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国际创新驱动发展趋势

国际创新驱动发展趋势

时间:2022-08-2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从国际上看,从创新导向、创新政策、创新投入、创新支持重点等方面,科技创新正呈现出一系列的新变化;从河北省来看,正是经济发展阶段转换加速、转型升级特点更加突出、资源环境约束更加强化、城镇化和社会转型明显加快、区域竞争和产业竞争更加激烈的特殊时期,充分分析发展环境变化对河北省的含义,有效利用环境,是研究提升河北省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前提。

从国际上看,从创新导向、创新政策、创新投入、创新支持重点等方面,科技创新正呈现出一系列的新变化;从河北省来看,正是经济发展阶段转换加速、转型升级特点更加突出、资源环境约束更加强化、城镇化和社会转型明显加快、区域竞争和产业竞争更加激烈的特殊时期,充分分析发展环境变化对河北省的含义,有效利用环境,是研究提升河北省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前提。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世界范围内科技创新呈现一些新特点、新趋势,这是河北省“十三五”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应当特别重视的。

一、明确科技创新职能,支持以增长为目标创新

2008年发生的金融危机对各国经济形成重创,尽管各国经济开始复苏,但复苏趋缓。在此背景下,如何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维持经济可持续发展,成为各国科技创新政策的首要目标。

美国2011年出台了《创新战略——确保经济增长与繁荣》,提出将加大对人才、基础研究、信息生态系统等创新要素的投资,促进基于市场的创新,催生在清洁能源、生物技术、纳米技术和先进制造、空间技术、卫生保健技术以及教育技术等重大领域的突破,以确保美国经济高速、持续、长久的增长。

欧盟“地平线2020”规划首次将欧盟所有的研究和创新投资统一起来,其重点是将科学突破转化为创新产品和服务,为企业提供商业机会,并改善欧洲人的生活。英国《以增长为目标的创新与研究战略》指出,为了在全球创新经济中取胜,英国必须加强其新兴技术的商业化能力。

俄罗斯《至2020年的创新发展战略》提出要依靠科技创新实现俄罗斯的经济转型,具体目标包括:到2020年,从事技术创新活动的企业占全国企业总数的比例从2009年的10.4%提升到40%~50%;高技术产品(及服务)占世界高技术产品市场份额不少于5%~10%;创新增加值至少占国内总产值的17%~18%;俄罗斯创新产品总产值至少占到全国工业总产值的25%~35%。普京在2012年第三次当选俄罗斯总统后发表国情咨文中指出,俄罗斯要从资源依赖型经济向创新导向型经济发展,制定一个发展创新与新兴产业的“路线图”,包括发展复合材料、稀土金属、生物技术和基因工程、IT技术、新城市规划、工业设计及建设工程等。

新加坡在“科学、技术和创业计划2011~2015”中非常重视研发与创业,研发与产业的结合。计划的重点是保障那些近期有望取得经济成果的研发项目,对能够取得知识产权、创新产品和服务的研发项目经费投入比例提高到70%。

二、强化创新链宏观管理,提高科技创新效率

科技创新是一项复杂的工程,涉及研发、孵化转化、产业化、产品服务、市场等多个环节。近年来,很多国家都在进行改革,按照创新链管理的要求,统筹创新的各个环节,以提高创新效率。

一是加强科技创新主管部门在创新链管理中的职能。2009年6月,为更好地统筹协调管理科技创新与商业经济,英国商业、企业和制度改革部与创新、大学和技能部重组为商业、创新和技能部,该部的主要工作职能包括加强科技创新,促进科技产业化,提高英国的核心竞争力,使其在未来全球经济竞争中站稳脚跟。澳大利亚政府力图在国家宏观管理层面把创新、工业和科研结合起来,2011年12月,将创新、工业与科研部与教育、就业和劳动力关系部的高校教育部分进行合并,成立创新、工业、科研与高教部。丹麦2007年将科技发展部更名为科学创新部,2011年进一步调整拓展为科技创新与高教部,将更多创新要素纳入科技部门的管理范围。巴西的科技管理部门经历了由最初的国家科技发展委员会、国家科研项目信贷局向科技部和现在的科技创新部的重大转变,科技管理职能的重心也从单纯的科研活动转向整个创新链条延伸。

