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改善生态环境与保护珍稀濒危植物的一段回忆

改善生态环境与保护珍稀濒危植物的一段回忆

时间:2022-07-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的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把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放在了重要的地位。现在十几年已经过去了,全市人民正在根据中央关于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部署,研究制定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规划,采取新的措施,仅就当年乌海市委、市人大关于防治沙漠化,改善生态环境与保护珍稀濒危植物的一些情况作一回顾。

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的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把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放在了重要的地位。江泽民总书记指出: 是西部“改善生态环境,地区开发建设必须首先研究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如果不从现在做起,努力使生态环境有一个明显的改善,在西部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就会落空,而且我们整个民族和发展条件也将受到严重威胁。”朱镕基总理也指出: “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是西部大开发的根本和切入点。”这是乌海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面临的新的最好的机遇,有望经过相当时期的不懈努力,取得切实的进步。

乌海市作为地处黄河上游一个荒漠地区,又在阿拉善乌兰布和大沙漠的东南边缘,在 1958年以来大规模的开发建设中,在铁路、公路交通建设,工矿业开发和黄河沿岸农田开垦中,由于一度忽视了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以及当时条件的限制,植被遭到严重破坏,把第三纪残遗珍稀植物四合木,当作引火柴,滥加砍伐,沙漠化严重扩大,付出了重大代价,教训是深刻的。乌海市成立后,总结20年来开发建设的经验教训,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逐步有所认识。1987年 1月16日,中共乌海市委一届二次全体委员会通过的《种树种草,防风固沙,发展种植业、饲养业实施方案》和同年 5月31日,乌海市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关于保护植被,种树种草,防风固沙,改善生态环境的决议》,是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在认识上的一个重要转折。我当时任市委常委、市人大常务委员会主任,亲身参与了这个问题的调查研究与决策的过程。现在十几年已经过去了,全市人民正在根据中央关于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部署,研究制定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规划,采取新的措施,仅就当年乌海市委、市人大关于防治沙漠化,改善生态环境与保护珍稀濒危植物的一些情况作一回顾。

沙漠化的危害,是内蒙古乌海市开发建设中面临的一个重大威胁,不仅关系改革开放的环境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且从长远看,也是关系乌海市存亡的大问题。新疆的楼兰,额济纳河的黑城子,陕北靖边的统万城,由于沙化而覆没,历史的教训,应引以为戒。

1982年,我从乌达矿务局党委书记任上调回市政府担任副市长,分管科教文卫和农业,有机会接触全市农林水利畜牧业的情况,在调查研究乌海农业的特点和发展前景时,逐步认识到沙漠化的严重性。1983年到人大工作后,我作为市委常委,继续就防治沙漠化生态环境建设和农业发展问题作了一些调查研究,得到乌海市委和黄凤歧书记的大力支持。

1986年,我与市农林局长房树茂,副局长尚成贵、林业科技人员黄文明等同志,对海勃湾区、乌达区、海南区沙漠化情况及生态环境保护问题进行了考察研究,深入到海勃湾北部王元地沙区,南部白都贵湾沙区,乌达的河拐子、三道坎沙区及海南区拉僧庙北的沙化区及一些厂矿周围,对植被破坏的情况,以及在农田开垦、公路建设中忽视植被保护造成的问题作了调查,对全市主要沙化区的现状作了摄影拍照,对沙化和生态环境保护中的问题,基本掌握。

乌海大规模开发建设的 30年前, 1926年,冯玉祥的国民革命军从五原南下援甘人陕,配合北伐,在黄河西岸从三盛公到石嘴山还修筑了一条简易公路。解放初期,海勃湾黄河沿岸,灌木草类丛生,又有狐狸又有狼,黄羊经常到处觅食。1958年乌海大规模开发建设以来,由于开发建设中忽视生态环境的保护,植被破坏严重,沙化日益严重。据内蒙自治区林学院一个研究资料,乌海市的沙化面积,20世纪 50年代只有20万亩,到 1981年已扩大到 120万亩,约占到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兰州沙漠研究所一个资料测算,乌兰布和沙漠每年以 4米至 7米的速度向市区推进,黄河水的含沙量每立方米达到24公斤,年输沙量 1.3亿吨,严重影响着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威胁着城市、工矿企业和包兰铁路及 109、110两条国道的安全。20多年植树造林特别是 “三北 ”防护林工程建设有一定的成绩,但沙化的趋势远远没有被遏制,形势是严峻的。

