯宴,乃是惯常之举,因此在这些活动中,常常会产生送人赴举的诗作。现存最早的以诗歌送人赴举诗,是刘希夷的《饯李秀才赴举》:

鸿鹄振羽翮,翻飞入帝乡。

朝鸣集银树,暝宿下金塘。

日月天门近,风烟夜路长。

自怜穷浦雁,岁岁不随阳。

这首诗以“鸿鹄”高飞“入帝乡”比拟李秀才进京应试,中间四句设想对方赴举的行程和荣耀,最后以自己仍然没有应试的机会作结,表达对李秀才的羡慕之情。刘希夷在唐高宗上元二年(675)进士及第,年方25岁。这首诗应是其早年未及第时的作品,诗意比较简单,但开始了唐人以诗送人赴举的风气。但整个初、盛唐时期,赴举诗并不是很多。这或许和科举活动尚未完全成为士子生活的最重要内容有关。开元年间,孟浩然有《送丁大凤进士赴举呈张九龄》诗:

吾观鹪鹩赋,君负王佐才。惜无金张援,十上空归来。

弃置乡园老,翻飞羽翼摧。故人今在位,歧路莫迟回。

首联称誉对方有“王佐”之才,次联谓其没有得到有势者的援引,而屡试不售。后四句是希望丁大凤不应弃置乡里,而应该趁着故人张九龄仍在位时,再次去应试。诗中不仅有赞誉、有期许,也有实际的引荐帮助,是比较标准而得体的送人赴举诗写法。李白有《鲁中送二从弟赴举之西京》诗:

鲁客向西笑,君门若梦中。霜凋逐臣发,日忆明光宫。

复羡二龙去,才华冠世雄。平衢骋高足,逸翰凌长风。

舞袖拂秋月,歌筵闻早鸿。送君日千里,良会何由同。

这是李白自长安归东鲁后的作品,所以前四句表达自己被“赐金放还”的心情。然后以二龙拟二从弟,用了六句赞誉其才华,并以送行之意作结。诗意也如龙腾虎跃一般,英气逼人。大诗人来做这类诗,照样不同凡响。李白其他的赴举诗如《同吴王送杜秀芝赴举入京》中,也有“秋山宜落日,秀水出寒烟”的好句。

中唐开始,赴举诗数量渐次增多,而且诗人们也更喜欢在这类诗中描写景色,渲染离别氛围,产生了不少写景的佳句:

淮岸经霜柳,关城带月鸦。(李嘉祐《送张维俭秀才入举》)

晚色寒芜远,秋声候雁多。(皇甫曾《送郑秀才贡举》)

别思看衰柳,秋风动客衣。(刘商《送李元规昆季赴举》)

云低春雨后,风细暮钟时。(李咸用《送进士刘松》)

洛桥浮逆水,关树接非烟。(顾况《送韦秀才赴举》)

平沙大河急,细雨二陵秋。(鲍溶《送王损之秀才赴举》)

越山直下分吴苑,淮水横流入楚乡。(方干《送缙陵王少府赴举》)

随着唐王朝的由盛转衰,赴举诗中也多有对于时世的描述,而不仅仅限于送别、祝愿和写景了。如刘长卿《送马秀才移家京洛便赴举》:

自从为楚客,不复扫荆扉。剑共丹诚在,书随白发归。

旧游经乱静,后进识君稀。空把相如赋,何人荐礼闱。

“旧游”二句,颇悲凉,正是乱后情怀的体现。其他如:

鼓鼙声里寻诗礼,戈戟林间入镐京。

好事尽从难处得,少年无向易中轻。

也知贵贱皆前定,未见疏慵遂有成。

吾道近来稀后进,善开金口答公卿。(李咸用《送谭孝廉赴举》)

苹鹿歌中别酒催,粉闱星彩动昭回。

久经罹乱心应破,乍睹升平眼渐开。

顾我昔年悲玉石,怜君今日蕴风雷。

龙门盛事无因见,费尽黄金老隗台。(罗隐《送章碣赴举》)

