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唐代新乐府诗新闻性因素初探

中国唐代新乐府诗新闻性因素初探

时间:2022-04-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唐代新乐府诗新闻性因素初探郎静,海淀区新闻中心编辑。新闻的真实性决定了新闻所报道的必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是真人真事。

中国唐代新乐府诗新闻性因素初探

img21

郎静,海淀新闻中心编辑。2003年毕业于包头师范学院中文系。2004年至今工作于海淀区新闻中心,曾为《海淀报》的记者和编辑,现为《城市周刊》编辑。目前在中国人民大学主修新闻学专业(在职研究生)。

摘 要:中国唐代的新乐府诗歌,具有关心时事、反映民生、通俗易懂的特点,蕴含着写实性等新闻性元素,甚至部分作品中将新闻背景和评论蕴于其中。同时,我们也可从诗歌创作中窥见诗人们潜在的新闻意识和蕴含在文中的新闻式的写作方式,尤以“故事化新闻”突出。

关键词:新乐府诗歌 新闻性 新闻意识 新闻要素 接近性 新闻式写作方式 可读性 故事化新闻

安史之乱后,唐王朝走向衰落。唐代文学随着社会经济、政治、军事等方面发生的变化而发生了相应的转变。当时,藩镇割据,宦官专权、赋税繁重、加之吐蕃回纥入侵,战乱频发。有识之士们希望革除弊端、改变现实。诗人们由浪漫主义转向现实主义,现实主义全面发展,以批判现实为主旨的新乐府运动由此而生。

当时,虽然没有现代意义上的媒介机构、也没有专业的记者和编辑,但却产生了一些具有新闻价值的文学作品,即具有关心时事、反映民生、通俗易懂的新乐府诗歌。

传统的新闻旨在传递信息,而新乐府诗歌则不再着重纯粹地概括将要被传播的新闻信息,而更注重将新闻回归事实。在写作过程中,新乐府诗歌更加突出描述的艺术美感和写作风格。在价值取向上,传统新闻更注重新闻的重要性,而新乐府诗歌更倾向新闻的社会传播价值。这些差异表现在新闻要素上,新乐府诗歌和传统新闻的报道方式的各环节都有了相应的转变。

一、新乐府诗的现实性向新闻写实性转变

“新乐府”这一概念首先由唐代诗人白居易提出,即指唐人用新题写时事的乐府诗。乐府诗从汉乐府的“感于哀乐,缘事而发”,进而至杜甫的“因事立题”,直至白居易所谓“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新乐府之宗旨,一直发扬着现实主义精神。正如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说:“始知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这里包含两方面的意思:一方面是反映时事,即“闻见之间,有足悲者,因直歌其事”;另一方面是为现实而作,也就是所谓的“裨补时阙”。

真实性是传统新闻的基本原则和特点,而“现实主义”强调真实客观地再现社会现实,虽然二者都要求客观真实,但在表现方式上却有所不同。

新闻的真实性决定了新闻所报道的必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是真人真事。如果新闻所反映的报道的不是确凿的真人真事,那便不是新闻。而新乐府诗歌则不着重强调具有“五W”的新闻信息,而更注重描述事件发生的整个过程,以及其注重具有的艺术美感和写作风格。

来看白居易的《红线毯》。

“红线毯,择茧缫丝清水煮,拣丝练线红蓝染。染为红线红于花,织作披香殿上毯。披香殿广十丈余,红线织成可殿铺。采丝茸茸香拂拂,线软花虚不胜物。美人踏上歌舞来,罗袜绣鞋随步没。太原毯涩毳缕硬,蜀都褥薄锦花冷。不如此毯温且柔,年年十月来宣州。宣州太守加样织,自谓为臣能竭力。百夫同担进宫中,线厚丝多卷不得。宣州太守知不知为一丈毯,千两丝。地不知寒人要暖,少夺人衣作地衣!”

