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中国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时间:2022-11-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综观我国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开展情况,仍存在许多缺陷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缺乏创业教育思想的指导。四是大学生缺乏创业试验活动。创业教育的成功开展,需要良好的创业教育支持环境。目前,我国还没有一支成熟、稳定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决策者还没有认识到在知识经济和全球化时代,创业教育所培养的“企业家精神”通过“岗位创造”、

目前,大家对创业教育概念的理解,众说纷纭,有的认为创业教育就是培养创业型人才的教育;有的认为,创业教育就是要培养会经商、能创立企业的教育。他们都把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脱节,似乎创业教育只是某种技能或技巧的掌握。当然,设计、创办、经营和管理一个企业或公司无疑是创业和创业教育的重要内容和形式之一,但远远不能涵盖创业教育的全部内容和深刻内涵。创业教育是一种理念,这种理念贯穿于高等学校的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精神和创业能力,使学生毕业后大胆走向社会、自主创业。

一、宏观层面问题

1.意识问题

创业教育观念存在问题。首先,理论界及高校对创业教育的理解不统一,导致实施过程中的应付、变调等问题。其次,大学生对创业教育的理解也存在问题。调查显示,大学生对创业活动的理解以“实质性的经营活动”和“一般的社会实践活动”居多,分别占45%和35%,对于从事创业活动最主要的目的,接近半数的大学生认为是“锻炼才干”,次之为“赢利”。产生这种认识上的偏差,与高校的教育引导是分不开的。因此,创业教育目前还存在转变观念的问题。

2.实践问题

目前创业教育只局限于创业实务层面。如组织学生开展“创业计划大赛”,参与“创业设计活动”,实施“本科生科技创新计划”,以及开展形形色色的课外科技活动,如数学建模竞赛、结构设计大奖赛、机械创新设计大奖赛,等等。但实践证明,这种未上升到理念指导层面的创业“实务”教育,导致大学生创业“其兴也勃,其亡也忽”。综观我国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开展情况,仍存在许多缺陷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缺乏创业教育思想的指导。由于我国现阶段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相对滞后,与市场经济的发展不相适应,反映在大学生的培养规格和指导思想上缺乏创业思维和创新精神的教育,在教育模式上搞统一的刚性教育计划;在教育内容上,以专业为中心,以行业为目标,知识结构单一;在教育方法上,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讲学生听,没有立足于学生的学习能力,从而造成社会所需的具有良好的创业能力、鲜明个性和创造性思维的人才严重不足,造成现有的大多数毕业生只能被动求职,缺乏自主创业的能力。

二是缺乏开设创业教育的系列课程。创业教育在西方国家的大学中已有较长的历史,高校重视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开设系列课程,传授创业知识和技能。例如,在美国的某些大学中开设“企业经营计划”等课程;法国的某些大学设有“企业创办学”等课程,而我国尚未在高校中开设创业教育系列课程,试点的高校仅仅开设了“企业家精神”、“风险投资”、“创业管理”等少数课程。

三是缺乏风险投资基金。尽管有一份很好的创业计划书,但在我国现有的环境下,缺少风险投资公司,“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资金,即使是最好的创新技术也难以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四是大学生缺乏创业试验活动。从最近两年我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的情况看,绝大多数大学生不知道如何写创业计划书,对目标市场缺乏了解,分析时所采用的数据经不起推敲,没有说服力,等等。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眼高手低的现象,在创业过程中“纸上谈兵”居多,对具体市场开拓缺乏经验与相关知识,缺乏从职业角度整合资源、实行管理的能力。

3.环境问题

创业教育的成功开展,需要良好的创业教育支持环境。这涉及法律环境、政策环境、社会环境等诸方面。由于思想认识存在偏差,我国创业教育的支持环境尚需大力改善。就政策环境方面看,政府和有关教育部门在推行创业教育宏观决策方面缺乏足够明确的、强有力的政策和规定;出台的一些鼓励政策,也难以真正贯彻执行。就社会环境方面看,不少教育部门和学校领导对创业教育心有顾虑而抱观望态度,迟迟不能有效开展工作;多数家庭仍希望学生毕业后找个稳定的工作,对自我雇用、自主创业认识不足;崇尚创业的社会主体价值观念尚未形成,甚至公众对小企业经营者或创业失败者还存在一定的偏见。[4]