以上诗作都在送人赴举之中,展现了浓烈的时代气息。另外如孟郊的“烈士不忧身,为君吟苦辛。男儿久失意,宝剑亦生尘”(《送孟寂赴举》)以及刘禹锡的《送张盥赴举诗》等,还在赠别之中融入了自己的身世之感和政治遭遇之叹,更加耐人吟咏。

四、及第诗

唐代举子及第后,在参加吏部关试之前或之后,往往先归故乡,探省父母,以示庆贺和荣耀,这叫归觐。或者举子们去地方上的州府节镇进行各种关节活动,为步入仕途作准备。在举子离京前,同科进士及在京友人,不论已及第或未及第的,都宴集相送,赋诗相赠。一般是在灞陵送别,列坐宴饮,每人赋诗一首,然后汇为一编,推举一人作序以纪其事。如柳宗元《送苑论登第后归觐诗序》就是一篇作于贞元九年(793)的、饯送同科进士苑论(字言扬)归觐的序文,其中讲到:“(贞元)八年冬,余于马邑苑言扬联贡于京师。……二月丙子……群公追饯于灞陵,列筵而觞,送远之赋,圭璋交映。”[42]这是当时的习惯通例,同时也是一场诗歌盛会。这类及第诗以祝贺他人的作品居多,自贺诗较少,中唐孟郊的《登科后》一诗云:“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是一首比较著名的描写自己登第后心情的诗歌。在前述欢送新科进士及第后归觐的宴集中,被送者也有作诗留别的,如白居易《及第后归觐留别诸同年》:

十年常苦学,一上谬成名。擢第未为贵,贺亲方始荣。

时辈六七人,送我出帝城。轩车动行色,丝管举离声。

得意减别恨,半酣轻远程。翩翩马蹄疾,春日归乡情。开篇点明自己的及第及归觐,然后讲同年前来相送,结尾讲归乡心情的急迫。字里行间还可感觉到有点得意的情绪。郑谷《擢第后入蜀经罗村路见海棠盛开偶有题咏》诗云:“手中已有新春桂,多谢烟香更入衣。”此意就更为明显了。

而祝贺别人登第的诗,自然在内容上是以祝贺、钦佩、赞誉为主的。这类诗在盛唐时已有,如岑参的《送薛彦伟擢第东归》:“时辈似君稀,青春战胜归。名登郄诜第,身著老莱衣。称意人皆羡,还家马若飞。一枝谁不折,棣萼独相辉。”另外他还有《送蒲秀才擢第归蜀》、《送薛播擢第归河东》等数篇诗作,都是贺人及第的。而这种风气到中唐时大为盛行,中唐诗人钱起一人就流传下来十余首这类诗作,如《送李四擢第归觐省》、《送褚十二澡擢第归吴觐省》、《送虞说擢第南归觐省》等。至晚唐,其风相沿不衰,如赵嘏《李先辈擢第东归有赠送》、刘驾《送友人擢第东归》、杜荀鹤《送宾贡登第后归海东》等等。这类诗歌一般来说都是应酬之作,容易写得陈陈相因,流于俗套,如以下这几首诗就比较典型:

苦辛垂二纪,擢第却沾裳。

春榜到春晚,一家荣一乡。

题名登塔喜,醵宴为花忙。

好是东归日,高槐蕊半黄。(郑谷《贺进士骆用锡登第》)

客路商山外,离筵小暑前。

高文常独步,折桂及龆年。

关国通秦限,波涛隔汉川。

叨同会府选,分手倍依然。(武元衡《送魏正则擢第归江陵》)

莱子昼归今始好,潘园景色夏偏浓。

夕阳流水吟诗去,明月青山出竹逢。

兄弟相欢初让果,乡人争贺旧登龙。

佳期少别俄千里,云树愁看过几重。(钱起《送冷朝阳擢第后归金陵觐省》)

这些诗歌都喜欢写对方才华的高明、及第的喜悦,设想其衣锦还乡的荣耀,再加上几点途中景色的描写和作者自己的依依惜别之意,基本上不出这些范围。这类诗中有些写景的句子尚佳,如:“湖声莲叶雨,野气稻花风”(张籍《送朱庆馀及第归越》)、“思亲卢橘熟,带雨客帆轻。夜火临津驿,晨钟隔浦城”(钱起《送陆贽擢第还苏州》)、“桥通小市家林近,山带平湖野寺连”(韩拥《送冷朝阳还上元》)等等。

