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人的精神活动

人的精神活动

时间:2022-08-3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三、人的精神活动此篇旨在说明人要心思向内而不要向外的原因,心思向外就会产生很大的副作用。照理说,人能够进行复杂的精神活动,这是好事,可是,庄子并不这样认为。说人的精神活动,主要是指思想活动。总之,人的思想活动不符合于道的清净、混沌、圆满、永恒的本质。对于思想活动器官,佛家称之为意根。

三、人的精神活动

此篇旨在说明人要心思向内而不要向外的原因,心思向外就会产生很大的副作用。

说人有极高的智能,这是指人有能够进行复杂的精神活动的能力。精神活动,包括感觉活动和思想活动两项。照理说,人能够进行复杂的精神活动,这是好事,可是,庄子并不这样认为。对于人有精神活动的能力这种情况,庄子编了一个寓言故事用来说明他的观点。故事是这样的:

南海之帝为倏,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混沌。倏与忽时相与遇于混沌之地,混沌待之甚善。倏与忽谋报混沌之德,曰: “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 ”日凿一窍,七日而混沌死。

(《庄子·应帝王》)

这个故事的意思就是说,人的精神活动是有害处的。倏与忽,是指人的思想活动状态,也叫“有为状态” 。人的各种想法(念头)是思想活动的产物,这只是一种虚幻的暂时的存在,没有绝对的真实意义,倏忽之间就会发生变幻,因此称有为状态为倏忽。说人的精神活动,主要是指思想活动。对于思想活动的不可靠性,《金刚经》有这样的说法: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有为法,正是指人的思想活动及其产物,这有为法是不真实的、虚妄的。总之,人的思想活动不符合于道的清净、混沌、圆满、永恒的本质。从道的角度看,人的思想活动是在于应该被取消之列的。中央之帝混沌象征人的心思向内、不思想的“无为状态” 。无为状态,对外界事物不作任何分别,天人合一,一片混沌,故此称为混沌。将“混沌”开了窍,意为人进入了精神活动(包括感觉活动和思想活动)的状态。人一旦进行精神活动,就破坏了与道浑然一体的圆满状态了。因此说,开了窍之后, “混沌”就死了。死了,是指原来的那种混沌状态消失了。可见,庄子是从是否合于道的角度来看待人的精神活动的意义的。他通过这个故事间接地说明了人的心思向内与心思向外的不同结果:向内的就合乎道,向外的就不合乎道。

凡是物体,都会具有一定的物质结构,凡是物质结构,就会具有一定的特性。对于生命体来说,就会具有一定的生命特征,人作为生命体来说,其所具有的生命特征,主要表现为能够进行复杂的精神活动。人与其他生命体相比较,其不同处在于,人具有极高的智能,能进行相当周密的思想活动,能表现出丰富的思想感情。说人是万物之灵长,也正是针对这一个生命特征而言的。人的精神活动主要包括感觉活动和思想活动两大部分。人虽具有极强的思想活动的能力,但是感觉器官的活动能力较差。假如与其他感觉器官功能强的动物相比较,就难免逊色不少。听力强叫聪,视力强叫明,假如仅从感觉器官的能力上讲,人并不能算是最聪明的。说人有极高的智能,是仅指人的思想活动能力而言。人的思想器官,能进行极严密的逻辑思维和极丰富的想象,这一点是任何别的动物所不能比拟的。人凭借智能,登上了世界生命体的巅峰,创造了辉煌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化。从这一方面看,人的思想活动能力是非常有益的。可是,人的这种能力是一把双刃剑,它既能使人得益,同时又能使人受害。由于这种能力,可以说人既是相当伟大的,同时又是相当糟糕的。这糟糕就表现在人的卑鄙、自私、愚昧和脆弱的品质之上,而这些品质就是思想活动产生出来的。下面就从人的思想活动角度来看人的糟糕是怎样产生出来的。

