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总载体选择的要求

总载体选择的要求

时间:2022-07-1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 总载体选择的要求总载体选择是总载体方案的关键工作,须根据专业自身情况,在可选择作总载体的众多选项中,作出合理决策。对各种不同类型的总载体,用于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必须满足一些共同的要求。

第一节 总载体选择的要求

总载体选择是总载体方案的关键工作,须根据专业自身情况,在可选择作总载体的众多选项中,作出合理决策。

一、总载体选择的基本要求

在人才培养中,能够有效达成人才培养目标,既具有市场因素,又适合学生实践制作的设备、装置或系统,都可以经过选型、开发和设计,成为人才培养的“总载体”。对各种不同类型的总载体,用于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必须满足一些共同的要求。

(一)具备生产和教学的双重属性

总载体设备、装置或系统必须具备明确的生产属性和教学属性。

生产属性指总载体实质上是一种在教学过程中,按工厂实际环境生产制作而成的设备、装置或系统,是一个完整生产制作过程的产物;教学属性是表明,这个设备、装置或系统是一种为教学、训练而开发的系统化教学载体,满足教学全过程的教学需要,有教学属性。即总载体在教学活动中生产制作,在生产制作中教学。

(二)突出的系统性、功能性、产品性、可开发性特点

用系统理论观点来看,总载体及其分载体、子载体系列,经过系统性开发成为一个系统,即一个完整的设备、装置或技术系统,具备完整功能的产品化特点。总载体及体系的教学功用是完成对学生学习和训练而承载知识和能力训练内容的。总载体及其分解、组合,承载的实践训练内容,生产制作的应用,作为总载体构建课程体系的依据等要素,构成总载体体系。总载体体系能涵盖专业内全部核心课程和大部分专业技术课程的工程实践项目,促进学生职业素质的养成。同时,总载体要能适应新的变化,留有学生较大的自主开发空间。

(三)符合“三全”要求

一是全过程:总载体能够提供贯穿于学生学业的每个学业阶段,直至学生学业结束的全过程的专业技术、应用能力训练的教学载体条件和环境条件;二是全面:总载体能够承载起学生绝大部分知识学习和能力训练的内容;三是全部:基于总载体方案,将专业学习训练的课程、实践教学以及实验实训进行优化组合,在总载体平台上进行有机串联和组合,围绕能力目标进行教学展开。

(四)总载体来自生产现场或实际工程情境

总载体设备要来自生产实际,产品特性和所采用技术原理符合专业的技术特色和发展方向,其零部件和元器件属于生产实际所采用的,加工制作流程和工艺完全与实际生产一致。仅从实践角度看,基于总载体人才培养实际上需要执行的是一个产品完整生产过程,可以在工厂环境下实施,也可以逼真地模拟生产实际环境及条件在校内基地进行,其要求和过程与工厂实际情况相同或相近。

(五)须有市场化潜力和社会化培训功能

总载体通过选型、设计和深度开发而成,在选型和设计时,应该进行充分的市场化研究,选择已经市场化的产品用于人才培养方案的总载体,或要使经设计开发的总载体具有市场化潜力。同时,应赋予总载体产品社会化培训、服务等功能。

(六)易于回收利用

作为总载体设备、装置或系统,必须有较高的标准化系数、较高的零部件通用互换性。除少部分零部件因加工训练的需要而要进行有目的性的训练教学,安排主动替换外,大部分零部件和元器件重复利用即可重新组合组装成台,易于重复使用和回收利用。

二、总载体的模型及选择

总载体模型指潜在被选用作为总载体的设备、装置或技术系统的基本形式和状态。总载体模式的设定,是为总载体梳理出最佳的选择和设计方式,为总载体选择后续工作进行必要的准备。总载体模式理念要求,在条件允许前提下,要立足于专业实际,克服某些制约因素,创造条件来完成追求最佳效果的总载体模型。

(一)总载体“理想模型”

