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慧远的佛学思想

慧远的佛学思想

时间:2022-09-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道安的“本无”思想道安生于西晋怀帝永嘉六年(公元312年。他在佛教义理和组织、仪轨方面所作出的努力,称得上是建立中国化佛教的第一位高僧,在中国佛教发展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慧远是继道安之后的南方佛教领袖,曾著《法性论》(今佚)。慧远认为,诸法的本性,就是本无。根据这种“法性论”,慧远提出了“报应论”。慧远还从“法性”本体的不变性出发,论证了神不灭论。

一、道安的“本无”思想

道安生于西晋怀帝永嘉六年(公元312年。一说314年),卒于孝武帝太元十年(公元385年),常山扶柳(今河北冀县境内)人,是佛图澄最著名的弟子。年十二出家,因其貌不扬,开始不为其师所重,但以自己的天资聪颖,记忆超人,终于受到师父的青睐,受戒后任其游学。道安是东晋时代的佛教领袖。他一生的佛教活动概括而言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组织翻译,整理、注释和阐述佛教经论,在中国佛教的规范化方面作出了许多努力;二是宣法传教和培养弟子。他在佛教义理和组织、仪轨方面所作出的努力,称得上是建立中国化佛教的第一位高僧,在中国佛教发展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道安讲般若学,立“本无”义。以无(真如)为本体,万有(万事万物)为末。他试图论证灵魂不灭和现实生活的虚幻,宣称自然现象是不真实的虚象,否认物质世界的真实性,在他看来,只有确切认识自然和社会的一切东西都是虚构的,对于它们没有任何执着贪爱,以虚无为本体,才是最高的智慧,这种智慧就叫做“般若”。

道安是以“贵无”派何晏、王弼的玄学来解释“般若学”的。他以寂然不动无形无象的“无”为本体,以万事万物的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为末。“其为像也,含弘静泊,绵绵若存,寂寥无言,辩之者几矣;恍忽无行,求矣漭乎其难测。圣人有以见因华可以成实,睹末可以达本,乃为布不言之教,陈无辙之轨。”(《道地经序》,《出三藏记集》卷十)

他认为,息心去欲的修炼可以达到玄学家所提出的“无”这一最高境地。他说:“寄息故有六阶之差,寓骸故有四级之别。阶差者,损之又损之,以至于无为;级别者,息之又息之,以至于无欲也。无为,故无形而不因;无欲,故无事而不适。无形而不因,故能开物;无事而不适,故能成务。成务者,即万有而自彼;开物者,使天下兼忘我也。彼我双废者,守于唯守也……夫执寂以御有,崇本以动末,有何难也。”(《安般注序》,《出三藏记集》卷六)这就是说,无为无欲,可以达到寂然不动的“本无”。这“无”就是“道”。他认为唯一入道的方法就是本末对立的消除。他说:“般若波罗蜜者,成无上正真道之根也。正者等也,不二入也(唯一的入道方法)。等道有三义焉:法身也,如也,真际也。故其为经也,以如为首,以法身为宗也。如者尔也,本末等尔,无能令不尔也。佛之兴灭,绵绵常存,悠然无寄,故曰如也。法身者,一边,常净也。有无均净,未始有名,故于戒则无戒无犯,在定则无定无乱,处智则无智无愚。泯尔都忘,二三尽息,皎然不缁,故曰净也,常道也。真际也,无所著也,泊然不动,湛尔玄齐,无为也,无不为也。法有为,而此法渊默,故曰无所有者,是法之真也。”(《合放光光赞随略解序》)

道安要消除本末的对立,所以以“无所有”为“真”,以“本末等尔”为“如”,以“有无均净”为“法身”,以“无所著”为“真际”。他认为“无”就是“泊然不动,湛尔玄齐”。也就是说只有“无”这个本体是真的,而“末”即万事万物是必须消除息灭的。这就是道安的“本无”义。

在道安看来,万事万物(有、末)是由人的心意所显现的。如果息灭心意,去除欲念,外界的万事万物也就归于虚无。所以他主张宅心本无,以息异想(去除一切想念),主张崇本(无)以息末(万事万物)。万事万物既已息灭,思想活动已空,心也就寂然不活动。主体和客体泯灭,这时只剩下一个绝对意义的没有任何感知的空寂常住(永恒存在)的心。这样的心也就是“本无”。

二、慧远的“法性论”

