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环境分析

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环境分析

时间:2022-08-2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当今世界,创新已经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同时,虽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已经提出,但如何实施、如何将战略落到实处,需要深入研究,在“十三五”时期怎样有效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河北省面临的重大任务。

当今世界,创新已经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深刻认识到世界新科技革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强烈的忧患意识和宽广的世界眼光,把创新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驱动力量。2006年1月,胡锦涛同志在全国科技大会上,首次明确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宏伟目标。同年,《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对我国科技发展做出全面规划与部署,明确提出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2012年7月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综观世界各国的兴衰,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区域的发展也是如此。加快科技创新步伐,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既是建设经济强省的重要前提,也是“十三五”时期最为紧迫的重大任务。

目前,我国宏观形势正发生着一系列重大变化,河北省“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直接影响和决定着河北省未来自主创新的目标、思路、重点与政策。

一、经济增长:新特征对创新提出高要求

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河北省的经济增长速度呈现一种低速、稳定增长态势,虽然国家宏观上也出台了刺激经济增长的金融政策和财政政策,河北省也积极谋划出台相应政策,促进经济稳定持续增长,但整体上看,河北省经济增长态势和全国一样,进入一种“新常态”阶段,经济增长率由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年均增长10%左右,进入到7%左右的新阶段。这表明两点:一是我国的经济增长阶段由高速增长转向稳定增长阶段,二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动力不再是依靠投资、要素驱动,而是进入创新驱动阶段。对河北省更紧迫的是,原有的依靠投资形成的增长动力已经明显减弱,而新的增长动力——创新却没有形成。据初步分析,自1990年代以来,河北省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50%以上,而科技进步贡献率在30%~40%之间,与创新占主要动力的差距很大。在“十三五”期间,河北省要获得持续稳定增长,对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更紧迫的要求。创新已经是新常态背景下经济增长主要动力,河北省如何加快创新步伐,将创新提升到主要动力的地位,是“十三五”期间应当解决的重大战略问题。

二、政策导向:创新驱动进入实施阶段

党的十八大做出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部署,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这给河北省提出了高的要求。按照目前国际上普遍认为美国、德国、芬兰、丹麦、瑞士、瑞典、韩国等20多个国家为创新型国家,有以下几个特征:第一,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高,一般达到70%以上,也就是说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科技进步。第二,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超过2%。第三,对外技术的依存度低于20%,也就是说80%的技术是出自本国。而目前河北省创新投入强度——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只有1%,科技创新对经济贡献率也在30%多,技术依存度也较高,到2020年建设成创新型河北,任务艰巨。同时,虽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已经提出,但如何实施、如何将战略落到实处,需要深入研究,在“十三五”时期怎样有效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河北省面临的重大任务。

三、区域合作:京津冀协同创新成主题

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建设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是中央着眼全国发展大局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这是河北省未来发展的重大机遇,也面临着巨大挑战。加2014年2月2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就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提出了加强顶层设计、加大对协同发展的推动、加快推进产业对接协作、调整优化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扩大环境容量生态空间、构建现代化交通网络系统、加快推进市场一体化进程等七点要求。产业协同、创新协同等加快推进,最近提出要建设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但相对于基础设施协同、产业发展协同、环境治理协同等而言,协同创新是一种涉及层次较深、对区域影响很大的合作,如何促进京津冀协同创新,构建发挥各自比较优势的、以区域共性与关键技术问题为重点的区域创新体系,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应当重点解决的重大问题。

四、资源环境:创新成为破解硬约束的根本出路

改革开放30多年的工业化、城镇化是典型的粗放型增长模式,不仅造成了人与自然的对抗性冲突,也带来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失衡,形成了严重的“生态赤字”,2012年冬季以来大范围雾霾天气表明传统增长模式难以为继。在2013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环境治理和保护生态”被首次作为三大民生问题之一列入了2014年经济工作的六大主要任务之中。2014年2月1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更是明确指出,大气污染防治战“是改善民生的当务之急,是转方式、调结构的关键举措”。河北省作为全国雾霾最为严重的地区,多个市在全国污染最严重排名中处于前10名,成为未来发展的重大约束。

破解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资源的主要出路在于创新:通过技术创新,减少甚至避免排放与污染;通过技术创新更新产品与服务,使产业更加绿色化;通过管理创新,加快河北省产业结构由重化工向轻型化、服务化转变,这都是“十三五”期间创新的重大任务。所以,从环境改善和资源利用角度讲,科技创新肩负着十分重大的责任。

五、体制改革:市场与政府功能作用重构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创新,也是“十三五”时期自主创新的重要指导。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了政府过多、过大地行政干预和深度介入微观经济活动,扭曲了政府与市场关系,严重抑制了市场活力。由市场起决定性作用来配置资源,意味着政府主导型经济增长方式的终结,迫切需要加速转变政府职能,加快推进涉及利益关系的改革和调整。从科技创新角度讲,从起因上明确政府支持科技创新的动因、方式、方法、绩效评价等方面的体制机制,主要是涉及科技计划、技术创新的市场导向机制、科技成果评价与转化机制、科技人才资源配置机制、企业为主体创新体制等方面的改革,这是制约河北省创新创业的突出障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