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中国环境金融活动存在的问题

中国环境金融活动存在的问题

时间:2022-01-2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四节 中国环境金融活动存在的问题我国经济经历了30年的持续快速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已进入规模化发展阶段,耗用资源的规模也日益庞大,随之而来的是越来越严重的环境问题,面临这一严峻挑战,金融业比其他行业暴露出更多的不适应。
中国环境金融活动存在的问题_环境人类学

第四节 中国环境金融活动存在的问题

我国经济经历了30年的持续快速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已进入规模化发展阶段,耗用资源的规模也日益庞大,随之而来的是越来越严重的环境问题,面临这一严峻挑战,金融业比其他行业暴露出更多的不适应。

一、环境金融产品短缺

环境金融本质上是一种提高环境质量、转移环境风险的融资行为或过程。我国的环境金融本来正处于起步阶段,环境金融产品单一、短缺,缺乏有效的环境融资品种,显得尤为突出,成为优化配置环保资源、促进环保产业发展和提高环保企业效益的一个短板,其表现如下:

第一,缺乏相关信息。由于环境产业运作时间较长,因而银行留出的环境信贷额度难以落实到具体项目,反过来,真正需要支持的环保项目很难找到融资渠道。第二,缺乏环境融资规划。目前不少银行没有适宜的环境融资计划,所以不能提出切实可行的融资行动,切合实际的融资产品寥寥无几。第三,金融服务不全面。环境项目的特点是资金周转时间长,而银行贷款则传统地倾向于短期流通,立竿见影,于是,一些银行的金融环境产品缺乏连贯一致的全程服务。他们的服务不能形成持续的助力,往往是环境产业的前期启动资金到位,但是,中期、后期与生产程序配合的后续资金却不能跟进。这样,资金回收与产业价值的创造与增值不能协调,使得金融企业与环保产业难以达到资源整合,结果是,以资本运作放大环保产业价值的融资目的难以显现。

二、金融服务于环境的意识欠缺

环境金融着眼于用多样化的金融工具为促进环境保护事业提供资金支持,强调保护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以维护人类社会的长期利益及长远发展。环境问题的广泛性、复杂性和持久性要求环境金融行为要表现出全局意识,还有牺牲局部、暂时利益的精神,因而其理论基础与传统金融显著不同。例如,环境外部性的内化必然导致企业生产成本上升,企业竞争力下降,这样,环境融资首先必须面对的问题就是融资风险大、地方政府和企业追求政绩和短期经济效益的动机强烈、同以盈利为金融业首要考核指标的传统业绩比较等,这些都需要通过环境金融理论的完善和环境服务意识的建立来化解。当前阻碍环境金融理念提升的主要表现是,轻视环境金融促进环保事业发展的重要作用;银行对于环境污染所带来的潜在信贷风险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把环境保护和发展经济对立起来,看不到环境保护同样是一个盈利前景广阔的朝阳产业,环境保护与发展经济可以通过环境友好型产业实现结合与共赢,等等,因而,一些地方缺乏环境金融创新的积极性,很难产生有利于节约能源、降低消耗、增加效益、改善环境的生态金融创制动机,严重影响传统金融向环境金融的转型。

三、缺乏持续并贯穿始终的环境责任意识

“赤道原则”所提倡的金融环境责任,应当在金融市场与环保产业的合作中全面体现,从环境政策评估、信贷支持政策,到项目的环境风险评级,乃至具体的贷款程序等,都要求金融业高度关注生产过程和人类生活中的环境后果,确立环境准入标准,把责任落实到操作层面。目前国内环境项目融资由于金融企业的环境责任不能贯穿融资的全过程,包含环境风险的贷款和资本价格成为一种特殊的融资品种,引发资本以环保为名逐利,结果是打着环保旗号,实际转用他途的融资“漂绿”(green wash)现象相当严重。由于缺乏持续的环境金融监管机制,使银行难以消除环境项目投资“高风险、低回报”的担忧,为降低运营风险,规避环境融资成为银行首选策略,但也导致了一些银行的经营保守无创新。总之,环境项目常常具有公共物品的不可分割性、弥散性和流动性特点,需要在每个环节制定详细的运行措施,而责任不到位,定会导致金融系统环境风险扩大释放,因此,环境金融在我国的发展远不能适应形势需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