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实现有效管理

实现有效管理

时间:2022-01-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校长的办学理念需要教师长期的认知与趋同,而校长赢得这种认同重在平时、贵在真诚、赢在人心。学校管理离不开制度,“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但光靠制度管理,至多只是管理教师表层,而很难对其责任心和内因原动力产生影响。

鹿泉市教师进修学校 梁素彦

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新的思想、新的行业对教育的要求越来越多,而社会不同层面对校长和学校抱有越来越高的期待。作为校长,所承担的不仅是让学校持续发展的压力,更是再上一层楼的精神负荷。作为校长,要时常思考一个问题:“怎样做一名大家都认可的好校长?”我认为这两个问题的答案只有两个字——用“心”。

一、专心、勤勉

学校是航船,校长无疑是舵手。校长的工作职责包括系统地规划学校,特别是学校的办学目标及其实现目标的主要途径;形成并完善学习型组织,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提升教师的生命质量;合理配置学校资源,以保证一个安全有效的教育环境;建立起学校、家庭和社区之间的合作关系,改善学校外部环境,引导家长和社会确立起对学校教育的合理期待;采取必要的措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以促使所有学生学业上的进步。校长每天在处理事情,无论是小事还是阶段性的重要事情,都要视轻重缓急,视远近左右,都要把握度。什么时候扬,什么时候抑,要审时度势;什么时候考虑公平,什么时候考虑效率,要有据可依。这就要求校长在处理每件事情的时候专心致志,励志勤勉。

教育是神圣而崇高的。教育的伟大使命是让人们从无知走向睿智,从幼稚走向成熟。校长应是学校教育的灵魂,校长的风格气质、一言一行,都在影响着学校、影响着师生员工。所以,校长不仅是自己的、家人的,更是学校的、全校师生员工的。校长高尚的情操、丰厚的文化底蕴、执著的工作态度、娴熟的工作方法,无不影响着学校。校长对教育的激情;对教育全身心的投入和无私的奉献;校长对教育敏锐的洞悉和准确的把握;对教育的活力和恒心,对教育的追求和探索;对教育炽热的情怀;对教育的创新;对教育求变的思维和不变的热情,无不影响着学校乃至师生员工。

二、用“心”治校

校长的办学理念需要教师长期的认知与趋同,而校长赢得这种认同重在平时、贵在真诚、赢在人心。教师队伍作为学校内部管理的主要对象,提高教师素质、培养教师能力、调动教师积极性和创造性,是增强学校发展活力、提高教育质量、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源泉。校长对学校的管理关键在于紧紧抓住教师队伍这个根本,因此,提高校长管理教师队伍的艺术是提高校长管理水平的最重要的方面,要做到以人为本。怎样才能提高管理教师队伍的艺术?根据心理学家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思想,通过实践与思考,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一)行政管理与率先垂范相结合

校长的职能是领导与管理学校。首先是领导,其次才是管理,领导比管理更重要。所谓领导,一是“领”:领先、领路、指引、率领等;二是“导”:指导、引导、倡导、辅导等。这就是说,领导的言传身教是最具权威的思想政治工作,领导的言行和举止直接影响着一所学校的教风与学风,领导的信心和干劲是推动学校各项工作前进的原动力。领导的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是学校工作立宗旨、明方向、树规矩、严管理的前提条件。只有校长身体力行,教职工才会与你同心同德、共同战斗,学校才能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

领导主动承担责任是获得教职工尊重和信任的基础。有一次安排一位教师去区里开会,但课却没有安排好,造成教学失误,领导主动要求扣除自己的奖金。这些做法在教师中产生很好的口碑,认为领导对自己严格要求,教师就会对领导产生信任,积极努力做好本职工作。

(二)制度管理与情感投入相结合

学校管理离不开制度,“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但光靠制度管理,至多只是管理教师表层,而很难对其责任心和内因原动力产生影响。想要唤起教师的主人翁意识,教师管理就要有学校自己的特点。制度管理既要求共性,又要求因人而异,创造“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艺术,达到教师工作起来不仅用力而且用心的目的,使教师真正把学校教育当做自己的事业。

台湾心理学家曾文星认为,“人们的心理与行为主要被情感所操纵”,只有做到情感相通、心理相融、和谐奋进,才能使教师在最佳氛围里进入最佳精神状态,发挥最佳的教育教学效益。当然,要充分调动教师队伍的积极性,必须恰当运用激励机制。美国心理学家赫兹伯格提出的“双因素理论”,是以情聚人、建设教师队伍的激励理论。“双因素”即激励因素与保健因素。激励因素主要调动人们的积极情感;保健因素主要防止产生和缓解不满情绪。在具体工作中,一方面要不断创造积极上进的情感,不断提高教师的思想道德和业务素质;另一方面,尽量使教师避免产生消极情绪,使大家在互谅、互助、互爱的气氛里为教育贡献才华和力量。

(三)权力因素管理与人格影响相结合

权力是一种控制力,也是一种强制力。校长应当运用权力控制全校师生围绕学校目标进行有序活动,必要时也可用强制手段要求师生服从学校的意志,但一味追求权威、程式化、统一化,要求教师无条件服从,以命令式、指令式取代教师的自主性,久而久之,就造成教师被动工作的习惯,极大地压抑教师创造性和主动性的发挥。在现代学校里,学校领导需要十分重视非权力性影响力的作用,它对教师的激励作用是相当大的,往往能使教师对校长产生发自内心的信赖与尊敬,满怀激情地去执行校长的决策,追随学校去实现管理目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