从选择的角度度看,总载体模型有理想型和实用型,各自有其适用条件。总载体模型的选择必须根据专业自身条件和实际需要,也要考虑后续深入工作展开的可操作性问题。

1.理想模型

具有总载体的全部特点、来源于生产现场和工程实际而选择或开发,同时还具备市场化因素和条件的可以商品化的总载体,或现有成熟的产品、设备直接选用的是理想化总载体,这种形式即总载体“理想模型”。理想化总载体模型的本质是能够使产品市场化或已经市场化产品,这是制订和实施总载体人才培养方案的方向和目标。

理想的总载体应致力于市场调查研究,在深化与企业的技术合作基础上,选择企业已经有的或正开发的设备、装置或技术系统作为总载体,按照市场需求和规律校企联合生产制作,在训练学生的同时,将合格产品推向市场。

2.理想模型的选择

理想模式存在局限性,即学生通过总载体做出来的产品(总载体)的进度需要和企业协调,产品规格及质量完全符合企业标准。因而,总载体或其中部分不太适合的生产制造项目也需一并在总载体教学法上由学生完成制作加工。另外,理想型总载体未必全部包含总载体方案的教学计划规定的内容,造成人才培养方案不一定完整,因此这类总载体具有理想特质。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通过校企合作直接选用生产实际设备作为总载体,教学上会更有特殊效果。但是,受到产品定型的限制,所选择总载体不一定完全达到教学目标的设定,一些知识点或能力训练项目没得到相应开发,难以具备载体教学的灵活性。

(二)总载体“实用模型”

与“理想模型”总载体相对应的有“实用模型”,它本着学校和专业实际情况的另一种选择,同样起到利用总载体进行人才培养的作用,且具有其他方面的优越性。

1.实用模型

相对理想模型,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针对区域经济服务的基本任务,在满足专业目标前提下,学校在结合企业参与,在总载体模式理念和方法指导下,进行合理选择、精心设计和深入地开发符合总载体要求和特征的设备、装置或技术系统作为总载体方案下的总载体,并力求推向市场。这类总载体更符合当前一些学校的实际情况,其形式为总载体“实用模式”。

2.实用模型的选择

实用模型的总载体需要进行“总载体”的分解和载体系列重复性使用设计,除能力训练和教学需要重新加工制作零件和消耗品外,大部分标准件或外购件可重复使用。同时,在开发过程中,可以进一步跟踪新技术及其应用,保证训练内容的时效性和技术先进性。

总之,总载体理想模型有市场化特点,总载体实用模型在兼顾市场化可能性的同时,更突出实用总载体具有的重复性和可持续开发使用特点。具体选择哪种模型,需要根据学校人才培养的需要和实际情况而定。

三、总载体的来源分析

因为总载体来源很多,就需要对来源的类别及属于总载体的模型种类作出分析。为便于更好地结合学校实际情况,为后续的总载体体系的工作展开进行铺垫。总体分析的结果是,总载体来源可归纳为四种类型,分属于两种模型。

(一)总载体的来源

由于专业背景不同、区域经济类别不同、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规格不同,企业与学校合作的方式不同,总载体的形式和种类也会不同。但是,能够有效达成人才培养目标,符合人才培养对总载体设备的要求,既具有市场潜力因素,又适合学生实践制作的设备与装置,都可以经过选型、设计和开发,成为人才培养的总载体。

总载体的选择大体有两个大的方向:成熟的市场化产品直接选用,新型总载体设计开发。从工程技术的角度看,第一大类总载体主要工作是进行技术选型;第二大类总载体需要进行精心的工程设计,按照产品开发的程序和方法,进行设计制造。

1.通过技术选型产生总载体

总载体的技术选型的含义是:从专业目标出发,根据学生所需要掌握的技术技能和综合应用的要求,对现有市场化或成熟的产品进行技术解析、技术原理对比、产品制作过程分析、教学适应性分析、校企合作协作预测等,选择其为人才培养总载体的过程。

