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世纪~年代

世纪~年代

时间:2022-03-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世纪50~60年代是号召中西医结合的时代。当时传统中医强调“脉学”,凭脉诊病。中西医结合者便想研究“脉诊仪”代替“手把脉”诊断。问诊,包括病史、现代医学检查都要参考。当年的这项研究给我打下了“整体医疗”学术思想的基础,健康人的体质类型也有虚实之分。这项研究虽然创新了中医基础研究,参加了一些全国性学术会议,用事实证明了“脉诊仪”无实际应用价值,纯脉学的观点是不科学的。

20世纪50~60年代是号召中西医结合的时代。当时传统中医强调“脉学”,凭脉诊病。中西医结合者便想研究“脉诊仪”代替“手把脉”诊断。中医学的脉诊分为三部(寸、关、尺)、六候(左手为心、肝肾,右手为肺、脾、肾),形态就更多了,而且还有足背的脉象。我认为这些是不可能用仪器代替手来诊断的。本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我们决定实际调研中医的基本理论。临床先从调查研究中医四诊的面、舌、脉诊开始,从健康人群和各种疾病人群中,在全国各地进行调查研究。历时4年,通过几万例的调研总结,证明各类型的面、舌、脉象在健康人群和各类疾病人群中均可出现。虽然出现的比例不同,古人也有“舍脉存症”或“舍症求脉”的说法。而我们的结论是:“中医诊病要四诊(望、闻、问、切)合参。”问诊,包括病史、现代医学检查都要参考。当年的这项研究给我打下了“整体医疗”学术思想的基础,健康人的体质类型也有虚实之分。不能见有虚的现象就用药来补;或对虚象体质的病人一味攻邪,不调体质。

这项研究虽然创新了中医基础研究,参加了一些全国性学术会议,用事实证明了“脉诊仪”无实际应用价值,纯脉学的观点是不科学的。但因处于中医研究刚刚起步的阶段,中医治病全凭脉诊的观念仍牢驻人心(包括病人),因此,我们把研究重点转向单方、单味药的研究。为什么现在我选药治病能掌握其一专(指药性)而多功能(药理药效)的使用,因为我有亲自验证多种方药的经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