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接合的一般界定及理论提升

接合的一般界定及理论提升

时间:2022-10-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真正将接合这一语词概念化、理论化并进行方法论提升的是后马克思主义的旗手——欧尼斯托·拉克劳。因此,接合的最基本含义是通过一种中介或活动将不同的要素或构件连接成一个整体的实践活动。接合概念是拉克劳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政治和意识形态》一书中首次加以理论提升和充分阐述的。

第一节 接合的一般界定及理论提升

一、接合的含义

现在,“接合”这个词被英国伯明翰文化研究学派炒得沸沸扬扬,好像在后现代语境下文化阐释的范式危机和理论参照体系的崩溃必须要由接合这一概念来挽救似的。在文化研究的一系列文本中,他们把接合概念抬到很高的地位上,接合在他们那里成了文化转向的理论标志,被理解为文化解释中的一种新方法,他们甚至从认识论层面、政治与意识形态层面、策略层面对接合的理论功用进行一般性定位和估价。尽管接合概念在文化研究领域不仅十分抢眼时髦,而且被装点得神奇玄奥,但是,接合概念最先并不是由文化研究的理论家引入学术语境中的,它的独特的理论效果最初也不是在文化诠释学中发生的。真正将接合这一语词概念化、理论化并进行方法论提升的是后马克思主义的旗手——欧尼斯托·拉克劳。

那么,什么是接合呢?作为一个概念,它的准确界定是什么?作为一种理论,它的内容和原则是什么?作为一种方法,它的认识论基础是什么?为了对这些问题有一个清楚的了解,我们必须先做一些准备性的工作。既然文化研究学派对接合一直津津乐道,我们不妨借他们之口来捕捉一下接合的词义、内涵及其被赋予的意蕴。伯明翰文化学派的领袖人物斯图亚特·霍尔在一次访谈中对接合一词的意义作了清晰而详细的描述,他说:“在英国,这个词具有微妙的双重意义。因为articulate的意思是发声(to utter)、说出来(to speak forth)、发音清晰(to be arculate),它带有用语言表达(languaging)、表述(expressing)等方面的含义。但是,我们也说‘铰链式’卡车:一种车前体和车后体可以连接,但并不是一定连接的卡车。两个构件相互连接,但是要通过一个特殊的联动装置,也可以通过这个联动装置将构件拆开。因此,接合是一种连接形式,它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将两种不同的要素统一起来。它是一个关联,但并非总是必然的、确定的、绝对的和本质的。想必你要问:在什么情况下可以产生或锻造出一种关联?一种话语的所谓同一实际上就是不同要素的接合,这些要素可以以不同的方式再次接合,因为它们并没有必然的归属。”[8]

从霍尔的解说中我们看到,接合一词的两个义项其实有着内在的联系,把彼此外在的东西接合起来固然是一种联系、联结,而发音说话又何尝不是音素、音节、词句间的组合与搭配呢?因此,接合的最基本含义是通过一种中介或活动将不同的要素或构件连接成一个整体的实践活动。

但是,不论是在拉克劳的原创性使用中,抑或是在文化研究学派的拓展中,接合的意涵已有些微妙的寄寓,拉克劳所以取用“articulation”一词对其进行概念化的处理,正是看中了这个词微妙的双重内涵,它既和言语有关,又表示一种连接的实践,如果将两方面的意义融在一起,就是通过话语方式所达成的关联或统一性,而这正契合了拉克劳与莫菲寻求话语政治的偶然性联结的理论建构意向和企图。所以,作为一个理论概念的接合是连接和表述的统一,它在表述中连接,在连接中表述,也就是说接合并不是一般的联系、结合,它是一个遇合式的建构过程,在动态的连接活动中一种话语得以呈现和溢出,但是话语意义本身既不是先验既定的,也不是一旦浮现就完全固着下来。所以,接合概念既包含“接”的偶然性、随机性、中介性,又包含“合”的暂时性、非完成性和非稳定性。也就是说,接合是非闭合的话语实践场所,话语的所谓同一性是一种磨合的动态效应和建构活动的展现。

二、接合与柏拉图的洞穴隐喻

接合概念是拉克劳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政治和意识形态》(1977)一书中首次加以理论提升和充分阐述的。在该书的导论中,拉克劳为了给他的接合概念奠立一个厚实的认识论基础,也为了赋予接合概念以哲学色彩,而把接合概念与柏拉图的洞穴隐喻联系起来。他认为“柏拉图的洞穴之喻在历史上第一次包含了接合理论”[9]:洞穴中的囚禁者头颈和腿脚都被绑着,不能走动,也不能转头,不能看到洞外的世界,只能向前看着洞穴的后壁,一束阳光照进来,洞外人的影子映在洞穴的后壁上,洞外人的声音传进洞内,于是囚禁者断定,这声音是洞壁上移动的阴影发出的,而如此的断定也就是声音和阴影之间的一种“接合”。拉克劳指出,在这个著名的哲学隐喻中,接合是在常识话语(即意见)体系的误导下完成的,在这种接合中,概念并不是由内在的逻辑关系所连接,而是由意涵性(connotative)或激发性(evocative)的关联维系在一起,这些关联是由习俗和意见建立起来的。柏拉图正是要竭力打破这种接合总体的规则性,切断误导性的接合,重新建立真正的接合,所以,摆脱意见走向知识的过程也就是拆除原有的接合重建真正接合的过程。在这个意义上,柏拉图的辩证法可以看成是建立真实的接合的推动力量,通过辩证的批判的进程,概念间的想象性、习惯性的关联被拆掉,而本质的范型性的内在关联呈现出来,所以柏拉图对理念的追求无非是建构一种理性主义范式的接合形态。

