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建筑作为艺术

建筑作为艺术

时间:2022-01-2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关于建筑作为艺术,本来在古典时期并没有受到怀疑,18世纪当美学的现代划分方式最后确定时,建筑被归类入了美的艺术。建筑是为多数人的实用目的而设计和建造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建筑又被一些人称为“实用艺术”。第一步,建筑作为空间艺术:首先,建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最基本的空间。所有这一切,在建筑中要实现为“和谐”,使建筑成为有机的整体。
建筑作为艺术_环境美学

第三节 建筑作为艺术

建筑景观之所以美在很大程度上因为建筑本身就是艺术。关于建筑作为艺术,本来在古典时期并没有受到怀疑,18世纪当美学的现代划分方式最后确定时,建筑被归类入了美的艺术。[4](现代艺术系统,通常指的是包括绘画、雕塑、建筑、音乐和诗歌五种艺术形式在内的美的艺术的系统。这种系统直到18世纪才开始确立起来。)然而,近现代以来,学术界关于“建筑是不是艺术”有过激烈的辩论。尽管提出建筑不是艺术的学者也振振有词,但一个无法改变的现实就是,人们无法不把建筑作为审美的对象。哪怕是后现代的建筑中某些在人们看来有些怪诞的建筑其实也有某种美存在,只不过不是审美中的优美类型罢了。

不可否认,作为艺术,建筑也只能是艺术中的另类,它与绘画、雕塑、音乐和诗歌等艺术还是有所不同的。绘画、雕塑、音乐和诗歌等艺术有个突出特点,就是非实际功利性,而建筑却是有实际功利性的。因此,绘画、雕塑、音乐和诗歌等称为“纯艺术”(fine art),而建筑只能说是实用的艺术。尽管建筑的根本功能是实用,它的艺术品格却是不能动摇的,其原因可能是建筑具有一种让人心灵震撼的审美效果,这种效果可以与它的实际功利性在一定程度上相分离。事实上,当我们为凡尔赛宫的金碧辉煌而心醉神迷之时,并不在意它的实用功能,我们根本不会去考虑它作为皇宫是不是法国皇帝理想的生活场所。作为一名在北京的游客,让他在长安大街漫步之时,街道两旁的建筑就像一幅长卷,在他的眼前一一展示,他并不注意这建筑是做什么用的。也就是说,建筑在相当多的场合,在人们的眼中是将它的功利悬置的,它完全可以作为审美对象进入人们的审美视野。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它反映了作为艺术的建筑的复杂性。

一幢建筑如果只是坚固适用,却不美观,那它只能是一座房子而不能算做是建筑艺术作品。一幅画、一首诗或者一段音乐,完全可以没有任何实用性,只要好看、好听就有充足的理由存在。但是建筑却一定要有实用性,要能为人们的生活提供场所与空间。建筑是为多数人的实用目的而设计和建造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建筑又被一些人称为“实用艺术”。

建筑艺术的表达是多面的,我们必须要一步一步地走近建筑,来分析建筑的艺术性所在。

第一步,建筑作为空间艺术:

首先,建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最基本的空间。这个空间具有一定的封闭性,可以为我们挡风遮雨,提供一个安全的庇护场所。

至少这一点是确信无疑的,那就是:建筑原本就是出于人类对其自身安全的渴求的目的而产生的。在原始社会,人类的周围危机四伏,脆弱的身体暴露在荒原之中,不仅要承受风吹雨打,还要四处躲避虎豹豺狼的追猎。在这样的环境中生存,在这样一个不属于自己的地方生活,没有自己的家园,生活是多么艰难。在这样的环境中,除了食物之外,最需要的恐怕就是一个相对安全舒适,甚至温馨的栖身之所了。

目前我们所能知道得最早的建筑物,是1960年在非洲坦桑尼亚的杜韦峡谷(Olsuwai Gorge)发现的。它的建造者,可能是生活在旧石器时代早期的“能人”,距今约有175万年的历史。人类这个“最早的建筑物”,不是圣殿,不是庙堂,不是宏伟华丽的楼宇,也不是温馨舒适的住所,而只不过是一堵墙,一堵松散的、粗糙的、用熔岩块堆砌而成的围墙

