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我国宏观管理与政策学科发展状况的回顾

我国宏观管理与政策学科发展状况的回顾

时间:2022-07-1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我国宏观管理与政策学科发展状况的回顾_中国管理研究与实践——复旦管理学杰出贡献奖获奖者代表成果集自1978年起,我国陆续有200多所大专院校设立管理学系或管理学院,成为推动中国管理科学发展的一支主要力量。中国科学院的一些研究所以及国家有关部门的政策与管理研究机构也为我国管理科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我国管理科学的发展有自己的特点,明显带有中国科学发展的历史痕迹。

自1978年起,我国陆续有200多所大专院校设立管理学系或管理学院,成为推动中国管理科学发展的一支主要力量。在一些著名的大学中,与管理科学专业相关的研究生人数已占到全校研究生总数的1/5左右,大学已成为我国管理科学研究的主要力量。中国科学院的一些研究所以及国家有关部门的政策与管理研究机构也为我国管理科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1986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成立时,便设立了管理科学组,开始以国家项目的名义支持管理科学的研究。1996年管理科学组升格为管理科学部,表明了管理科学正逐步为科学界、政府部门和社会认可,开始走向成熟。国务院前总理朱镕基在1996年7月25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学科战略研讨会上作了题为《管理科学、兴国之道》的讲话,对管理科学的地位和作用给予很高的评价,更寄托了殷切的期望。

我国管理科学的发展有自己的特点,明显带有中国科学发展的历史痕迹。管理科学的一些分支学科,以数学和工程技术中的定量分析方法为主要研究手段,在我国有较强的研究基础,发展较快并形成了一定的实力和优势;在经济科技管理的一些领域,我们的研究力量有了很大的发展,在技术创新和高技术产业发展管理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取得了一批有影响的成果。工商管理的研究起步较晚,但随着企业界对管理科学的日益重视,近几年这方面的研究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其中,伴随着我国政治经济改革的进程逐步加快和经济社会转型期积聚的政策需求,宏观管理与政策学科的发展格外引人瞩目。尤其是从1999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设立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后,全国先后有上百所公共管理院系正式成立,极大地推动了宏观管理与政策学科的发展。

一、我国宏观管理与政策学科发展概述

宏观管理与政策学科作为一个学科群,其各分支学科自1978年社会科学恢复重建以来散见于管理学、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学科体系中,并得到一定的发展。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社会体制转轨以及各学科与国际的逐步接轨,宏观管理与政策学科的各分支学科均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并日益得到重视。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确定宏观管理与政策学科为“十五”期间的优先资助领域,其主要领域有:(1)宏观战略管理,包括区域发展与城镇化管理、农业结构的调整与系统优化;(2)创新管理与科技政策,包括创新管理、我国科学研究体系的整体设计与资源配置、技术战略与技术预测、科技安全问题研究;(3)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研究,包括水资源管理、资源环境与产业转型的复合生态管理、典型灾害的系统成因与管理方法; (4)财政与金融管理,包括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制定与协同、金融机构的监管与自律研究、金融工程的理论和方法研究;(5)劳动与社会保障管理,包括劳动力市场管理和社会保障研究。

经过5年的发展,宏观管理与政策学科逐步形成了4大重点资助研究板块,即宏观经济管理(包括产业经济管理、区域经济管理、宏观经济管理与政策、财税管理、金融管理等)、农林经济管理、可持续发展与资源环境管理、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

宏观经济管理方面,主要在金融管理、产业规制、区域发展与管理等领域有所进展,带动了学科的整体发展。尤其是金融管理方面,不少关于资本市场、资产定价、货币银行等方面的项目在“十五”期间得到了资助发展。

在农业经济管理领域,学科稳步发展,国际合作与交流有明显的进展与成果。在农业技术经济、农村劳动力转移、土地管理等领域的研究渐趋成熟。目前,该领域的学者在一些前沿研究方向积极工作,如转基因农作物的影响与发展战略研究、农业资源环境保护与利用管理、农村与农业中的公共产品管理与公共政策、农产品物流等,致力于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三农”问题并努力提供更好的理论方法和有应用前景的成果。同时,中国学者在国际学术舞台上十分活跃,引起国际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管理是多学科交叉的研究领域,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一直得到资助研究和发展。学界围绕生态管理、资源(水、土地、能源)管理与开发利用、环境保护与管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管理和安全管理等研究方向,进行了深入的探索,部分研究成果还在实际管理活动中得到很好的应用。

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领域是“十五”期间逐步受到重视的研究领域,发展相当迅速,目前已是宏观管理与政策学科最大的分支学科,它包括政府管理、教育政策与管理、公共医疗与卫生管理、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的一般理论与方法等。在公共管理一般理论、公共政策的具体领域的应用研究方面有一定的进展。但总体来说,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学科在我国仍处于发展初期,学科边界不清晰的问题尤为明显,研究队伍正在形成之中。

