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概述儒道佛学问的实质

概述儒道佛学问的实质

时间:2022-08-3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楔子一 概述儒道佛学问的实质人类身上有一个天生的极其珍贵的东西,它可谓是真正的“无价之宝” ,对人类非常有益;同时,人类身上还有一个后天逐渐形成的东西,是人类的致命创伤,对人类极其有害。对于人在没有任何想法而凸显出心性时的心态,佛家称之为净心,儒家称之为道心或天理。对于人的具有各种想法的心态,佛家称之为染心,儒家称之为人心或人欲。

楔子一 概述儒道佛学问的实质

人类身上有一个天生的极其珍贵的东西,它可谓是真正的“无价之宝” ,对人类非常有益;同时,人类身上还有一个后天逐渐形成的东西,是人类的致命创伤,对人类极其有害。

要问,人身上的珍贵宝物对人类会有什么益处呢?回答是,假如人类这个宝物的作用得到了发挥,价值得到了体现,那么,人类的生命质量就会有极大的提高,这样,人人都会是高尚的人,人类社会就会是人间天堂。再问,人身上有害的东西对人类会有怎样的害处呢?回答是,假如人身上的这个有害之物起作用了,那么,人类的品质就要大大降低,人类本身就要深受其害,现今人们所经受的各种人间的危害,也正是这个有害之物在起作用的缘故。在一般的情况下,人身上往往只有这个有害之物在起着作用,却不能有宝物的用武之地。我们世人就正处在这个“一般的情况”之下。那么,这个没有发挥作用的宝物到哪里去了呢?回答是,它还在人身上,只是被那个有害之物污染了、埋没了。假如人们要想使这个宝物显现出来发挥作用,以使自身的质量得到提升,使社会状况得到改善,那么,就必须消除这个有害之物。因为这个宝物与这个有害之物两者之间是一种有你无我、有我无你的你死我活的斗争关系,只要有害之物还没有被彻底消除掉,宝物就不能充分地显现出来。

是有益的东西,就应该利用起来;是有害的东西,就应该消除掉。照理说,避免危害提升品质是一件头等大事,人们应该致力于消除这个有害之物,以使宝物能够发挥作用,但是,事实上人们根本不理会这一点,并没有正视这件消除有害之物而保持有益之物的大事。这没有正视的主要原因是不理解。人们往往不认识何者为有益之物,何者为有害之物,不晓得有益之物有何益,有害之物有何害。人们由于不理解,所以往往也就没有消除有害之物而保持有益之物的需求。况且,消除有害之物而保持有益之物这件事,实行起来异常艰难,即使有的人对于上述两物的相关道理有所认识,但是,假如没有“破釜沉舟”式的大决心,也是不能成功的。由于这件事难于理解,难于实行,所以世上很少有人在做这件消除有害之物以凸显宝物的大事。

在历史上,人类之中的一些先知先觉者清楚地知道,人类有必要消除有害之物以显现出宝物来,于是,他们就致力于劝告世人来实行这件事,因此,世上也就留下了他们许许多多的相关说法,这些说法就存在于相关的经典之中。经典可供人阅读,阅读者可接触到关于消除有害之物与保持宝物的道理。但是,由于经典中所说的道理往往超出了世人理解能力的范围,所以,世人往往并不理解这些说法的实质含义。由于大家不理解、无动于衷,所以,那些优秀的先知先觉者的说法也就难于起作用了。于是,世人就只能长期地生活在不识宝物的盲目之中, “万古长如夜” ,这样一来,人类的品质就只能下降而不能提升,人们就只能受害而不能得益了。

上面所说的人身上的宝物,是指人的心性。人的心性有许多称谓,如灵性、人性、良心、明德,等等。这个宝物,它是人的原生态的无污染的心灵,是每一人的真正的自我,是人在不想任何事物而只意识到自我独立存在时的一种特殊心态,其实,它就是每一个人的智能的本身。那么,为什么说它是人身上的无价之宝呢?回答是:一、人之所以是人,就是由于有了它,通常所说的人的灵魂,就是指它;二、假如它得到充分的显露,人就能时时处处以它为依据,把它作为生命的主宰,一旦做起事来,这就是所谓的凭人性做事,凭良心道德做事。这样,人就会是很伟大高尚,很了不起的了,假如人人都如此了不起,那么,人间就不是像现在这样差劲的人间了。所以,这个人之心性可说是存在于人身上的一件无与伦比的无价之宝。由于它的宝贵,因此,人类有必要凸显它、保持它。

至于人身上的有害之物,那是指什么呢?它是指人的思想活动的一些产物。这产物也叫念头、想法或见解,它带着好坏对错的价值观念,带着喜怒哀乐等情绪色彩和爱恨情仇等感情色彩,它是人的心理积淀、思想烙印,它往往会形成种种的成见和偏见而主导着人的生命进程,这是人心变得丑假恶的根源,因而也是人类的品质之所以变得低劣的根源。由于成见、偏见的污染,致使人的心之心性无法显现,人的伟大高尚的品性就无法得到落实。人的思想活动的这个产物能使人心变得丑假恶,而人心的丑假恶正在毒害着整个人类世界,所以说,它是人身上极其有害的东西。正因为它的有害,所以人类有必要抑制它、消除它。