为了学习借鉴邻近地区防沙治沙的经验,我偕同乌海市农林局长房树茂、副局长刘志文,人大常委委员杨宏道、林业技术人员黄文明,以及各区农林部门和有关单位负责同志共 12人,于 1986年 6月17日到20日, 7月27日到 8月11日,先后到阿拉善盟的阿拉善左旗,伊克昭盟的伊金霍洛旗,陕北榆林地区的榆林市、靖边县、定边县的 5个县(旗),19个乡(苏木),30多个种树种草、治沙造林的先进单位进行考察,走访了治沙造林专业户,实地考察学习了先进地区的经验,受到很大启发。

在毛乌素沙地南缘靖边考察治沙

伊金霍洛旗,是成吉思汗陵寝所在地,元代归察罕脑儿管辖,察罕脑儿是当时鄂尔多斯地区的行政、军事、经济、交通的中心,是元朝皇室的封地。历史上曾是水草丰美的地方,是元朝官办的全国 14个大牧场之一。此后,经过历代战乱及几次大规模垦荒,生态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全旗沙化面积由解放初的 45万亩扩大到 300万亩,粮食产量和牲畜头数大幅度下降,有的地方的农牧民不得不搬家。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这个旗大力种树种草,建设以柠条为主的灌木草场,从 1978年到 1985年造林保存面积达到233万亩,人工种草20万亩,封沙育草200万亩,流沙面积由 300万亩缩小到 70万亩,生态效益、社会效益都十分明显。

陕北的榆林、靖边、定边三县(市)位于毛乌素沙地南缘,历史上这里曾是“水草丰盛,景物宜人 ”牛马衔尾的地方。公元 413年,匈奴铁弗部大夏国的赫连勃勃,曾发 10万之众筑统万城于靖边北 60公里之白城子。赫连勃勃尝 “北游契吴(统万城北七十里处的契吴山),升高而叹曰,美哉斯阜,监广泽而带清流,吾行地多矣,未有若斯之美。”所谓 “广泽 ”是指这里有湖泊和沼泽, “带清流 ”是指这里的河水清澈。可见这里当时尚未被沙漠所侵蚀,而是水草丰美风景宜人之地,赫连勃勃才建都于此。到公元 431年,北魏灭夏时,就“获马三十余万匹,牛羊数千万 ”,可见匈奴铁弗部在鄂尔多斯地区畜牧区业经济的繁盛。后因战乱和滥垦滥牧,植被惨遭破坏,毛乌素沙漠迅速扩大南移,越过榆林城 50多公里,大片土地飞沙起伏,统万城“堆沙及城堞”,到 1949年榆林城2万多人被沙挤在东南角很小的范围内。解放后,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他们放宽政策,依靠农民以户承包治沙,加快了治沙步伐,三县(市)造林保存面积达到 800多万亩,在长城线上营造了一条绿色长城。过去 “沙进人退 ”,现在有些地方 “人进沙退 ”,有效地遏制了毛乌素沙漠的南侵。

1996年,陪同巴图巴根考察研究阿拉善左旗乌兰布和沙漠治理

阿拉善左旗在年降水量200毫米以下腾格里沙漠(蒙语天一样高大的沙漠)东缘缓伏流动沙地上, 4年飞播草灌木 30万亩,原来一些新月形流动沙丘,已变成固定或半固定沙地。

伊克昭盟、榆林和阿拉善盟的经验,使我们认识到,只要正确认识自然规律,把防沙治沙改善生态环境,提到可持续发展和关系子孙后代命运的高度来认识,因地制宜,采取正确的措施,沙漠化是可以控制的,沙漠是可以治理的。大大增强了防沙治沙的信心。