人的精神活动形式包含两大部分:感觉活动和思想活动。感觉活动,如果按照佛家的分析法,可分为五个单位。这五个单位是指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五种器官的活动。这五种感觉器官,佛家分别称之为眼、耳、鼻、舌、身五个根,这是前五根。对于思想活动器官,佛家称之为意根。这意根,是为第六根,加上前五根,就是佛家所说的“六根清净”的六根。这六根分别对有关事物的六种相关属性起作用,这六个相关属性就叫做六尘。六尘包括:色、声、香、味、触、法。六尘,也可说是六种器官所作用的对象,眼见者为色,耳听者为声,鼻嗅者为气息,舌尝者为味,肉体感受者为触,意之所想者为法(法尘)。六根可以分别有六种产物,这就是: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和意识,共六识。六根加六尘再加六识,一共十八项,每项都可称为界,因此可总称为十八界。

六根: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

六尘: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

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

这些就是佛在《心经》中所言: “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所指的全部对象,从眼界算起,一直到意识界,一共是十八界。不过佛在《心经》中的话表明,其对十八界是持否定态度的。十八界的说法,包括了人的精神活动的全部内容,即各种器官、各种器官所作用的对象、各种器官所作用的结果。前五识分别是前五根作用的结果,这种结果可以叫直观。前五识最后要作为法尘输入到意根(即思想器官)之中,这法尘就是思想活动的素材。意根的结果叫意识,意识是思想活动的产物,这产物通常叫念头。从感觉活动到思想活动整个精神活动过程,其最终结果就是产生出念头来。人之所以有念头,也正是因为有智能会进行思想活动之故。

人的思想器官进行思想活动,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这个过程,有人把它分为三个阶段,叫知、情、意。这里不这样分,而是把它分成五个环节(或五个部分) :材料(信息)储存环节,价值评判环节,感情反应环节,情绪反应环节,显示指示环节。

人的感觉器官好比信息探测仪器,五种感觉器官就好像五个信息接收管道,随时都在或主动搜索着或被动接收着外界相关事物的各种信息。被接收的信息,就统称前五尘,信息被接收之后,就统称前五识。之后,五识就被输送到思想器官里面进行处理。人的思想器官就好比信息处理器,这机器所处理的信息材料有两类,一类是新的,是由刚才感觉器官新接收来的,另一类是陈的,是由思想器官中材料储存部门原先储存着的信息。新的与陈的两种相关的信息材料就是这个信息处理器所处理的对象。上面说的思想活动的五个环节就好比五个车间,这程序就好比五道流水线作业的内容。下面就看看思想活动过程的五道流水线的作业情况。

信息储存环节:思想器官对信息的储存功能,就是通常所说的大脑记忆能力。感觉器官接收来的信息进入思想器官的运作程序之后,最先到达信息储存部门,从原先储存着的信息之中,提取与这最新信息相关的一部分信息,两者加起来。于是新的信息与陈的信息就一起进入了程序运转。这种现象通常叫做唤起记忆或叫做引起联想。这信息储存部门原先所储存的信息,是先前历次思想活动的产物(也就是念头)的内容。人的念头产生之后,会被这储存部门储存起来,这就是日后可以回忆的对象。人储存起来的先前所有的念头,构成了人的思想积淀,也叫思想烙印或知识结构。人的思想积淀,决定着今后思想活动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也决定着今后思想活动(念头)的性质,由这种决定所引起的思想活动性质的倾向,通常就叫做成见。世上除了婴儿之外,凡是有思想活动经历的人,就会有信息的储存,因而也就都会有思想积淀。差别只在于储存量的多少与积淀层的厚薄而已。因此,人人都会具有各种不同程度的成见,这是在所难免的事,所不同的只是个人成见的深浅而已。

价值评判环节:思想活动程序的第二个环节,是对进入运转程序的有关信息(新的加上陈的)进行价值评判,来认定这些信息的意义(即认定其是好的还是坏的)。评判这些信息好坏的标准,就是先前历次思想活动所形成的既有的认识“尺度” ———价值观念。因此,这种价值评判有“先入为主”和“求同排异”的特点。这评判标准要受思想积淀的影响,一旦形成了就难于改变。通常所说的“江山易改,本性(指思想习惯)难移” ,就是说人的价值观念难于改变,而这价值观念,就是指这个价值评判标准。这就是“先入为主”的意思。在对相关信息进行评判时,对合于标准的就认为是好,对不合于标准的就认为是坏,好的就赞同之肯定之,坏的就排斥之否定之。这就是“求同排异”的意思。由于个人的思想活动历程各不相同,因而所形成的评判标准也就各不相同。这样一来,就好比各人都操着一把用来测量的尺子,而这些尺子的刻度都是不统一的。因而测量的结果也就不能是一个样的了。对事物性质不能作出统一的正确的测定,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偏见。每一个人对于事物信息的评判都不可能是准确的,因此可以说,每一个人都难免会有偏见,其差别只在于程度的轻重而已。先前的价值评判结果,会影响此后判断的价值取向,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思维定势。人的思维定势可比船的航道,可以说,人的这种思想活动的航道,是或多或少都有点偏离了正确航向的。