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转轨和政策、管理需求的与日俱增,在主要领域发展的带动下,宏观管理与政策学科整体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各领域成果显著增长,理论和实践不断结合,共同促进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协调发展。

二、我国宏观管理与政策学科理论发展回顾

为更全面地了解我国宏观管理与政策学科研究的发展状况,我们对77种中文核心期刊在1994—2003年间所发表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统计分析,以成果总量、各重点领域的成果数量、各重点领域成果数量的变化三个指标为基础,对近10年来各重点领域的研究作较为系统的分析。

(一)我国宏观管理与政策学科的理论研究概况

1.成果总量

通过对国内77种相关重要期刊在宏观管理与政策学科领域所做研究工作的统计分析表明,近10年来本学科领域发表的论文和其他研究成果数量有了显著增加(见图1)。统计显示,通过近10年的发展,该学科领域的研究成果数量呈线性增长趋势,成果的规模和研究领域不断扩大。这与这些年来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经济社会转型各种社会矛盾、政策矛盾日益突出、宏观管理水平相对滞后等对理论研究提出的要求有关,也是理论应时发展的现实验证。

图1 1994—2003年宏观管理与政策学科论文数量(国内77种核心期刊)

2.研究成果的领域分布

与经济社会改革紧密相关,宏观管理与政策学科的发展针对经济社会改革的各个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全面的研究,研究领域不断拓展,研究重点不断凸显,并与社会热点紧密相联,为改革和发展提供着理论支撑和政策支持。针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日益显现的各种结构性矛盾,如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问题、区域发展与地区差异问题、“三农”问题、宏观调控等,宏观管理与政策学科进行了丰富的研究。数据统计表明,1994—2003年期间,国内期刊论文数量排在前五位的领域分别是城镇管理与区域发展、“三农”问题、环境资源与可持续发展、经济调控与政策、国家战略(见图2)。

图2 1994—2003年宏观管理与政策学科各分支领域论文数量(国内77种核心期刊)

3.各重点领域研究成果的变化

理论的发展从一个侧面也反映了现实的需要,数据表明,1994—2003年间国内期刊发表成果年均增长速度最快的前五个领域分别是国家战略、环境资源与可持续发展、“三农”问题、公共管理的理论与方法、经济调控与政策(见图3和图4)。

图3 1994—2003年宏观管理与政策学科各分支领域论文数量变化(国内77种核心期刊)

图4 1994—2003年宏观管理与政策学科各领域论文年平均增长(国内77种核心期刊)

近10年来宏观管理与政策学科的研究热点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通过对国内77种核心期刊在每个领域的论文数量排序和年均增长速度的排序,我们不难看出国家战略、环境资源与可持续发展、“三农”问题、城镇管理与区域发展以及公共管理的理论与方法始终是该学科的重点和热点领域(见表1)。

表1国内77种核心期刊研究热点综合排序

(二)我国宏观管理与政策学科重点理论研究领域回顾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宏观管理与政策学科的学科群已经具有一定的规模,并在某些重点研究领域有一定的突破和创新,这些领域包括国家战略、环境资源与可持续发展、“三农”问题、城镇管理与区域发展、公共管理的理论与方法、经济调控与政策、创新系统与科技政策、公共安全与危机管理、公共卫生与社会保障、教育与人才等十个方面,要准确把握我国宏观管理与政策学科的发展状况,就必须对这些重点领域的发展状况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

1.公共管理的理论与方法

(1)研究意义

公共管理的基本理论与方法是宏观管理与政策研究的基础,其研究进展是学科成熟程度和研究规范水平的重要标志。加强公共管理基本理论和方法的系统研究,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公共管理理论体系和方法体系,可以为整个宏观管理与政策学科的开拓创新以及与国际接轨积聚实力、助长后劲。这对于提高本学科的整体创新水平具有重要的系统建构意义;对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提高政府的施政能力、应对社会转型期的许多重大管理和政策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而且可以发展出符合中国国情的理论和方法体系。

(2)研究现状

公共管理学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运用多种基础学科知识研究公共部门运作与管理性质、过程与规律的一门应用性较强的管理学科,是一门研究社会公共权威的组织形式、运作机制及其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有效治理的制度行为的科学。公共管理学科在我国正处于创始和形成期,存在大量的理论空白需要填补。问卷调查显示,21%的专家认为我国宏观管理与政策学科在基础理论研究上比较薄弱,缺乏系统性、原创性和理论前瞻性,在研究方法上与国际通用的规范方法相脱节。

