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为什么要对粮食主产区进行利益补偿

为什么要对粮食主产区进行利益补偿

时间:2022-07-1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国家对粮食主产区的利益补偿,主要包括直补、最低收购价、粮油临时收储和产粮大县奖励等。会议确定,要完善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国家还要建立粮食生产发展基金,专项用于主产区的粮食生产投入。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健全农业支持保护体系,改革农业补贴制度,完善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这对于调动粮食主产区积极性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都具有重大意义。

粮食主产区在进行资源配置、项目投资和农民择业方面,付出了高昂的机会成本。一是耕地用于种粮的机会成本高。在经济活动中,土地是最基本的生产要素。经济发达地区的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无一不是伴随着大规模的耕地占用。或者说,经济发达地区的经济增长是以消耗大量耕地资源为代价的。与此相反,那些负责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主产省,大都成了“粮食大省、工业小省、财政穷省”。另外,即使从种植业内部来看,粮食与其他经济作物相比较其收益也是比较低的。可见,耕地用于种粮存在较高的机会成本。二是主产区发展粮食生产的资金压力较大。随着国家对农业投资力度的不断加大,粮食主产区承担的农业投资项目也越来越多,需要配套的资金也越来越多。使得粮食主产区陷入“产粮越多财政负担越重”和“贡献越大义务越多”的境地。一些地方政府把这种现象叫作“背着包袱抓粮食,抓了粮食背包袱”。三是主产区农民外出就业的成本较高。在主产区,几乎每个农户家庭都种有粮食,那些外出打工的农民因家里种有粮食,往往需要在农忙季节赶回家里帮忙,很多时间都耽误在路上,而且还要花费不少钱在交通费用方面。

国家对粮食主产区的利益补偿,主要包括直补、最低收购价、粮油临时收储和产粮大县奖励等。2013年4月3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开展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工作。会议确定,要完善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建立健全农业投入增长、生态补偿、粮食产业发展保护等机制,增加中央财政对粮食大县的奖励资金,新增农业补贴向主产区和优势产区集中。

目前来看,要想提高粮食主产区抓粮食的积极性,还需要尽快改善其财力较弱的现状。国家可将财政转移支付与粮食生产(产量或调出量)挂钩,依据粮食生产目标完成情况对主产区予以奖励。国家还要建立粮食生产发展基金,专项用于主产区的粮食生产投入。这样既能调动主产区政府开展粮食生产的积极性,又能形成粮食生产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此外,为形成粮食安全责任共担的局面,要积极发挥市场的引导作用,建立和完善产区和销区之间相对稳定的购销衔接和利益补偿机制。要鼓励销区与产区通过远期合约方式建立稳定的长期购销关系;鼓励销区到产区直接投入,建立稳定的粮食生产供应基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