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文明及其特质

文明及其特质

时间:2022-10-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文明一词源于拉丁语civis,词义为城邦居民,是与人相联系的。《周易·文言》中指出: “见龙在田,天下文明。”三是指社会进步,有文化的状态。文明不论在旧时代还是在新时期,其内涵实质未曾受质疑。总结上述对文明的界定,文明可分为狭义的文明和广义的文明。文明具有引导性与强制性。文明是一个由多种要素组成的有机整体。

(一) 文明的释义

文明一词源于拉丁语civis,词义为城邦居民,是与人相联系的。它在国内外相关文献中有着众多的解释。在中西方国家中,文明是人们用的最普通的一个词。文明一词在中国古代文籍中就有记载,最早出现在《尚书·舜典》: “睿哲文明,温恭允塞”; 《周易·大有卦》:“其德刚健而文明,应乎天而时行,是以元亨”,意指文明是社会面貌的开化、进步、光明的状态。《世界百科全书》中把文明界定为: 文明是指开化的社会,社会的高度发达。1962年出版的《英国大百科全书》中指出: 文明包括语言、宗教、信仰、道德、艺术和人类思想与理想等内容。1978年出版的《苏联大百科全书》中提出: 文明是社会发展、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水平和程度。文明一词是与野蛮相对立的。近代美国人类学家摩尔根在《古代社会》一书中把人类社会的发展分为三个主要时代——蒙昧时代、野蛮时代和文明时代。而要脱离野蛮,就需要修养。因此,文明也逐渐开始包含修养、开化的意思,不仅包括修养、开化的过程和状态,还包括经过修养、开化后实现的状态。《辞海》对文明有三种解释: 一是光明,有文采。《周易·文言》中指出: “见龙在田,天下文明。”孔颖达疏: “天下文明者,阳气在田,始生万物,故天下有文章而文明也。”二是文治教化。杜光庭的《贺黄云表》指出: “柔远俗以文明,慑凶奴以武略。”三是指社会进步,有文化的状态。秋瑾的《愤时迭前韵》指出: “文明种子已萌芽,好振精神爱岁华。”文明不论在旧时代还是在新时期,其内涵实质未曾受质疑。

总结上述对文明的界定,文明可分为狭义的文明和广义的文明。狭义的文明是指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开化状态,是与野蛮的社会状态相对而言的。广义的文明是指人类在进化过程中所获得的物质和精神等领域的一切成果的总和。

(二) 文明的特质

文明是一个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向复杂、由单一向多元的不断发展演化的过程,有其产生、发展和演变的规律。不同地域文明并非同步发展和进化,同一时期、不同地域的文明可能呈现出高低不同的历史形态。世界上不存在永世长存的文明形态,每一种文明形态都有其孕育、产生、发育、成熟、完善的历史演化过程。从文明的内容和形态,即可以看到不同地域文明各自独立的演化发展进程。同时不能忽略文明彼此间的共存、交往、争斗和融合,正因为这样才能形成等级不同的文明形态和兴衰替代的序列进程,造就不同文明间的相互碰撞、相互交融和叠加所形成的整合发展。

文明是社会进步的客观表现,也是整个社会的实践过程,具有社会性和实践性。人类以社会的方式进行的各种劳动实践 (包括改造自然、改造社会、改造自身) 的过程称作文明的过程,凡是经过人类的劳动实践所创造的东西都叫文明的成果。恩格斯曾经对文明做了这样一个界定: “文明是实践的事情,是一种社会品质。”马克思也指出:“全部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

文明具有引导性与强制性。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文明借助其自身所倡导的价值理念或价值取向引导人类所应具有的行为和做法,或通过一种显性或隐性的,有形或无形的制度、准则或力量去强制人们“有所为或有所不为”。如,当今的生态文明引导全社会减少能源消耗,倡导低碳生活、绿色消费、生态旅游,反对铺张浪费和过度消费,反对大量开采资源能源,并通过一系列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来强制约束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相关领域。

文明具有系统性和整体性。文明是一个由多种要素组成的有机整体。从系统结构的角度看,文明是一个大系统,由生态环境、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多个子系统构成,而在各个子系统中也包含着更多的内部组成体系。文明中的多个子系统以一定的方式组合成功能结构各异的运行体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文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