正如白居易虽自言是“忧农桑之费”,其实是在讽刺中唐的弊政之一——“进奉”。所谓“进奉”,就是地方官把额外榨取的财物美其名曰“羡余”,拿去讨好皇帝,谋求高官。诗中的宣州太守便是这样一个典型的地方官。

诸如此类的作品,大都具有较强烈的现实意义和鲜明的写实性。新乐府运动的创作,既要针砭现实、指斥时弊,自然就不能不触犯许多权势者。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说,他的诗曾使得“权豪贵近者相目而变色”“,执政柄者扼腕”“,握军要者切齿”,竟至“言未闻而谤已成”。

“中国古代文人的社会责任感很强,他们的作品中时时传达出当时社会的诸多信息,在一定程度上承担了当今社会新闻记者的责任,不少作品是可做新闻来鉴赏和阅读的。”就新闻性而言,乐府诗歌从不同角度迅速、真实、深刻地反映了中唐时期广阔的社会生活,揭示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诗人们从多方面反映人民的苦难,他们要让上层统治者了解,还分析造成人民苦难的原因。虽然不在其位,但诗人们却时时关注时事,关切政治,关心人民和国家的命运。

二、新乐府诗写作向“故事化报道”转变

在今天的各类新闻报道中,无论是纸媒、电视还是网络,“讲故事”“叙事”“讲述”这样的新闻报道方式颇为常见,而这种报道方式也颇受观众(读者)的欢迎。曾获普利策新闻奖的美国著名记者富兰克林对“故事化报道”所下定义为“用故事化手法写新闻,就是采用对话、描写场景设置等,细致入微地展开事件中的情节和细节,实现事件中隐含的能够让人产生兴奋感、富有戏剧性的故事”,是“一种形象化的报道方式,即以讲故事的形式报道新闻”。

而这样的“故事化报道”其实在新乐府运动便开始出现,并出现不少好作品。其表达方式尤其类似今日的“故事化新闻”,全面展现当时事件的全貌。同时,新乐府诗歌更加注重“情节”,还原“现场”,也更加注重塑造人物形象。

(一)新乐府诗更加突出“情节”和还原“现场”

传统新闻报道对事件的报道重在“结果”。但故事化新闻则更关心的是事件发生的过程,而其中生动的情节便成为当时社会生活的新闻故事。故事化新闻要把事件发生的过程尽量进行“现场还原”,将事件中最生动过程、最传神的细节描绘出来甚至放大,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事件的情景状态、人物的动作语言、场面的背景氛围都是重点。有时作者为大家展现了真实的镜头感,从多个角度将现场用全景、中景、近景、特写的方式呈现出来。

此时来看白居易的《卖炭翁》。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碾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一连串的镜头由远及近,从南山的远景开始,镜头平稳拉近,接连的几个大特写:“两鬓”“十指”“灰尘满面”“衣衫褴褛”,这些细节描述,不禁让人心生同情。“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卖炭翁别无衣食来源,全指望他千辛万苦烧成的千余斤木炭能卖个好价钱。“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则真切地表现了卖炭翁的艰难处境和复杂的心理活动。然而,此时的卖炭翁却遇上了“手把文书口称敕”的“黄衣使者白衫儿”。

而白居易正是通过卖炭翁的遭遇,深刻地揭露了“宫市”的本质,为千百个“卖炭翁”的悲惨命运鸣不平。

原来,中唐时期,宦官专权,横行无忌。常有数十百人分布在长安东西两市及热闹街坊,以低价强购货物,甚至不给分文,还勒索“进奉”的“门户钱”及“脚价钱”,名为“宫市”,实际是一种公开的掠夺。

同时,诗人还在故事情节上设置“悬念”,结果往往更引人深思,扣人心弦。从卖炭翁的满怀希望、内心矛盾的心理,到最后的绝望,故事情节戏剧性的直转急下,没有评论的简短结尾,却让批判更加有力,更加发人深省。