二是设立顶层统筹机构以协调全国创新活动。除了设立创新主管部门之外,很多国家在更高层面设立了统筹机构。俄罗斯总统普京2012年6月签署总统令,宣布成立直接隶属于总统的经济现代化和创新发展委员会,旨在确保联邦和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社会团体、科技组织及其它组织在审议同俄罗斯经济现代化和创新发展有关的问题时协同合作。澳大利亚成立了总理科学、工程与创新理事会,成员包括总理、副总理、与科技创新有关的内阁部长、重要科研机构、团体和企业负责人及独立科学家等。芬兰2009年将科技政策委员会改为研究与创新委员会,由总理任主席,负责芬兰科技政策及国家创新系统的整体运行。德国成立了研究和创新专家委员会,印度成立了国家创新委员会,新加坡成立了由总理牵头的国家“研究、创新及创业理事会”。

三、加大财政研发投入,以创新占领未来制高点

尽管经济危机之后许多国家预算紧缩,但是对创新研究资助却大大增加,目的以创新占领未来发展制高点。

美国总统2013财年预算提出要用研发投资来刺激创新,以实现各个关键目标。2013财年预算提议联邦研发投资总额为1408亿美元,比2012财年增加了20亿美元,增幅为1.4%。在预算受限的艰难形势下,为了加强美国在21世纪高技术知识经济中的领导地位,2013财年预算提议将非国防研发投资大幅增加至649亿美元,在2012财年预算执行水平基础上增长5.0%。

韩国政府的科技投入近年来一直保持相当高的水平,研发经费总额连续数年大幅增加。2011年韩国的研发经费总额已经达到49.9万亿韩元,占GDP的比重达到4.03%,仅次于以色列,排名全球第二。2012年,韩国的政府研发预算达到16.99万亿韩元,比2011年增长了11.4%。

德国联邦政府在2012财年预算中,将教育和研究作为最优先资助的领域。与2011财年相比,联邦教研部负责支配的研发预算增长了11%,达到129.41亿欧元。在2013财年联邦预算案中,联邦政府用于教育和研究的经费达到了137.5亿欧元,比2012年增长6%。

俄罗斯高度重视科技,强调要大幅增加科研经费、完善科研经费分配机制、提高科研人员待遇等。2002年俄罗斯联邦财政用于支持民用科学发展的资金为300亿卢布,2011年激增至3230亿卢布,增幅超过10倍。俄罗斯计划到2015年使研发投入占到GDP的1.8%。

四、加强产学研结合,促进创新主体互动

当前,科技成果转化的周期日益缩短,信息技术的发展更是呈几何级数增长。为适应这种形势,各国政府日益重视加强科研机构、大学以及企业等创新主体的互动,推动新技术更快进入市场获得先期优势。

一是设立技术创新中心。截至2012年底,英国已建成了制造业技术与创新中心、海上可再生能源技术与创新中心、再生医学技术创新中心、卫星应用技术与创新中心以及数字经济中心;美国在能源领域建成了五个创新中心,包括人工光合作用联合中心、轻水反应堆高级仿真联盟、费城节能建筑集群、电池和储能创新中心以及关键材料研究能源中心,在先进制造领域建成了国家堆积制造业创新研究院;俄罗斯先后建立了纳米技术公司、“斯科尔科沃”创新中心,其主要任务是促进相关领域的技术研发和科技成果产业化;韩国启动了“产学研联合研究法人”项目,通过建立国立科研机构、大学、企业合作运营的股份有限公司——产学研联合研究法人,以促进国立科研机构、大学已经拥有的基础性与原创性成果的利用和商业化。