是的,墙是建筑的最基本的元素。墙是人类与残酷无情、神秘莫测的大自然之间的一道强有力的屏障。人类用墙可以围出一个空间,可以在大自然里分割出一块完全属于人类自己的领域。建筑的意义在于墙,或者说,建筑的意义首先在于空间。

于是,建筑有了属于自己的第一个也是最独特的艺术性——空间艺术。建筑在大自然中分割并为我们组织创造了空间。

与建筑一样,雕塑也占有三维空间,但是,雕塑并不能像建筑那样分割和营造内部空间,使得人可以进入其中,并在行进中感受到它的效果;绘画只是在二维平面上力图虚拟出三位的空间效果,而建筑则必须营造出一种人为的生存空间,供人们居住或者使用。空间是建筑的本质与核心,是建筑必须要达到的最终目标,相对于这一目标,人们使用了墙、栏杆、篱笆、柱廊等各种用于限定空间的方式。

参观过哥特式教堂的人们,无疑会被其内部空间所打动:高大的平行柱廊使得我们的心灵随着飞升,一直到那光线冥渺的穹隆的顶部。建筑师们怀抱着对上帝的虔诚对天国的向往,如同诗人一般,用飞扶壁、尖形的肋骨拱,创造了一种高耸、灵动、微妙的内部空间。

当人们感到自己的生存空间既需要得到庇护,又需要保持与外界有一定程度上的联系时,新的建筑空间便产生了。人们把提供庇护的一部分实体保留,其他部分则舍弃掉,如同在炎日下,人们在树阴里,既得到了凉爽和庇护,又能享受到清新的空气和周围的景色。于是,古代人们想到了亭子这样的建筑。在这里,墙被抽象成柱子,承托着上面的顶盖,从而围合成一种特殊的空间。这个空间既有一定的围合性,然而又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的,与周围的环境相通。亭这种建筑所创造的空间极具人情味,中国人的有关友情、爱情、亲情的活动许多是在亭这种空间展示的,从而使得亭在中国文化中极具诗意。

第二步,建筑作为造型艺术:

单座建筑的艺术造型是建筑艺术表达的主要方式,一座建筑的外观能直接给人以强烈的感官冲击力,这种冲击力进而使人对它产生一种审美性的评价:雄伟、优雅、端庄、轻灵、沉重、神秘,等等。

作为造型艺术的建筑,它的外在形式非常突出,形式美的因素诸如体积、比例、尺度、韵律、和谐、对比、衬托、对称、均衡、质感等在建筑景观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同时,它还联系到建筑的功能,文化意蕴、民族的或地域的特色,还有建筑家个人的才情、性格、气质等。这些精神性的东西不仅体现在建筑材料的选用上,也体现在诸形式美要素的关系的处理上,于是,主题、重点、隐喻、虚实等概念在建筑景观的建设中出现了。所有这一切,在建筑中要实现为“和谐”,使建筑成为有机的整体。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建筑家以及建筑理论家阿尔伯蒂在他的著作《论建筑》中写道:“我认为美就是各部分的和谐,不论是什么主题,这些部分都应该按这样的比例和关系协调起来,以致既不能再增加什么,也不能减少或更动什么,除非有意破坏它。”他用这条美学原则来说建筑。

实际上,建筑的美就是由“恰当、匀称、表达、优美”等概念来反映的。建筑的美不仅仅从功能和结构的角度来考虑,而且还要从建筑物所能产生的各种视觉效果来考虑。不论建筑审美的目的如何,建筑都应该让人领略其各部分的和谐与整体特征。建筑美的规律主要体现在各种美学元素之中,也就是我们上面所说的体积、比例、尺度、韵律、和谐、对比、衬托、对称、均衡、质感、主题、重点、隐喻、虚实等。这些抽象的美学元素如果使用得当,就有可能创造出令人欣赏的美的建筑。在西方古典时期,最佳的比例往往被认为是黄金分割比,它是用几何作图得出的内在规律,比例大致为1∶0.618。在15~17世纪的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这种比例关系曾被奉为金科玉律,它被广泛地运用到建筑之中去。