另外,也有的举子在及第之后,赠诗与座主或知己,表达谢意的,如孟郊《擢第后东归书怀献座主吕侍御》。还有的举子在及第后继续准备应制举,如韦应物《送章八元秀才擢第往上都应制》:“决胜文场战已酣,行应辟命复才堪。旅食不辞游阙下,春衣未换报江南。天边宿鸟生归思,关外晴山满夕岚。立马欲从何处别,都门杨柳正毵毵。”这可以算作是兼具及第诗和赴举诗内容的例子了。

五、落第诗

唐代每年应进士试的举子,总有千人以上,所取者不过二三十人而已,除了这些少量的幸运儿之外,大批举子都是久困科场。即使是最终考取的,也往往有过屡试屡败的经历,如岑参、韩愈、李商隐等著名文人,也都是多次失利后才登第的。而一生坎坷困顿仍不得一第,则是绝大多数举子的悲剧命运。

唐人的落第诗对科第看得极重,对自己和朋友的落第也看得很重。如岑参的《戏题关门》诗云:“来亦一布衣,去亦一布衣。羞见关城吏,还从旧道归。”豆卢复的《落第归乡留别长安主人》:“客里愁多不记春,闻莺始叹柳条新。年年下第东归去,羞见长安旧主人。”因此,唐人的落第诗相对比较集中的从以下两种角度来写,一种是对自己落第的慨叹,一种是对友人落第失意的慰勉。

(一)叹己落第之诗

落第诗中,描写自己久举不第的感叹之作,为数不少。如殷尧藩《下第东归作》:“十载驱驰倦荷锄,三年生计鬓萧疏。辛勤几逐英雄后,乙榜犹然姓氏虚。欲射狼星把弓箭,休将萤火读诗书。身贱自惭贫骨相,朗啸东归学钓鱼。”流露出对科第的极度失望,结尾处更是自怨自艾,甚至灰心丧气得只想归隐了。孟郊的《再下第》诗云:“一夕九起嗟,梦短不到家。两度长安陌,空将泪见花。”是其第二次应举落第时所作,也充满了一种悲哀的情绪。武元衡《寒食下第》诗云:“柳挂九衢丝,花飘万家雪。如何憔悴人,对此芳菲节。”都是类似的意思。

举子落第后,为了下年的再次应举,往往在离京之前写诗投赠给主司或显人。如阎济美《下第献座主张谓》:“謇谔王臣直,文明雅量全。望炉金自跃,应物镜何偏。南国幽沉尽,东堂礼乐宣。转令游艺士,更惜至公年。芳树欢新景,青云泣暮天。唯愁凤池拜,孤贱更谁怜。”结句几乎是直接恳求对方的举荐和帮助,可见士子的艰辛。另如戎昱《下第留辞顾侍郎》、李端《下第上薛侍郎》、章孝标《归燕词辞工部侍郎》、杨凝《下第后蒙侍郎示意指于新先辈宣恩感谢》诗皆为同类作品,杨诗首联即云:“才薄命如此,自嗟兼自疑。”更是感叹自己的才命之薄了,语意颇为凄苦。

当然,举子落第诗中,也有气振情激之作,则往往比那些嗟命叹遇的诗写得更为成功,如高适的《别韦参军》:

