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百变女王的“艺术”人生—“艺术门”画廊创始人林明珠

百变女王的“艺术”人生—“艺术门”画廊创始人林明珠

时间:2022-08-2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衡山路41号”是林明珠的领地。对此,林明珠表示此话不无道理。开创“艺术门”画廊展示别样当代艺术林明珠开办艺廊和修建“衡山路41号”几乎是同步进行的。当时的林明珠,拗不过父亲。1998年,香港金融风暴阻断了林明珠的艺术道路,等她再一次回到上海已经是2003年了。于是,林明珠便在上海安定下来,推进自己的艺术画廊。

“衡山路41号”是林明珠(Pearl Lam)的领地。林明珠经常在这里举办东方与西方、古典与当代艺术相融合的晚宴。在“衡山路41号”的空间里有一张别样的沙发,说其别样,因为沙发是以法国报纸拼接而成的;除此之外,还有一张被重塑了造型的明代椅子。这把明代椅子用现代座椅分开,并用不锈钢对其改头换面,制成一把长椅。厅里还有一张60人餐桌,那是林明珠招待各色友人时使用的餐桌,喜爱羽毛元素的林明珠,将羽毛装饰在了这张焦点餐桌的吊灯上。甚至,林明珠有时也会在邀请宾客的请柬上附上一根羽毛。

林明珠是一个不乏新意但又相当执著的人,她对艺术不断精进钻研,但又不屑于品牌的圈限。在她身上,人们看不到Dior、Gucci这些奢侈品牌。她自己也说:“我穿衣服不是穿牌子,而是穿设计与个性。”

林明珠的手指上没有大钻戒,但她却对手镯情有独钟。在林明珠收藏的手镯中,木制的、银制的、珊瑚材质的……各种材质的手镯应有尽有。林明珠说,“知道自己手小的特点,所以便用夸张的手镯来转移亮点。”她这种“对比和反差”的心思也是其艺术画廊的主题,当然,这同样也适用于她对美的诠释。

林明珠可以组织最惊艳的夜宴,也有着对艺术与时尚独特的审视能力;她总是散发着浓烈的个性魅力,时而挥洒张扬,时而豪爽率直。遇见她的人,都赞叹她是中国当代艺术界难以忘怀的奇女子,更是将艺术融入生命的百变女王。

试水艺术,从上海的衡山路开始

作为香港富豪林百欣之女,林明珠从小就被送至英国寄宿学校。最初,父亲给她设计的是与艺术毫无关系的金融方向。但林明珠在英国装修居所时,偶然地对设计与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一件小事,却触及了林明珠心底最真实的热爱,打开了潜藏在林明珠内心深处的艺术之门,唤醒了她狂热的艺术细胞。

正当她出入各种艺术展,准备在艺术界大干一番的时候,母亲却催促她尽快赶回香港。而当时的香港,正处在20世纪90年代初的地产业狂飙时期。

1993年,林明珠从国外回到香港,她被家族派到了上海做地产开发。但是心系艺术的林明珠,即使在上海做地产开发时,也想让自己的思维注入当时他经手的地产事业。20世纪90年代初,上海的衡山路还保留着大量法租界建筑,林明珠看见周围千篇一律的建筑风格,不想再简单地复制。内心艺术思维迸发的她,想要人们都来模仿自己。尽管,她知道人们大抵只能模仿表面效果,但从不服输的她还是决定要让“衡山路41号”成为“十年无人超越的建筑”。

因此,林明珠在没有建筑学出身的情况下,摆脱了条框的束缚,突破了简单的复制,在“衡山路41号”的外观设计上,运用了很多法式风格的元素。比如每个窗户边缘都增加了具有“装饰艺术”风格的设计。而内部的设计,林明珠也巧夺心思,她吸取了“art deco”的精华,并注入了本土建筑风格特点,形成独特的“Shanghai deco”。

林明珠个人照

凭借着自己的独特艺术审美,林明珠成功地将“衡山路41号”打造成了上海的时尚地标,实现了自己的誓言。这栋极具特色的建筑现在已然成了上海最时尚的社交中心。而林家公馆“衡山夜宴”,也已经成为沪上高端社交中不可错过的话题。其中,外国驻华使节、跨国公司总裁、知名艺术家、时尚界名媛统统都是林家公馆的常客

