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第二节各学派的主要著作及其版本

第二节各学派的主要著作及其版本

时间:2022-08-2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这些著作代表了玄学主流派的思想,以宣传“以无为本”的宗旨。另有以《南华真经》《南华真经注疏》命名的多种版本。这是研究神灭与神不灭之争的重要史料。另有据吴氏刻本影印的《四部丛刊》本等。

第二节各学派的主要著作及其版本

魏晋南北朝时期玄学与反玄学的思想方面的资料有:王弼的《老子注》《老子指略》《周易注》《周易略例》《论语释疑》等。这些著作代表了玄学主流派的思想,以宣传“以无为本”的宗旨。《老子注》共2卷,有宋政和五年(1115年)晁说之刻本、宋乾道六年(1170年)熊克重刻本、明万历年间(1573—1619年)张之象刻本、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武英殿活字排印本等,其中明张氏刻本和清武英殿本最为流行。另有《四部备要》本、《百子全书》本、《丛书集成初编》本、《诸子集成》本等。近人陶鸿庆《读诸子札记》附有王弼注文的校勘,可供参考。《老子指略》已经佚失,根据近人王维城考证,宋张君房编辑的《云笈七签》卷一中的《老子指归略例》和《道藏》998册中的《老子微旨例略》,可能就是王弼《老子指略》的一部分,也可能是全文(见北京大学《国学季刊》七卷三期)。王弼的《周易注》只为六十四卦作注,共6卷。后来,西晋韩康伯续为《易传》作注3卷,再加上《周易略例》1卷,就是现在通行的10卷本。此书有民国十五年(1926年)掖县张氏皕忍堂摹刻蓝印《唐开城石壁十二经》本、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武英殿本、日本昭和三年(1928年)东京文术堂影印宋本等,另有《四部丛刊》《四部备要》本。其中王弼和韩康伯的注文被唐孔颖达收入《五经正义》作为《周易》的标准注解,后又编入清阮元《十三经注疏》。王弼的《论语释疑》已经佚失,部分散见于南朝梁皇侃的《论语义疏》和宋邢昺的《论语注疏》。清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和清王仁俊《玉函山房辑佚书续编》稿本各有辑本。

阮籍的《达庄论》《大人先生传》和《乐论》等,嵇康的《养生论》《声无哀乐论》《释私论》和《与山巨源绝交书》等,都是讨论自然与名教相互关系的重要文章。

阮籍的文章被编入其论文集,称《阮步兵集》,1卷。有明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本,又称《阮嗣宗集》,2卷。有明万历、天启年间汪士贤《汉魏二十家集》本,清严可均《全三国文》有辑本,黄节的《阮步兵咏怀诗注》,也可参考。

嵇康的文章被编入《嵇康集》,也称《嵇中散集》,10卷。有明嘉靖四年(1525年)黄省曾刻本,明万历、天启年间汪士贤《汉魏诸名家集》本,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四库全书》抄本,以及《四部丛刊》本、《四部备要》本等。清严可均《全三国文》中有辑本。鲁迅校本由文学古籍出版社于1956年出版。

向秀、郭象的《庄子注》是玄学“自生派”的基本理论著作,以反对“贵无”和“崇有”为宗旨。

关于《庄子注》的作者问题,历来就有争论,大致有三种看法:以侯外庐先生为代表的一派认为,《庄子注》是向秀的作品,后为郭象窃为己注,其史料根据是《晋书》的《郭象传》和《向秀传》;以冯友兰先生为代表的一派认为,郭象的《庄子注》不是抄自向秀注,其史料根据是《晋书》二传中有自相矛盾之处,并引用《列子》张湛注和《经典释文》作佐证;还有一派认为,现在的《庄子注》是向秀和郭象的共同作品,这一派的史料根据是《世说新语》《经典释文》等。

《庄子注》,10卷。有明万历年间(1573—1619年)郭云峰刻本、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四库全书》抄本、光绪二十二年(1894年)郭庆藩长沙思贤讲舍《庄子集释》本等。另有以《南华真经》《南华真经注疏》命名的多种版本。现在通行的是1954年重印的《诸子集成》本。

裴頠的《崇有论》、欧阳建的《言尽意论》和杨泉的《物理论》等都是反玄学思想的理论著作。《崇有论》和《言尽意论》收入《晋书》的各自本传中,两文也都被辑入清严可均《全晋文》。此外,还有几种单行的本子。《物理论》在南宋以后就失传了。但在宋马聪的《意林》和宋初编辑的《太平御览》等书中都有引录。清孙星衍依据各书的引文,辑为一卷,即清嘉庆年间(1796—1820年)孙氏刊《平津馆丛书》本。但孙星衍所依据的《意林》是武英殿本,而武英殿本《意林》中杨泉的《物理论》与傅玄的《傅子》互相混杂,因而不可凭信。清严可均曾作校勘,辑入《全三国文》。清王仁俊辑的《物理论》较准确,是为《玉函山房辑佚书续编》稿本。