二十解书剑,西游长安城。

举头望君门,屈指取公卿。

国风冲融迈三五,朝廷欢乐弥寰宇。

白璧皆言赐近臣,布衣不得干明主。

归来洛阳无负郭,东过梁宋非吾土。

兔苑为农岁不登,雁池垂钓心长苦。

世人遇我同众人,唯君于我最相亲。

且喜百年有交态,未尝一日辞家贫。

弹棋击筑白日晚,纵酒高歌杨柳春。

欢娱未尽分散去,使我惆怅惊心神。

丈夫不作儿女别,临歧涕泪沾衣巾。这首诗是高适早年未第时所作,白璧只赐近臣,则天下不得沾惠,这是对时政的抨击;布衣难干明主,则英俊沉于风尘,这是对个人失意的描述。作者把这两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视野更为广阔,语气也激愤慷慨,结尾两句虽系化用王勃“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句意,但气魄更显磅礴铿锵,句法颇为矫健有力。与之类似的有王维的《不遇咏》:“北阙献书寝不报,南山种田时不登。百人会中身不预,五侯门前心不能。身投河朔饮君酒,家在茂陵平安否。且此登山复临水,莫问春风动杨柳。今人作人多自私,我心不说君应知。济人然后拂衣去,肯作徒尔一男儿。”此等诗句,明朗坚定,磊落不凡,正体现了盛唐时代士子们积极向上的精神和气质。

中晚唐时同类题材的诗作,则多黯淡失意之悲、愁苦萧索之气。如卢纶的《与从弟瑾同下第后出送言别》其一云:“同作金门献赋人,二年悲见故园春。到阙不沾新雨露,还家空带旧风尘。”其三云:“出关愁暮一沾裳,满野蓬生古战场。孤村树色昏残雨,远寺钟声带夕阳。”又如钱起的《下第题长安客舍》诗:“不遂青云望,愁看黄鸟飞。梨花度寒食,客子未春衣。世事随时变,交情与我违。空余主人柳,相见却依依。”这大概是由于中晚唐以后国势日蹙,加上科场失意,举子们普遍觉得前景暗淡、生意寥落的缘故吧。

(二)慰人下第之诗

对落第友人加以慰勉的诗,相对前一类要更多一些。这些诗多以同情的笔调劝慰举子不必因一时的不遇而灰心丧气,勉励他们修志增业,再来应试,以期折桂。如岑参的《送费子归武昌》诗:

汉阳归客悲秋草,旅舍叶飞愁不扫。

秋来倍忆武昌鱼,梦著只在巴陵道。

曾随上将过祁连,离家十年恒在边。

剑锋可惜虚用尽,马蹄无事今已穿。

知君开馆常爱客,樗蒱百金每一掷。

平生有钱将与人,江上故园空四壁。

吾观费子毛骨奇,广眉大口仍赤髭。

看君失路尚如此,人生贵贱那得知。

高秋八月归南楚,东门一壶聊出祖。

路指凤凰山北云,衣沾鹦鹉洲边雨。

勿叹蹉跎白发新,应须守道勿羞贫。

男儿何必恋妻子,莫向江村老却人。

诗中既有对于这位费氏举子遭遇的同情,同时在结尾四句中,也勉励对方不要甘于归守田园、老于江村,莫要嗟老叹贫,而应该努力追求功名、实现理想。诗意慷慨激昂,令人振奋。另如綦毋潜《送章彝下第》:“长安渭桥路,行客别时心。献赋温泉毕,无媒魏阙深。黄莺啼就马,白日暗归林。三十名未立,君还惜寸阴。”也是在结句表达勉励之意。在这类诗中,表达友朋之间真挚情感的作品,也有很多。如:

怜君不得意,况复柳条春。

为客黄金尽,还家白发新。

五湖三亩宅,万里一归人。

知尔不能荐,羞称献纳臣。

王维《送丘为落第归江东》

圣代无隐者,英灵尽来归。

遂令东山客,不得顾采薇。

既至君门远,孰云吾道非。

江淮度寒食,京洛缝春衣。

置酒临长道,同心与我违。

行当浮桂棹,未几拂荆扉。

远树带行客,孤村当落晖。

吾谋适不用,勿谓知音稀。

王维《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秦楼心断楚江湄,系马春风酒一卮。

汴水月明东下疾,练塘花发北来迟。

青芜定没安贫处,黄叶应催献赋诗。

凭寄家书为回报,旧乡还有故人知。

(许浑《送王总下第归丹阳》)