根据乌海市的实际和邻近兄弟地区治沙的成功经验, 1986年 9月10日,我们向乌海市委、市政府正式提出了《关于阿拉善盟、伊克昭盟、榆林地区治沙造林情况的考察报告》,建议要充分认识沙漠化的严重性,要把保护植被、种树种草,防沙固沙,改善生态环境摆到经济建设的重要位置上;针对乌海降水量少、地下水位低,造林种草成活率低的情况,提出治沙应以封育保护现有植被为主,严禁砍伐破坏,对沙化严重地区实行大面积封育,对第三纪残遗珍稀植物分布集中的地区,建立自然保持区;种树种草,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以耐旱和超旱生灌木为主、灌草乔相结合,黄河两岸地下水位较高或有灌溉条件的地方,积极营造乔木防护林、用材林和经济林;要以生物措施为主,重点地区水利、林业工程措施也应积极跟上;针对城市工矿区的特点,承包到户由农牧民分户治理不能成为乌海市治理沙漠的主要模式,应国家、集体、个人一起上,充分发挥工矿企业机关单位和工人干部的积极性,实行统一规划,各区负责,工矿企业、机关、学校划片包干,共同治理,铁路、公路两侧各 30米的范围内由铁路、公路交通部门负责,城市市区及乌达、海南区所在地的治沙绿化由城建部门负责,厂矿企业应在厂矿区周围一定范围内保护植被,种树种草,由企业和办事处共同负责,以企业为主,黄河两岸防护林、农田防护林,由所在地的国营农林场、厂矿农副业基地负责营造,或组织青年以营造 “黄河青年护岸林 ”形式完成。报告提出,只要坚持不懈,用 10年或更长一点的时间,使乌海的沙化基本得到遏制是可能的。

我们的考察报告,得到乌海市委、市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重视。1987年 1月16日,乌海市委全委会议通过的《种树种草,防风固沙,发展种植业饲养业实施方案》,对沙化的严重危害有了清醒的认识,认为“沙化情况严重,不仅影响着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也直接威胁着整个城市的发展和包兰铁路的安全 ”, 防风固沙,“必须把种树种草,大力发展种植业饲养业和农副产品加工,摆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上,动员全市各行各业和全市人民群众切实抓好。”方案明确提出了治沙造林种草的方针:坚持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以生态效益为主;封育保护与营造相结合,以封育保护为主;防护林与用材林、经济林相结合,以防护林为主;灌、草、乔相结合,以灌木为主。”并提出 “以铁路、黄河防护林和城市工矿区绿化林为重点 ”“步骤上公路,先易后难,要注意对荒漠条件适应力特别强的四合木,半日花等西鄂尔多斯珍稀植物的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积极研究采种和人工种植。”方案提出本世纪末的长远规划目标是:封山、封沙育林育草 100万亩;种树种草 30万亩。

1987年 5月31日召开的乌海市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听取了市人民政府《关于治沙造林情况和种树种草防风固沙规划意见的报告》,审议了乌海市人民政府提出的《乌海市林木、自然植被保护管理办法》,作出了《关于保护植被、种树种草,防风固沙,改善生态环境的决议》。决议指出: 保护植被,防“沙化问题是我市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种树种草,风固沙,改善生态环境,是我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件大事,对于保证我市能源、建材、化工工业基地的建设和城市建设,对于保证副食品生产基地建设和铁路、公路的交通安全,对于保证人民群众的生活环境和子孙后代的生存环境,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决议指出:”“只要我们从实际出发,按客观规律办事,采取正确的方针和措施,坚持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以生态效益为主,封育保护与营造相结合,以封育保护为主,灌、草、乔相结合,以灌 9(木)为主的治理方针;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先易后难,由近及远,分期实施;国家、集体、个人一起上,充分发挥厂矿企业的极性,建立区域治理责任制,并且扎扎实实,坚持不懈地长期抓下去,用 15年左右或者更长一点时间,使我市沙化基本得到控制,使现有的沙漠初步得到治理是可以实现的。”乌海市市人民政府自 1988年 1月1日起颁布实施了《乌海市林木自然植被保护管理办法》,对林木、自然植被的保护管理范喊围、保护管理办法、奖惩办法都作了具体规定。

1986年到 1987年两年间,一次考察,两个会议,一个方案,一个决议,一个保护管理办法,对全市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据《乌海市农业经济》资料统计: 1985年,全市仅有林地 6.68万亩,到 1995年,有林面积已达到 12.49万亩,其中防护林 7.17万亩,用材林2.19万亩,经济林 1.69万亩,天然林 1500亩,沙生灌木 1.13万亩。保护自然植被 60万亩,其中围栏封育珍稀植物 5万亩。