通过对中国期刊网77种核心期刊的文献统计分析的结果显示,自1994年至2003年的10年间,关于公共管理基本理论与方法方面的论文数量增长迅速:从1994年的554篇上升到2003年的1 934篇,增幅达到两倍以上,但在总量上仅占全部论文总量的4.59%。这表明我国关于公共管理基本理论与方法的研究发展迅速,但相比于国外的同类研究还相差较远。尤其是与西方公共管理发展相比,在公共治理理论及其在不同公共治理结构中的应用、公共政策过程分析框架与方法、公共组织理论与管理工具及其在学习型政府与高绩效责任政府中的应用等的研究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见图5)。

图5 1994—2003年公共管理的理论与方法发表论文数量(国内77种核心期刊)

目前,我国公共管理学的基本理论体系尚未完全建立,政策分析框架、政府管理的基本工具和方法等仍需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进行开创性研究,我国的公共管理学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

2.城镇管理与区域发展

(1)研究意义

城镇化是世界进入工业化时期以来的全球现象,是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是生产方式、生活居住方式和社区组织方式转化的过程。由于国情条件和体制方面的独特原因,中国在人口资源环境、国际竞争及发展目标等方面对城镇化进程形成巨大压力。探索城镇化发展的普适性特征,顺应城镇化进程的内在规律,总结国内外经验,实行合理的城镇化发展模式和对策,对于支持和促进我国城镇化健康发展、保证现代化战略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区域发展以解决经济增长、社会公平和地区发展不平衡为基本目的,中国各地区的发展极不平衡,无论是西部大开发、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还是中部崛起,都是解决地区发展不平衡、缩小地区差距、实现可持续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区域发展理论的创新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研究现状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积极推动城市科学的发展,对城市化和城镇管理的一系列问题展开研究,主要包括城市化的发展规律、发展道路研究、城市增长及其合理规模的研究、农村城市化的理论与政策研究以及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对策研究。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许多新的问题不断出现,如城乡统筹、城乡可持续发展、城乡土地、区域(流域)交通和城市环境、人口、劳动力的大规模流动和迁移、城市公共安全、城市减灾防灾和危机管理与预警、数字城市等需要进行更为深入和开拓性的研究。

从国内77种核心期刊发表论文的统计结果看,城镇管理与区域发展领域每年发表论文数量总体基本持平,并略有增加,但同时也出现了两次大幅度的变化。一次是在1995年,该领域发表论文数量由1994年的8 194篇减少到1995年的6 254篇,降幅达23.7%,而此后又增加到1996年的8 734篇,增幅达40%。另一次是在1999年,论文数量由1998年的8 386篇增加到1999年的10 038篇,增幅达19.7%,然后又降到2000年的9 275篇,减少了7.6%,此后也呈现出不断下降的趋势(见图6)。

图6 1994—2003年城镇管理与区域发展发表论文数量(国内77种核心期刊)

区域发展一直是经济学关注较多的话题,区域经济增长理论研究涵盖了资源基础、专业化、区域创新、人力资本、知识渗透和技术创新等领域,更多地从经济学的角度给予了较多的关注。但区域发展不能仅考虑经济目标,必须综合考虑环境管理、资源管理、经济发展和人口管理等多方面问题,要综合运用经济学、管理学等理论,并实现理论和技术上的突破。

3.环境资源与可持续发展

(1)研究意义

中国经济几十年的高速发展消耗了大量资源,迅速的工业化给环境带来了很大破坏。当前,中国已步入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时期。在未来较长一段时期内,资源紧缺、环境保护与可持续投资环境的建立将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对该领域的研究具有强烈的社会需求。同时,对于中国这样一个追赶型大国而言,其在发展中面临的资源与环境问题具有不同于发达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特点和规律,对此进行的管理与政策研究,有可能取得科学突破。

(2)研究现状

在国内外近10年的各类相关研究中,资源与环境问题一直是宏观管理与政策所关注的重点之一。我国在资源与环境领域的研究主要是针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环境管理问题进行的。主要的研究内容包括:资源短缺、环境污染问题的现状与成因;资源、环境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问题;环境管理与治理;环境保护的方法和途径;资源有效合理利用中的管理问题;绿色GDP;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贸易摩擦与生态投资环境问题;减灾管理问题等。

从国内77种核心期刊发表论文的统计结果来看,每年发表数量总体呈现明显的增长趋势,从1991年每年发表1 621篇增长到2003年的4 372篇,增长幅度为170%。从1995年至2002年,该领域每年发表论文数量连年上升,增长幅度达到了228%。此后的2002至2003年又略有下降(见图7)。

图7 1994—2003年环境资源与可持续发展发表论文数量(国内77种核心期刊)

与国外相比,我国环境资源与可持续发展在以下几个方面具有较大的差距,如自然资源的财产权问题、可持续性问题、对资源与环境的价值评估、基于市场的环境管理政策工具研究、环境问题的数量模型研究、跨界环境问题、环境非政府组织的发展研究、生态投资环境与贸易壁垒、环境与资源管理中利益相关者的行为研究等。

