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儒学心性论及其基本特质

儒学心性论及其基本特质

时间:2022-09-1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在余英时看来,“轴心突破”的特征即“原创性超越的精神觉醒”。以整个“轴心突破”为参照,中国古代的“突破”有其独特的取径。通过对轴心时代中国思想历程及其具体历史背景的考察,余英时认为,儒、墨、道三家都是突破了三代礼乐传统而兴起的。无论是由人而天,还是由天而人,其关注的重心、其根本用意都是人。而探讨人的问题必然要涉及心性问题,心性论始终是中国哲学的主要构成部分。

在余英时看来,“轴心突破”的特征即“原创性超越的精神觉醒”。以整个“轴心突破”为参照,中国古代的“突破”有其独特的取径。通过对轴心时代中国思想历程及其具体历史背景的考察,余英时认为,儒、墨、道三家都是突破了三代礼乐传统而兴起的。这三家都曾与“巫”的势力奋斗过,最后“扬弃”了“巫”而成就了自身的“超越”。他断定,正是由于政治、社会制度的普遍崩坏,特别是礼乐传统的崩坏,才引致中国轴心突破的出现。[1]余英时指出,中国古代突破所带来的超越即“内向超越”,“天”与“人”之间的沟通不再需要“巫”为中介,代之而起则是“心”。人与超越世界的联系主要是靠“心”。因此,中国无西方式的“神学”,而“心性”之学则自先秦至后世有种种发展。[2]胡伟希先生在《天人之际:中国哲学十二讲》中也指出,“中国哲学是关于‘道’的学问”[3]。普遍认为,中国哲学传统的总体特征可以“究天人之际”一语涵括。然而,进一步深论我们不难看到,中国哲学虽然是围绕天人之际而展开的,但是,其真正着眼处则是人,是人的存在。也就是说,天人之际的重心不是天,而是人。中国哲学家讲天、论天,不是为天而天;中国哲学家之讲天道,也不是为天道而天道。中国哲学家之讲天、讲天道,其根本用意是为了论证人,是为了说明人道。无论是由人而天,还是由天而人,其关注的重心、其根本用意都是人。综合地说,中国哲学将人与天的合一作为人生追求终极目标,以及人生价值与意义之源,它以自我生命感受、理解和安顿为主轴,安身立命的智慧是来自人们形上洞悟的智慧。儒家契悟天道性命相贯通的人生道理,在下学上达的生命境界提升过程中不断修身养性超凡入圣。所以,中国哲学的特质是关切人生之意义与价值的生命的学问。而探讨人的问题必然要涉及心性问题,心性论始终是中国哲学的主要构成部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