在桌子山周围,有四合木、半日花等珍稀植物,有的还属于第三纪残遗濒危物种。以前,乌海市的人大都不知道这些珍稀植物,只当作是很好的引火柴,滥肆砍伐。1982年我到市政府工作,听农林科技人员说到它,引起了我的兴趣。1986年,我被补选为内蒙六届人大代表, 5月间去呼和浩特参加内蒙古六届人大四次会议时,特意到内蒙古大学拜访生物系教授马毓泉先生,人们介绍说马教授对桌子山地区第三纪残遗植物很有研究。不巧,马教授不在,当时生物系讲师赵一之、刘书润两位老师热情接待了我,介绍了《中国植被》《内蒙古植物志》和 1983年 10月刚刚编写的征求意见稿《中国自然保护纲要》中的有关桌子山地区珍稀植物的记载,并谈了他们的看法。

《中国植被》关于四合木、半日花的记载是:油柴群系是鄂尔多斯高原西部桌子山与贺兰山东部特有的草原化荒漠类型。这类植物生长在石质低山,剥蚀丘陵与砾质洪积扇,地表常覆有薄层松沙的处所。油柴是在南大陆热带起源的东阿拉善特有残遗种。属蒺藜科或金虎尾科小灌木,高约 30厘米~40厘米,具有对荒漠条件强度的适应力。其群落盖度可达 30%。具有较发达的多年生旱生草木层片,表现出草原化荒漠特征。

半日花,是超旱生的小灌木,株高 10厘米~15厘米,丛幅一般为 15厘米~20厘米,形成紧密的团状植群丛, 5月~6月开花,花鲜黄色。由半日花构成的荒漠群落,仅出现于西鄂尔多斯的桌子山南部石质残丘,但已不具建群作用。这是古地中海区系的残遗植物,现为亚洲中部荒漠所特有。本群系面积少,分布集中,属古老残遗荒漠植被,应加快保护,避免挖砍与过度放牧破坏。

《内蒙古植被》对四合木(即油柴)在内蒙古的分布作了更具体的记述:四合木是蒺藜科古老的残遗植物。四合木和它所形成的群落,目前在亚洲荒漠地区只有极为有限的分布区,它主要分布在鄂尔多斯高原西北部,库布齐沙漠以南,桌子山(阿拉巴素山)的山麓地带,少量的延伸到相邻的乌达低山残丘区。四合木是典型的西鄂尔多斯特有属、种和特有群落。它的分布区是亚洲中部一批古老残遗植物的 “避难所 ”。

据赵一之、刘书润二位老师介绍:第三纪以前的植物,在地球上大都绝灭了,欧洲基本没有了,中国西南部是世界第三纪植物最大的避难所,北方特别少,唯独天山和内蒙古桌子山一带、燕山一带尚残存一些。桌子山一带无大的屏障,加上人为的破坏,消亡的更厉害。世界上保护植物的重点是在干旱地区和热带地区,桌子山面积很小,集中了干旱地区的一些濒危植物,无天然保护屏障,更需加以保护。

他们说,四合木,最早是俄国植物分类学家马克西莫维奇根据旅行者 1889年从鄂尔多斯采集的无花标本定的名。1958年,苏联专家彼得洛夫参加我国沙漠考察,将四合木有花标本带回苏联,进行过形态解剖学研究, 1964年发表了论文。国内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仔细研究过。四合木在科学上有潜在价值,世界上与之亲缘关系近的植物没有了,所以它的价值更高,它是一种古老的孤立的植物,它的潜在科学价值无法估量。他们非常担心这些古老稀有植物在我们这一辈人就绝灭了。

此后进一步了解到,西鄂尔多斯桌子山周围地区,是一个古老残遗濒危植物及草原向荒漠过渡的植物带和多样的生态系统,区内收集到的野生植物共 335种,其中特有种、古老残遗种及其他濒危植物共约 72种,被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中植物种优先保护名录有:半日花、革苞菊、沙冬青、绵刺、四合木等 5种。属于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有:四合木、半日花、绵刺、沙冬青、革苞菊、蒙古扁桃胡杨等 7种。被列入内蒙古自治区珍稀濒危植物有:四合木、半日花、绵刺、沙冬青、革苞菊、蒙古扁桃、大花雀豆、内蒙古野丁香、贺兰山黄芪、长叶红砂、阿拉善黄芪、白龙穿菜、灌木青兰等 13种。

