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杜邦公司现有家族管理问题

杜邦公司现有家族管理问题

时间:2022-07-0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团结力量大,学会下放权力,让员工结成真正的团队。这种经营方式一度使公司陷入危机,差点转卖给杜邦家族以外的人经营。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杜邦公司进入多元化经营的阶段,但由于受高度集权式管理的限制,公司亏损严重。1962年,有“危机时代领跑者”之称的科普兰担任了公司第十一任总经理,但是在1967年年底,科普兰却把总经理的位置让给了非杜邦家族成员的马可。

团结力量大,学会下放权力,让员工结成真正的团队。

美国杜邦公司历经两个世纪的发展,如今是美国最大的财团之一,更是全球商业界的巨头。

19世纪,杜邦公司实施的是单人决策式管理,就是管理者对公司实行绝对的控制,事必躬亲。这种经营方式一度使公司陷入危机,差点转卖给杜邦家族以外的人经营。

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杜邦公司决定不再采用单人决策式管理,转而实行集团经营模式,随之建立了执行委员会。由于采取了新的管理模式,公司再度得到振兴。但在此时,杜邦公司仍然采用的是高度集权式管理。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杜邦公司进入多元化经营的阶段,但由于受高度集权式管理的限制,公司亏损严重。经过调查分析,杜邦公司在组织上实行了创新,由集团式经营向多层次分部体制经营转变,在总部之下设立分部,分部下设各职能部门,在这一时期,集权已开始向分权转变。

20世纪60年代初,杜邦公司又面临一系列的挑战:许多产品的专利保护期相继到期,市场上的竞争者越来越多,道氏化学、孟山都、美国人造丝、联合碳化物等公司相继成为杜邦公司的有力竞争者。1960~1972年,美国物价指数上升了4%,批发物价指数上升了25%,杜邦公司产品的平均价格却下降了24%,竞争使杜邦公司损失巨大。这一时期,公司无奈出售了掌控多年的通用汽车公司10亿多美元的股票,美国橡胶公司也转到了洛克菲勒手中,当时的杜邦公司可谓是奄奄一息了。

1962年,有“危机时代领跑者”之称的科普兰担任了公司第十一任总经理,但是在1967年年底,科普兰却把总经理的位置让给了非杜邦家族成员的马可。这开了杜邦公司历史的先河,财务委员会议议长也由家族以外的人担任,科普兰只担任董事长一职,这样就形成了“三驾马车式”的组织体制。1971年,科普兰又让出了董事长一职。

杜邦公司是一个家族企业,因此有心照不宣的规定,那就是家族之外的人不能担任最高管理职务,为了确保杜邦家族的企业不被外人染指,甚至实行同族通婚,因此科普兰的举动在杜邦公司历史上是划时代的变革。但是科普兰对他的举动有一番解释,他说:“三驾马车式体制,是今后经营世界性大规模企业不得不采取的安全措施。”

事实证明,科普兰的革新是非常成功的。

如今,企业的发展越来越依靠群体的努力和团队的协作,管理者已没有逐个听员工报告的时间了。管理者必须学会成功地下放权力,让每一位员工都有机会为企业做出贡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