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印度经济增长所取得的收益与成本孰大孰小

印度经济增长所取得的收益与成本孰大孰小

时间:2022-07-1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虽然印度经济增长较快,但是目前印度仍属于中低等收入国家。(二)收益之印度人均经济水平的提升印度与中国一样同属于人口大国。数以亿计的贫困人口早已成为印度经济发展的沉重负担,贫富差距加大等贫困问题阻碍着印度人民生活质量的提升,进而影响着印度社会的安全与稳定,限制着印度经济增长质量的提升。(三)收益与成本之印度市场开放根据世界银行

上文中介绍了中国经济增长的现状,包括中国国内经济的增长、人均水平提高、国际经济交流合作的日益频繁与中国经济的增长成本等,本书将在这一章节中简单介绍印度经济增长的现状,其展开的结构与中国相似,具体而言:

(一)收益之印度经济的总体增长

印度是在1991年开始进行大规模的经济改革。据世界银行的数据显示,1978年印度的国内生产总值(现价)为1397亿美元,1991年印度的国内生产总值(现价)为2748.423亿美元,2012年印度的国内生产总值则增长到18358.182亿美元。印度自1991年以来经济都保持一个较为快速的增长,GDP增长速度较高。印度2013年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为6.9%,2012年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为5.08%,2011年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为6.64%,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为10.26%,而此次印度经济增长速度下滑主要是由于印度受经济危机、金融危机传染效应的影响冲击造成的。虽然印度经济增长较快,但是目前印度仍属于中低等收入国家。

据统计,印度1990年第一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 33%,第二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6%,第三产业占41%;2000年印度第二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 27%,第三产业则占49%;2009-2010年度第一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4. 6%,第二产业约占28.2%,第三产业占 57. 2%[2]。自印度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印度的第一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逐渐下降,而第三产业则在1990年后迅速发展。《印度国情报告(2011-2012)》中显示,印度2009-2010年度服务业增长10.5%,2010-2011年度增长9.3%,2011-2012年度则增长9.4%,且印度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在2011-2012年度达到59%。从上述数据中可以看出,印度的产业结构与欧美发达经济体较为相似,服务业是印度经济增长的引擎。除此之外,服务业还为印度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根据“印度2009-2010年度就业及失业情况调查”显示,印度城市每1000个就业人员中,582人在服务产业中工作。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印度2013年居民专利申请数量为10669件,2012年专利申请数量为9553件。2014年5月莫迪就任总理以来,推行了一系列经济改革措施,极大地加深了印度改革的深度与广度,促进了印度经济的增长,使印度经济释放出新的活力,2014年第三季度印度经济增长率高达8.4%,第四季度增速为6.6%。

(二)收益之印度人均经济水平的提升

印度与中国一样同属于人口大国。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印度人口为12.37亿,其中0-14岁占印度总人口的30.21%,15-64岁占印度总人口的64.79%。人口基数大,人口结构相对年轻,但是人口增长较快给印度造成了许多环境、资源、社会等方面的问题。部分机构与学者则认为印度庞大的人口基数并不会阻碍印度经济的发展,反而会是印度经济发展的优势,这是因为印度的人口结构相对于其他国家较为年轻,具有较为突出的劳动力比较优势,人口红利也将继续发挥其作用,促进印度经济的快速发展。据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印度1997年人均国民总收入仅为420美元,2004年人均国民总收入为620美元,2011年人均国民总收入为1420美元,2011年人均国民总收入比1997年多1000美元,是1997年的3.38倍,人均国民总收入在2003年后增加的尤为快速(如图3.2所示)。但是从教育上来看,2010年印度的中等教育毛入学率仅为63.21%,15岁及以上成人识字率也不高,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印度人均国民总收入的提高。从上述数据可以明显地看出,尽管印度自改革以来经济增长速度较快,但人均国民总收入较低,属于中低等收入国家,人民的生活并未获得较大的改善。

图3.2 印度人均国民总收入(现价美元)(美元/人)

