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马克思主义人学及人的现代化发展思想

马克思主义人学及人的现代化发展思想

时间:2022-10-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劳动的实质以及这种劳动产生的必然后果。实际上,马克思主义人学研究对象或者前提是个人,即现实中的个人。列宁将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人全面发展的学说同俄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相结合,提出了塑造共产主义的一代新人思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但是,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遇到了很多的困难,在社会主义实践摸索中形成了列宁的人学及人的现代化发展思想。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人学及人的现代化发展思想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人学及人的现代化发展思想

“人学”一词的英译通常为“hominology”。它是关于人的本质、本性的学说,或者说是关于作为整体的人及其本质的科学。马克思主义人学也被定义为“是以现实的个人为前提,研究人的存在和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1],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重要内容。

首先,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人学思想与神学关于人的认识是根本对立的。马克思在《神圣家族》中论述了宗教解放政治解放和人类解放的关系,认为建构唯物主义的人学首先要批判唯心主义的有神论,把人学建立在现实社会基础上。在《论犹太人问题》中批判了鲍威尔用宗教解放代替人的政治解放和人类解放,从而混淆了宗教解放与政治解放和人类解放关系的错误。马克思认为,宗教的解放绝不能达到政治解放和人类解放,因为在宗教中,人的本质始终是人的本质虚幻的形式。强调唯物主义的人学必须是“用世俗方式实现了宗教的人的基础。”[2]他还一针见血地指出:“历史什么事情也没有做,……‘历史’并不是把人当作达到自己某种目的的工具来利用的某种特殊的人格。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3]恩格斯也曾指出:费尔巴哈“把人作为出发点;但是,关于这个人生活的世界却根本没有讲到,因而这个人始终是在宗教哲学中出现的那种抽象的人。”[4]就是说,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在“神学家”那里,不可能有真正的科学人学。

其次,马克思和恩格斯与古典经济学从劳动的角度来认识人是有根本区别的。当马克思研究亚当·斯密的国民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时,发现斯密所说的劳动,实质是一种异化劳动。斯密对这种劳动造成的人的活动、人的本质、人与人的关系的异化视而不见,反而以私有制为前提来张扬这种异化劳动的合理性。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从经济事实出发,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人的劳动异化进行系统分析和批判,提出异化劳动理论四个方面的规定,即工人和自己的劳动产品的异化、劳动活动自身的异化、人的类本质的异化和劳动中人与人关系的异化。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劳动的实质以及这种劳动产生的必然后果。进一步说,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分工和私有制下,人的存在状态是劳动的异化状态,而人的劳动及本质规定应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共产主义既是私有财产的扬弃过程,也是人的自我异化的扬弃过程。

再次,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人学以“现实的个人”为前提。正如有学者指出的那样,“马克思主义的人学,是全面、系统、科学地阐述人的问题的基本立场和观点的理论体系[5],或者说“是从整体上研究人的存在、人性、人的本质的学问”[6]。在马克思主义人学研究前提上,以往存在着模糊认识,有人认为人学研究的前提是“群体”的人,这跟社会学研究对象或前提相混淆。也有人认为前提是“抽象的人”“一般的人”“观念中的人”,这跟传统资产阶级错误的人学研究前提的观点相同。实际上,马克思主义人学研究对象或者前提是个人,即现实中的个人。对此,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明确地指出:“我们开始要谈的前提不是任意提出的,不是教条,而是一些只有在想象中才能撇开的现实前提”,这个现实前提就是“现实的个人”[7]。可见,“现实的个人”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的对象、前提和出发点。或者说,马克思主义人学是具体的、历史的研究人。

最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人学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核心和最高目标。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就提出了“每个人的自由发展”。在《德意志意识形态》《资本论》等著作中,又反复强调“个人全面发展”,尤其是把社会主义人的发展定位为个人全面发展,认为社会主义社会是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学说内在包含社会发展双重尺度的要求,从人的价值尺度来说,就是要实现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这是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从人实现自由全面发展的实际过程来看,要按照历史唯物主义来看待人的发展,也就是说,人的发展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历史的,这种发展有其实践基础和时代的生产力背景。因此,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学说奠定了我们今天对待人的现代化问题的阶级立场,提供了分析人的现代化的科学方法论。

二、列宁的人学及人的现代化发展思想

列宁将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人全面发展的学说同俄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相结合,提出了塑造共产主义的一代新人思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十月革命以后,俄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但是,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遇到了很多的困难,在社会主义实践摸索中形成了列宁的人学及人的现代化发展思想。

