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海外注册与国际避税港

海外注册与国际避税港

时间:2022-07-1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案例四 海外注册与国际避税港近些年来,许多中国优秀的民营企业,特别是在香港特区、美国、新加坡等上市的中国企业,绝大多数都在境外注册上市。而国际避税地又称避税天堂、国际避税港,通常是指那些可以被人们借以进行所得税或财产税国际避税活动的国家或地区,它的存在是跨国纳税人得以进行国际避税活动的重要前提条件。

案例四 海外注册与国际避税港

近些年来,许多中国优秀的民营企业,特别是在香港特区、美国、新加坡等上市的中国企业,绝大多数都在境外注册上市。为什么热衷于注册在海外呢?很简单,因为注册在境外的避税地,可以很好地利用法规来避税。但是什么叫做海外注册?什么是国际避税地?所谓海外注册,通俗的定义是本国公司或者法人企业因为各种原因(主要是经济方面的原因)而选择在本国以外的国家进行注册登记,在法律上成为该国的企业。

而国际避税地又称避税天堂、国际避税港,通常是指那些可以被人们借以进行所得税或财产税国际避税活动的国家或地区,它的存在是跨国纳税人得以进行国际避税活动的重要前提条件。(1)不征收任何所得税的国家和地区,如巴哈马共和国、百慕大群岛、开曼群岛以及瑙鲁;(2)征收所得税但是税率较低的国家和地区,如瑞士、列支敦士登、海峡群岛;(3)所得税课征仅实行地域管辖权的国家和地区,如中国香港、巴拿马、塞浦路斯等;(4)对国内一般公司征收正常的所得税,如卢森堡、荷属安第列斯等;(5)与其他国家签订有大量税收协定的国家。根据国际税收协定,缔约国双方要分别向对方国家的居民提供一定的税收优惠,主要是预提所得方面的税收优惠,如荷兰。

那么,这些企业为什么不选择本国注册而要绕道遥远而陌生的开曼、百慕大等地方进行注册上市?通常的原因不外乎以下四个:注册程序简单、减少风险、逃避外汇管制和合法避税。

在本国进行注册或者进行上市,有时会面临各种复杂的审批程序、规则要求,企业的头痛事绝对少不了。不过,能免一桩是一桩,开曼、百慕大、维尔京这些小岛作为离岸注册的乐土,可给企业省去了不少繁琐的手续和规则的麻烦:公司可以不必在注册地生产经营,可以把注册资本移作他用,公司设立发起人不要求是当地居民或国民,无需向当地税务局提供财务报表。而且,现在国内有大量代办注册离岸公司的中介机构,看似遥远的距离却没有了任何障碍

法律环境宽松、保密性好,也是开曼、百慕大等地的突出特点。这对于通过曲线路径上市的公司来说,能够减少法律风险。以位于加勒比海上的开曼群岛为例,它是一个部分自治的英国殖民地,其公司法以英国商业公司法(1948年)为基础,但经过开曼政府多年的数次修订,其中已经具有了很多本地特色。根据开曼群岛的公司法,税务豁免公司可以得到政府20年不征税的保证,可以发行无面值的股票,还可以不必每年召开一次股东大会,甚至股东的名字也可以保密。实际上,很多离岸法区都有明文规定:公司的股东资料、股权比例、收益状况等信息,享有保密权利。宽松的法律环境以及对公司业务的高度保密,使上市公司自身的安全得到了充分的保障,极大减少了各种风险因素。如果上市公司在未来的经营期间出现与投资者的法律纠纷,裁决过程所适用的开曼法律往往可以使上市公司逃避某些责任或者占据有利的位置。

除了法律宽松,开曼、百慕大、维尔京等地的税收相当优惠,对于在此注册的企业不征收所得税和资本利得税。这意味着,尽管在中国内地从事实际经营的公司必须向中国政府缴纳企业所得税,但作为其投资者的离岸控股公司,由于注册地政府不对控股公司的投资收益征税或税率很低,因此,整个海外上市的公司体系可以避免双重税收。

此外,开曼群岛、百慕大、维尔京等地区普遍对豁免公司没有外汇管制,外汇出入自由。这使得很多通过曲线上市的中国企业在海外资本市场募集的外汇先放在离岸公司,根据中国内地企业实际经营的需要,逐次将资金汇往国内,而不是一次将在海外募集的外汇全部投入国内的企业中去。

除去以上理由,似乎还有一个大家心照不宣的秘密:很多时候,公司在海外上市曲线中的“拐点”不止一个,而可能在多个避税地注册多个“壳”公司。在国内的资产注入海外“壳”公司的过程中,伴随的是层层交错的控股关系、扑朔迷离的资产置换。“越复杂就越安全。”一位从事多年投资银行业务的先生含糊地解释这个现象。“在这些避税地各种财产、公司情况都是保密的。所以,一般很难摸清各个公司之间有什么关系,这方便企业内部进行关联交易啊!”倒是一位中介咨询人员一语中的。

(资料来源: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88133517.html)

本章思考题

1.简述国际合作经营企业和国际合资经营企业的定义及其区别。

2.简述独资企业的特点。

3.简述当前我国引进外商直接投资的特点。

4.简述当前我国引进外商直接投资存在哪些不足?怎样进行改进?

【注释】

(1)任淮秀,汪昌云等.国际投资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

(2)綦建红.国际投资学教程.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3)任淮秀,汪昌云等.国际投资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

(4)范爱军.国际投资学.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6

(5)范爱军.国际投资学.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6

(6)范爱军.国际投资学.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6

(7)范爱军.国际投资学.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6

(8)綦建红.国际投资学教程.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9)冯彬.国际投资导论.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10)张小蒂.国际投资导论.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6

(11)綦建红.国际投资学教程.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12)曾小龙,蒋瑛.国际投资学.北京:中国商务出版社,2006

(13)王红岩.国际投资学教程.北京:立信会计出版社,2007

(14)王红岩.国际投资学教程.北京:立信会计出版社,2007

(15)曾小龙,蒋瑛.国际投资学.北京:中国商务出版社,2006

(16)曾小龙,蒋瑛.国际投资学.北京:中国商务出版社,2006

(17)王红岩.国际投资学教程.北京:立信会计出版社,2007

(18)曾小龙,蒋瑛.国际投资学.北京:中国商务出版社,2006

(19)曾小龙,蒋瑛.国际投资学.北京:中国商务出版社,2006

(20)王红岩.国际投资学教程.北京:立信会计出版社,2007

(21)王红岩.国际投资学教程.北京:立信会计出版社,200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