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总载体制作及适用

总载体制作及适用

时间:2022-07-1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单纯生产性试制总载体设计完成后,或以适当的校企合作方式,或借助学校力量、资源以及对外协作,进行总载体试制。除校企合作,为特定企业而设计总载体使其具有市场化条件外,还应充分发挥总载体的特殊培训效果,即学校

载体从设计到产品,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设计完成后首先就要进行产品的试制,其次是后续的适用及使用,甚至进行相应的技术鉴定等工作。总载体设计完成后,应当进行试制即试生产过程,完成总载体的基本定型,从而使总载体课程体系定型。

一、总载体试制

由于各学校或专业的具体情况不同,对总载体的试制,可以采取在没有学生参与的情况下进行的单纯生产性试制,视作总载体方案的实施准备过程;也可以将总载体试制纳入教学计划,在有学生参与总载体的设计和试制过程的情况下,试制阶段就成为与教学同步的教学过程,是同步性的试制。同步性试制更加符合总载体理念,应尽量采纳。

(一)单纯生产性试制

总载体设计完成后,或以适当的校企合作方式,或借助学校力量、资源以及对外协作,进行总载体试制。这种试制原则上是独立于教学活动之外的直接试制过程,涉及总载体体系的多个方面。这种试制过程取决于学校自身条件、专业基础条件、专业建设的改进及安排等。另外,试制过程中要加强对外协作,对一些外购外协件,应当组织专门力量加以解决。

生产性试制方法的特点是时间短,制作周期可控,发现设计方面的问题能及时解决,投入教学资源虽然密集但是高效,为后期教学做准备的时间较为充分。

(二)同步性试制

总载体用于教学的特点之一就是载体设备由学生自己制作完成。因此,在设计完成经过严格的评审后,按照总载体模式理念和方法,总载体分解后新的系列化载体,应该由学生逐一参与制作,与教学计划分阶段同步展开。

总载体同步试制的特点是与教学配合,学中做和做中学更加紧密,符合总载体人才培养理念,清楚地判别载体设备是否符合教学规律和教学目标,发现问题可以直接改进。但是,同步性试制周期长,问题积累往往会很多,解决起来较慢;由于是试制性质,学生参与程度和进程安排应该充分细化和详尽,否则难以合理地进行教学管理。

(三)试制总结

总载体设备完成试制后,应尽快组织试制总结。总结的关键在于以验证产品功能、检验产品性能,评价与课程体系对接融合情况,判断经选型、设计的总载体能否完成教学任务、是否达到总载体方案的要求。

对总载体试制结论,必须反馈到下轮次的总载体设计、改进之中,尤其是要对总载体教学适用问题进行认真总结,提出合理化建议

(四)技术鉴定文件编制及鉴定

按照产品开发程序以及总载体方案的要求,须编制总载体成套技术文件,用于总载体课程体系实施的指导,并作为一种专用的特殊教材。

一般地,在总载体通过试制,经过反复改进、基本定型后,须进行图纸修订、鉴定文件编制,按照产品开发按程序或总载体教研科研项目申报规定,进行技术鉴定。

二、总载体制作与适用

试制完成后,经改进的总载体可以全面投入教学适用。基于总载体应用的特点,课程体系设计和课程开发是围绕总载体而展开的。但课程体系实施前,需要制订课程体系实施性计划,使课程体系实施和总载体生产制作同步进行。在执行课程实施性计划时,须注意总载体在适用方面和实际使用上的问题。

(一)载体设备的动态使用

总载体伴随着学生的学业进展而改变着形态和功能,在教学过程中处于动态的情形中。一些分载体、子载体只用于教学的某个阶段的某门或几门课程,但在以后仍伴随学生的学业,最终还要参与到总载体总体形态构成中,即各个阶段的制成的分载体、子载体直至总载体最终制成一直发挥作用。因此,学生的这一系列制作成果成为学生学业“终身制”形式。为此,教学管理要在载体的延伸、管理、使用上详尽设计,计划周全。

