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珍稀濒危物种及主要鸟种描述

珍稀濒危物种及主要鸟种描述

时间:2022-11-1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杂食性,以壳斗科植物种子为主要食物,也食浆果等果实、植物叶、谷物及昆虫等。雌鸟体形较大,背部灰褐色,后颈有白斑,腹部横斑为暗褐色。雌、雄鸟相似,但雌鸟体形较雄鸟大。角雉属我国共有5个种,它们之间的主要区别特征都在胸部和腹部的斑块的差异。

三、珍稀濒危物种及主要鸟种描述

这里记述的是国家级保护鸟类和一些体型较大的鸟类共32种,其中国家Ⅰ类保护鸟类2种,国家Ⅱ类保护鸟类24种,其他鸟类6种。

(一)国家级Ⅰ类保护鸟类(2种)

1.黑颈长尾雉Syrmaticus humiae

识别特征:全长约70~160cm。雄鸟头顶橄榄褐色,颈至上胸蓝黑色;上背、翅及腹部深栗红色,肩羽和大覆羽端部白色,形成翼斑;下背至尾上覆羽灰白色而饰亮蓝色三角形横斑;尾羽修长,呈灰白色,具有黑色和栗红色相杂的横斑,雌鸟体羽主要呈棕褐色,上背有黑白相间的黑斑,下背及两翅浓染黑色块斑和虫蠹状细纹,下体的棕褐色较浅淡,颏、喉及下腹纯淡棕白色,胸及上腹部和两胁渲染棕褐色横斑,并具黑色波状横纹;中央1对尾羽满布灰褐色细纹,具6~7道黑色和栗红色相杂的横斑;外侧尾羽浓染栗红色,贯以黑色横斑,羽端白色。虹膜褐色,眼周裸皮深红色,嘴、脚黄褐色。

栖息地及习性:栖息于海拔100~2800m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中的沟谷地带,秋、冬季常见3~5只结群。杂食性,以壳斗科植物种子为主要食物,也食浆果等果实、植物叶、谷物及昆虫等。4月上旬繁殖,每窝产卵7~9枚。

居留:东洋界种,本区为留鸟。

本区分布:曼来站、岩房河谷。

文献记录:永德(杨岚等编著,1995:305);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网站永德县鸟类名录(见附表2)。

参考文献:中科院青藏综考队,1996:13;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鸟类组,1980:33;约翰·马敬能等著,2000:35;卢汰春主编,1991:314;杨岚等编著,1995:304。

2.绿孔雀Pavo muticus

识别特征:大型雉科鸟类,体重7700g,翅长425~500mm。雄鸟体羽辉翠蓝绿色,颈部、胸部和背部的羽片具金黄色宽缘和蓝绿色狭缘,呈鳞斑状花纹;头顶有1簇翠蓝绿色冠羽;初级飞羽棕黄色;次级飞羽和尾羽黑褐色;尾上覆羽特长,端部具眼状花斑,形成华丽尾屏。雌鸟无尾屏,羽色与雄鸟相似而不甚艳丽。眼周裸皮钴蓝色,颊部鲜黄色。嘴角褐色,脚黑褐色,雄鸟具一长距。

栖息地及习性:栖息于海拔2000m以下的热带、亚热带低山河谷地带,停栖于谷地山坡高大的乔木树上。性群居,很少单独活动。杂食性,img129食棠梨、黄泡等果实及稻谷、豌豆和小麦等作物,繁殖季节也食蟋蟀、蚱蜢、蛾类等昆虫以及蛙类和蜥蜴等动物性食物。筑巢于郁密的灌木丛、竹薮等的高草丛间,在地面上稍挖成凹窝,衬垫杂草、枯枝、落叶、残羽等。每窝产卵4~8枚。

居留:东洋界种,本区为留鸟。

本区分布:大雪山乡南景河谷。

文献记录:永德(杨岚等编著,1995:317);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网站永德县鸟类名录。

参考文献:中科院青藏综考队,1996:125;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鸟类组,1980:35;约翰·马敬能等著,2000:38;卢汰春主编,1991:395;郑作新著,1963:224;杨岚等编著,1995:316。