希腊古典时期建造的帕特农神庙,虽然建于2400多年前,但由于它蕴含着丰富的美学规律,至今仍被尊为世界建筑艺术的王冠。它主题突出,比例尺度恰当,构图均衡和谐,细部雕刻装饰精美,视差处理深入细微,种种美学成就成为了历代建筑师学习的艺术典范。

对建筑形体及其构图原则的研究曾是传统建筑美学的中心内容,因此,长期以来形成了建筑审美的许多标准,并认为这些标准是绝对客观的不可质疑也不可变更的标准。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审美主体的自由意志,美学界也逐渐把研究的注意力转向了审美的主体,重视人的审美取向的自由性。受社会潮流和当代美学思想的影响,建筑造型开始发生了重大的转变。其中一个突出表现是建筑造型更加强调个性化,强调特色,某一种建筑风格一统天下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建筑多元化的时代已然来临,无论是端庄典雅的还是凌乱解构的建筑形象,都能被人们所接受,因为它总是满足了某一类人群的审美需求。

当代建筑大师盖里(F.O.Gehry)为工业城毕尔巴鄂(Bilbao)所设计的古根海姆博物馆,外形极其惊世骇俗。主体建筑造型异常扭曲弯卷,完全背离古典美学的韵律、和谐、对比、衬托、对称、均衡等原则。然而,1997年该建筑建成后仍然受到了很多人的好评,许多人认为这座具有雕塑感的梦幻般的建筑是解构主义登峰造极的艺术之作,博物馆的参观人数在年余间就达400万人次,直接门票收入即占全市收入的4%,而带动的相关收入则占到20%以上,毕尔巴鄂一夜间成为欧洲家喻户晓之城、一个新的旅游热点。此后每年均有大量的游客慕名而至,使得毕尔巴鄂这座随工业时代离去而衰落的工业城市因为有了这座建筑而重新得到了复兴(见图7.3.1)。

再比如美国的赛特事务所在1975年为贝斯特公司设计的在得克萨斯州的样品展销店,将建筑与地面接触的一角做得支离破碎,有一种随时要倒塌的感觉。看到它的人们起初大吃一惊,称之为“邪恶的幽默感”,然而,由于这座建筑造型给人们带来的种种与日常生活完全不同的一种另类感,使得人们接受了它,并成为了贝斯特公司店面的招牌特色。赛特事务所在1977年以及1978年再次为该公司设计的在加利福尼亚州萨克拉门托市的诺兹展销点和在马里兰州陶森市的倾斜展销店展现了同样的风格,在当地大出风头,为贝斯特公司带来了巨大的广告效应。

img23

图7.3.1 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

img24

图7.3.2 柏林犹太人纪念馆

我们再来看看20世纪90年代解构主义建筑大师丹尼尔·里伯斯金德(Daniel Libeskind)的作品柏林犹太人纪念馆(Jewish Museum Berlin),厚重的墙上凌乱地布满了许多有尖锐棱角的不规则形状的窗户。李伯斯金用这样一种极端的建筑造型叙述着犹太人支离破碎的故事,表达了对犹太人伤痕累累的沉重历史的一声叹息。(见图7.3.2)

这些建筑造型也许没有传统意义上的美,但仍然具有某种美学价值。它们用前所未有的形象,唤起了观者的内心中平常生活里无法被激发的某种情感。当代建筑造型追求非美的倾向,实际是对建筑审美价值进行了重新探索的结果,展示了设计师以及观者对外界事物的主观感受,这是对传统美学的一种发展和补充,它并非从根本上否定传统美学的构图法则,也没有完全抛弃建筑最基本的功能要求,而是在满足了人们对建筑基本功能的要求之外,对建筑美学价值进行了重新的研究与探索。建筑不是建筑师们的最终追求,而建筑所激发观者们的各种情感才是他们所最关心的。当代建筑艺术从单纯注重审美客体原则转向审美主体本身的过程,无疑是对传统美学观的发展,同时也为建筑景观的生成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前面已经提到过,环境美只能存在于欣赏者对其周围环境所作的情感创造之中,这种创造的成果正是环境美的本体——景观。只有对环境的感受主体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关注与重视,才可能创造出真正的景观。