(二)载体设备重复使用安排

总载体在试制完成后,就将投入教学使用。一般来说,总载体适用于一个届次的学生专业学习全过程,而下一届学生可能会接着使用上届学生使用过的载体设备,这是一个良性的循环过程。

按照总载体课程体系实施性计划,可以做这样的安排:在行业领域基本能力训练中,每个届次的学生只是加工、制作载体设备中那些典型的零部件,进行典型的工艺操作,而非载体全部;在专项能力训练上,可只对上届学生使用过的载体进行部件拆换、重新组合,达到单项专业能力训练的目的即可。因此,载体制作时,新的替换零部件和元器件,只是那些易损件和教学要求必须更替的部分,而不是全部。总之,是以能力训练足够为度原则,仅完成针对能力训练的典型零部件部分来框定制作范围,而绝大部分总载体结构将会重复使用。

载体的绝大部分零部件必然是重复或循环使用,这是总载体作为系统化教学载体的基本要求。这很重要,因为教学进度和教学成本都会与加工、制作量有关。

(三)总载体管理

总载体一旦验收合格,应该作为教学设备对待,而非单纯的教具,在管理上有较大的复杂性。因此,需要采用专业管理与专职管理相结合的管理办法。

1.专业管理

专业管理是从设备管理的角度来实行的。为此,要把验收合格的总载体纳入设备管理范畴,严格执行资产管理制度和条例,建立必要的记录(包括资产台账、资金管理、使用规则、维护保养规则、备品备件管理、易损件和耗材管理、报废管理等管理办法和制度等),使得载体设备在规定的寿命期间完全服务于教学。

2.专职管理

专职管理是指专门的管理人员所进行的,对总载体设备的使用、维修、换件、采买零部件和日常管理工作,原则上应有专门的人员负责。

总载体的特殊性在于它具有动态性和形态的变化性,随着教学进度的改变而改变,因此,在管理上应该制订专门的措施和办法,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避免一旦做成就束之高阁的低效行为。

(四)对外培训和市场化

总载体是设备、装置、系统,是由学生亲手制成的。虽然在制订总载体方案和制订计划时,就有市场化的考虑,但如果市场化的措施和方案随时间推移发生了变化,可能会出现新的问题,如随着制作的积累,载体数量会越来越大。对此要高度重视,做出必要的安排。其解决思路有两条。

一是如前所述,在载体设计时,尽量提高载体的标准化系数、零部件通用率,只把那些必须经过操作、加工、替换的零部件拆换下来,不降低载体的整体作用,从而使载体绝大部分零部件和元器件可重复使用或回收利用,以减少消耗、控制成本。

二是加强载体的商品化工作。除校企合作,为特定企业而设计总载体使其具有市场化条件外,还应充分发挥总载体的特殊培训效果,即学校利用总载体进行对外培训,提高总载体的使用效率。还可以通过适当途径销售到其他需要对学生进行相同内容培养的学校、生产单位、企业员工培训部门、社会职业培训机构等。

[本节提示]

1.总载体试制可纳入教学计划,在有学生参与总载体的设计和试制过程的情况下,试制阶段就成为与教学同步的教学过程,是同步性的试制。同步性试制符合总载体理念,应尽量采纳。

2.学生各个阶段制成的分载体、子载体,直至最终制成总载体都一直发挥作用,是学业“终身制”形式。

3.在行业领域基本能力训练中,每个届次的学生只是加工、制作载体设备中那些典型的零部件,进行典型的工艺操作,而非载体全部;在专项能力训练上,可只对上届学生使用过的载体进行部件拆换、重新组合,达成单项专业能力的训练目的。

4.在载体设计时,应尽量提高载体的标准化系数、零部件通用率,只把那些必须经过操作、加工、替换的零部件拆换下来。在总载体方案实施中,无论何时,都要加强载体的商品化工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