(二)国家级Ⅱ类保护鸟类(24种)

3.雀鹰Accipeter nisus

识别特征:上体灰蓝色,头顶较暗,眉线白色,颊部栗红色,眼的虹膜黄色,喉白色,尾羽灰褐色,有4条褐色横带。下体腹面白色,有栗褐色横斑。飞行时,翼下白色,密布褐色细横带。雌鸟体形较大,背部灰褐色,后颈有白斑,腹部横斑为暗褐色。

栖息地及习性:栖息于山边疏林地区,常在稀疏灌木中活动,以小型鼠类、鸟类为食。

居留:广布种,本区为留鸟。

本区分布:8月在曼来站,10月在乌木龙、干河站、丫口寨都观察到。

文献记录:没有历史记录。

参考文献:中科院青藏综考队,1996:79;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鸟类组,1980:18;约翰·马敬能等著,2000:193;郑作新著,1963:113;杨岚等编著,1995:183。

4.乌雕Aquila clanga

识别特征:全长约70cm。雌、雄鸟相似,但雌鸟体形较雄鸟大。全身暗褐近黑色,背面稍具紫色金属光泽,两翅及尾黑褐色。下体胸以前黑褐色,腹羽黄褐色。幼鸟全身为黑褐色,上背黑褐色杂以棕黄色宽前阔纵纹,具紫色金属光泽,下体黑褐色,喉、胸、腹均黑褐色;腹羽具淡褐色纵纹。

栖息地及习性:栖息于沼泽附近的阔叶林和针叶林。以兔、鸟等为食。一般产卵2枚。

居留:古北界种,本区为旅鸟,即候鸟迁徙期间(秋季向南或春季向北)迁徙时经过这里。

本区分布:2002年10月初在大岩房观察到1只。

文献记录:没有历史记录。

参考文献:约翰·马敬能等著,2000:196;郑作新著,1963:129。

5.林雕Ictinaetus malayensis

识别特征:全长约为75cm,通体黑褐色,眼下及眼先具白斑,头、翼及尾色较深;尾上覆羽淡褐色具白横斑;尾羽有不明显的灰褐色横斑。虹蟆黄色,脚黄色;爪长且微具钩,与其他雕类有别。

栖息地及习性:栖息于海拔1000~2500m的山地常绿阔叶林,捕食鼠类、蛇、蜥蜴、蛙、雉类和小型鸟类,也掠食其他鸟类的卵及雏鸟。在高大的树木上筑巢,每窝产卵1~2枚。

居留:东洋界种,本区为夏候鸟。

本区分布:8月在大雪山乡的曼来站观察到1只。

文献记录:没有历史记录。

参考文献:约翰·马敬能等著,2000:196;杨岚等编著,1995:205。

6.红隼Falco tinnunculus

识别特征:体形较小,全长约25cm。上嘴前端两侧各具1个齿突。雄鸟头至后颈蓝灰色,余部羽毛土红色而布满黑色斑纹,尾羽基部灰色而无黑色横斑,羽端黑色。雌鸟和幼鸟头至后颈土红色,具黑色纵纹,尾羽基部土红色具黑色横斑。羽端呈黑色。留鸟。

栖息地及习性:栖息于林缘耕作地及居民区,多单个或成对活动。主要捕食鼠类和昆虫。

居留:东洋界种,本区为留鸟。

本区分布:在干河站、曼来站以及大岩房站都观察到。

文献记录:没有历史记录。

参考文献:中科院青藏综考队,1996:93;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鸟类组,1980:22;约翰·马敬能等著,2000:200;郑作新著,1963:156;杨岚等编著,1995:234。

7.红腹角雉(俗名牛鸡、娃娃鸡)Tragopan temminckii

识别特征:雄鸟:头顶、羽冠及部分头侧为黑色。枕部、头、上背、肩及上胸橙红色。背部及翼覆羽灰褐色,布满白色眼状斑。尾羽黑色,具不规则横斑,飞羽黑褐色具黄斑。下胸至腹部为烟灰色,脸部裸皮黄色。喉下肉裙黄色,外缘蓝色,在求偶期会膨大展示,才明显可见,肉角翠蓝色。嘴黑褐色,脚粉红色。雌鸟:上体黑褐色具棕、白色杂斑,各羽中央具“V”字形黄斑,下体稍淡。

