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资本主义社会中消费增长比生产增长缓慢的真正根源

资本主义社会中消费增长比生产增长缓慢的真正根源

时间:2022-07-1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凯恩斯在《就业通论》第二十二章“略论商业循环”中没有特别论及经济危机和失业的根源问题,但在整个就业一般理论体系中确实是讨论了这个问题的。这同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经济现实完全不相符合。资本主义生产是高度发展的商品生产。因此,在资本主义生产的本质中就包含着不顾市场的

凯恩斯在《就业通论》第二十二章“略论商业循环”中没有特别论及经济危机和失业的根源问题,但在整个就业一般理论体系中确实是讨论了这个问题的。

他把就业不足归结为有效需求不足;而有效需求不足,则又追溯为对消费品需求不足和对投资品需求不足。这两方面需求不足中,首先强调消费不足。他虚构了消费倾向基本心理规律来解释“消费增长小于生产增长”、“富裕中的贫困”、“社会愈富裕,则其实际产量同生产潜力之间的差距愈大”这种矛盾现象的根源。关于消费倾向基本心理规律,在第七章中已详加分析评议,不再重复。在凯恩斯关于经济危机的根源问题方面,这里只扼要指出下列各点:

(1)凯恩斯承认消费(市场)增长比所得(生产、就业)增长慢,即生产增长与消费增长之间的矛盾现象这种病态。相对于其庸俗前辈来说,他对经济危机这种资本主义痼疾在症状上的观察和论述,要比较合乎现实情况一些。我们应当肯定这一点。

(2)在这种病症的根源问题上,他从流通领域出发,进而编造出人类有爱好储蓄的心理的天性,从而虚构一个统一的、超阶级性的适用于全体消费居民的消费倾向基本心理法则,去解释资本主义条件下,相对于生产不断扩大之消费基础的相对狭隘性,这就完全错了。在前面第七章评论消费倾向这种唯心主义规律时,已经论证了: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及其相应的分配关系这种前提下,贫富悬殊,消费能力和消费习性有着严酷而深刻的阶级差别,根本不存在这样一个超阶级性的普遍心理规律。他把经济危机的根源归结为这种所谓人类“天性”。这同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经济现实完全不相符合。

(3)凯恩斯又用储蓄倾向——消费倾向的反面去解释就业不足这种病态。他完全抹煞资本主义条件下储蓄的阶级性,抽象地用“人们”关于生活达到舒适界限以后的储蓄,概括为一个储蓄倾向。这样,从消费倾向幻变成这个概念;停留在货币形态上的储蓄,即“人们”愿把货币储藏起来;既不用于消费,也不用于投资。于是,这种储蓄就成了凯恩斯新教义中的“原始罪恶”(“原罪”),也就是凯恩斯就业一般理论体系中关于就业不足这种灾难的根源。(7)资本主义条件下,占总人口绝大多数的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处于各种程度的贫困状态,离“生活达到舒适界限”境域很远,大多没有储蓄,即使某些在业工人节衣缩食,苦积小量储蓄,也是防备日后失业、年老退休、疾病等困窘景况之用。这同资产阶级的资本积累有着本质的不同。凯恩斯用储蓄动机去解释经济危机的根源,实属完全错误。

(4)经济危机和失业问题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产物,其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凯恩斯完全抹煞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及其相应的分配关系,完全抹煞资本主义条件下生产盲目扩大与消费基础的相对狭隘两者之间的矛盾,而编造一个消费倾向基本心理规律(储蓄倾向)去解释经济危机和失业问题的根源,完全是错误的。

现在,我们试把凯恩斯消费倾向这个心理规律的心理因素抽象掉、把论点缩小到这两个增量在相应变动中所出现的差距上,则可以看出:他用自己的独特词汇,在实际上承认:资本主义条件下,市场(消费)扩展小于生产(所得)扩展这种矛盾病象。马克思早就科学地确认了经济危机的这种致命病象。在这一点上(也仅仅在这一点上),凯恩斯同马克思有类似之处,但是,分歧却在于彼此对此种矛盾现象在解释上和评价上的根本对立。这种根本分歧是不容混淆的。

凯恩斯在承认消费(市场)扩展增长比所得(生产)扩展(增长)缓慢这种病象时,他把根源归结到人性:心理倾向。上面第七章已经证明:基于阶级分野,各类贫困居民与富裕居民根本不存在一个统一的、适用于全体居民的消费心理倾向。这样,他所归结出来的根源,根本不能成立。这就宣布了他的消费倾向基本心理规律的破产。

消费(市场)增长比所得(生产)增长缓慢,在商品流通领域内有效需求不足,商品生产过剩,找不到买主,发展到严重境界时就爆发经济危机,这是资本主义的一种致命病象。正如一个病人发寒发热只是病象而不是病症的根源一样,这也只是病象,而不是病症的真正根源。