2.通过工程设计产生的总载体

从专业目标出发,根据学生所需要掌握的技术技能和综合应用的要求,通过校企合作,对具有潜在市场化条件的新产品进行方案规划设计、工程技术设计,用于制作具有系统化教学载体的设备、装置或系统——总载体。总载体设计时,承载学生学业过程全部知识学习和能力训练,所包含的技术原理范围和先进性、零部件结构合理性、技术技能训练的针对性、产品制作过程可行性、教学适应性等都必须高度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

(二)总载体类型分析

对总载体来源大类别进一步细化后,总载体来源可以分成:现有产品直接作为载体、按照已有产品的成套图纸制作而成载体、校企合作开发载体、自主开发载体四类,见表4-1。这四种来源类型,各有特点。前两种基于技术选型,后两类基于设计开发;前两种是理想模型,后两种属于实用模型。

表4-1 总载体来源、比较及分类

 

(1)现有产品直接作为载体 以满足总载体要求,可以采用已经市场化的成熟产品直接作为总载体。这类产品已经设计定型,结构固定,正投放市场使用。这种载体常见形式是通用设备,即已经定型生产的标准化设备。

这类总载体应用在人才培养上的特点是成熟度高、可靠度高,加工制造工艺成熟,用于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的开发工作量小。

但是,这种总载体针对性往往不高,受产品固有功能和结构限制,难以完全囊括总载体方案的“三全”特点,需要对其结构或技术原理适用方面进行相应改造,才能符合人才培养对总载体的要求。另外,若通过校企合作,直接选择企业在制产品为总载体,按照总载体方案的教学和生产制作同步理念和方法,则会受到企业实际生产进度协调、产品质量标准的统一、生产条件的完备等问题的限制。

(2)按成套图纸制成总载体 对适合作为总载体的已有成套产品图纸的设备进行筛选,以图纸为基础,按图施工生产制作出产品,可以作为总载体方案的总载体。

这类总载体的特点是产品特性相对成熟,图纸经过了生产制造环节的验证,做载体时开发工作量较小。这类载体常见于标准化图集中,企业使用过的图纸以及经过合作交流从其他国内外院校获取的实训设备图纸。

但是,完全适合某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和特点,还需要对选型后的成套产品图纸进行相应改造,调整或增减一些产品功能。另外,这类载体还包含有试制以达成总载体功能的过程以及市场潜力的分析考虑。

(3)校企合作设计、开发总载体 校企联合开发总载体是指与合适的企业联合,以企业和学校共同适用为目的,组成联合开发机构,进行总载体的设计、开发以及试制和生产,力求达成人才培养对总载体的要求,并能够在载体生产制作后服务于企业。这类总载体可在校企合作程度高、在企业需求旺盛的条件下实施设计开发。

该类型总载体是比较理想的形式,产学研结合度高、针对性强、产品有市场化条件,是我们追求的总载体实用模式,应尽可能推行、力求实现。

但是,根据目前实际情况,完全实施这种形式的总载体开发具有一定困难。开发工作涉及面宽、协同工作量大,不易实施,企业积极性难以保证。另外,即使能够实施,由于企业实际需要,总载体功能和结构上也未必能够极大程度地涵盖学生专业学习和训练。同样,即使有深度的合作关系,总载体生产制作方面也或多或少地存在生产制作的协调问题。

(4)院校为主,独立设计、开发的总载体 这类总载体是根据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需要,由学校为主,延请有关企业参与一定程度的合作,按照产品开发程序和过程进行设计、开发的总载体。

这类总载体的优点在于可以遵循总载体人才培养的一切要求,完全针对专业培养目标要求进行,在开发、设计之初,就充分考虑到如何分解总载体,与课程体系、工作情境、教学条件等有机对接和融合匹配,实用价值最高。该方法需要严密的市场调查,合理制订技术方案,在有条件的前提下开展。

