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战国时期的道家别派

战国时期的道家别派

时间:2022-08-2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四节 战国时期的道家别派庄子学派是战国时代道家的主流派。杨朱是战国初期魏国人,又称为阳生、阳子居。这与老庄的“无为”思想是完全吻合的。但可以断定的是四种古佚书应为黄老学系统中某个重要派别的著作,是战国中期道家黄老学的有力见证。这与老子的“道”是一致的。依据无形的道而产生有形的法,法是不可违背的;严明的法令是治国的根本。

第四节 战国时期的道家别派

庄子学派是战国时代道家的主流派。此外,杨朱学派与老子学说有着一致的政治倾向,理论上又有所不同;宋钘、尹文学派,彭蒙、田骈、慎到学派,黄老学派与老子学说有渊源关系,而又表现出不同的思想倾向。我们将这四派统称为道家别派。

杨朱是战国初期魏国人,又称为阳生、阳子居。孟子说:“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孟子·滕文公下》)可见杨朱学说在当时影响是很大的。《淮南子·汜论训》说:“兼爱、尚贤、右鬼、非命,墨子之所立也,而杨子非之;全性保真,不以物累形,杨子之所立也,而孟子非之。”可知杨朱学说盛行的时期在墨子与孟子之间。杨朱没有著作传世,言论散见于《孟子》《庄子》《韩非子》《吕氏春秋》等书中。《列子·杨朱》篇是后人的作品,不能作为研究杨朱思想的依据。

所谓“全性保真,不以物累形”,也就是“贵生”“重己”,反对为治理天下而劳损身心。杨朱说:“今吾生之为我有而利我亦大矣,论其贵贱,爵为天子不足比焉;论其轻重,富有天下不可以易之。”(《吕氏春秋·重己》)《韩非子·显学》篇说杨朱一派“义不入危城,不处军旅,不以天下大利易其一胫毛”,称他们为“轻物重生之士”。他们的主张与墨家摩顶放踵而利天下的精神是对立的,与孔孟学说的治世精神也是冲突的,而与老、庄一类隐士的主张有相同之处。杨朱与老、庄的学说的差别是,老子主张“少私寡欲”,庄子主张“齐生死”,杨朱则肯定人本能的感官欲望。他认为:“圣人深虑天下莫贵于生。夫耳目鼻口,生之役也。耳虽欲声,目虽欲色,鼻虽欲芳香,口虽欲滋味,害于生则止”(《吕氏春秋·贵生》),“圣人之于声色滋味也,利于性则取之,害于性则舍之,此全性之道也”(《吕氏春秋·本生》)。在他看来,物质欲望是任何人都具有的本能的需要,而无可厚非。追求感官物质欲望是为了保全生命,节制感官物质欲望也是为了保全生命。他主张满足人的欲望,而反对纵欲。杨朱与老庄虽有这样的区别,但都对当时的政治抱着消极态度,杨朱的“贵生”与庄子的“养生”是相通的,因而杨朱的后学逐渐与庄子学派接近起来。《吕氏春秋·审为》篇记载,子华子曾反复向韩昭釐侯讲论“天下不若身之贵”的观点,詹何曾向中山公子牟讲“重生则轻利”的道理,向楚王讲“为身”而不“为国”的主张。他们二人都是杨朱的后学。《庄子》书中以赞赏的态度记述了他们两人的上述观点(见《庄子·让王》),还有杨朱接受老子教诲而改变了行为和气质的寓言(见《庄子·寓言》)。

宋尹学派的宋钘、尹文都是稷下学者,有人认为《管子》书中的《内业》《白心》和《心术》(上、下)四篇是这一学派的遗著。也有人持不同的看法。从《庄子》书中可以知道,这个学派“不累于俗,不饰于物,不苛于人,不忮于众,愿天下之安宁以活民命,人我之养毕足而止”(《庄子·天下》)。这个学派的宗旨是不受世俗和外物的牵制,顺从民情而不苛求于人,希望天下安宁以保全人民的性命,满足人我的奉养就够了,这正是道家的精神。但这个学派又有墨家的色彩,“见侮不辱,救民之斗,禁攻寝兵,救民之战”(同上),他们为了“救世”上说下教,虽然没有人接受他们的主张,仍然不惮其烦地到处劝说。《庄子·天下》篇的作者说宋尹学派“以禁攻寝兵为外,以情欲寡浅为内”,就内心修养来说,以“情欲寡浅”为目标,则是明显地沿袭着道家的精神,而他们又抛弃了道家的出世倾向,积极从事治国活动,与老庄思想有明显的区别。