另外如李贺的《送沈亚之歌》、刘商的《姑苏怀古送秀才下第归江南》诸诗,也都是唐代慰人下第诗中的名作。而写景的名句如“堰水静连堤树绿,村桥时映野花红”(朱庆馀《送崔约下第归淮南觐省》)、“鸟啼寒食雨,花落暮春风”(姚合《送马戴下第客游》)、“云峰天外出,江色草中明”(薛能《送进士许棠下第东归》)等,也都意境悠远,词采清丽。

还有的慰人下第诗是代为介绍这位落第举子前往拜谒某位显人,或为下一次应试作铺垫,或为举子谋出路。如韩愈的《孟生诗》题注:“孟生下第,送之谒徐州张建封也。”又如白居易《春送卢秀才下第游太原谒严尚书》:

未将时会合,且与俗浮沉。鸿养青冥翮,蛟潜云雨心。

烟郊春别远,风碛暮程深。墨客投何处,并州旧翰林。这类诗所起到的实际帮助作用,恐怕就是一般的慰勉之作所不能比的了。

总之,围绕科举活动产生的大量诗作,扩大了唐诗的表现领域,也展现了特定时代条件下的特定政治制度,以及特定的社会风尚,对文学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这些都有助于对唐诗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注释】

[1]以下主要参见王道成著《科举史话》(中华书局,1988年)。

[2]杜佑:《通典》卷一四《选举》三。

[3]王定保:《唐摭言》卷一《散序进士》。

[4]王定保:《唐摭言》卷一《散序进士》。

[5]胡震亨:《唐音癸签》卷十八《进士科故实》。

[6]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二十九《选举考》二。

[7]杜佑:《通典》卷一五《选举》三。

[8]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三十《选举考》四。

[9]《宋史》卷一五五《选举志》一。

[10]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三十二《选举考》五。

[11]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三十二《选举考》五。

[12]聂崇歧:《宋代制举考略》,《宋史丛考》,中华书局,1980年,第191~ 192页。

[13]《明史》卷七十《选举志》二。

[14]《明史》卷六十九《选举志》一。

[15]王先谦:《东华录》天聪三年。

[16]王先谦:《东华录》天聪三年。

[17]《清史稿》卷二三八。

[18]《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三百三十。

[19]《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三六一《礼部》、《贡举》、《殿试》。

[20]以下参见徐百尧著《漠海孤帆——中国文人》(甘肃人民出版社,1997年)。

[21]鲁迅:《名人和名言》,《鲁迅全集》第六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363页。

[22]《康南海自编年谱》光绪二十四年四月二十八日。

[23]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上谕档》光绪二十七年七月。

[24]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上谕档》光绪三十一年七月。

[25]以下参见徐国祥、郝甫勇(《试析封建科举对文学创作的影响》《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2期)。

[26]马积高:《唐代的科举考试与诗的繁荣》,唐代文学学会成立大会提交论文。

[27]何文焕辑:《叶梦得历代诗话》、《石林诗话》,中华书局,1981年。

[28]转引自刘虹《科举制与文学浅探》(《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第138页。

[29]严羽:《沧浪诗话·诗评》,见郭绍虞《沧浪诗话校释》,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第147页。

[30]以下主要参见沈松勤、胡可先、陶然著《唐诗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

[31]《全唐诗》卷首《御制全唐诗序》,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影印版,第1页。

[32]白居易:《白居易集》卷三八,中华书局,1979年,第868页。

[33]参见傅璇琮《唐代科举与文学》(陕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178页。

[34]叶梦得:《石林燕语》卷八,中华书局,1984年,第113页。

[35]葛立方:《韵语阳秋》卷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第43页。

[36]杜佑:《通典》卷一七《选举》五,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97页。

[37]王仲镛:《唐诗纪事校笺》卷二○,巴蜀书社,1989年,第503页。

[38]王世贞:《艺苑卮言》卷四,《历代诗话续编》本,中华书局,1983年,第1015页。

[39]程干帆:《唐代进士行卷与文学》,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49页。

[40]王仲镛:《唐诗纪事校笺》卷三九《李绅》条,巴蜀书社,1989年,第1059页。

[41]王仲镛:《唐诗纪事校笺》卷四六《朱庆馀》,巴蜀书社,1989年,第1256页。

[42]柳宗元:《柳宗元全集》卷二二,第257~258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