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两种存在(显在存在和潜在存在)

两种存在(显在存在和潜在存在)

时间:2022-08-2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两种存在_寻绎X:一种新的元哲学本体理解论2.两种存在人类面对的存在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可见可感的“显在存在”;另一种是不可见不可感的“潜在存在”。显在存在以潜在存在为基础,由潜在存在发展而来。人类感觉和思维的共同作用,只能使一部分潜在存在转化成显在存在,却不能保证使所有的潜在存在都能转化成显在存在。

2.两种存在(显在存在和潜在存在)

人类面对的存在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可见可感的“显在存在”;另一种是不可见不可感的“潜在存在”。上述人类面对的第一自然和第二自然都属于显在存在。

显在存在以潜在存在为基础,由潜在存在发展而来。但显在存在因为是由人的感官和大脑发现和确认的,已经和人有了联系,烙上了人的印记,离开人的感官和大脑根本谈不上什么显在存在。因此,显在存在与潜在存在有巨大区别。潜在存在是无从直接知晓的未知的属物的存在,可能存在也可能不存在,在其转变为现实性之前,始终只是可能性,正像已知有限宇宙范围之外存在何种物体只是一种可能性一样。而显在存在则是已知的现实的属人的存在。显在存在作为人的感官和大脑发现、确认的结果,也是人类能动创造精神的伟大体现,这是“人之宇宙”(宇宙是人的宇宙)这一论断的又一个证明。

显在存在是感觉和思想的对象(潜在存在只能是思想的对象),由于人类感觉器官的功能是极为有限的,受此制约,人类所直接感知的显在存在也是极为有限的。

人类的眼睛视阈很短,对于人的视觉来说,一米见方的物体在一公里之内是“显在存在”,而在一公里之外,同样的物体则成了视觉无从感知的“潜在存在”。人类的眼睛辨别能力很弱,有的东西即使近在咫尺,甚至映入眼帘也视而不见,一似睁眼瞎。例如人类的眼睛只能看见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而这七种颜色构成的可视光谱只是全部光谱的一小部分。全部光谱范围从“短频、长波区”(例如收音机调频)到“高频、短波区”(例如X光),而人的可视光谱的区域只介于波长约为400nm的红外线与波长约为700nm的紫外线之间,也就是说,更多的光谱对于人类来说只是“潜在存在”,而很多动物却能看到红外线和紫外线。

人类的耳朵听阈很窄,对于人的耳朵来说,一般说话的声音在十米之内是“显在存在”,而在十米之外,同样的声音则成了听觉无从感知的“潜在存在”。人类的耳朵辨别能力很弱,有的声音即使近在耳边,甚至钻入耳道也置若罔闻,有如东风射马。例如人类的耳朵只能听见20~20000Hz范围之内的声音,而这个范围只是全部可听声的一小部分,超出这个可听声范围的声波对于人类(虽有极少部分人的听阈要稍微宽一点,但程度非常有限)来说只是“潜在存在”,而很多动物却能听到次声波和超声波。

人类其他的感觉器官和视觉器官、听觉器官的情况大同小异。

人类感觉和思维的共同作用,只能使一部分潜在存在转化成显在存在,却不能保证使所有的潜在存在都能转化成显在存在。同时,显在存在和上述第一自然一样,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我们观察到的显在存在的状况,虽然是真实的,但却不是当下的真实,而是过去某一时刻的存在状况。我们并不能知道显在存在现在的状况,只有再等待若干年之后才能知道。这是由于显在存在的图像在空间传输存在一个时间滞后的问题,离开我们越是遥远的显在存在的情况就越是如此。所以,人类面对的始终是“虚幻”的、充满不确定性的宇宙。

已知宇宙的显在存在是由人类感觉观察和思维确认的“正物质”所构成的,而由“反物质”构成的“反宇宙”人类却无从感知,无从知晓,就像人的眼睛不能看见红外线与紫外线、耳朵不能听见次声波和超声波一样。“反物质”曾经是一种假想的物质形式,但是人类通过发明科学观察仪器,延长和加强禀赋有限的感觉器官,就可以感知“反物质”。事实上,经过科学实验反复证实后“反物质”现已成了科学定论。早在1932年,美国物理学家卡尔·安德森就在实验中证实了正电子的存在,随后又发现了负质子和自旋方向相反的反中子。2010年,欧洲研究人员在科学史上首次成功“抓住”微量反物质。在粒子物理学里,反物质是反粒子概念的延伸,反物质是由反粒子构成的,如同普通物质是由普通粒子所构成的一样。据科学家研究,物质与反物质相遇,会如同粒子与反粒子结合一样,释放出高能光子或伽玛射线,同时导致两者湮灭。因此,人类看不到“反宇宙”是值得庆幸的天大好事,如果看到了,那就等于看到了包括人类自身在内的整个宇宙的末日。