从中,我们不难看出:故事的情节一般包括在受众心理上引发兴趣及情感的某些冲突、矛盾和悬念等,如偶然事件与必然结果、尖锐的矛盾等。而此时的作者不仅要告诉事件的结果,更注重描述事件的发展过程,抓住其中的矛盾,并将它展开为丰富的故事情节:一起一伏,峰回路转,读来耐人寻味。

(二)乐府诗更加注重塑造“人物形象”

在新闻五要素中,“人”是灵魂所在。因为所有情节的发展,都是围绕着“人”展开的。但在新乐府诗中,有的人物不仅仅是简单的一个人,而是作为有着丰富内容和鲜明个性的人物形象存在的。

正如元稹的《织妇词》中所写:

织妇何太忙,蚕经三卧行欲老。蚕神女圣早成丝,今年丝税抽征早。早征非是官人恶,去岁官家事戎索。征人战苦束刀疮,主将勋高换罗幕。缲丝织帛犹努力,变缉撩机苦难织。东家头白双女儿,为解挑纹嫁不得。檐前袅袅游丝上,上有蜘蛛巧来往。羡他虫豸解缘天,能向虚空织罗网。

唐代纺织业极为发达,扬州、宣州、益州等地均设置专门机构,监造织作,征收捐税。而此诗正是以江陵为背景,描写因为有纺织手艺反而被限制不准嫁人、不能享受人伦之乐的悲剧。“缲丝织帛犹努力”四句才是正写织作之苦。在“织妇”的行列中,诗人特别推出了专业织锦户。她们专织花样新奇的高级彩锦,贡入京城。一般的“缲丝织作”本来就费时费力,何况是织有花纹的绫罗更是不易,这是需要很高工艺水平。由于培养挑纹“织妇”并不容易,当时竟有手巧的“织女”因手艺高超而“为解挑纹嫁不得。”织女内心的悲切和遗憾难以言喻,只能面对窗牖,羡慕起檐前结网的蜘蛛来。

故事中的情节与人物的命运紧密联系,表现出对人命运的关怀,体现人的价值和意义。

有时作者用对话或独白形式叙事,巧妙地熔铸对话刻画人物,声情毕肖,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再如那首著名的《琵琶行》。琵琶女自述身世:当年技艺曾教“善才服”,容貌“妆成每被秋娘妒”,京都少年“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然而,时光流逝,琵琶女“暮去朝来颜色故”,最终只好“嫁作商人妇”。早年曾走红运,盛极一时,到后来年长色衰,飘零沦落。但这段独白形式的自述,使得琵琶女这一形象更加真实可信。

总之,故事化新闻还注重发掘事实中最具人性、人情的因素。在叙事过程中,有意识地突出描述的艺术美感和写作风格。在价值取向上,故事化新闻更倾向新闻的接近性、趣味性和人情味价值。鲜活的直接引语、生动的细节让人物形象更鲜明,增加了其真实性,可引起读者的情感共鸣。

三、新乐府诗对新闻背景和评论的运用

“新闻意识包括新闻思维、对新闻和新闻价值的认识、新闻敏感等,是一个范畴很宽的概念。就新闻采访与写作层面而言,新闻意识主要包括对新闻概念、新闻价值、宣传价值以及记者思维与新闻敏感、受众意识等的科学理解与认识,还包括新闻采集和表现环节体现出来的符合新闻运作规律和要求的一些理念等。”

虽然此时的诗人们还不具备传统意义上的“新闻意识”,但我们从一些作品中却可以窥见作者潜在的新闻意识。尤其是作者们对于新闻背景和新闻评论的运用,让人惊叹。他们将事件背景以及对所述事件的评论和观点按需而用,巧妙地穿插在诗作之中,与诗作浑然一体。