林明珠回忆,“衡山路41号”的高度与周围的建筑相比,是很突兀的。但没有这样的独树一帜,就达不到当时她想引领建筑新风的效力了。林明珠用她认为唯一值得记住的美国建筑设计师——莱特(Frank Lloyd Wright)举例说:“莱特就给建筑带来了一个新的理论,他将建筑与风景相配合,不再照搬欧洲风格。这在当时来讲,莱特是相当前卫的。因为独特的创新,有了自己别样的风格,才能在建筑艺术上迈出新的一步。”

有人曾用“中国的建筑传统及其演变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已经停止了”这样的话语描述中国当代的建筑发展。对此,林明珠表示此话不无道理。“如果中国的建筑设计一味地学习西方的技术与外观,不以自身文化为基础进行创新的话,那么,悠久的中国建筑传统真的会停止在外来文化冲击的环境里。现在中国建筑设计要做的,就是把富有传统内涵的建筑学传承到现在,再给它一个新的语言。”林明珠解释道。

开创“艺术门”画廊展示别样当代艺术

林明珠开办艺廊和修建“衡山路41号”几乎是同步进行的。对于林明珠而言,建筑、美术、设计之间的关系是相互融合、相辅相成的。林明珠曾经坦言,自己1992年从国外回到香港的时候就想做画廊,但是当时父亲林百欣说:“没得商量,你不可以做画廊,你要做就做发展商”。当时的林明珠,拗不过父亲。不甘心的林明珠,开始一边做发展商,一边去做一些文化活动,做不同的展览。而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波普艺术展览相当流行,但却完全没有画廊——这是可以凝聚人群,展示传播艺术的专业平台。

1998年,香港金融风暴阻断了林明珠的艺术道路,等她再一次回到上海已经是2003年了。当时,林明珠受法国驻香港总领事馆文化参赞的邀请,在中法文化年期间策划一个展览。林明珠很快提交了自己的方案,主题是“激醒:中法艺术的碰撞与融合”,这个展览将西方现代化设计理念注入到中国传统的手工艺品制作中来,重新演绎中国的传统手工艺品制作艺术。这一别出心裁的设计,成为了当时中法文化年让大家记忆深刻的活动展览。

用林明珠自己的话说,“当时我的做法完全没有按照商业模式操作,只因为喜欢。按照自己的思路展现出了东西文化相融合的艺术。我当时隐约感觉到中国缺少不同美术活动与革新。”

为了实现自己的艺术理想,2003年,林明珠在上海开了艺术工作室。谈起在上海开画廊,林明珠笑言,2003年“非典”时期开设画廊,原本只打算做一年,当时还不能算是画廊,充其量只能算是一个规模不大的艺术工作室。林明珠说:“当时和工作人员签订的都是一年短期合同,没有作比较长远的打算。”但之后的三个月,林明珠在参观了很多画廊之后,发现如果自己真的想要推动中国的当代艺术发展,真的想要在世界艺术圈有自己的话语权,就必须开一个画廊。于是,林明珠便在上海安定下来,推进自己的艺术画廊。

林明珠说:“刚来内地之时,最流行的当代艺术都是政治波普,但她却觉得一点都不好看。因为这些东西中国人只是套了个东方人的脑袋,里面在西方体系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也没有赋予其更多的本地艺术文化。这就像一个商品,转换地点之后,换个包装,重新扔回市场,却能把价格炒得很高。我认为这不是真正的当代中国艺术。”幸运的是,林明珠画廊的所在地——上海,受欢迎的作品都不是这些,这也是她决定在上海开展艺术事业的重要原因。

2006年之时,随着林明珠不断深入中国艺术界,她也了解到,想要更好发扬、推广中国当代艺术,就不能用非盈利的组织方式去经营。林明珠说:“影响亚洲艺术市场最大的一个方面就是艺术作品的拍卖,所以商业市场是很重要的。如果没有画廊,没有一个商业市场平台,就没办法去推动自己认为重要的人和事。”