二是建立创新集群。创新集群是将新技术推向市场和创立公司的理想之地,除了美国的硅谷、大波士顿、圣地亚哥这些传统的创新集群,芬兰赫尔辛基、新加坡以及韩国水原等新兴的“创新热泉”在世界各地不断涌现。为促进创新集群的发展,很多国家出台了专门的计划。俄罗斯自2011年启动斯科尔科沃创新园区(俄罗斯的硅谷)以来,截至2012年6月,共有500多家企业“虚拟”入驻斯科尔科沃创新园区。入驻企业主要集中在信息技术、生物医药和节能领域。法国自2005年启动“竞争力集群”计划以来,已建成71个“竞争力集群”,超过7000家科研机构、企业参与其中,建成了6个具有全球领先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9个“全球使命计划”集群以及52个“国家使命计划”集群。德国自2007年发起尖端集群竞赛项目以来,至2012年已经评选出15个尖端集群。

三是促进公共研究的商业化。一些国家设立了专门的计划,以具体项目为纽带,支持企业、大学、科研机构联合承担,从而确保科研机构的研究成果能够在第一时间内被企业转化。美国设立了技术创新计划(TIP),要求企业牵头,联合科研机构或大学联合申请。俄罗斯2010年设立了“企校合作”专项,以推动高等院校与企业在产业发展方面的协调合作。欧盟2012年在云计算、智能城市和社区、有活力和健康的老龄化欧洲、原材料和可持续农业领域启动了5个创新伙伴行动,先进制造、机器人研发等领域的创新伙伴行动也正在酝酿启动。一些国家则设立了专门计划帮助那些希望开展成果转化的科研人员以及刚起步的企业进行科研成果的产业化,如澳大利亚商业化计划、韩国的技术商业化支援计划。还有一些国家设立了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平台,推进科研成果转化。如英国政府目前正在利用DotGov Labs网络平台作为虚拟的创新中心,通过将用户、创新者、发明家和政府集中到一起,使得公共机构的创新成果能够尽快转化。

五、利用多种政策工具,强化对企业创新支持

企业是一个国家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为此,各国一直在通过各种措施促进企业的创新。

一是为企业的创新提供资金支持。受金融危机、欧债危机以及经济复苏迟缓的影响,企业投入研发和创新的资金停滞不前,甚至有所降低。在此背景下,各国政府都把如何通过各种财务工具激励企业加大创新投资作为首要事项。美国政府2012年拿出10亿美元建立“早期创新基金”,激励那些高增长的技术型小企业进行创新。该基金采取1∶1的比例与早期种子资金募集的私人资本共同支持小企业的成果转化,推动小企业跨越成果转化中的“死亡之谷”。英国则正在筹建“国民创新基金”。每个英国公民每年都可向“国民创新基金”投入最多1.5万英镑的投资,并且这笔投资的个人收入所得税可免除40%。

二是通过研发税收激励机制促进企业创新。较直接支持而言,研发税收激励机制可让企业自行决定投资哪个研发项目。作为一个灵活的手段,这种机制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采用。首先,不少国家当前加大了研发税收优惠力度,扩大了研发税收资助范围。法国2004~2005年研发税收抵免率仅为5%,2011~2012年已高达30%;英国2004~2005年大企业研发税前加计扣除比例为125%, 2011~2012年增至130%;葡萄牙研发税收抵免率由2004~2005年的20%增至2011~2012年的32.5%;丹麦研发税前加计扣除比例由2004~2005年的150%增至2011~2012年的200%。其次,各国对中小企业扶持力度强化。如英国从2012年4月1日起,中小企业的研发税收扣除由原来175%提高到225%,对亏损的中小企业,可获得转让亏损的11%现金返还。同时,另一个调整方向就是简化申报手续,使更多的中小企业从这一政策中受惠。

