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经济核算法制上存在的缺陷与对策

经济核算法制上存在的缺陷与对策

时间:2022-07-2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经济核算法制主要涉及预算、统计、会计和审计等法律制度。“绿色GDP”这个指标实质上代表了国民经济增长的净正效应。绿色GDP的比重越高,表明经济增长的正面效应越高,即为社会创造的财富越多;负面效应越低,即向生态环境索取资源、排放废物或破坏生态环境的情况越少,反之亦然。

经济核算法制主要涉及预算、统计、会计和审计等法律制度。以往的预算、统计、会计和审计等法律制度在进行国民经济资本与成本评估时都未将环境的价值因素纳入到社会成本中,这就在无形之中助长了人们以破坏环境和掠夺资源的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去谋求暂时的、局部的经济利益。

一、存在的缺陷

(一)从我国的会计制度来看

目前,我国现行的传统会计只是把会计主体局限在没有生态的环境中,只反映了企业主体与企业主体内部的经济关系,只承认那些能以货币计量的、并且能用价格确认和交换的东西,即仅对直接消耗的生产要素付费,而资源和环境的消耗则没有计入成本,仅计算了微观的经济成本,没有计算宏观的社会成本,从而导致了虚夸的收益,并且鼓励了以牺牲环境、透支未来而取得当前利益的做法。

(二)从我国的审计制度来看

我国传统的审计非常注重企事业单位的财政财务情况,轻企业的经济绩效审计,对于环境绩效审计更是一片空白。环境绩效一般是指进行资源开发与利用、环境保护与治理所取得的有形收益或无形收益。环境绩效审计的根本目标与环境财务审计、环境合规性审计的根本目标是一致的,即改善环境管理、实现可持续发展,环境绩效审计所不同的是从绩效审计的角度来实现这一目标。环境绩效审计的具体目标可以概括为:对环境管理各步骤的绩效情况进行审计评价,找出影响环境管理绩效的消极因素,提出建设性的审计意见,从而促使环境管理工作的高效进行。根据环境审计具体内容的不同,还可以将环境审计的具体目标细分为以下四类分项目标:①评价环境法规政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帮助法规政策制定部门制定或修改出更加科学合理的环境法规、政策与制度;②评价环境管理机构的设置和工作效率,揭示影响其工作效率的消极因素,提出改进建议;③评价环境规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帮助有关部门制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环境规划;④评价环境投资项目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为改善环境投资提出建设性意见。而当前我国的审计制度设计,无论是国家审计,还是独立审计或者内部审计方面都很欠缺。

(三)从我国当前的GDP核算上来看

GDP(gross domestic poduct)即国内生产总值,表示一国居民在某个特定时期生产的所有商品和服务的货币价值的总和。传统GDP没有扣除自然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损失,因而社会成本和效益并不清晰,不能准确地反映一个国家财富的变化,不能反映某些重要的非市场经济活动,不能全面反映人的福利状况,特别是不能反映经济发展给生态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我们从GDP中,只能看出经济产出总量或经济总收入情况,却看不出资源环境消耗成本,因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也能增加GDP。例如,发生洪灾,就要投资修复加固水利设施,就会增加GDP;环境污染导致疾病人口增多,也会拉动医疗医药产业,增加GDP。这样本属于维持环境质量的成本费用也被算做增加的社会财富。这不但造成现行GDP的高估,而且使人们只看到经济的增长,看不到增长的背后是对环境资源的破坏。这种经济增长指标模式致使“环境与资源无价”的观念得不到彻底改变,尤其是还把单纯的GDP增长作为政府官员业绩的衡量标准,在很大程度上助长了人们破坏环境和掠夺资源的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去谋求暂时的、局部的经济利益。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针对会计制度设计

我们应该逐步构建和完善绿色会计的理论体系。绿色会计把视野扩大到主体同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将整个社会的生产消费和相应的生态循环都反映到会计模式汇总来计算和揭示会计主体的活动给社会环境带来的经济后果。它或表现为社会资源的增加,产生“社会利益”,或表现为社会资源的减少,形成“社会成本”,并将社会利益与社会成本加以比较来评价企业的社会贡献。绿色会计应克服传统会计的缺陷,其基本目标就是在促使企业提高经济活动的经济效益的同时,高度重视生态环境和物质循环规律,合理开发和运用环境资源,努力提高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其具体目标是充分披露有关的环境信息,为决策者实施经济和环境决策提供信息帮助。

(二)针对审计制度设计

对应于绿色会计,我国还应该进一步健全发展绿色审计。绿色会计提供企业在履行环保责任方面的会计信息,此信息是否真实,有待于绿色审计的监督、评价与鉴证。实行绿色会计后,其体系内部固有的功能已经对企业的经济活动造成的环境和社会影响进行了监督。绿色审计实际上是绿色会计的再监督。毫无疑问,绿色审计是一种控制活动,通过检查企业的环境报告,对其受托环境责任的履行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价,从而实现对企业受托环境责任履行过程的控制。其目的是促进环境管理系统的积极有效运行,控制社会经济活动的环境影响,促进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我国已先后颁布了一系列的环保法规,这为绿色审计工作的执行提供了法律保障。

(三)针对GDP核算口径

绿色GDP(也称为EDP)是指从现行的GDP中扣除环境资源成本和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服务费用后的剩余国内生产总值。也就是说,绿色GDP在进行核算时,考虑了人类经济活动所带来的外部不经济性,即考虑了资源耗竭和环境污染,正确且客观地反映出人类真实的经济活动结果。它代表着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更具综合性的经济福利水平的测量。“绿色GDP”这个指标实质上代表了国民经济增长的净正效应。绿色GDP的比重越高,表明经济增长的正面效应越高,即为社会创造的财富越多;负面效应越低,即向生态环境索取资源、排放废物或破坏生态环境的情况越少,反之亦然。绿色GDP的真正意义,是要探索从传统发展模式向可持续发展模式的转变,通过绿色GDP来提醒社会,特别是决策者们,经济增长所付出的环境代价,是不可回避的,必须要勇于面对,才能给下一代留下生存空间。

总之,发展循环经济必须建立起一整套符合其范式要求的政治、法律、经济、文化体制,从“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与和谐”出发,面对资源枯竭和环境恶化,探索新的概念体系和理论方法,建立起满足需要的、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循环型企业、循环型区域和循环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是一次深刻的范式革命,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实践方式。温家宝总理在十届人大五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可见消除体制障碍,构建我国社会与生态和谐发展的循环经济已经是迫在眉睫的大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