当林明珠明确了自己的艺术推广方式之后,在上海,每逢她的艺术门画廊开幕酒会,都会成为艺术界的一景,因为到场的各界嘉宾数量之多远超上海其他画廊,这也包括那些在上海创立的外资画廊。由于林明珠的豪爽个性和独特魅力,画廊销售情况一直非常理想。曾经有业内人士笑称:能将艺术如此自然地渗透到商业伙伴客厅的人,在上海也许只有林明珠一个。

回归传统找寻中国当代艺术之根

2005年,林明珠曾帮助国际顶尖设计大师——安德莉·普特曼(Andree Putman)做展览,展览做完之后,林明珠对香港的艺术市场有了些许的迷茫与失望。因为在展览期间,林明珠看到香港设计中心一个月里只有10个观众。林明珠曾经深刻地逼问自己:“香港到底适不适合开画廊、做艺术?香港的艺术氛围与观众基础在哪里?如果这些都没有,我为什么还要在这里浪费时间与金钱。”在林明珠迷惑的那段时间,安德莉·普特曼也打来电话,问她是不是出了什么问题?

如果想做什么和艺术有关的事,是不是应该找一个文化氛围浓郁的地方?林明珠曾经这样问过自己。林明珠凭借自己在上海生活的经验,了解到内地的中国人其实有很强的求知欲与好奇心,当时的中国改革开放迅猛发展,传统中国文化渴望感知西方的外来文化,更想知道在当时的西方发生了什么。加之内地博物馆、画廊里的浓郁艺术氛围。林明珠决定专注在上海发展,并于2006年在上海开设艺术门画廊。

林明珠回忆,以前在外国留学的时候,自己与艺术家谈论的,永远都是街头文化、当代文化,那里面充斥着年轻人的思想,并与时下的生活密切相关。但和中国内地艺术家聊天时,林明珠发现大家谈论的却是《论语》。林明珠说,“他们和我说庄子,说道家。说实话,当时的我不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其一不知道他们在说什么;另外,我也觉得他们真的很土。因为我们是生活在当下的时代,就应该聊一下与当下生活息息相关的东西,聊最当代的东西。而在内地的艺术界,大家却会说这么陈旧的东西。但是,长时间以后我才发现,其实我才是真正的外行,我在没有传统文化的熏陶影响下长大,自然不能理解我们所有中国人的思维模式,大家讨论的孔子、道家、佛家的哲学思维,绵延数千年,已经融入到生活的每一个细节,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这就是中国的当代最宝贵也是最璀璨的文化呀!”

林明珠反复思索,终于了解到中国当代艺术其实有一条绵延不断的根,而自己要做的,就是将这个传统的根反映到当代艺术中来,跟西方相互作用,相互融合,去做一个全新的表达与阐述。

这时的林明珠,终于深深地体会到自己是一个中国人。现在,林明珠会以自己是中国人而自豪。她说:“西方艺术表现出来的东西,中国艺术已经做了几千年了。我们的祖先所说的‘字如其人’,其实就像是西方抽象艺术的精髓;而山水画那亦真亦幻的精妙感觉,与西方的抽象艺术或者观念艺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甚至中国艺术中还有西方无法渗透的东西,比如中国书法当中的气韵,就是西方无法诠释也无法渗透的东西。这样看来,中国艺术真的很酷。”

林明珠觉得:中国艺术的根其实就是那绵延不断的中华文明堆砌起来的。这里的生活哲学、艺术理念与西方的现代文明有相似之处,但又不可相同而论。在世界范围内的当代艺术领域,仍然是西方为主导,中国艺术还不能用西方的一套艺术理论来理解。但中国艺术的创作方式及其后面所蕴含的创作态度,因为艺术的起源与发展与西方大相径庭,一直以来便没有发展出系统的理论,这就让其他艺术界的人士无法清晰地认知中国当代艺术,也是中国当代艺术与西方当代艺术缺乏相互了解的根源所在。