在拉克劳看来,柏拉图所确立的“拆解”(拆卸原有的接合:disarticulation)到“接合”的双重运动构成了欧洲思想的风格和经久不变的特征。从笛卡尔的普遍怀疑、康德的先验分析到黑格尔的纯粹概念推演,“这些打破意识形态的话语接合的连续不断的尝试毫无疑问导致了日益增生的概念的纯粹化。就像建基于契约观念的政治理论的产生一样,古典政治经济学也从这一抽象进程中产生出来”。[10]但是,这种在概念的抽象性与意识形态意涵领域之间循序累进的分离造成了一种极端:即试图超越常识话语,把概念与意涵性或转义性关系断裂化,通过揭示概念之间的固有的逻辑性来重构作为整体的实在。拉克劳认为,这种通过概念的纯化而构造所谓必然的、本质的、真正的接合的理性主义抱负支配了从柏拉图到黑格尔的西方哲学,尽管黑格尔的辩证法和柏拉图的有重要的不同:在柏拉图那里,意见与纯知识间是不可归化的,也就是说“拆解”与“接合”是绝对排斥性的、非相容的;而在黑格尔那里,现象是本质的一个环节。

依拉克劳之见,理性主义的接合范式虽然极力贬抑或远离常识性话语的接合形态,但是,意涵性的话语接合是不可根除的,它甚至形成了本质主义范型性接合成为可能的条件。一个基本的认定是:在“意见”层面上,也就是在意识形态话语场所内,接合能够构造出一个具有可能意义的延伸性结构,而“哲学”不过是对已有接合形式的继发性审理和拷问,它要通过理性的联结,诉诸本真的秩序来重建意义结构的总体性,在最低限度上,意涵性的话语接合毕竟构成了内在本质性接合的对抗性的参照体系。另一方面,在“意见”层面上概念可以由外在于它们的逻辑本性的形式原则所连系,这充分表明意识形态话语建构的灵活性和宽泛性。而“哲学”层面上概念的本质性关联试图将概念的逻辑性确立为唯一的接合原则,也就是说,这种理性主义的接合范式发生了谮妄和超越,它把只具部分意义的适用原则不适当地扩大为整体的体系性秩序。拉克劳指出,这种基于概念的逻辑内聚性和一致性的概念接合过程在哲学史上从来没有令人信服地获得普遍性的阐释权,尾随它出现的往往是相对主义和对以此种方式建立的“知识体系”本身更深的怀疑。

拉克劳的结论是,消除任何意涵性的话语接合既是武断的又是不可能的。如果我们从概念的纯粹化幻觉中摆脱出来,如果我们给意识形态层面的概念接合以恰当的地位,我们就会从观念的转变中惊喜地获得三方面重要的识见:“其一,并不是每一个概念都与其他概念有必然性关联,仅仅从一种关系出发构建一个体系的总体性是不可能的。换言之,系统化的整体依赖于在逻辑上并没有相互关联的概念的接合。其二,在不同的概念结构间不可能建立必然的关系,而只能构造出接合的可能性条件。其三,因此,任何对具体的接近都以更复杂的概念接合为其前提条件,而不仅仅是对简单的概念全体逻辑特性的揭示。因此,分析越具体,卷入的理论规定就越多,由于理论规定在本质的自我展现中并非是其必然环节,而是分立的概念形态,因而对具体所进行的理论接近的先决条件包含了累进的抽象过程,这一抽象过程就是把概念从意涵性接合中解放出来。”[11]

我们看到,在这里,拉克劳虽然对本质主义的接合范式多有诟病,但他还没有完全否定这种接合的存在价值。他所指出的这三个方面不仅表明了接合的多样性、复杂性,更重要的在于,他强调了不同接合形态的不同理论功能和作用,而且这些不同的接合不能任意混同和置换。这与他后来在《霸权与社会主义战略:走向激进民主政治》中对接合的论述是有很大差别的,在那里,拉克劳与莫菲基本上否定了必然接合本身的可能性,因为他们已经将接合限定在一个特殊性的领域之内,即是说他们在专门言说一种政治话话的接合实践——霸权接合,在这一范围内,接合以差异和地位的等同为条件,如果一切都是固定的、完全缝合的、绝对一体化的,那么既不存在接合的必要也不存在接合的可能,所以也就根本谈不上接合实践本身的存在了。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政治和意识形态》中,拉克劳力图将接合概念置于整个西方哲学及欧洲文化发展中来加以考察。从哲学方面,他为接合概念追溯到一个古老的渊源,并把传统西方哲学的理性主义诠释为一种成问题的接合形态,从一定意义上他为接合设置了一个哲学背景、为接合提供了一个认识论基础,他使人产生这样一种认识:接合理论由来已久,它就深嵌在西方哲学传统之中。但是,拉克劳在这方面的阐述毕竟是有限的,因为他并不是要对接合进行纯哲学的探究,他所以要提出接合这一概念并对之进行理论化,是与讨论政治和意识形态问题紧密相关的,因此,对拉克劳接合概念的完整把握不能仅仅局限于简单的语义澄清和其意义的大致勾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