结合中国实际,我国的环境资源与可持续发展还须在能源安全管理体系与政策研究、基于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产业生态系统研究、水资源管理与政策研究等方面具有实质性的突破。

4.“三农”问题

(1)研究意义

“三农”(农村、农业、农民)问题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同时,在产业结构调整以及经济制度转型的新形势下,我国在农林经济可持续发展方面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总体上与国际前沿存在一定的差距。当前,在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形势下,加强对“三农”问题的研究,加强对农林经济管理理论的探索、为我国农业经济的管理实践提出理论依据和政策建议具有重要意义。

(2)研究现状

20多年来,我国的农业经济研究重点围绕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战略,探索实现中国农业和农村现代化以及产业化发展的规律及实现途径。同时,针对我国加入WTO和农业国际化的历史机遇与挑战,积极探索我国农业战略性结构调整的方向、途径与政策,寻求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社会经济环境和农村居民生活质量、推进西部开发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近期,加大了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以及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农民组织化等问题的研究。

“三农”问题在国内77种核心期刊中发表论文的统计显示,1994至1995年发表论文数量出现了23%的降幅。此后,从1995年至2001年,每年论文的发表数量总体明显上升,由1995年的2 782篇上升到2001年的5 994篇,增幅达115%。而从2001年至2003年,论文发表数量基本持平,2002至2003年还略有下降。

但是,对于农业经济数据库的建设、农村老龄化现象及其社会影响、转型经济对农村的冲击影响、民工荒和劳动力供给与需求、乡村治理与管理、乡村危机处理、农村土地制度研究、农产品流通管理等问题还有待进一步解决和完善(见图8)。

图8 1994—2003年“三农”问题发表论文数量(国内77种核心期刊)

5.教育与人才

(1)研究意义

教育是提高全民素质的根本途径。当代世界范围内的教育制度和教育模式都在发生变化,出现了各种新型的教育机构和教育形式。教育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多年来,九年制义务教育已经基本普及,高等教育发展迅速,各种职业教育与培训逐渐增多。目前,在提倡终身学习、自主创新的时代,教育与人才的研究无疑是提升综合国力的重要途径。

(2)研究现状

我国的教育与人才培养在新中国成立的50多年中取得了长足发展,全民受教育程度显著提升,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各种教育形式全面发展,人才培养成果显著,教育与人才培养对国民经济的贡献日渐显现。在过去的理论研究中,基于教育教学以及人才培养的模式、方法等微观层面研究较为丰富,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行,实现把人口负担转变为人力资源优势、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以及发挥教育和人力资本的先导性、全局性作用等一系列具有时代意义的话题提到了理论发展的前沿。

从对国内77种核心期刊发表的论文数量统计来看,该领域每年发表论文数量出现明显的上升趋势,从1994年发表14篇上升到2003年发表92篇,增加了5.6倍。发表论文情况总体可以分为两个阶段:1994年至1997年,每年发表论文数量基本持平,没有出现上升现象;从1997年至2003年,每年发表的论文数量几乎连年攀升,从1997年的13篇增加到了2003年的92篇,论文数量增加了6倍多,而且这种不断增长的趋势近年来得以持续(见图9)。

图9 1994—2003年教育与人才发表论文数量(国内77种核心期刊)

6.公共卫生与社会保障

(1)研究意义

公共卫生是广大人民生命健康的保障,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基本支撑条件。我国卫生资源存在总量不足、配置失衡、使用不合理等问题,SARS等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暴露了我国公共卫生体系的许多薄弱环节,公共卫生体制改革出现了一系列新的矛盾和问题。在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和社区卫生等各个方面都需要调整和发展。因此,未来一段时期内,公共卫生是中国面临的最紧迫、最重要的问题之一。作为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在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过程中,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公共卫生体系,实现人人拥有健康保障的目标,对现实和理论都带来了重大挑战。

与公共卫生体系同时提出的是社会保障问题,从中国的实际情况来看,在经济体制改革和人口老龄化的大背景下,中国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了对旧有的以企业为保障单位的社会保障制度进行社会化的改革。转型经济国家中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难度远远大于市场经济国家。研究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保障制度并由政府提供相应供给对保障居民的生存和发展的权利、稳定社会经济生活、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效运行是具有深远的意义。

(2)研究现状

我国现有的公共卫生研究主要是基于公共医疗卫生的体系、运行、资源配置以及重大传染性疾病的控制等问题进行,但这些研究在“SARS事件”等一系列公共卫生事件中遭遇到瓶颈,即对传统的公共卫生医疗体系提出了挑战,加强适应未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的公共卫生体系研究、适应平民需求的医疗服务体系改革等成为现实的需要。

