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金融合作对策研究

《金融合作对策研究

时间:2022-09-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大湄公河次区域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新的增长极,次区域六个国家的金融合作将会提前启动。首先,论文《关于将昆明建成“大湄公河次区域金融中心”的建议》,发表于《舆情专报》2009年第5期,2011年5月获云南省第十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胡列曲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大湄公河次区域(GMS)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新的增长极,次区域六个国家的金融合作将会提前启动。在GMS经贸合作实践中,金融领域的合作是滞后的;在理论研究上,对GMS金融合作的研究也是滞后的。这“两个滞后”极大地阻碍了GMS经贸合作的全面深入发展。该课题立足于区域金融合作理论的探索,结合GMS经济和金融一体化的发展趋势,提出中国特别是云南参与GMS金融合作的战略选择与实施对策,因此,该选题具有较大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一是填补理论空白。次区域金融合作是国际金融合作的新问题,由于传统区域金融合作理论的缺陷,GMS金融合作难以形成科学有效的战略规划和行动计划。该课题通过对非对称性区域金融合作理论的构建,直接而深入地分析亚洲金融合作框架下GMS展开金融合作的机制和实现路径,从而为切实推进GMS金融合作做出积极而有益的理论探索。二是为政府政策和金融机构发展提供明确可行的对策建议。该课题立足于应用对策研究,以GMS金融合作机制构建为枢纽,对中国特别是云南省在GMS金融合作中的战略选择与实施对策进行分析,力求提出明确可行的对策建议,供政府政策和金融机构发展参考。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重要观点

(一)主要内容

该课题主要研究了GMS的经济一体化与金融一体化、非对称性区域金融合作理论框架构建、GMS金融合作的国际机制、中国特别是云南在GMS金融合作中的战略选择与实施对策。该课题充分运用统计与计量分析工具,展开定量与实证研究,以此提高课题研究的客观性与科学性

1.全面系统地研究了亚洲经济一体化与东亚货币金融合作背景下大湄公河次区域金融一体化与金融合作问题。

2.在充分吸纳国际经济学者和国际关系学者的区域金融合作理论的合理成分的基础上,在经济发展水平非对称、国家实力非对称和信息非对称等假设条件下来构建非对称性区域金融合作理论的框架。通过非对称性区域金融合作理论运用,全面而深入地分析GMS金融合作问题。

3.首次利用计量分析方法,对GMS的经济一体化与金融一体化进行经验检验和统计分析,以充分证明GMS金融合作的内生性和必要性。首先选用Eswar Prasad et al(2004)和M.Ayhan Kose et al(2009)使用的“理论上和实际上的对资本在国家间流动的限制”指标来分析大湄公河次区域的金融一体化水平。其次,选用很多研究常用的利率指标,分析次区域各国利率变动的相关性以及对彼此利率冲击的反应程度。

4.在上述理论框架和实证检验基础上,结合区域经贸合作现状,提出了中国及其云南省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金融合作的战略选择与实施对策。

(二)重要观点

1.在非对称性区域货币金融合作中,合作机制的构建及信息交流渠道的建设显得特别重要,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区域货币金融合作的成败。针对建立大湄公河次区域金融合作的实际,该课题讨论了如何构建动力机制、推进机制和保障机制三大机制。

2.亚洲特别是东亚的金融合作,要走欧洲模式或完全借鉴欧洲模式,操作起来将遇到诸多现实难题,这决定了东亚金融合作更需要技巧,不能简单地复制欧洲的经验。所以东亚各国应充分尊重东盟在合作进程中的主导作用,坚持以东盟现有合作为基础,既照顾到中小国家的利益,又调动起中日韩的积极性,探索出一个符合东亚实际、有东亚特色的区域合作模式,从而有力地促进东亚地区的整体发展。

3.中国应该在GMS经济与金融合作中占领先机并制定务实的行动计划。中国应当在GMS经济与金融合作中发挥优势,积极主动地推动中国与次区域各国的合作,并以此促进自身利益的增长。中国在GMS金融合作中的战略选择主要是:促进睦邻友好关系与次区域经济发展和经济技术合作;制定国家层面的相关行动发展规划;采取循序渐进、稳步推进的策略与方法;充分发挥沿边省份的作用;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实施对策包括:协调经济发展与金融发展;协调金融自由化与金融合作的步骤;建立区域金融合作机制;完善边境地区的金融生态;创新金融组织,增强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

4.云南既是大湄公河次区域经贸合作的主要参与方,大湄公河次区域也是云南对外开放的主要阵地。因此,积极主动地推进大湄公河次区域的全面金融合作,既是云南对外经贸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云南主动利用全球金融危机后中国国家战略调整的历史机遇,主动出击,发挥云南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中的比较优势的必然要求。因此,云南作为中国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的主要省份,有必要也完全有条件在大湄公河次区域全面金融合作中发挥关键作用。GMS金融合作中云南的对策包括:加快金融创新,改善云南金融产业的竞争力;将昆明建成“大湄公河次区域金融中心”;构建与区域经贸合作相适应的金融服务体系;充分利用和创新区域性金融合作机制。

三、课题研究的学术价值、应用价值以及社会影响和效益

该课题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首先,深化了课题主持人曾提出的非对称性区域金融合作理论。非对称性区域金融合作理论充分吸纳了国际经济学者和国际关系学者的区域金融合作理论的合理成分,在经济发展水平非对称、国家实力非对称和信息非对称等假设条件下来构建非对称性区域金融合作理论的框架。其次,首次利用计量分析方法,对GMS的经济一体化与金融一体化进行经验检验和统计分析,以充分论证GMS金融合作的科学依据。最后,根据上述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系统提出了中国及云南省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金融合作的战略与实施对策。

该课题的研究成果具有较高的前瞻性和可操作性,已经或将对学术研究、政府决策参考和金融机构发展起到积极的借鉴与支持作用。该课题已经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和效益。首先,论文《关于将昆明建成“大湄公河次区域金融中心”的建议》,发表于《舆情专报》2009年第5期,2011年5月获云南省第十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其次,还发表了五篇论文,论文多次被其他文献引用,观点受到国内学术界的关注与重视。最后,课题负责人的文章和主要观点被《中国日报》、人民网、香港《文汇报》、《云南日报》等媒体登载和报道,获得了较高的社会评价。

作者简介

课题负责人:胡列曲,男,1971年生,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博士,云南财经大学教授,产业经济学、国民经济学导师。主要研究金融学和国际经济学。

主要参与人:丁文丽、董玮玮、龙燕春、高明、孙磊、雷一忠、查朝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