另外,印度的贫困问题严重,早已成为阻碍印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经济改革以来,印度政府都将减少失业、增加就业、减少与消除贫困作为重要的执政目标,采取了多项措施来解决限制印度经济社会发展的顽疾—失业与贫困,但结果都收效甚微。人均经济发展水平不高以及贫困人口比重大是印度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印度1994年贫困人口比例(按每天1.25美元衡量贫困人口占人口的百分比)为81.7%,2010年贫困人口比例(按每天1.25美元衡量贫困人口占人口的百分比)为68.8%,2012年贫困人口比例(按每天1.25美元衡量贫困人口占人口的百分比)为59.2%,2012年印度农村贫困率为25.7%,印度贫困人口的比例远高于中国,虽然印度贫困人口一直处于减少的趋势,但印度的脱贫速度远远低于中国。2005年印度基尼系数为33.38%,2010年印度基尼系数则有所上涨,为33.9%[3]。数以亿计的贫困人口早已成为印度经济发展的沉重负担,贫富差距加大等贫困问题阻碍着印度人民生活质量的提升,进而影响着印度社会的安全与稳定,限制着印度经济增长质量的提升。

从印度的失业问题上来看,据世界银行的数据显示,1992年印度劳动力参与率(占 15 岁以上总人口的百分比)为61%,2013年印度劳动力参与率(占 15 岁以上总人口的百分比)仅为54%;2010年总失业人数占劳动力总数的比例为3.5%,2013年印度总失业人数占劳动力总数的比例为3.6%。印度人口的快速增加加大了印度的就业压力,劳动力参与率下降,加之种姓、宗教、政党间矛盾的相互作用,印度的劳动力从事经济活动的难度加大,劳动力市场改革缓慢,印度的人口红利不能得到充分利用,失业问题已成为暴力事件等违法犯罪案件的主要根源,严重影响了印度社会的公平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莫迪的经济改革中也提到了修改劳动法,以打破目前印度劳动市场僵化的局面,进而提高劳动力流动效率,然而却遇到了层层阻力,甚至导致了2015年9月初印度各地爆发反对修改劳动法的大规模罢工。

(三)收益与成本之印度市场开放

根据世界银行统计的数据,1978年印度货物与服务进口额为104亿美元,货物与服务进口占GDP的6.47%。货物与服务出口额为116亿美元,货物与服务出口占当年GDP的6.21%。货物与服务贸易额占GDP的12.68%;1991年印度进行经济改革时货物与服务进口额为255亿美元,货物与服务进口占GDP的8.35%。货物与服务出口额为248亿美元,货物与服务出口占当年GDP的8.35%;2012年印度货物与服务进口额为4440亿美元,货物与服务进口占GDP的31.5%。货物与服务出口额为3180亿美元,货物与服务出口占当年GDP的23.8%。印度与中国一样对世界市场的贸易依存度逐渐加深,尤其是1991年经济改革后印度进出口贸易大幅增多。

1978年印度外国直接投资净流入仅为1810万美元,占当年GDP的0.01%;1992年印度外国直接投资净流入为2.77亿美元,占1992年GDP的0.09%;2012年外国直接投资净流入达到240亿美元,占2012年GDP的1.3%,2012年外国直接投资净流入额是1992年的86.6倍,印度经济改革以来外国直接投资净流入额增幅较大。2010年印度国家软件和服务公司协会公布研究报告上的数据表明,印度的信息技术服务产业和业务流程外包产业在印度2009财年的出口额达到497亿美元,占2009财年出口总额的28.1%[4],信息技术服务等产业的快速发展使印度也获得了“世界办公室”之称。

(四)印度经济增长的成本到底有多大?

与中国相似,印度经济改革以来,其国内生产总值与人均国民收入都有着较大程度的提升,经济数量上增长迅速。根据WTO公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印度商品进口额位列世界第十二位,占全球商品进口总额的2.4%;商品出口额位列世界第十九位,占全球商品出口总额的1.7%,印度与中国一样逐渐成为全球生产链条中必不可少的一环。改革开放所带来的不仅是话语权的增强,还有金融市场的联动性、环境污染、社会政治不稳定因素的增多。徐有俊等(2010)通过多变量DCC-GARCH模型研究了多国股市的联动性,分析认为印度股市与世界各股市的联动性要大于中国股市;印度与国际发达股票市场的联动性要大于与亚洲新兴市场的联动性[5]。印度有着庞大的人口基数与有限的耕地面积,自20世纪60年代起,印度就已经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使得土壤受农药污染的情况亦非常严重,其负面效应也正在显现。根据2013年3月美国能源部能源情报署(EIA)公布的数据,印度已成为仅次于美国、中国和俄罗斯的石油和石油产品消费国,排世界第四位。印度的经济安全受国际市场冲击的威胁正在逐步加强,与此同时,地区发展的不平衡、贫富差距的增大等因素都不利于印度政治、经济、社会稳定以及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