然则这种病症的真正根源是什么呢?我们试以凯恩斯所承认的上述病象(这也是马克思早已科学地确认的病象)为出发点,提问一系列的“为什么”,一层层地进行追溯,清查出它的真正根源,这就是本节的主旨。下面,我们试分四个层次进行这种追溯工作:

第一层 资本主义条件下,市场(消费)和生产(所得)是两个独立的因素,彼此各自独立行动,前者同后者不相适应,形成矛盾。

资本主义生产是高度发展的商品生产。商品生产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占统治地位,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整个国民财富表现为一个惊人庞大的商品堆积,而一个一个的商品则表现为它的元素形式。商品生产的特点是:生产不是为了自给自足,而是为了进行交换,商品资本——构成资本的物品,本来就是为市场而生产的,必须卖掉,转化为货币;如果卖不掉,或卖掉而大削价,则资本家就不能全部实现商品中所包含的价值和剩余价值,就没有达到经营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目的。

资本主义条件下,商品的生产和消费是既相互联系而又彼此独立的两个过程。这里,特别侧重两个过程彼此独立的这一特点。彼此由不同的人,根据完全不同的动机和心理倾向去完成:前者由资本家根据追求利润(剩余价值的转化形态)的动机,把形成商品之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结合起来,制成商品,完成资本主义商品生产过程。后者(8),由各类消费居民根据各自的收入水平、购买能力以及独特的心理倾向,购买成交,也就是使商品得以出卖,完成资本主义商品的流通过程,使商品中包含的价值和剩余价值得以实现,转化成货币资本。

既然市场和生产是两个彼此独立的因素,二者扩大的幅度可能不一致,市场范围对生产来说可能扩大得不够快,新的市场(市场的不断扩大)可能很快被生产超过,因而扩大的市场现在表现为一个界限,正如原来比较狭窄的市场曾表现为一个界限一样。

第二层 资本主义条件下,市场扩大与生产扩大的步伐不一致,形成矛盾。为什么呢?因为彼此各自的界限截然不同

资本主义生产竭力追求的只是获取尽可能多的剩余劳动,进行大规模生产即大量生产。因此,在资本主义生产的本质中就包含着不顾市场的限制而生产。

整个积累过程首先归结为这样的追加生产,扩大生产。这种追加生产的尺度,是资本自身,是生产条件的现有规模和资本家发财致富、扩大自己资本的无限欲望。

资本主义生产只以资本作为自己的尺度。资本家进行生产是不考虑消费的现有界限的,生产只受资本的限制。那就是说,它是以资本的一般生产规模为条件:按照生产力的发展程度,也就按照用一定量资本剥削最大量劳动的可能性,进行生产,而不考虑市场的现有界限或有支付能力的需要的现有界限。

另外,资本主义条件下,市场扩大却受广大消费者有效需求的限制;而广大工人和其他劳动人民的消费需求,却被限制在低水平,并且根据资本主义生产的性质,必须尽量限制在需求的低水平。那就是说,商品的出售,商品资本的实现,从而剩余价值的实现,不是受一般社会的消费需求的限制,而是受大多数人总是处于不同程度的贫困状态,而且必然总是处于贫困状态的那种社会总消费需求的限制。

这样,市场扩大比生产扩大慢,形成生产过剩,存货堆积,最后矛盾激化,爆发成经济危机。所以,构成现代生产过剩的基础的,正是生产力的不可遏止的发展和由此产生的大规模生产,而这种大规模生产却是在这样的条件下进行的:一方面,广大群众的消费被限制在狭窄的范围;另一方面,资本家的利润成为生产的界限。

第三层 谈消费,首先就要谈占总人口中绝大多数的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消费——受剥削,失业中贫困度日的消费。他们的消费早已被破坏了

资本主义条件下,人口中的最大部分,即工人人口及其他劳动人民,只能在非常狭窄的范围内扩大自己的消费。生产者的最大部分,即工人,只有在他们能够生产剩余价值,或剩余产品时,才有可能受雇用。他们始终必须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者;他们生产的东西必须超过自己的(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才能在自己的这些需求的范围内成为消费者或购买者。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矛盾:一方面,工人作为商品的购买者,对于市场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工人的工资低,收入低,购买力低,商品滞销,这就影响商品生产的规模和增长速度。另一方面,工人作为其特种商品(劳动力)的出卖者,资本主义社会的趋势却是尽可能地把它的价格(工资)压低些,甚至压到最低限度,以求不断地提供最大限度的剩余劳动。经过工人阶级的不断斗争,工资也可能增大一些,但这种工资增大至多也不过说明工人必须提供的无偿劳动有所减少。这种减少永远也不会达到威胁资本主义制度本身的程度。所以,基于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工人始终必须提供可能的最大数额的剩余价值,工资必须只占其劳动所创造出来的价值之一部分,甚至一小部分。这样,在生产过程中,工人的消费能力就已受到克扣,遭到破坏,这就已经确定了工人消费增长的狭窄范围