除了“反物质”,宇宙间还充斥着数量占比远远超过正物质、且同样不能为人类所看见的“暗物质”。暗物质是不发射任何光及电磁辐射的物质,正是暗物质促成了宇宙结构的形成,如果没有暗物质就不会形成星系、恒星和行星,也就更谈不上今天的人类了。科学家首先通过引力产生的效应得知宇宙中有大量暗物质的存在。暗物质存在的最早证据来源于对球状星系旋转速度的观测。大约65年前,第一次发现了暗物质存在的证据。当时,科学家弗里兹·扎维奇发现,大型星系团中的星系具有极高的运动速度,除非星系团的质量是根据其中恒星数量计算所得到的值的100倍以上,否则星系团根本无法束缚住这些星系。之后几十年的观测分析证实了这一点。2006年,美国天文学家利用钱德拉X射电望远镜对星系团1E0657-56进行观测,无意间观测到星系碰撞的过程,星系团碰撞威力之猛,使得暗物质与正常物质分开,由此发现了暗物质存在的直接证据。2009年,美国科学家在明尼苏达州北部一个废弃铁矿中发现了暗物质,这是迄今为止最有力的暗物质存在的证据。现代天文学通过引力透镜、宇宙中大尺度结构形成、微波背景辐射等研究表明,我们目前所认知的空间部分大概只占宇宙的4%,而暗物质占了宇宙的23%,剩下的更多的“暗能量”同样是人所不能直接看见的。

占宇宙构成73%的暗能量是一种导致宇宙加速膨胀的力量。暗能量曾经也是科学家的理论假设,例如爱因斯坦就曾将暗能量设想为用希腊字母“Λ”表示的“宇宙常数”,并用它的斥力来抵消引力。爱因斯坦曾经非常后悔自责,认为引入宇宙常数是他这一生所犯的最大错误。现在看来,他的结论下得过早。后来人们通过哈勃空间望远镜观测发现,宇宙不断加速膨胀着,并且这一观测结果完全与引入“宇宙常数”的引力方程的计算结果相符合。对于不具实物形态的暗能量人类更不能直接观察到,尽管它是宇宙中占比最大的主要存在,居绝对统治地位,而且正以强大的神秘力场不断推动着宇宙向深度空间扩展。(参见httP://baike.baidu.com/view/50517.htm.)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会不断延伸和加强自身的感觉器官,会发明出可观察“暗物质”、“暗能量”以及其他更为蹊跷奇异的潜在存在的科学仪器。事实上,人类是通过发明望远镜才观察和确认了宇观天体,通过发明显微镜才观察和确认了微观物体,通过发明其他各种科学仪器而观察和确认了相应的各种客观存在。人类感觉器官的能力本身是受天赋所限的,而且是反方向进化的,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达昌盛,人类感觉器官能力的延伸和加强却可以说是前景无限广阔的。现在,人类已经能够将探测宇宙的仪器发送到遥远的太空,例如,美国的探测器已经完成了对水、金、火三大类地行星的探测,完成了对木、土、天、海四大极其遥远的类木行星的探测,并发射了“新地平线号”对冥王星等柯伊伯带区域的天体进行探测,另外还有“旅行者1号”和“旅行者2号”在飞出太阳系之后还能对深度空间进行探测。而所有这些都是人类感觉器官能力延伸和加强由最初梦幻一般的可能性变为现实性的例子。因此,只要假以时日,人类不断从潜在存在中转化出的显在存在必定会与日俱增,永无止境。

人生活在由自己发现和确认的显在存在之中。除了地球,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直至140多亿光年之遥的天体都已被人类发现和确认,因而都属于显在存在。犹如数百年前人类所发现和确认的显在存在仅仅只在太阳系之内,而如今其范围已扩大到整个大爆炸所形成的超巨宇宙一样,显在存在的空间范围还会随着人类科学的发展而不断扩大,肯定会突破140多亿光年这一人类目前的观察极限。

人类的感觉器官虽会不断延伸和加强,显在存在的疆域也会与日拓展,但终究受有限时空的制约,而宇宙却是无限的。也就是说潜在存在是无限的,无限的潜在存在只能被思维,而不能被感觉。这就决定了人类所观察和确认的显在存在注定是有限的,只能小于潜在存在,永远只是潜在存在的一部分。

假设宇宙间惟独地球人类这么一种高等智能生物,那么在人类出现之前就没有也不可能有任何显在存在。因为缺少人类的感觉和思维,以及感觉和思维能动参与即“观察和确认”,作为可能性的潜在存在就始终只能是潜在存在,只能是与现实性无缘的可能性。这种不能转化的潜在存在是毫无意义的,它到底是“存在”还是“非存在”、是“有”还是“无”都是成问题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