(一)新闻事件评论一语破的

新闻事件发生后所产生的意义和影响,以及对事件后续发展的预测,相较今天的“评论”,新乐府诗毫不逊色。通常,诗歌在故事叙事的结尾处,用最短的文字,一语破的。有时,诗人多用生动的口语,叙事同抒情结合,直抒胸臆,感情真摰动人。

白居易在《采地黄者》一诗中,反映了农民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他们没有“口食”,而地主的马却有“残粟”,于是诗人发出了“愿易马残粟,救此苦饥肠!”的愿望,并曾得出“嗷嗷万族中,唯农最苦辛”的评论。

新闻评论的一大特点就是作者借助对于事物的判断来表达自己的观点。虽然此时的评论,只是就事论事的一两句,但却充分表现出诗人们对于所发生事件的态度和观点。

白居易也曾在《杜陵叟》中爆发出这样的愤怒:“剥我身上帛,夺我口中粟。虐人害物即豺狼,何必钩爪锯牙食人肉!”又在《上阳白发人》中“卒章显其志”,“上阳人,苦最多。少亦苦,老亦苦,少苦老苦两如何。君不见昔时吕向美人赋,又不见今日上阳白发歌”。表现了诗人对宫女不幸命运的恻隐之情和对广选妃嫔制度的讽谏。

评论的穿插运用,可以让作者的态度更加明确,更加深刻,直抒胸臆。

通常来看,由于人的感情在遇到突发事件、或与自身的价值相矛盾的事情时,往往容易冲动。此时,新闻评论理性推理更容易被人们接受。而如果这种感情诉求能为大多数人所接受,那么“沉默的螺旋”过程就可能启动,这有利于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

同时,有时作者还“用事实说话”,作者不在新闻中直接抒发个人见解,而是用“白描”的手法客观描述新闻事件;有时又善于使用人物的直接引语或间接引语。

(二)新闻背景解释“新闻背后的新闻”

“指的是新闻事件与新闻人物酝酿与生成、存在与发展的环境与条件。它反映着新闻事件与新闻人物与社会各个领域发生相互作用与影响的原因和过程。”新闻背景的运用可以解释新闻事实;揭示新闻缘由;展示新闻进程。

新闻背景也常被称为“新闻背后的新闻”,包括事实背景、人物背景和知识背景等在内的新闻背景,可以展示事件的全貌及人物的信息,让读者整体把握人物和事件的发生发展。

白居易在《买花》一诗的开头中,一开头便用提到“帝城春欲暮,喧喧车马度。”“帝城”点明地点,“春欲暮”点明时间。而“春欲暮”之时,农村中青黄不接,农事又加倍繁忙,而长安城中,却“喧喧车马度”,忙于“买花”。而文章结尾处“田舍翁”“低头”“长叹”道出:“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仅仅买一丛“灼灼百朵红”的深色花,就要挥霍掉十户中等人家的税粮!这与开头的背景介绍相呼应,尖锐地反映了剥削与被剥削的矛盾。

《卖炭翁》也在开头点出“卖炭翁”的劳动场所——“南山中”。这“南山”就是王维所写的“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的终南山,豺狼出没,荒无人烟。在这样的环境里“伐薪”、“烧炭”,好容易烧出“千余斤”,满心的希望最后却化为泡影。

总而言之,对于一般读者不易理解的新闻事实,要提供必要的背景;对新闻中的难点、疑点以及隐藏在新闻背后的含义要提供必要的解释。若能够在新闻表述中巧妙地运用背景材料,就会让新闻故事整体看起来更加“丰满”。

参考文献

[1]李迎春.柳宗元传记创作中的新闻性中国:新闻爱好者(第七期).2005

[2]薛国林.当代新闻写作.暨南大学出版社,2005:332

[3]游国恩.中国文学史(第七章: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和新乐府运动).人民文学出版社

[4]靖鸣.新闻意识及其对新闻实践的影响:当代传播.2004(6)

[5]高钢.新闻写作精要.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19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