彭蒙、田骈、慎到学派的彭蒙是田骈之师,田骈是齐国人,长于辩说。慎到是赵国人,“学黄老道德之术,因发明其旨意,著十二论”(《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其著作已经失传,现仅存辑录的《慎子》七篇。《庄子》书中说,这个学派“公而不党,易而无私,决然无主,趣物而不两,不顾于虑,不谋于知,于物无择,与之不往”(《庄子·天下》),认为这个学派公正平易,无私无党,顺从地参与事物变化,而不起思虑,不求智谋,没有主观成见和个人好恶。慎到主张“弃知去己”,使人变成没有知虑的土块那样,否定人应有的能动作用。这与老庄的“无为”思想是完全吻合的。但在政治思想方面,慎到提出兼重“礼”“法”的主张,说“定赏分财必由法,行德制中必由礼”(《慎子·威德》),又说“大君任法而弗躬,则事断于法矣”(《慎子·君人》)。他又认为推行法治必须依靠权势地位,“贤智未足以服众,而势位足以诎贤者”(见《韩非子·难势》)。这就把道家的“无为”说成是君主“抱法处势”、无为而治天下的政治思想。这个学派也就成为从道家到法家的中间环节。

黄老学派的思想就是慎到学过的“黄老道德之术”,又称“黄老刑名之学”,在战国至汉初有很大影响。这个学派推崇传说中的黄帝和老子为创始人,真实创始人和代表人物是谁,现在还不清楚。《汉书·艺文志》中有《黄帝四经》,是黄老学派著作,早已失传。长沙马王堆汉墓中发现的帛书中,在《老子》之前有四篇文字,题目是《经法》《十六经》《称》和《道原》,有人考证即是《黄帝四经》,而有的学者认为称做“《老子》乙本卷前四种古佚书”更为合适。但可以断定的是四种古佚书应为黄老学系统中某个重要派别的著作,是战国中期道家黄老学的有力见证。帛书中的《伊尹论九主》和传世古籍《鹖冠子》也是这一派别的著作。

黄老学派承袭了老子的“道”的范畴。把“道”作为天地自然界发生的本原。《道原》说:“上道高而不可察也,深而不可则(测)也。显明弗能为名,广大弗能为刑(形),独立不偶,万物莫之能令。”又说:“道”是“天弗能覆,地弗能载。小以成小,大以成大。盈四海之内,又包其外”。它是万物及其属性的总根源,“鸟得而蜚(飞),鱼得而流(游),兽得之而走,万物得之以生,百事得之以成”。这与老子的“道”是一致的。这个学派不同于老庄的特点是,提出“道生法”的主张,把“道”作为“法”的依据。《经法》中说:“道生法,法者,引得失以绳,而明曲直者也。故执道者生法而弗敢犯也,法立而弗敢废也。”依据无形的道而产生有形的法,法是不可违背的;严明的法令是治国的根本。“案法而治则不乱”(《称》),如果滥用法令,赏罚不当,徇私偏袒,则必然造成社会混乱。黄老之学十分重视形名问题,认为识别事物,推行法令都离不开考察事物的形名;明确事物的形名,然后循名责实,按法令的规定去检查人们的行为。《经法》中说:“必有刑名(注:帛书中“形名”均作“刑名”)。刑名立,则黑白之分已”,“天下有事,必审刑名”。形名问题在先秦思想史上与名实问题有密切关系,名家从认识论和逻辑学的角度深入讨论过形名问题,黄老学派则把名与法联系起来,成为韩非的“刑名法术之学”的前驱。

如果说杨朱一派与道家的关系是始分而后合,成为道家别派之一,宋尹学派,彭蒙、田骈、慎到学派和黄老学派与道家的关系则是由合而分,成为道家的别派。就学术思想的出发点而言,这三派仍属于道家的支派,都沿着老子的传统,把“道”作为根本范畴。宋尹学派把“道”解释为“灵气”或“精”,认为人做到“清静寡欲”,就可以把“灵气”安定在胸中,即可预知吉凶,通晓一切,不逢天灾,不遇人害。慎到一派更从“道体虚无”出发,主张“弃知去己”,使人没有建树、没有智慧,从而摆脱建树和智慧的拖累。黄老学派把“道”理解为“静而不移,动而不化”(《经法》)的神明。这三派在哲学思想上都没有脱离老子思想的轨道。就其发展趋向而言,三派都不同程度地抛弃了老子的消极思想,吸取了儒、墨的积极治世精神,表现出法家的倾向。宋尹一派为了救世,“不忘天下”“日夜不休”(《庄子·天下》),被当时的人们称为“救世之士”,与隐君子式的道家人物的精神风貌全然不同。慎到一派和黄老一派都提出了初步的法治思想。

在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道家别派的学术体系并不完整,自身存在着矛盾,在理论上的意义远不如儒、墨、名、法各家重要。但这些别派在先秦学术思想发展史上是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我们可以从中看到学术思想发展的综合、分化和转化过程,对于理解诸子百家相灭相生的关系是不可缺少的资料。特别是杨朱以外的三派使我们看到,道家在儒、墨的影响下抛弃了“避世”的消极思想,而转向积极治世,从而促使了法家的形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