人身上的宝物(即人的心性)是天生的,也就是与生俱来的,而人身上的有害之物(即思想活动的产物)则是后天形成的。那么,人的思想活动的能力是从哪里来的呢?回答是,也是天生的。其实,人的思想活动能力也可说正是人的智能,而人的智能本身也正是人的宝物即人的心性,两者本来同为一物(佛家称之为“一心二门”)。关于有益之物和有害之物的情况,假如换个说法则是这样的:人的智能不进行思想活动不受污染即是宝物,而人的智能运用到思想活动上受了污染即是有害之物。宝物和有害之物的来源和两者之间的关系的真相就是这样。假如将人的智能比作泉水的话,则是在山的泉水是清净的,而出山的泉水却是被污染的不清净的,那么,清的泉水可比作有益之物,浊的被污染的泉水可比作有害之物,要想使泉水清而不浊,就要设法使泉水在山而不出山,同样道理,要想使人的智能不受污染,保持其有益性而无任何害处,则就要避免进行思想活动。可以说,消除有害之物发挥宝物之作用的方法,就是不进行思想活动。心中没有了思想活动,人的心性也就自然而然地凸显出来了。

对于人在没有任何想法而凸显出心性时的心态,佛家称之为净心,儒家称之为道心或天理。对于人的具有各种想法的心态,佛家称之为染心,儒家称之为人心或人欲。在说法上,净心与染心相对,道心与人心相对,天理与人欲相对,人们应该做的是,要保持净心而消除染心,要保持道心而消除人心,要保持天理而消除人欲。这种一边保持一边消除的事,实质上是一场心理斗争。人们通常会说,佛在心中,魔亦在心中。心理斗争就是心中的佛与心中的魔两者之间的斗争。这个存在于心中的佛,佛家就称它为佛性,佛性就是人人心中都有的至宝。

对于人的想法,我们一般都会认为,人不可能没有什么想法,而想法是有好有坏的,坏的想法固然不应该有,但是难道好的想法也不应该有吗?回答是:除非这是一种始终不会带上情绪色彩和感情色彩的想法,否则就不可能有所谓好的想法。因此,凡是想法都应该加以警惕:因为通常所认为的好想法和坏想法,那只是相对而言的,其实,这两者之间的界限很难分得清,很难把握,所谓好的想法,如稍不注意,就极有可能会走向它的反面。因为凡所有想法都难免会带上本人的情绪色彩和感情色彩,都极容易变为成见和偏见,都会阻碍人之心性的显现,可见,绝对的好想法是没有的。假如心性不能显现,就无法正确地处理各种人际关系,因而也就无法正确地对待相关事物,所以,要想正确地对待事物,就要做到心中不预先带着任何想法。假如能保持心中只有人之心性而没有任何想法的心态,并用这种心态去对待相关事物,那就可算是最合理(礼)最适宜(义)的对待方式了,所谓礼义,就是指这样的对待方式。

上面提到的人类之中的先知先觉者,这是指历史上的那些对于宇宙人生真理能真切领悟的优秀人物,他们是孔子孟子、老子、庄子和佛陀等人。这是一些致力于消除有害之物以显现宝物这种伟大事业的人。他们“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除了毕生从事于提升自身的品质之外,他们还说了许多关于消除成见、偏见以发挥心本体之作用的道理,用以教导世人,这些道理就记载在他们的著述作品之中。这些著述作品的内容虽然很多,但是,这所有内容的核心精神却正是这个关于消除成见、偏见以发挥心本体之作用的道理。这个道理也就是儒家、道家和佛家这三家学问的精髓,而这三家学问的实质也就是其所阐释的这个道理。懂得了上面所说的这个道理,就是通常所说的“明心见性” ,心性,指的正是心之本体。历史上这些先知先觉者关于明心见性的说法,就像一盏盏明灯,指明了人类自我拯救、自我超越的道路。而人类的最终希望就存在于这种自我拯救和自我超越的努力之中。

总的来说,儒家、道家、佛家三家学问的重点,就在于指明关于保持人身上有益之物和消除有害之物的道理和实践方法。下面有一句话可说明这个意思,《大乘起信论》认为,佛说法的宗旨是这样一句话:

皆为离念,归于真如。

念,指思想活动的产物,这是前面所说的有害之物,离念,就是要消除这有害之物。真如,指人的心本体,这是前面所说的有益之物,归于真如,就是要找回并保持这有益之物。佛家学问的全部道理都是(皆为)这样的。不但佛家宗旨是这样的,儒家和道家的宗旨也都是这样的。下面举例子说明:

img1

对于以上所说的这些道理,可能有很多人会不赞同,会感到奇怪。这不赞同感到奇怪的原因,是他们还没有搞懂儒道佛三家这些相关经典的核心精神,亦即还没有搞懂这些相关学问的实质之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