三是支持企业国际化。近年来,欧美等发达国家经济的萎靡使得其把目光瞄上了新兴市场,他们希望借助新兴经济体强劲增长的市场机遇,支持企业主要是中小企业加大国际化步伐。最近几年,欧委会领导人频频出访世界新兴经济体国家,并且一反常态往往率领庞大的工业企业代表团同行。此外,欧盟还通过设立平台帮助企业拓展国际市场,欧委会资助的欧洲企业网络(EEN)已经在全球52个国家建立了分支机构600多个,旨在帮助欧洲中小企业寻找商业和技术合作伙伴;加拿大提供了财务支持和银行信贷担保以帮助创新的中小型企业拓展国际市场;爱尔兰的“科学工程和技术中心(CSET)计划”和以色列的“全球企业研发合作框架”,都是把目标设定为促进外国的跨国公司与本国中小型企业和新兴企业研发活动的联系;南非已经建立了一个国家联络点,以促进实施研发的中小型企业与具有相似目的国外中小型企业国际科技合作。

六、重视创新创业人才,支持力度明显增强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拥有特殊的技能、专业化的知识以及对知识和技术的集成使用能力的人力资本成为了经济增长的真正源泉。各国仍然高度重视人才队伍的建设,创新和创新人才备受关注。

一是创新人才培养仍是重点。当前,各国普遍通过调整教育政策,改善数学与科学的教育课程和教育方法,帮助更多的年轻人具备创新所需要的足够的先进技能,并激励有才干的青年人参与创新相关活动。美国自1980年代提出STEM(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集成教育概念后,一直十分关注STEM教育问题。2012年,奥巴马进一步提出了未来10年中增加100万具有STEM学位的大学毕业生的目标,并在2012年国家财政艰难前行的状况下为STEM教育提供了34亿美元的预算。日本近年来把培养活跃于国际舞台的“领袖人才”作为重点,提出要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拥有能够深刻理解不同文化的素养的、能够寻找出新的增长点并使之转化为产品、形成产业的人才。2012年6月,综合科学技术会议提出了“面向肩负科学技术创新活动的人才培养的路线图”,提出从2012年到2020年,政府将通过政策干预和资金支持,推动大学确立与国际接轨的教育质量保障体系;通过顶尖研究基地、世界一流研究生院的建设以及产学官的合作等促进研究生院从根本上强化其教育功能,培养国际化的人才并实现博士职业多样化发展;通过派遣优秀的人才到海外顶尖机构学习,加大对青年研究人员的经费支持等。俄罗斯联邦则通过不断加大对青年研究人员和学生的支持,为国家创新发展和实现经济现代化培养后备力量。2011年,联邦政府针对青年副博士和博士设立了给予每人每年60万~100万卢布的经费支持资助计划,促进青年研究人员独立开展研究活动,快速成长。2012年,联邦政府又专门设立了青年学者和研究生总统奖学金,促进年青人开展前景科研工作。

二是培养和扶持创业人才渐成潮流。同时,一些国家在强化开展创新教育培育创新人才的同时,形成了创业技能教育与培训计划,设立了创业扶持基金,以加强对创业人才的培养和扶持。美国白宫2011年12月启动了“创业美国”计划,其核心目标是鼓励更多的人创业。2012年,教育部就呼应白宫的“创业美国”计划要求,联合一些教育机构和组织,制定了系列创业教育计划。英国政府2012年公布了总投入8250万英镑的“创业贷款”计划,专门为18~24岁的英国年轻人提供创业启动资金的支持,最长还款期为5年。丹麦在2009年启动了创业教育和培训战略,并且在2010年开展了一个建立创业大学的竞赛。挪威制定了一个2009~2014年的创业教育行动计划,并且将创业技能写进了“高等教育国家资格框架”;比利时、爱沙尼亚、德国、卢森堡、葡萄牙和斯洛文尼亚也有国家资助的活动,将创业培训包括在学校或大学课程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