第三步,作为群体组合的建筑艺术:

当建筑群体布置得当时,同样也能产生摄人心魄的独特的美。建筑的组合艺术在中国传统建筑群中表现得最为出色,如北京的故宫、天坛,曲阜的孔庙以及许多四合院住宅等,都表达了建筑群体组合的艺术特色。在欧洲,著名的雅典卫城建筑群、威尼斯圣马可广场以及凡尔赛宫也显示了与中国建筑群不同的次序与特色。

我们可以站在一幅画或者一座雕塑面前细细品味,我们也可以在一定距离处观赏某个建筑单体。但当我们面对一个建筑群体时,则不可能像欣赏绘画或雕塑那样在静观中完成。我们必须走近它们,并进入它们,在建筑群体所营造的空间中游走,让建筑的序列空间在我们的面前依次展开。这样,对建筑的欣赏就介入了另外一个纬度——时间,原本呈现为静态的建筑群就具有了某种“动态”的特征。当我们在建筑群中穿行时,各个不同的建筑实体及各要素之间相互呼应,它们的高低、起伏、虚实、疏密、进退、藏露等有规律的变化体现出一种抑扬顿挫的韵律感,让人仿佛聆听到一段激动人心的音乐。这时,建筑群所创造的景观中带上了一种“音乐性”。

德国古典哲学家谢林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后来,德国音乐家普德曼又说:“音乐是流动的建筑。”的确,人置身并穿行于建筑群中时,建筑群之间所营造的空间不停地起伏、流动、变幻,等等,确实给人一种激动人心的旋律感。

第四步,建筑上的装饰性附件:

人们在建筑活动中,还创造了许多作为建筑附件的艺术品如雕塑、壁画等,它们有的附着在建筑身上,有的作为建筑的陪衬,这些都从某一个方面对建筑起着装饰的作用,同时它们本身又是人类艺术宝库的灿烂明珠。

作为建筑艺术附件之一的雕塑,在建筑艺术中占有显赫的地位。约5000年前,古埃及人在北非沙漠中建造的巨大金字塔群,旁边就盘踞着表情神秘莫测的巨型雕塑——人面狮身像。卢克索阿蒙神庙前密密地摆放着羊首狮身的神兽行列。卡纳克神庙巨大主厅的石柱上刻满了几何图案和文字的浮雕。这些雕塑与建筑共同渲染了神秘的宗教氛围。公元前6世纪,新巴比伦伊什达城门彩色琉璃砖墙面上排列着动物浮雕。波斯帝国帕塞玻里斯宫殿台阶上的浮雕带刻下了向宫廷献供者的队伍。雕塑与建筑共同再现了古老王国的昔日光荣。

古希腊时期,公元前5世纪建造的雅典卫城建筑群的广场、柱廊、山墙、檐壁及神堂内布置了众多的圆雕和浮雕,艺术效果极为丰富生动。古罗马帝国大规模的城市建设也带动了雕塑的大发展。凯旋门、纪功柱、骑马像、券洞壁龛中的装饰性、纪念性雕塑数以千计,与宏伟的广场群、角斗场、公共浴场和万神庙等共同构成了威严壮观的帝国景观。

中世纪的欧洲,高耸入云的教堂在外墙和内壁、立柱和尖龛上的天使圣徒雕像以瘦长的垂直线条为主,与那些数不清的飞扶壁、肋骨拱共同形成了升腾超脱之势,将信徒们的心灵引向高远的天堂。