社会保障制度是政府实施再分配的一个重要工具,是弥补市场分配盲目性的一个工具。在这一基本理论之下,社会保险和社会救济中的各种问题都有相关研究成果。社会保险是研究的重点,其中的养老保险、健康保险和失业保险因其所涉及的人口之众和对经济的影响之深成为重中之重。在失业保险方面,主要研究内容集中在如何变对失业人口的消极救济为积极的就业措施上;在健康保险方面,主要集中在怎样控制道德风险和健康保险费用方面。养老保险仍然是学界研究的重点,一是因为人口老龄问题日益严重,二是因为大量的养老基金可能对经济发展产生较大的影响。相应地,养老基金的管理也成为研究重点。虽然国内学界在探索社会化的保险制度过程中作了一些研究积累,但目前的研究在基础理论、定量分析、着眼于社会保障制度的长期可持续发展等方面仍显不足。

对该领域在国内77种核心期刊中的统计结果来看,每年发表的论文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从1994年的282篇增加到2003年的500篇,增幅为77%。但是从1999年之后增幅较小,1999至2003年增加幅度只有3.7%。在1999至2000年和2002至2003年发表论文数量出现了两次小幅的下滑(见图10)。

图10 1994—2003年公共卫生与社会保障发表论文数量(国内77种核心期刊)

7.公共安全与危机管理

(1)研究意义

我国不仅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频繁、分布范围广泛、灾害造成损失最严重的少数国家之一,而且人为灾害也频繁不断,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由于灾害造成的损失明显呈现上升趋势,以洪水灾害的直接损失为例,1993年为630亿元,1994年为1 700亿元,1996年为2 200亿元,而1998年据民政部的统计更是高达2 460亿元。进入21世纪以来,各种重特大公共安全事件频频发生,对国家和公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因此,加强公共安全和危机管理的研究不仅是理论发展的需要,更是对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回应。

(2)研究现状

我国于1989年成立了“减灾十年”委员会,一些学者从自然灾害对社会发展影响的角度,以中国为案例,探讨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也有学者从灾害学、管理学、经济学、统计学等学科相结合的角度,以全球灾害问题为背景,侧重中国的国情,对灾害问题做了系列研究。但有关灾害管理方面的系统研究不多。

我国关于重大公共安全的预防控制研究工作起步较晚,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进行环境风险评价与人为灾害评估方法的研究,1990年开始突发性化学事故应急救援的试点工作,“八五”期间“重大危险源评价与宏观控制技术研究”项目被列为国家科技攻关课题并取得了较大研究进展。近年来,在灾害预报、风险评价与管理等方面也有一定的进展。

我国现代意义上的危机管理理论研究却处于起步阶段,“9·11事件”之后,公共部门危机管理才引起了我国政府与学者的高度重视,一些课题相继出现:牛文元、丁元竹、张成福、马晓河和台湾空中大学洪秀菊博士、瑞典Crismart危机研究中心的Bengt Sundelius教授、Eric Stern博士等先后对我国公共危机管理与政府责任问题的相关领域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2003年“非典”之后,我国公共危机管理研究集中到公共卫生与健康、社会保障与弱势群体保护、政府问责机制建设与公共服务等领域。胡鞍钢、王绍光等主持的课题,针对日益突出的社会不平等、不公平、不稳定及其他社会危机,明确提出以国家基本制度建设为中心的战略构想,目的在于通过国家制度建设消弭社会危机;薛澜等主持的“社会变革中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课题,课题成果《危机管理:转型期中国面临的挑战》一书从社会转型期的时代大背景探讨了我国现阶段危机形态的根源和特征,勾勒出我国现代化危机管理体系的基本框架,为促进公共治理结构的顺利转型和社会的协调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模式。2003年4月,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成立了“SARS事件”危机管理课题组,到6月底,该课题组在3个月内共提供了32份SARS专题报告,并形成专著——《透视SARS:健康与发展》。此后,危机管理在国内学术界掀起了一股热潮,出版了大量的学术成果。

但是,我国目前的危机管理研究大多集中于对公共危机定义、分类、诱因以及国际经验的借鉴等理论层面的探讨,注重于政治学、社会学角度的定性研究,理论研究较多,实际操作性研究较少,在某些关键概念和领域并未实现共同话语,公共危机管理学科尚未形成。

对该领域在国内77种核心期刊发表论文的统计分析显示,每年发表论文数量总体有明显的上升趋势,从1994年的172篇增加到2003年的691篇,增加了3倍多。从1995年至1999年,每年发表论文数量连续五年大幅增加,增长幅度达3.4倍。而从1999年以后,该领域每年发表论文数量基本持平,只有小幅度的波动,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见图11)。

图11 1994—2003年公共安全与危机管理发表论文数量(国内77种核心期刊)