二、微观层面问题

1.理论研究

创业教育研究取得了一些初步的成绩,但研究整体上还很落后。这主要体现为:理论研究缺乏专业深度。从深度上讲,国内创业教育研究大多是对创业教育涉及问题的表层论述,缺乏“创业教育体系”中涉及要点“目标定位”、“创业教育内容体系”、“创业教育方法体系”、“创业教育质量控制体系”以及“创业教育实习实践体系”的专业深度分析。同时,研究方法单一。国内创业教育理论研究大多是文献归纳式的定性研究,极少用到定量方法,缺乏实证研究。

2.教研教改

创业教育的教学内容。基于创业教育目标认识的大同小异,创业教育的教学内容设计也基本一致,只是提法有所区别。创业教育的教学内容是围绕“培养成功的创业者或创新者”这个目标而设计,包括“创业者特质教育”、“创业知识教育”以及“创业技能教育”三个维度的内容;通过“课堂教学、课外实践、企业实习”方式来完成这些内容的学习。[5]

创业教育的教学方法。基于成人学习原理,学者们普遍认为,创业教育教学方法除传统的讲授外,更应鼓励采用头脑风暴、讨论、练习、角色扮演、商业游戏、案例分析、企业家座谈等参与式方法。[6]

关于创业教育的教学教改研究大多缺乏可执行性。关于创业教育的教学教改研究日益增多,可以讲这些研究并没有从国家层面上形成“创业教育的国家标准体系”;对高等学校而言,大多也是借鉴参考,没能研究出本土化较强的教学教改模式。

3.师资队伍

缺乏稳定成熟的专业队伍。目前,我国还没有一支成熟、稳定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从事创业教育研究的大多数学者都是“兼职”学者,专业对口程度不高,且其研究缺乏稳定性。创业教育的师资主要依靠在职培训。而在国外,教授创业教育课程的教师大多有创业或投资的经历,熟悉企业的运营,但在中国,即便在开设了创业教育课程的少数高校中,授课教师也多是学术专家出身,缺乏创业经历和实践能力。

4.课程建设

创业教育还没有融入正规教育体系。由于没有融合于学校整体育人的体系之中,创业教育与学科专业教育并未形成有机联系,基本游离于“正规教育”之外,大多是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的“业余教育”。这种舍本逐末、注重形式的做法使创业教育失去了学科专业这一最有力的依靠,致使创业学子们激情有余而内功不足。[7]这主要是因为决策者对创业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不够。决策者还没有认识到在知识经济和全球化时代,创业教育所培养的“企业家精神”通过“岗位创造”、“生产力增长”以及“创新”等方式,可以培育国家的竞争优势;相对“劳动力”、“资本”生产要素,“企业家精神”在创业型经济中更是稀缺的关键要素。[8]

此外,创业教育没有形成权威的教材体系。国外已经开发出一些很受学生欢迎的教材,形成了比较成熟的教学手段和教学评估标准,但在我国几乎还是空白。已经开设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的一些高校在选择教材方面也存在很大的局限性。

【注释】

[1]张竹筠.美国大学的创业教育对中国的启示[J].科研管理,2005(10月增刊)

[2]张竹筠.美国大学的创业教育对中国的启示[J].科研管理,2005(10月增刊)

[3]丁三青.中国需要真正的创业教育——基于“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的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7(3)(本部分引自:刘帆: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经济系副教授、经济学博士,KAB创业教育中国研究所副所长;徐林:团中央国际联络部KAB项目官员)

[4]本部分引自:刘帆: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经济系副教授、经济学博士,KAB创业教育中国研究所副所长;徐林:团中央国际联络部KAB项目官员

[5]向春东.大学创业教育课程设置研究.优秀硕士论文,2003;马维娜.创业教育课程内容介绍[J].上海教育科研,1993(1);徐萍平,杨海锋,邬家瑛.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构想与实践[J].科研管理,2005(10月增刊);孙泽平,滕发祥.高等学校创业教育内容与过程设计[J].现代教育科学,2004(4);谢树平.关于创业教育课程设计与实施的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2002(7)

[6]张玉利,聂伟,杨俊,薛红志.中国创业研究与教育的新进展——创业研究与教育国际研讨会综述[J].南开管理评论,2006(3)

[7]范志毅.高校创业教育现状及发展思路[J].商业时代,2006(35)

[8]Council on Competitiveness,“Where American stands:entrepreneurship”,http://www.compete.org.2007(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