慧远,本姓贾,雁门楼烦(今山西宁武县附近)人,生于东晋成帝咸和九年(公元334年),卒于东晋安帝义熙十二年(公元416年),一生大体上和东晋同始终。慧远出生于官宦之家,13岁游学许昌、洛阳,深受儒学和玄学的熏陶,对儒、道思想有着透彻的理解和领会。21岁时在太行恒山与弟弟慧持一同拜道安为师。公元377年,前秦苻丕攻陷襄阳,道安后为苻丕带往长安。慧远与道安分别后,同慧持及弟子数十人南下,进荆州上明寺,后欲南下罗浮山,途经浔阳(今江西九江),来到龙泉寺,眺望庐山清静,足以息心,遂生主此修炼之心,由同学慧永迎入庐山西林寺,后住于东林寺,足不出山,直至老死。慧远是继道安之后的南方佛教领袖,曾著《法性论》(今佚)。

慧远认为,诸法(一切事物)的本性,就是本无。也就是说,宇宙的最后的根源(实体)是本无。所谓本无并不是什么都没有,而是说,诸法的本性是无名无形的本体。诸法都是因缘所生,而因缘所生是“末有”。所谓“因缘所生”,包括心理和物理两方面,这些都是“末有”。所以他说:“因缘所生者,本无之所无。本无之所无者,谓之本无,本无与法性,同实而异名。”(《法性论》)慧远认为世上各种事事物物,从根本上说只是因缘所生的,因此是“末有”,没有什么意义;人们必须认识到本体是无形无象的。凡是有形有象而为因缘所生的诸法,对本体说来都是虚幻的。人们不执着这些因缘所生的“末有”,才能得到解脱,达到至极的本体。他说:“至极(即本体)以不变为性,得性以体极(体认本体)的宗。”(《法性论》)这就是说,“本无”本体本性是不变的,达到本性以体认本体为根本。

根据这种“法性论”,慧远提出了“报应论”。他认为,所谓报应,是由于人们心理有所执着(活动)而形成的。心有所贪爱,则即有所“滞”,有所“著”。有所滞“著”,则有所作为。有为就会在生死轮回中造因,有因就有果,果就是所受的报应。他针对怀疑善恶没有证验的观点,作了《三报论》。他说,报应有三种:善人恶人当身受报,叫作现报。善人恶人当身不受报,来生受报,叫作生报。还有一种叫作后报,一个人做了善事或恶事,经过二生、三生、百生、千生才受到报应。这就是因果报应说。慧远认为报应产生于人们的心理活动,如果主观上没有什么贪爱,那就不会造成什么因,也就不会产生什么果,这样就可以超越轮回。

慧远还从“法性”本体的不变性出发,论证了神不灭论。他说:“夫神者何耶?精极而为灵者也。精极则非卦象之所图,故圣人以妙物而为言,虽有上智,犹不能定其体状,穷其幽致。”(《沙门不敬王者论》)神是一种非常精妙的东西,是无形象的,也是不能用形象来表示的,连圣人也只能说它是一种十分微妙的东西。慧远明确地指出神是异于物质的精神性的东西,这是有意义的。但是他又歪曲了形和神之间的关系,说:“四大之结,是主之所感也。”(《明报应论》)四大即地、水、火、风,主指神。人是由神感应地、水、火、风而结成形体。这是说,没有精神就没有形体,形神相较,神是主要的、第一位的。由此他又推论出神可离开形体而独立存在的观点。慧远认为人的身体是会衰朽的,精神是不灭的。他说,就像火一样,这一薪烧尽了,别的薪又烧着了,因此火是永恒不会灭的。同样,这一个人死去了,好像形体死去,精神也就没有了;其实像火一样,精神又在别的地方活动了。他说:“火之传于薪,犹神之传于形,火之传异薪,犹神之传异形。前薪非后薪,则知指穷之术妙;前形非后形,则悟情数之感深。惑者见形朽于一生,便以为神情俱丧!犹睹火穷于一木,谓终期都尽耳。”(《沙门不敬王者论》)慧远就这样论证了“形尽神不灭”的神学观点。人们如果执着外物,有所贪爱,没有觉悟成佛,神就在轮回流转中不断冥移;如果信奉佛教,超脱世俗,获得觉悟,神就超越轮回,转化成为佛。慧远因此成为中国哲学史上“神不灭”的一个重要宣传者。慧远的神不灭论后来遭到了范缜的有力批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