还要提到佛教方面的资料。僧肇的《不真空论》和《物不迁论》是般若学六家七宗带有总结性的著作,编入《肇论》(见《大藏经》卷四五)。其著作的版本,除《藏经》本、《大藏经》本外,还有上海佛学书局影印宋本《肇论中吴集解》本,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任继愈《汉唐佛教思想论集》附录本。

慧远的《沙门不敬王者论》是一篇从佛教立场讨论形神关系、佛儒关系的论文。收入《弘明集》卷五,另有清严可均《全晋文》本。

僧祐的《弘明集》,共14卷。这是一部论文集,以弘扬佛教为宗旨,收录了书启问答共120余篇,其中也收了范缜的《神灭论》等文章。这是研究神灭与神不灭之争的重要史料。

《弘明集》的版本有单刻本和《藏经》本各四种。单刻本有明吴惟明(误为汪道昆)在万历十四年(1586年)两《弘明集》(即《弘明集》与《广弘明集》)合刻本等,《藏经》本有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的嘉兴藏本等。另有据吴氏刻本影印的《四部丛刊》本等。

关于道教方面的资料,有《太平经》(两汉未列专章,特在此介绍)。据《后汉书·李寻传》《后汉书·襄楷传》《道教义枢》七部义等书的记载,两汉时曾先后流传过三种《太平经》,后来都已佚失。明《正统道藏》所收的《太平经》约成书于东汉中后期,原为170卷,现残存57卷,旧题东汉于吉著。另有唐闾丘方远编纂的《太平经钞》和《太平经圣君秘旨》。《太平经钞》是《太平经》的节书,分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0部,每部1卷,共10卷。《太平经圣君秘旨》是《太平经》的专题选辑。此外,伦敦大英博物院图书馆藏敦煌写经4226号,残存《太平经》的序文后半、全书目录以及“经曰”“纬曰”各1卷,末题“太平部卷第二”。

《太平经》的内容庞杂,涉及天地、五行、灾异、瑞应、养生、巫术、医学、伦理道德、政治理论及当时的社会情况等方面。在《经》卷三十五《分别贫富法》、卷三十七《试文书大信法》、卷六十七《六罪十治诀》、卷一百零八《要诀十九条》、卷一百十四《大寿诫》等篇章,提出自食其力和周急救贫等主张,对于张角的太平道、张陵的五斗米道产生过影响,是研究东汉末年的社会思潮和道教思想的重要资料。

《太平经》收入《道藏》第73—115册(其中有缺),现存唯一的版本,就是明《正统道藏》本。当代学者王明有《太平经合校》。

东晋葛洪的《抱朴子》,分内篇与外篇。内篇20卷,主要论述神仙方术、养生延年。其中《畅玄》《至理》《论仙》等篇,从宗教意义上论述“玄”“道”“一”等本体观念和有无、形神关系,以及学仙方法、成仙禁忌等。《金丹》《黄白》《仙药》等篇,研究用矿物炼丹、金银炼制以及植物治病等。此外,《内篇》对吐纳、导引、辟谷、房中、禁咒等方术也都有所论及。《内篇》收入《道藏》第868—870册,今有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中华书局1980年排印本)。《外篇》50卷,主要内容是以复兴儒学为宗旨,把道教的神仙理论与儒学的纲常名教结合起来,反映了作者的内神仙而外儒术的学术观点。其中《君道》《臣节》《赏贤》等篇,主张举贤任能、崇礼严刑;《交际》《名实》《清鉴》等篇批评了当时颓废腐败的社会风气;《钧世》《尚博》《诘鲍》等篇非议汉代的清议、玄学清谈以及鲍敬言的无君论;《逸民》《穷达》《知止》等篇,提出了安贫知足的思想。

《抱朴子》的版本较多,有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卢舜治刻本、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四部备要》抄本、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朱氏槐庐家塾刻《平津馆丛书》本、《四部备要》本、《诸子集成》本等。

关于这个时期无神论者方面的资料,有戴逵的《释疑论》和《答周居士难释疑论》,这是批评佛教因果报应论的著作,收入《广弘明集》卷二十。清严可均《全晋文》也有辑本。何承天的《答宗居士书》《与宗居士书》《达性论》《答颜光禄》《重答颜光禄》《报应问》等文,是他三次反佛的理论总结。这些文章分别收入《弘明集》卷三、卷四,《广弘明集》卷二十。清严可均《全宋文》有辑本。范缜的《神灭论》,除收入《梁书·范缜传》、《弘明集》卷九以外,清严可均《全梁文》有辑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