(一)在经济上,列宁认为应从提高人的科学文化素质入手

俄国本来就是一个相对落后的国家,与各西方发达国家相比,经过七年的战争,其生产力遭到严重的破坏。而且,由于第二次科技革命,各西方发达国家都进入了电气化时代,俄国更是面临着赶超西方发达国家的历史任务,这就急需懂得现代化科技的劳动者。针对这样的情况,列宁提出了“不识字的人实现不了电气化,而且仅仅识字还不够。只懂得什么是电还不够,还应该懂得怎样在技术上把电应用到工农业上去,应用到工农业的各部门中去”。[8]他认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在先进的大工业生产基础上,这必然需要有知识、有文化、有觉悟的劳动者,而在一个文盲充斥的国度里是不可能建成社会主义的。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必然需要懂得先进科技和管理能力的人。他号召苏维埃管理者要提高人民群众的教育水平,努力培养社会主义的新人。

(二)在政治上,列宁认为应从人民群众当家做主入手

俄国工人在1905年革命中开创了“苏维埃”的新形式。1905年夏,伏尔加河上游的伊万诺夫·沃兹涅先斯克城爆发了工人罢工,由工人选出151名代表组成工人代表会,负责领导罢工,这就是俄国历史上第一个工人代表苏维埃。秋后,在彼得堡、莫斯科、海参崴、萨拉托夫省等地涌现了众多工人代表苏维埃、士兵代表苏维埃和农民代表苏维埃。苏维埃与巴黎公社一样,其代表和主要领导人都是由人民经过普选产生,并且受人民监督,随时可以罢免撤换,其薪金不超过熟练工人的工资,实行立法与行政统一的议行合一制。十月革命胜利之初,苏维埃形式比较充分地体现了当时俄国的人民民主。为此,列宁曾提出:“胜利了的社会主义如果不实行充分的民主,就不能保持它所取得的胜利”[9]。在列宁看来,社会主义民主是保障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条件。

(三)在意识形态上,列宁认为应从科学理论武装和改变劳动群众精神面貌入手

列宁根据苏维埃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需要,提出要进行“文化革命”,目的是培育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一代新人。具体包括改造那种旧制度遗留下来的旧习惯、旧风气,树立共产主义的理想和信念,调动他们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针对农民占多数的俄国,几千年来所形成的根深蒂固的落后的小生产者思想对社会主义建设造成的障碍。列宁指出:“他们用小资产阶级的自发势力从各方面来包围无产阶级,浸染无产阶级,腐蚀无产阶级,经常使小资产阶级的懦弱性、涣散性、个人主义以及由狂热转为灰心等旧病在无产阶级内部复发起来。”[10]这就要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来武装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克服和消除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和农民的落后思想和观念。

(四)在教育上,列宁认为应大力普及教育和提高群众文化水平,并且教育事业要密切结合生产实践的需要

十月革命后,列宁领导的新生苏维埃政权采取了各种扫除文盲、普及教育的活动。苏维埃政权颁布了一些扫盲的法令和草案,如1919年12月《关于扫除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内居民间的文盲》法令的颁布,强调调动各方面力量进行扫盲。苏维埃政权还在普及教育方面采取了很多行动,如《俄共(布)纲领草案》规定了对未满16岁的男女儿童实施免费的义务教育和综合技术教育。通过优先发展教育,采取各种措施如大教育投资,设立各种职业技术学校,大力发展大学高等教育,改善广大人民教师的生活与工作条件等,俄国的教育事业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与此同时,列宁还要求劳动者将知识的学习与具体生产实践相结合,提出“没有年轻一代的教育和生产劳动的结合,未来社会的理想是不能想象的”[11]。他要求学校对学生进行书本知识教育的过程中,应组织学生参加必要的生产劳动,特别是参加所学相关技能的劳动。具体而言,就是要培养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结合,审美和劳动技能相结合,道德品质和文化知识相结合,集体意识和个性发展相结合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一代新人。

(五)在社会关系上,列宁认为应从建立社会主义新型人际关系入手

建立社会主义新型人际关系是社会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人际关系既是一定社会的经济关系和政治关系的体现,又对社会的经济、政治关系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列宁认为,要使人的个性和能力得到全面的发展,只有通过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消除私有制和剥削制度,才能从根本上改变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为社会主义新型的人际关系奠定制度基础。列宁指出,要“消灭人与人之间的分工,教育、训练和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和受到全面训练的人,即会做一切工作的人。共产主义正在向这个目标前进,必须向这个目标前进,并且一定能达到这个目标,不过需要经过许多岁月。”[12]可见,人的现代化发展体现为人的社会关系的发展,没有不断发展的新型人际关系,新制度就不能形成,人的现代化发展就无从谈起。

总体来说,列宁的人学及人的现代化发展思想,核心是培育社会主义一代新人,即向现代化目标发展进步的人,它与传统的人有着根本区别。列宁根据俄国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阐明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具体内容和实现方法,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学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