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农村集体经济多样化实现形式的萌芽阶段(世纪年代)

农村集体经济多样化实现形式的萌芽阶段(世纪年代)

时间:2022-07-1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统分关系的失衡使作为统一经营层代表的农村集体经济,其实现形式在这一时期发展得并不快,探索创新也非常少。正是矛盾的存在推动了实践的发展,进入20世纪90年代,我国许多农村地区逐渐由被动转为主动,开始了对农村集体经济实现形式的积极探索。

4.3.1.1基本概况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恢复了农民的生产主体地位,释放了其生产积极性,从而使得双层经营体制中“分”的层次的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1984年全国粮食产量较1978年增长了33.6%,农民人均收入增长了85.5%。[15]林毅夫在测算了我国1978年至1984年农村种植业产值增长率之后,认为增长率中的46.89%是由家庭承包责任制的绩效所贡献。[16]农业产出和农民收入的快速增长使得人们在对“分”极力推崇时,似乎淡忘了“统”的存在。统分关系的失衡使作为统一经营层代表的农村集体经济,其实现形式在这一时期发展得并不快,探索创新也非常少。许多农村地区的集体经济主要围绕尚未承包出去的“四荒”资源进行承包、租赁,或者开办经营集体所有的乡镇企业。

承包、租赁的出现与发展,主要是由于集体所有的土地归农民个体承包经营后,农村所剩的集体财产或资源就变得较少而且还非常零碎分散,由于集体经济组织缺乏经济实力对其进行整合改造,所以大多数村庄就选择了简便易行的承包、租赁制形式来获取集体经济收益。承包制和租赁制形式都是在集体所有的基础上,以合同方式规定双方的责权利,并通过对集体财产进行发包或者出租来获取承包费或租金作为集体收入。许多村庄主要是对集体所有的荒山、荒沟、滩涂、水库等进行承包租赁。

被邓小平誉为“异军突起”的乡镇企业其前身是社队企业,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进入改革开放后,为适应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合理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同时实现“以工补农”促进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的富裕,1984年乡镇企业在得到国家政府部门的肯定和支持后进入快速发展轨道。在1984至1988年期间高速增长,这一时期乡镇企业通过就地取材、生产和销售不仅节约了成本而且带动了周边农民的快速致富,这一阶段的总产值增长到6459亿元,平均年增长44.9%,发展乡镇企业职工9545万人,所创造的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比重的34%,东南沿海地区这一比例更高。[17]但是80年代末期以后由于多数乡镇企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规模小且重复建设严重,影响了其竞争能力的提高。

4.3.1.2发展评价

相比于改革开放前集体所有、统一经营的单一实现形式,20世纪80年代以后,农村集体经济的实现形式有了新的变化,出现了承包制、租赁制及乡镇企业等形式。这些实现形式的出现和发展,不仅创新了农村集体财产的经营管理方式,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集体经济收入。但是,承包制和租赁制主要依靠集体资源或财产的发包和出租,收入渠道单一且收益不高,还经常受制于集体资源或财产的多少,从而在发展农村集体经济上速度缓慢,所能够提供的集体收入也十分有限。有限的农村集体经济收入使许多乡级和村级集体经济管理和服务功能弱化,农业基础设施荒废,农业科技推广进展缓慢,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

80年代成长和发展起来的乡镇企业乘着改革的东风实力越来越强大,为农村经济的繁荣及农民收入的增加做出了贡献。但是这一时期,以非农产业为主发展起来的乡镇企业,其所涉足的生产项目几乎都与农业毫无关联,既不能达到就地取材、节约成本的目的,也不能有效组织分散的农民为其提供购销服务。因此,这一时期的乡镇企业在农业产业化发展中的作用是极其有限的。而且,集体经济产权主体的虚位,使得原则上人人都有的乡镇企业并没有让其成员——农民真正的发挥主体作用,没有实现“民有、民管、民享”,政经合一的管理方式使许多乡镇企业沦为“干部经济”,少数人得实惠,从而导致了集体财产的流失。

20世纪80年代所出现的这几种实现形式,虽然为农村集体经济实现形式多样化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思路,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集体收入,但总体来说,其并没有使集体统一经营层的作用诸如生产服务、管理协调、招商引资、资源开发等有效发挥出来。而与此同时,伴随农村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的推行,市场经济的逐步引入,如何有效满足农户在农业生产中对农田水利、农技服务的需求?如何有效解决小农户的买难卖难问题?正是矛盾的存在推动了实践的发展,进入20世纪90年代,我国许多农村地区逐渐由被动转为主动,开始了对农村集体经济实现形式的积极探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