如今,林明珠找寻到中国当代艺术的核心竞争力,也为自己的画廊重新找回了定位。林明珠说:“自己的‘艺术门’就是一个展示交流平台,这里展示的,一半是国际艺术家,一半是亚洲艺术家。”但更很重要的是,林明珠想要展示中国的当代艺术。林明珠说:“中国的当代艺术不能拒绝西方。但也不能只做中国的水墨画,那种没有创新、因循守旧的艺术形式在世界艺术范围内是没有竞争力的。因此,我们要发掘中国文化的根,然后把它发挥出来。在当代文化的环境中,中国文化的根必然与西方文化相碰撞、相融合,才能让传统艺术焕发出新的活力。”

林明珠个人照

回归香港走向亚洲艺术市场

2012年,林明珠开始从内地回归故土。她回到故乡香港,于2012年香港国际艺术展开幕前夜,在知名老字号毕打行开了一间画廊。并以一场中国当代抽象画展宣示她的回归。

在林明珠的记忆中,20世纪90年代的香港人不关心当代艺术,他们只关心珠宝与名牌,关心金钱。因而,当时的林明珠选择转战上海。但自从香港国际艺术展举办以来,香港的艺坛出现了巨大的变化。香港开始有了一些很好的画廊,如高古轩、白立方、Simon Lee及贝浩登等海外著名画廊也开始进驻香港。2011年,奥沙画廊成为第一间参加瑞士巴塞尔艺术展的香港画廊。

如今的香港,虽然还算不上是世界艺术的中心,但在林明珠看来,这些年趁着欧洲市场的萎缩,香港市场乃至亚洲市场都在增长。随着艺展影响力的扩大,香港已经是艺术市场发展的沃土。而那场林明珠自己精心策划的回归,也是她将要重新在香港崛起,推广中方当代艺术,建立中西方跨文化对话平台的一个前奏。

林明珠个人照

2012年,林明珠将“对比窗”画廊易名为“艺术门”,重新迁入香港中环新址。林明珠说:“自己重回香港,是因为环境不同了。现在的香港艺博会越来越成功,香港的艺术土壤逐渐开始苏醒。这里将会汇集全世界的焦点,各色的艺术界人士都会在这里碰撞自己的思维,交流彼此的观点。现在的香港已经和十年前完全不同了。”

为了让艺术融入香港当地的生活,林明珠不赞同将艺术严肃化。林明珠说:现在的艺术越来越多地靠近知识分子阶层,脱离了大众的生活气息,这种不接地气的做法,反而让艺术“不艺术”了。刻意地加入深度的东西,不利于艺术的交流,也让人与艺术之间产生了嫌隙。所以,在回归香港市场之后,林明珠并没有在香港的艺术氛围内迷失自己,而是一直明确自己的艺术理念——艺术源于生活,艺术融入生活。

所以,在香港已经成为中西商业交流的地方和时候,林明珠希望香港的生活气息可以影响当地的艺术气息,提升香港的文化水准。林明珠说:“我希望可以用一个画廊提升香港对文化的不同看法,更希望可以用不同的艺术态度鼓励香港艺术家贴近生活,做回自己。”

林明珠曾经呼吁香港特区政府扶持本地艺术,因为只有这样香港才有足够的能力与世界艺术中心伦敦和纽约抗衡。林明珠还建议香港特区政府资助一家足以与巴黎的蓬皮杜中心(Pompidou)和伦敦的泰特现代美术馆(Tate)相匹敌的本土博物馆,使香港可以拥有一批激发本土艺术家成长的永久馆藏。

曾几何时,香港人对任何艺术藏品都没有丝毫的兴趣,如今的香港国际艺术展在林明珠的推动与艺术大环境的影响下已然改变了这一格局,艺术在香港“突然一下子时髦起来”。

林明珠是一个常年满世界跑的“拼命三郎”,她常常奔波在中国香港和内地、伦敦与新加坡之间。林明珠自己也坦言,时至今日她依旧会忙得像个无头苍蝇一样,她甚至没有时间谈恋爱,因为连她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的下一站在什么地方。尽管林明珠一天假期也没有,但是,林明珠却洒脱地表示,对比恋爱关系的束缚,她更加享受一个人的自由,因为自由的状态中,她让自己的艺术思维恣意地绽放。林明珠说:“我没有时间想念任何人,有的只是艺术的生活方式。”