总之,市场(消费)扩展比生产(所得)扩展缓慢,商品滞销,存货充斥,然后爆发成经济危机。这种病态首先发生在流通领域,但病根却深藏在生产领域消费早已被破坏了

第四层 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的真正根源,在于生产的社会性和生产成果的资本主义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在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本身。

资本主义生产从开始就是社会性的。以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机器大工业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地发展,这种社会性达到了空前的程度。首先,在每个资本主义企业里,都集中着大批劳动者,一起共同进行劳动;劳动产品变成了社会劳动的产品。其次,与企业内部的生产社会化相联系,资本主义的社会分工和生产专业化也有了广泛的发展,各个企业、各个部门之间互相联系和互相依赖的程度大大加强;生产已经变成了一个全社会的行动,整个社会生产已经联结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再次,随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资本主义生产的社会化已经从一国的范围扩大到世界的范围。总之,生产社会化不断促进商品生产的增长和发展。

尽管资本主义生产是高度社会化的,但是这里的占有方式却完全是资本主义私人性的。一小撮资本家占有了社会生产资料,他们凭借对生产资料的私有权,控制着整个社会生产,无情地剥削广大工人群众,将他们的生产成果掠为己有。这就必然使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处于不同程度的贫困境地。第七章所述严重贫困户和一般贫困户就是这种生产成果之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的必然产物。生产社会化不断促进生产的增长和发展,而生产成果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却又束缚着消费能力的相应增长,凯恩斯所承认的“ΔY>ΔC(9)这个资本主义致命病象,真正根源就在这里

综括上述四层分析,我们已经替凯恩斯所承认的“ΔY>ΔC”这种资本主义致命病象找出了真正根源,即在于生产社会化和生产成果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生产社会化促进生产的增长与发展,资本主义生产有一种无限扩大的趋势;而同时由于生产成果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使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支付能力的消费需求(即凯恩斯的“有效需求”的主要部分)却有相对缩小的趋势。这一点,是导致经济危机爆发的最重要最根本的原因

资本家为了追求最大限度的利润,总是力图增加资本积累,同时,竞争迫使他们经常改进生产技术,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量。如果不是生产成果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作祟,把广大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的消费能力束缚在一个狭窄的范围,如果广大群众的消费能够随着生产的发展而能相应地作同样幅度的提高,那么,增加的商品是会很容易找到销路的。但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注定了:资本家是为高额利润而从事生产的,一则必然要不断对在业工人加强剥削,压低他们的工资水平和消费能力;二则资本主义制度必然使一大批工人失业;同时,成千上万的农民和手工业者遭到排挤和破产,他们的生活陷入困苦的境地,消费“有效需求”也就更加低微,第七章所指出的严重贫困户和一般贫困户就是资本主义这种剥削制度所造成的。

这样,一方面是商品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另一方面却是占社会总人口绝大多数的广大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在消费增长上的相对狭窄。生产和消费之间的对抗性矛盾越来越尖锐,到达激化程度时就必然爆发成为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马克思明确指出:“一切真正的危机的最根本的原因,总不外乎群众的贫困和他们有限的消费,资本主义生产却不顾这种情况而力图发展生产力,好像只有社会的绝对的消费能力才是生产力发展的界限。”(10)由此可见,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制度本身。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下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尖锐化的必然表现,只要存在着资本主义制度,经济危机就会不可避免地不断爆发。

凯恩斯的前辈和同辈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如A.马歇尔、A.C.庇古之流闭眼不看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不断爆发和大量失业的经常存在这种铁的经济现实,坚持供给会创造它自身的需求:供给会同需求相均衡的老教条,矢口否定经济危机。凯恩斯面对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及随后的严重萧条,承认经济危机的存在,并且承认“所得(生产、就业)增长大于消费(市场)增长”这一病象,用它来解释“富裕中贫困”这一矛盾现象。两相比较,凯恩斯比其庸俗前辈较接近经济现实。这无疑是一种相对优势,应当加以肯定。但是,他对“ΔY>ΔC”这种病象用“人性”(心理倾向)去解释,企图把这种病象的根源归结为人们储蓄偏好的天性,虚构一个强加于全体消费居民的所谓“消费倾向基本心理规律”,这就完全错了。我们从他所承认的病象出发,分四个层次进行追溯,找出了这种危险病象的真正根源,是生产的社会性和生产成果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而绝对不是同资本主义社会阶级分野完全不相符合的所谓消费倾向基本心理规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