感情反应环节:人的思想活动进程的第三个环节是给这些相关的参加运作的信息加上相应的感情色彩。感情色彩有两大类,一是爱好,一是厌恶。总分两类,细分有爱、恨、情、仇等不同程度、不同性质无数种类型。至于应加上何种相应的感情色彩,其依据则在于上面价值评判环节的结果。好则爱之,坏则厌之。好坏的程度各不同,爱恶的程度也随之而各不相同。

情绪反应环节:这一环节的功能是根据这个有关信息所带的感情色彩,再加上相应的情绪色彩。情绪色彩总的来说,可分为两大类,即高兴与难过。倘若细分,又可有不同程度的喜怒哀乐等无数种情绪。带上感情色彩的信息,其结果会有感情用事的倾向,带上情绪色彩的信息,其结果会有意气用事的倾向。人人都要进行思想活动,因而在其思想过程之中,就不免会带上感情色彩和情绪色彩。所以,人都不免会感情用事和情绪用事。所不同的只是感情用事和意气用事之程度有严重与不严重的差别而已。

显示指示环节:参加思想活动的有关信息在经过四个环节的加工之后,到了显示指示环节,结果就有产品出来了,这个产品佛家叫意识,通常叫念头。以上是说一轮的思想活动程序。在一个念头产生之后,如果没有另外新的信息加入运作的话,这个念头所带有的全部材料又会进入第一环节(信息储存部门)再带上一些原先储存着的相关信息,进行新一轮程序的运转。就这样周而复始,不停运作,新的念头也就一个接一个地被产生出来。由此可知,新念头与老念头会有一种必然的联系。这联系,就叫做思路。这个环节有两种功能,一是显示功能,另一是指示功能。这个部门有点像电脑荧屏,可以将思想活动的结果(念头)显示出来让自己看,由于这种显示功能,人能够知道自己在想什么。这指示功能是指通过念头可以指挥感觉器官的工作,让其有针对性地去获取有关信息。当人在看显示指示功能的荧屏了解自己思想活动的结果时,是在用自己的心思看住自己的心思。这时,人的思想活动程序运转就被暂时停住了。这能够看住自己心思的,就是这一部门的指示功能,而这指示功能,也就是自己心思的作用。人的心思要参加思想活动的全过程,这种参加,由于是与其他事物(信息)结合,因此是心思向外用功。假如人在想“自己在想什么”的时候,就是用心思看住自己的念头,也就等于指示功能与显示功能进行了重合,这就是前面所曾说的那种情况,即能想的与所想的两者重合。这种重合,就叫心思向内用功,也叫以心复心,也叫内视、内观、观心、摄心。这种自己想“自己在想什么”的事,正是儒家道家和佛家所讲求的特殊心态。

上面讲了思想活动整个程序的五个环节。思想活动程序的启动有两种形式,上面所说的是由感觉器官接收来的新信息所引发的思想活动运作内容,这是一种形式。还有一种形式就是:在没有任何外界信息输入的情况下,在原先储存的信息(即记忆)之中,有的信息会从储存之处自动地“跳”出来而引发程序的运转,使这运作机器将其作为加工的对象。这种现象就是生活现实中的“猛然回想起来”的情况。这些在记忆之中的信息之所以会被“猛然回想起来” ,是由于其在储存着的信息之中地位比较重要之故。这地位重要通常就会叫做“记忆深刻” 。