现在,林明珠在纽约有一家艺术基金会,并且已经在新加坡的吉尔曼军营艺术区开了一间新画廊。这个画廊跟上海、香港的画廊完全不同。林明珠说:“每个地域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环境,比如,上海是一个年轻而有活力的城市,我就会做年轻艺术家的展览;而香港聚集了很多年轻的艺术家,所以就更适合展览与国际相对接的新的香港艺术;而新加坡,则融汇了东南亚各种文化风,因此那里就更适合为东南亚艺术家做展览。”

林明珠觉得,以前在西方艺术史里面根本是不会提到亚洲艺术家的,也没有讲述亚洲艺术的书籍。虽然根本上是因为亚洲文化实在是跟西方艺术体系不同,但随着香港艺术、亚洲艺术的崛起,亚洲包罗万象的艺术风格,一定会找到与西方艺术体系相契合的交点。

林明珠专注于亚洲艺术,更加专注于打造亚洲的艺术品牌。所以,林明珠现在已经开始建立自己的收藏群体,她会去韩国、中国台湾、澳洲的艺博会,构建自己的藏家基础。更会专注在国际市场,加强亚洲艺术与西方艺术的文化交流。现在,林明珠的身影已经活跃在了伦敦艺博会。

林明珠也期待自己的“艺术门”成为香港艺术文化界的核心一员,并发挥交汇点的作用,促进亚洲和全球艺术家与收藏家的交流。

百变女王永不停歇的艺术足迹

在中国艺术界,林明珠这个名字被叫得很响亮,而在西方,Pearl Lam也被当地的艺术界所熟知。林明珠为艺术所作出的努力,为艺术市场的发展所进行的各种尝试,在持续不断地改变着东西方艺术界的格局。如今的她,正走在潮流艺术的前端,影响着亚洲乃至世界艺术的发展趋势。

有人说,在当代艺术圈子里,林明珠玩得很嗨。她开画廊,办展览,按照自己的思路在艺术道路上越走越专业,越走越让人不能企及。但这些对她来说,自己最重要的责任是把中国艺术推向国际,让西方观众用全新的角度来了解中国艺术,重新审视其背后的哲学与态度。

林明珠说,当代艺术需要有自己的签名式,更需要有自己的文化语言。如果可以,她希望通过自己的推广,让外国观众能够进入中国当代艺术的世界。就像当初,我们远渡重洋学习西方艺术那样,努力探索中国艺术。只有这样,中国文化在国际舞台上才会有绽放耀人光芒的希望。

“现如今,国际上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关注,更多集中在与艺术品拍卖息息相关的价格上。通常作品销售情况好的艺术家知名度也高,但也有很多中国当代抽象艺术的创作者,虽然在国际上没有过高的名气,但其作品却能给人们很多惊喜。”林明珠表示:“这种情况是需要改变的。因为,今后人们希望看见的是能够打动人心的艺术,而不是名气带来的附加效应。”

在经历了内地与香港不同的文化环境之后,林明珠深知中国内地和香港在文化上的巨大差异,因此,这也在两地创作的艺术作品上无可避免地反映了出来。但香港艺坛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林明珠不停歇的奔波也已经预见香港未来的发展,她的艺术热情会在这场不断发展的转变中作出贡献。

王文彪

亿利资源集团董事会主席

2013年8月的内蒙古库布其沙漠七星湖畔,来自世界各国的政商名流共聚“第四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为世界防治荒漠化的技术与行动建言献策。

“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是联合国举办的全球唯一的国际沙漠论坛,而中国企业家王文彪则是这一论坛的旗帜性人物。由他带领亿利资源集团开创的库布其治沙经验,是中国1971年重返联合国以来,在环境与发展领域首个写入联合国大会决议并进行推广的“中国特色”的创新举措,也是世界防治荒漠化的成功标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