自主开发总载体,在设计制作上都有一些条件限制,教学准备工作量大。但是,工作量大价值也大。另外,市场化也需要在设计开发时慎重考虑和研究并作为一个主要课题大力解决。

四、总载体五项工作及要求

总载体体系的建设和运行是人才培养方案的两大支柱之一,也是总载体方案的起点。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围绕总载体主要的工作是选型、设计、开发、制造和考核五个工作内容。其中“选型”主要是针对理想模型总载体所要做的工作,“设计”主要是针对实用性模型的总载体所要做的工作,其余三项工作所有总载体都需要做。

(一)选型

总载体选型是指从专业目标出发,根据学生所需要掌握的技术技能及应用要求,对现有市场化或成熟的产品、利用成套施工图纸和技术资料可以制作的产品,进行技术解析、技术原理对比、技术参数筛选、产品制作过程解构、教学适应性分析、校企合作协作的可操作性等进行对比选型,选择符合总体要求的产品为总载体方案人才培养总载体的过程。

即便是成熟产品做总载体,在用于人才培养时,还有必要进行相应技术改造,与课程体系设计和课程开发结合起来,满足人才培养特殊需要,进行必要的改进设计工作。

(二)设计

总载体设计是指:从专业目标出发,根据学生所需要掌握的技术技能及应用要求,在校企合作前提下,对具有潜在市场化条件的新产品进行方案规划设计、工程技术设计和深入的技术开发应用,用于制作具有系统化教学载体的设备、装置或系统——总载体。设计过程赋予所设计的总载体承载学生学业过程全部知识学习和能力训练的功能,所包含的技术原理范围和先进性、零部件结构合理性、技术技能训练的针对性、产品制作过程可行性、教学适应性等都必须方便地进行课程体系建设和课程开发,高度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和总载体要求。

需要注意的是,为人才培养专门开发的总载体设备、装置或技术系统,实际上在开发方向、总载体适用范围等方面,同样具有类似选型工作任务。

(三)开发

在基于总载体设计的人才培养方案下,将总载体与课程体系及课程有机结合,通过总载体与传统学科意义上的课程对接融合、课程对载体开发提供技术条件和要求等方法,开发出总载体环境下新型课程,并构建起课程体系。

总载体开发过程,实际上含有总载体结构的细化、分解,并进行课程体系架构的双重含义。因此,无论是通过选型或设计方式选择出总载体,都需要进行深度的课程开发工作。

(四)制作

在具体教学实施上,总载体、分载体、子载体构成的系列化载体,在经过深度开发的各阶段课程的学习、训练、培训等教学活动中,同步进行生产制作,实行递进性的分步训练。整个制作过程,在生产实际环境中,按照工艺规程完成。

总载体制成后,须进行安装、调试、运行等技术过程,这个过程也是学生最终综合训练的过程。完成总载体产品制作验收后,学生专业技术培养基本结束。

(五)考核

利用总载体设备的制作过程和制作成果,对人才培养效果及课程目标是否实现进行考核,体现职业教育重视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培养的观念,也是总载体的一项重要任务。在工程实际环境下,考核以实践为主,一是制作过程考核,二是制作质量的检查,使考核内容直观清晰,且能够对接职业能力标准的相关要求。

因此,利用总载体进行考核工作,需在总载体各个阶段任务中,都要考虑和设置以总载体制作过程和每次制作的结果为重点内容的考核。

[本节提示]

1.总载体的选择要满足生产和教学的双重属性。总载体具有产品功能,来自生产现场或实际工程,有市场化潜力和社会化培训功能,易于回收重复利用。

2.现有产品直接作为载体、按照已有产品的成套图纸制作而成载体、校企合作开发载体、自主开发载体四类总载体来源中,前两种基于技术选型,后两类基于设计开发;前两种是理想模型总载体,后两种属于实用模型。

3.围绕总载体有选型、设计、开发、制作、考核五项主要工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