综上所述,可知人的思想活动的产物,或多或少是被污染了的,思想活动程序中的几个环节都是污染源。故此,人就会有成见、偏见,会感情用事、意气用事。

面对人思想活动的这种结果,有什么办法呢?儒道佛三家都认为,最彻底的对付方法就是来一个釜底抽薪:使心思向内而不向外。说白了,其意思就是干脆不进行思想活动,如儒家说“求放心” ,道家说“致虚极,守静笃” ,佛家说“不思善,不思恶” ,其实就是要全面抑制思想活动。下面引一段现代佛学家龚隽的精辟理论来说明这个道理:

老子认为,世人一切之努力都是逐物外索,使精神外向。而学道的方法,则反其道而行之,在于内心求之,不断向身内收敛。这个内敛的过程,也就是不断消解心智的作用,扫除人心的各种蔽塞、成见,使心灵恢复其原本的清静灵明,老子所说的“致虚极,守静笃” ,即是此义。

(《觉悟与迷情》)

说人的思想活动产物受了污染,就等于说人心有毛病。对于这种人心的毛病,儒家、道家和佛家都好比是医生,他们的学问就好比是关于病理、药理和医理方面的研究成果和治病方法。释迦牟尼之所以被尊称为药师佛,也正是由于人们认为他会医治人的这种心病。对于世人的心病,儒道佛各家都有对付的药方。这些药方,有的是针对整个思想活动过程的,有的是只针对思想活动程序中的某个环节,并非都是主张全面抑制思想活动的。下面举例说明这种情况。

六根清净。

这个办法就像是在一大系统(指精神活动)两大部门(即感觉活动和思想活动)的大门上贴封条,因其生产不合格产品而责令其全线(六根)停业(清净)整顿。这是针对整个思想活动过程而言的。

无分别心。

无分别心,这话是针对价值评判环节而言的。思想活动程序中的这个环节,要对相关事物作出或者是好或者是坏的分别,由于这种分别是不准确的,因此心性之学要否定这个价值评判的工作,要求做到无分别心。

灭度众生。

(以上三句是佛说的)

众生,是指思想活动的结果,就是人的各种各样的念头。灭度,意为消除。这个说法是从产品不合格的角度来否定思想活动的成绩。

绝圣弃知。

圣,是指感觉器官的功用,知,是指思想器官的功用。绝圣弃知的意思是说这两个器官的工作都要放弃。

彼是莫得其偶。

这句话的意思是:不要有分别心。偶是指两两相对的两个概念,如好与坏、对与错、大与小、长与短等等。莫得其偶,意思是不要这样的分别好坏对错。彼是,即彼此,指分别。这是针对价值评判环节而说的。

喜怒哀乐不入于胸次。

(以上道家语)

这句话是针对情绪反应环节而说的。意思是不要情绪色彩。

喜怒哀乐之未发之谓中。

这句话也是针对情绪反应环节而说的。

人之亲爱而辟焉。

(以上儒家语)

亲爱,是指感情色彩;辟,即蔽,即蒙蔽。这句话是说人容易被感情所蒙蔽。这是针对感情反应环节而说的。

人假如能够抑制住精神活动,自然就能消除了成见、偏见,也就不会感情用事、意气用事了,因而人(人类)身上的毛病自然也就会消失了。这正是儒道佛三家学问事业上一个共同的设想。

这一部分的内容,只是想说明人的思想活动有哪些不尽人意的地方。这种说法,算不上心理学,也算不上佛家的唯识学。唯识学中除了有关于六根六识的说法之外,还有第七识、第八识的说法(甚至还第九识之说)。第七识叫末那识,第八识叫阿赖耶识,也可叫如来藏识,可能是指人的精神活动的某种功能。唯识学讲人的心路历程,不但讲关于心思向外时的心理情况,而且更讲心思向内用功时心理与生理的变化过程。唯识学内容非常细密周详,几乎近于繁琐,也可说是一种“繁琐哲学” 。如果没有非凡的才力和十分的耐心,是无法问津的。历史上唐代高僧玄奘和尚留学天竺国十九年,主要是学唯识学。他是一个造诣很高的唯识学大师。唯识学也属于一门知识,对于为道而无为的要求来说,学习研究唯识学只能算是一种副业,还算不上是正业。因为学习唯识学是为学,而为学与为道的做法刚好是相反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