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基于“后”大学生个性特征的教学方法改革探讨

基于“后”大学生个性特征的教学方法改革探讨

时间:2022-08-2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万 珊摘 要:“90后”大学生成长的社会、家庭和教育环境,决定了其在个性特征上区别于“70后”“80后”大学生。关键词:“90后”大学生;个性特征;教学方法改革一、引言随着第一批“90后”大学生步入高校,“90后”已经成为在校大学生的典型代表。

万 珊

摘 要:“90后”大学生成长的社会家庭和教育环境,决定了其在个性特征上区别于“70后”“80后”大学生。因此,高校教学方法必须充分考虑其时代特点,因材施教才能保证最好的教学效果。本文结合高职院校教学方法改革和发展的实际,基于“90后”大学生个性特征分析,提出了教学方法改革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90后”大学生;个性特征;教学方法改革

一、引言

随着第一批“90后”大学生步入高校,“90后”已经成为在校大学生的典型代表。这一代人身上所具有的全新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人生态度等,都完全区别于以往任何一个年代的学生。他们更倡导自由、个性和时尚;不再踏实于枯燥无趣的理论学习;不再满足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不再受制于过多的纪律约束。这些彰显出来的新变化,已不可避免地成为高职院校教学方法改革工作所面临的新课题。

应对新的时代特征和市场需要的挑战,各高职院校都在探索适应其专业需要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提出了如“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教、学、做一体化”等教学理念,但是切实从“90后”大学生特点入手的教学方法和教学体系还亟待探索。本文结合近几年的高职院校教学和班主任工作体会,对“90后”大学生的教学方法改革进行了初步探讨。

二、“90后”大学生的个性特征

在中国社会繁荣发展的历史背景下成长起来的“90后”大学生,存在着不同于“70后”“80后”的群体性特征,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发现,“90后”大学生并不是人们通常意义上想象的那样“娇惯自私”“不可理喻”,而是表现为较为复杂的群体特征。

(一)个性突出,乐于表现自己

经济体制改革、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利益驱动机制、大学生不同的家庭环境背景,以及生活选择越来越大的自由度这些因素,为“90后”大学生个性的展示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他们独生子女的中心意识更为强烈。以自我为中心,反对学校、教师、家长干预他们的生活。自我表现欲望强烈,乐于展示自己、证明自己,有较强的自尊心、独立意识、创造意识和竞争意识。

(二)时代感强,价值取向现实化

多数“90后”大学生能努力学习、追求新知,但相对“70后”“80后”而言,更追求物质利益、实惠、权力和享受。一些社会现实让他们很早就明白应该把价值取向关注于具体的事情,并且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他们掌握了互联网等获取知识的便捷工具,因此“90后”大学生对学习知识、概念没有很强的欲望,他们更注重对知识面和动手实践上的无尽探求。而大学课堂则侧重于知识深度的探究和学习,导致不少学生觉得课堂讲授乏味无趣。针对这一特点,“90后”的大学生课堂必须突出应用实践的教学,通过实践更好地培养他们的专业技能和素养。

(三)自我意识强,缺乏团队合作精神

“90后”大学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自小就是家庭生活的中心,成长过程中,家长以相对民主的方式对待。因此,他们有较好的自我认识、有主见、自信心强。但是他们中的大多数没有兄弟姐妹一同成长,所以对父母有较强的情感依赖,与他人分享的能力相对则较差。表现为他们在处理人际关系时,过于以自我为中心,团队协作能力较差,缺乏团队的忠诚感和归属感。

三、适应“90后”大学生个性特征的教学方法探讨

结合“90后”大学生的个性特征,在教学方法改革过程中,可以通过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充分挖掘教学过程中学生自我教育的潜能,加强专业课程教学的整体效果。

(一)案例教学法

相对于传统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探究性和创造性,更重视学生的团队交流、讨论、分析和学习。比较适合“90后”大学生独立性、个性、积极主动性的要求,同时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在传统教学中穿插使用案例教学法,能将发挥学生积极主动性的案例讨论和理论知识的传授有机结合,不仅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专业理论知识的积极性,而且有助于培养其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体验式教学

即“情景仿真”,通过教师创设职业场景,引导学生在经历的过程中获得感受、体验情感、提高认识并转化成智慧,最终形成自己良好的职业技能和素质。以《推销技巧》课程为例,在“约见顾客”任务中,因为约见不仅要占用顾客时间,甚至会影响顾客的工作与生活,因此在约见顾客时不仅要考虑约见对象、时间和地点,还要讲究约见方式和方法。所以,如果单纯进行理论讲授,收效甚微而且枯燥乏味。本任务中即通过情境仿真贯穿课堂,学生在模拟训练中扮演不同角色,体会以不同方式约见顾客的感觉。体验式教学将枯燥的理论知识和真实问题情境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动手能力和方法能力的提高。

(三)社会实践

通过开展工学结合、现场调查、参观考察、社会服务等实践活动,让学生融入社会亲历体验,在动态中把实践经历转化为宝贵的精神财富。笔者所在系部让学生在第四学期末进入企业开展为期两个月的顶岗实习,在真实的职业场景中提升职业技能,领悟企业文化,学习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体验并增强工作责任、团队协作等职业意识,树立忠于职守的敬业精神、严肃认真的劳动态度、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

(四)技能竞赛法

通过组织学生参与学校、省级乃至全国性的技能竞赛,锻炼和检验学生运用知识或技术的能力。如笔者所在系部学生参加了全国沙盘模拟经营大赛、全国高校市场营销大赛等,在比赛过程中的层层选拔、集中培训、激烈竞赛,不仅锻炼了学生扎实的理论功底和实际操作能力,还锤炼了学生吃苦耐劳的毅力和团结友爱的合作精神。这些比赛能激发学生学习专业课的兴趣,促进学生积极进行课外学习,不断整合各类知识和单项技能。

参考文献

[1]范起东,范翔宇.“90后”大学生的时代特征研究[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1,9.

[2]余海波,伍秀君. 90后大学生的思想教育管理特点和规律[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0,8.

(本文发表于《企业导报》2012年第21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