8.创新系统与科技政策

(1)研究意义

建设和完善国家创新体系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国家已将加强创新体系建设作为今后一个时期科技工作的重点之一。与一般市场经济国家不同,我国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指导下完善制度建设。对我国国家创新体系的研究不仅仅是像许多国家那样通常集中在各行为主体之间的联系和创新环境上,还包括政府职能的转变和各行为主体的重塑,涉及许多新的因素。因此,对创新管理深入而广泛的研究不仅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也会带来重要的理论进展。

同时,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全球知识经济的发展趋势,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是建立创新型国家的有效载体。一国的科技管理与政策水平,对其科技发展产生直接影响,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意义。

(2)研究现状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引进技术创新管理理论以来,在技术创新管理的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有关技术创新模式、模仿创新、核心能力与技术创新的关联、二次创新理论、持续创新理论、创新系统等的论述均引起了国际学者的高度重视。

但与国际上目前主要集中的创新政策、国家创新系统的度量、国家创新系统与国际创新系统的关系、产业创新和区域创新研究相比,我国创新管理研究还需要提升,具体包括:进一步加强创新管理整体理论体系的研究;面向企业技术创新实践和微观及操作层面的研究;加深不同产业和技术领域的创新管理模式与轨迹的研究;产业创新和区域创新;从战略管理的高度融合创新行为、加快技术创新管理与网络经济、电子商务等学科的融合等。

科技管理与政策一直是各国学者研究的重点领域之一。近年来,该领域的研究表现出明显的扩展与深化。从科技政策扩展到更广泛的科技与创新政策,注重研究基于科技的国家与区域创新能力;加强了高技术领域的战略与政策研究,尤其关注纳米、生物、信息技术领域;强调科技服务于社会目标(如安全、环境目标)等。我国关于科技管理与政策的研究,主要以促进科技与经济相结合为主线,围绕科技体制改革、创新系统建设,科技投入、基础科学与高技术发展等问题进行研究,也开展了一些政策分析、政策工具的综合运用等方面的研究。

从对该领域在国内77种核心期刊发表论文的统计来看,每年发表论文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从1994年的363篇增加到2003年的1 092篇,增幅为200%。尤其是从1995年到2001年,每年的发表数量连续递增,这一阶段的总增幅达310%。但从2001年至2003年发表数量又出现逐年减少的现象(见图12)。

图12 1994—2003年创新系统与科技政策发表论文数量(国内77种核心期刊)

9.经济调控与政策

(1)研究意义

经济调控与政策是政府弥补市场失灵、进行补缺的有效手段,是我国经济社会良性运行的有效保障,对于调节经济发展速度、保证经济发展水平、调整产业结构、维护社会公平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2)研究现状

自1978年以来,我国政府和理论界就一直注重经济调控与政策手段的运用,从“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政策确立到改革开放、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西部大开发、“三农”问题的解决等,都体现了经济调控与政策的水平和效用。理论界关于经济调控和政策的讨论也从国家主导理论、国家干预理论向国家参与理论方向发展,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快速、高效发展。

从对经济调控与政策领域在国内77种核心期刊中发表的论文数量统计来看,该领域每年发表的论文数量总体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1994年发表论文数量为2 015篇,而2003年上升到3 307篇,上升幅度达到64%。与20种期刊的统计结果相类似,该领域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94年至1995年,每年发表的论文数量出现下降的现象,下降幅度达22.5%。第二阶段是1995年至2001年,该阶段每年发表的论文数量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尽管1997至1998年的发表数量略有下降,但总体来说年发表数量由1995年的1 561篇上升到2001年的3 566篇,增长幅度达到了128%。第三个阶段则出现在2001至2003年,年发表论文数量出现连续递减的情况,降幅达7.3%(见图13)。

图13 1994—2003年经济调控与政策发表论文数量(国内77种核心期刊)

10.国家战略

(1)研究意义

任何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的生存、发展等基本利益,都必须依据一定的客观条件实现自己的理想、价值和国家战略目标。中国作为具有五千年历史的世界大国,当然有着自己的价值观、传统、文化和民族理想。同时,中国必须在任何复杂的形势下,清醒认识和牢牢把握自己的根本利益和力量,制定和实施符合本国原则和利益、符合国家力量条件、有助于实现国家战略目标的国家战略。

国家战略是指导国家各个领域的总方略,是筹划和综合运用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外交和精神力量,保卫国家安全,振兴国家,以达到国家目标的科学和艺术。国家战略的研究对于中华民族的振兴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研究现状

我国的国家战略主要体现在党和国家的总路线、总纲领、总方针之中,并且随着社会进步和国情的变化而不断地发展。国家战略包括国家发展战略、安全战略、外交战略等一系列路线、方针、政策,如“科教兴国”、“西部大开发”、“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等国家发展战略的提出,对振兴中华具有深远的意义。