1999年作者(右)与郭儒同志在乌海四合木保护区

在 1986年内蒙古自治区六届四次人代会上,乌海市代表团由我牵头并请人大代表、内蒙古自治区林学院副教授冯林等联名提出《建立内蒙古桌子山第三纪残遗植物保护区的议案》,并建议在有关科研所设立专门小组对四合木等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国家或内蒙古自治区拨出一定专款用以保护和科研之用,在乌海第三纪残遗植物比较集中的地段,采取围栏封育和人工管护办法,先保护起来。提案引起了会议的注意。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办公厅王国士同志,通过《人民日报》编印的第 49期《情况汇编》,1986年 5月27日以机密件刊出,冯林、马毓泉教授等提出建议: “我国应建立第三纪残遗植物自然保护区 ”,向中共中央、国务院领导作了反映。

由于国家已将《西鄂尔多斯自然保护区》列人我国首批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 1995年 6月,内蒙古自治区政府以[1995]4l号文件批复,将西鄂尔多斯自然保护区列为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 1997年 12月8日,国务院《关于发布芦芽山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名单的通知》,正式将内蒙古西鄂尔多斯自然保护区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并指出:芦芽山等 18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建立国家自然保护区,进一步加强保护和管理,对于保护我国濒危物种资源,维护生态平衡,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1996年 6月,内蒙古自治区西鄂尔多斯自然保护区管理委员会编制的《内蒙古西鄂尔多斯自然保护区建设项目建议书(1996年~2000年)》将自然保护区规划为 5个核心区, 1个珍稀植物繁育区,2个旅游区, 1个工业控制区。其中四合木核心保护区在乌海市内桌子山与岗德尔山之间的台地,面积 4404.9公顷;珍稀植物繁育区也在乌海市内西卓子山水泥厂以西到农场公路以北的地域,面积 3354.3公顷;工业控制区,在四合木核心保护区的东西两端,面积 4411.7公顷,其中乌海市辖区占 50%;石峡谷旅游区,在西卓子山水泥厂以北的山地,面积2939.8公顷,胡杨岛旅游区,在乌达车站东黄河中间的 5个小岛上,面积 57.1公顷,均在市内。这对乌海来说,是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一件大事。

西鄂尔多斯自然保护区乌海管理局 1995年 11月即已成立, 1996年国家环保局拨款 4万元,市财政投入 19万元,用于前期工作。乌海市政府也制定了《西鄂尔多斯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在四合木核心保护区、珍稀植物繁育区划定了范围,树立了界牌。但是由于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大气候尚未形成,项目建设所列 300多万元的保护建设费用,迟迟得不到解决,四合木核心保护区连网围栏也没能建起来。1998年 9月,内蒙古自治区黄河文化经济发展研究会会长,原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副书记、人大主任巴图巴根同志来乌海市视察,我专门陪同视察了乌海四合木核心保护区和河拐子林场治沙情况,探讨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问题。9月12日,他以个人名义,向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刘明祖,自治区主席云布龙写信反映了西鄂尔多斯自然保护区和乌海市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上的情况和问题。他认为西鄂尔多斯自然保护区在乌海市的几个项目及 1997年乌海市政府《关于黄河流域乌海段生态环境建设林业工程治理》项目,对乌海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有重大意义,是黄河上游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符合中央关于加强长江、黄河中上游生态环境建设的指示精神,建议内蒙古自治区并争取中共中央给予支持。

这就是 15年来,我参与乌海防治沙化改善生态环境与保护珍稀濒危植物的一段经历。以现在的观点回顾过去,当时市委市政府很多问题的提出,观点、方针和措施,绝大部分还是正确的。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一是对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估计不足;二是主观努力不够,不像伊金霍洛、榆林、靖边人那样坚持不懈,扎实有力;三是全国、全区的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大气候还没有形成,上级的支持和投入还不够。这也就是寄于今后的期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