文艺复兴时期,各个城市的广场、教堂、府邸、花园……布置了大批优秀的雕塑作品。例如,佛罗伦萨的维基奥广场和美第奇家庙、威尼斯的圣马可广场、罗马的圣彼得大教堂和市政广场等,形成了群星璀璨的局面,辉映了那个巨人辈出的时代。随后,巴罗克风格盛行,各种装饰雕塑以强烈的动感和夸张的力度,展示着自身。罗马圣彼得大教堂的青铜华盖和圣彼得座椅与祭坛上的众多雕塑,在位置安排和构图处理方面都突破了传统的规则,对崇尚理性逻辑的古典风格进行了创新。

中国古代的建筑中,雕塑的存在也十分普遍。中国故宫的华表、铜狮、铜象、北海的九龙壁、帝王陵墓前的石人、石兽……单体建筑的屋脊、檐部、墙面、照壁、室内的隔断、雀替等都大量使用石雕、木雕、砖雕以及铸铜、琉璃的雕塑。

东南亚地区古代宗教建筑更热衷于在外墙大面积使用雕塑作为装饰。如印度马德拉斯印度教庙宇、柬埔寨吴哥窟等,在保持建筑形象总体轮廓的前提下形成复杂的光影变化。

回顾古代建筑,可以看到建筑与雕塑彼此具有强烈的吸引力与密切的关系。古代各民族出于审美、宗教、政治、文化等动机,无不在建筑上加入各种各样的装饰性雕塑。同时,雕塑也为每一座建筑增添了无尽的艺术魅力。

img25

图7.3.3 印度巴赫伊莲花教堂

不过,20世纪初欧洲建筑的现代主义应工业革命的潮流而兴起,猛烈抨击传统的建筑设计的装饰观念,提出了“少即是多”、“装饰即罪恶”等著名的口号,建筑语言发生了重大革命,建筑外观与室内被大大净化,装饰性的雕塑大幅度地减少了。另外,人们对人与空间关系的重新认识以及对环境的逐步重视,使得直接依附于建筑的雕塑作品大大地减少,具有较大独立性的环境雕塑则逐渐增多。环境雕塑为形成独特的空间与氛围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另外,建筑与雕塑的界限也不再那么清楚了,出现了两者融为一体的倾向。勒·柯布西耶所设计的朗香教堂创造了富有雕塑感的教堂形象;悉尼歌剧院如同漂浮在海面的片片风帆;印度巴赫伊莲花教堂就直接采用了圣洁的莲花形象,本身就是一件大型雕塑(见图7.3.3);布鲁塞尔国际博览会的原子球餐厅就是一件放大了一万多倍的铁分子的模型;蒙塔利尔世界博览会美国馆用网架结构建成一个巨型圆球。目前在国内备受争议的北京CCTV总部大楼,如同一座巨大而抽象的城市雕塑。

随着人类生活方式日趋艺术化,同时,也随着艺术日趋生活化,人们对艺术的理解呈现宽容、多元化之势,建筑作为艺术应该说不会有太多的反对意见。建筑作为人类美化环境的重要手段,它的艺术化不管是在古代还是在当代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人类总是自觉不自觉地按照美学的规律来创造,建筑是人类运用美学的规律美化自己生活的重要手段。值得指出的是,人类的审美观念既有历史的继承性,又有历史的变异性。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美,这也明显地反映在建筑上,从古代的建筑到现代的建筑,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人类对美的认识的历程。也许由于生活方式的变化,古代的建筑不那么适应今人的居住,但是,它作为人类的创造物,其蕴含的文化意味具有永久的魅力。

【注释】

[1]伊利尔·沙里宁:《城市,它的发展、衰败和未来》,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年版,第302页。

[2]吴良镛:《关于北京旧城区控制性形象规划的几点意见》,《城市规划》,1998年第2期。

[3]转引自《高楼大厦少风格,传统建筑待保护》,《参考消息》,1995年4月26日。

[4]See Paul Oskar Kristeller,“The Modern System of the Art”,in Renaissance Thought,rev.&enl.ed.,Vol.2(New York:Harper,1961),pp.163-22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