从国内77种核心期刊的发表论文统计结果看,1994至2003年,在国家战略领域每年发表论文的数量一直上升。1994年发表论文1 212篇,2003年发表论文4 401篇,增长幅度达到263%。自1995年以后,每年发表论文数量都比前一年有所增加,尽管增长幅度不尽相同。其中1995至1996年增长幅度较大,达61.3%。此后,发表论文的增长速度放缓,例如1998至1999年增长幅度为9%(见图14)。

图14 1994—2003年国家战略发表论文数量(国内77种核心期刊)

三、我国宏观管理与政策学科的发展状况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民主法制体系的逐步完善,中国的经济、社会体制发生着重大转型,尤其是自20世纪90年代以后,公共管理作为宏观管理与政策学科中的主要力量,在我国获得了迅速发展,有力地推进了相关学科资源的优化整合。当前,我国的宏观管理与政策学科已具备了一定的研究基础和优势,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和制约因素。

(一)发展优势

1.我国宏观管理实践的现实需求是宏观管理与政策学科发展的巨大推动力

宏观管理与政策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该学科的主要任务是为宏观管理与政策制定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参考。目前,我国正处于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时期,国家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发展目标,新的形势和任务对政府进行宏观管理与政策制定的实践提出了一系列问题和挑战,这些现实需求成为促进宏观管理与政策学科发展的巨大推动力。

2.研究队伍逐步形成并发展壮大是宏观管理与政策学科发展的重要基础

我国宏观管理与政策学科的研究队伍主要集中在高等院校、研究院所、政府政策研究部门等系统内。随着公共管理学科的建立与发展,一些从事管理科学与工程和工商管理学科研究的学者,以及从事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自然科学等领域研究的学者开始汇集到宏观管理与政策学科中,共同推动着该学科的发展。研究队伍的逐步形成和成长壮大正成为促进宏观管理与政策学科快速、良好发展的重要基础。

3.国家资助力度的逐渐加大是宏观管理与政策学科发展的重要保障

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中央、地方政府逐年加强了对宏观管理与政策研究的投入。作为资助该领域基础理论研究的主要机构之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近年来逐步增加了宏观管理与政策学科的资助经费和资助项目数量,提高了资助强度,不断优化资助政策,使资助范围和领域更加符合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大理论需求与现实需求,逐步形成了布局合理、决策科学、兼顾公平与效率的整体资助格局,对促进我国宏观管理与政策学科的建设与发展起到重大的引导和推动作用。

(二)不足与制约因素

1.宏观管理与政策学科尚未形成比较一致的研究范式

作为一个应用性较强、学科交叉特色比较鲜明的学科群,宏观管理与政策学科涉及的研究问题十分广泛。加之该学科还处于初创发展阶段,来源于不同学科的研究者由于学科背景、研究志趣等方面的差异,使他们对宏观管理与政策学科的一些基本理念、研究方法等缺乏共识,目前尚未形成公认的学科理论体系。学科自身的性质和学科发展正处于初创期,决定了宏观管理与政策学科尚未形成也较难形成比较一致、相对稳定的研究范式。这一特点赋予了宏观管理与政策学科多样性的创新活力和发展空间,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该学科的规范化与国际化的发展进程。

2.基础理论研究相对薄弱,有中国特色的原创性研究比较缺乏

由于我国的宏观管理与政策学科还处于发展的初创阶段,使该学科的基础理论研究比较少,原创性的研究工作更少,尚未形成系统、完善的基础理论体系。我国在本学科领域的研究者较多以政府当前工作的重心和社会热点问题来调整自己学术关注的焦点,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着“追热点,赶潮流”现象,基础理论研究相对薄弱,主要以引借国外已有理论成果为主,具有中国特色的本土化、原创性基础研究成果比较缺乏。就中国的宏观管理与政策学科而言,没有系统深入的基础理论研究,学科的整体水平就难以提高,没有中国特色,就无法在国际学术领域占据独特的地位。

3.研究方法的规范性和合理使用有待进一步改善

在专家问卷调研中,一些专家认为我国宏观管理与政策研究在研究方法上与国际先进方法脱节。相当多的研究只采用定性方法,一般是运用资料分析、文献研究为主的方法进行思辨分析和论证,很少开展实证分析和深入的案例研究、实地研究和实验研究。主要表现在研究内容与实际问题联系不够紧密,研究的理论成果实际应用性较差,难以用于管理实践的指导;研究多采用定性方法,研究方法不规范、不科学,造成研究结论经不起推敲,难以与国际学术前沿接轨;大部分研究是以实际问题为导向的,而对宏观管理与政策学科的基础理论研究较少,未形成系统的基础理论体系。由于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和严密性不够,致使研究结论很难取得良好的信度和效度,不能与国际学术前沿接轨。

近年来,国内学者在努力推进研究方法的规范化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另一方面,出现了方法选择不当的问题,迷失于“方法的丛林”,实际上是研究方法不规范的另一种极端表现。对于处在初创发展期的宏观管理与政策学科而言,尤其需要根据研究要求来选择和发展适当的研究方法。

4.理论研究不能为实践提供有效的知识支撑

通过问卷调查、座谈和访谈,通过对中国期刊网上的研究论文所使用的关键词以及国内思想库研究成果的统计分析发现,当前我国宏观管理与政策的学术研究热点与我国政府工作的重点是比较一致的。这便出现了我国宏观管理与政策研究中的一种悖论式的判断:一方面,大量研究成果的内容与现实结合紧密;另一方面,问卷调查中多数专家认为,中国的宏观管理与政策研究中存在较大的理论与实践脱节问题。

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之一是,不少研究人员在研究的思路和方法方面存在缺陷,真正紧贴政府运作与社会现实问题的实证分析和深入的案例研究不够,现场研究和观察实验研究更加缺乏,从而没有很好地解决理论研究与实际问题之间的依存路径与对应关系。因此,虽然研究题目直接针对了现实需求,但研究得到的结论对实际应用的支撑力度却比较差,更难以直接地应用到宏观政策与管理实践中。这种理论研究不能为实践提供有效知识支撑的另一原因在于,多数研究主要是仅仅限于就事论事,缺少整体性、实用性、前瞻性和预见性研究。

此外,宏观管理与政策的研究与制度因素密切相关,很多体制机制上的约束对宏观管理与政策问题的研究起到了严重的阻碍作用。是在现有制度约束下进行学科的研究,还是突破制度因素的束缚进行自由的探讨与研究,成为决定学科今后发展情况的重要因素。同时,国家对宏观管理与政策学科的资助渠道较多,一些资助渠道还没有明确自己的定位,各渠道之间缺乏足够的沟通和协调,造成资助资金的分散和资助项目的重复。此外,学科代码还未完全统一,对宏观管理与政策学科的发展不利。

(三)研究力量

我国宏观管理与政策学科的研究力量主要集中在国家宏观决策及其综合研究部门、高等院校、社会科学院、党校和军队相关研究部门这五大系统内。经过多年的发展,研究队伍不断成长,研究实力不断提升,研究成果不断丰富。据有关部门不完全统计,我国有上千家政策研究机构为各级政府宏观决策与管理提供咨询服务。

国家宏观研究部门是隶属于政府决策部门的研究机构,他们侧重于对国家发展中出现的重大现实问题进行研究,直接向政府提供可供使用的政策建议。例如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发改委、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等都有从事宏观管理与政策研究的部门。这些研究部门的大部分研究人员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是本研究领域有影响的专家,并在周围聚集了一批稳定的合作研究力量,他们为我国宏观管理与政策领域的理论研究与实践作出了重要贡献。此外,这些研究机构还与UNDP、亚洲开发银行、福特基金会、OECD等国际组织、外国机构和国内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进行科研合作,促进了多种研究力量参与我国宏观管理与政策学科的发展与建设。

高等院校也是进行宏观管理与政策研究的重要力量,他们通过设立研究中心、参与相关课题的研究以及开设宏观管理与政策的相关专业,有力地促进了宏观管理与政策学科的研究和发展。通过对专家调查问卷的统计分析,专家们认为在宏观管理与政策领域研究力量最强的前五个高校或研究机构分别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和复旦大学,而中山大学、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浙江大学和武汉大学则紧随其后。自1999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设立公共管理专业硕士学位(MPA)以来,高等院校宏观管理与政策学科的发展获得了新的动力和契机。目前全国有近百所高校设立了公共管理学院或公共管理教育中心,有100所院校获得MPA试办权,涵盖了大部分国内知名高等院校。同时,由于宏观管理与政策学科交叉性强的特点,高等院校中的经济、政法、工商管理等领域中也有很多学者从事宏观管理与政策领域的研究工作。MPA教育将依托高校雄厚的教学资源和师资力量,培养出高素质、专业化的国家公共管理干部队伍,并推动建立起一个高效、协调、规范的公共政策管理体系。MPA教育的发展状况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高校在宏观管理与政策领域研究水平的提高和研究力量的壮大。

此外,社会科学院作为我国重要的科学研究部门和教育机构,拥有优厚的学术资源和强大的研究队伍,在宏观管理与政策领域的研究中有着其他研究力量无可比拟的优势,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党校和军队的相关研究机构围绕国家发展的现实需求和自己的研究优势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工作,在宏观管理与政策研究领域同样发挥着特殊的重要作用。

总之,我国宏观管理与政策学科经过20多年的发展,尤其是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资助发展下,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理论研究为实践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但同时也要看到,我国的宏观管理与政策学科发展相对较晚,还有许多不足和发展空间,需要通过国家、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各方的努力加以推动,以期对我国的改革和发展继续发挥更大的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