红腹角雉与红胸角雉的区别:据保护区有的同志反映,本区有红胸角雉,但据大岩房站唐文军站长提供的照片则是红腹角雉。角雉属我国共有5个种,它们之间的主要区别特征都在胸部和腹部的斑块的差异。红腹角雉和红胸角雉胸部和腹部的底色均为红色,但红腹角雉的斑块为灰色,而红胸角雉胸部和腹部的斑块为带有黑色边缘的白色。而且,红胸角雉目前只在喜马拉雅山南坡和邻近地区才有记录。

栖息地及习性:单个或以家族栖息于亚高山林的林下,不惧生,夜间栖息于枝头。雄鸟在夏季配对炫耀时喉部的喉垂膨胀下垂,并竖起蓝色的肉质角,喉垂完全膨起时有蓝红色图案。因在此季可见到头上的蓝色肉质角,故被称为“牛鸡”。

居留:东洋界种,本区为留鸟。

本区分布:为保护区常见优势种,在林区随处可见。

文献记录:没有历史记录。

参考文献:中科院青藏综考队,1996:112;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鸟类组,1980:29;约翰·马敬能等著,2000:29;卢汰春主编,1991:176;杨岚等编著,1995:274。

8.原鸡(俗名野鸡)Gallus gallus

识别特征:外形与家鸡相似,全长约43~60cm,雄鸟羽色华丽;肉冠和肉垂大而显著;颈和腰的羽毛形长而呈矛状;中央一对尾羽极度延长,并呈拱形下垂。跗跖上具一长距;雌鸟体羽多呈暗黄色,密布黑褐色斑纹;肉冠和肉垂均不发达;颈羽和腰羽不呈矛状;尾羽较短;跗跖无距。

栖息地及习性:栖息于海拔50~2000m的热带、亚热带森林及灌丛地带。常结群活动,有时到达居民区附近觅食。杂食性,以各种野生坚果、种子和植物的根、茎、叶为食,兼食昆虫、蠕虫等小型动物。繁殖期为每年的2~5月。

居留:东洋界种,本区为留鸟。

本区分布:该鸟在本区分布比较特殊,最高可达海拔2700m以上,并且与白鹇混群生活在一起。据保护区黄昆云和欧阳红才同志提供的信息,在曼来站的仓房地大约海拔2400m处和干河站西的大灰岩北面海拔2700m处,曾经碰到白鹇和红原鸡混群在林中活动。该鸟分布海拔这么高,并且与白鹇混群,为本区特有的现象,值得深入观察。

文献记录:永德:大雪山、勐织、曼来(1964.4)(杨岚等编著,1995:293);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网站永德县鸟类名录。

参考文献: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鸟类组,1980:32;约翰·马敬能等著,2000:32;卢汰春主编,1991:294;郑作新著,1963:202;杨岚等编著,1995:293。

9.白鹇Lophura nycthemera

识别特征:体形较家鸡略大,全长约为110cm。雄鸟:头青黑色有羽冠,背部、肩及翼白色,密布“V”字形黑纹。尾长,中央尾羽白色,外侧尾羽白色具黑色斜纹。脸部裸皮红色,脚紫红色。雌鸟:头顶及羽冠黑褐色,胸以下沾灰色。中央尾羽棕褐色,外侧6对尾羽黑色有白色细纹。

栖息地及习性:栖于海拔1800m以下阔叶林、针阔混交林、竹林等,以壳斗科植物果实等为食。繁殖期2~6月,每窝产卵6~10枚。

居留:东洋界种,本区为留鸟。

本区分布:为保护区常见优势种,在林区随处可见。

文献记录:永德(杨岚等编著,1995:289);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网站永德县鸟类名录。

参考文献:中科院青藏综考队,1996:118;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鸟类组,1980:31;约翰·马敬能等著,2000:32;卢汰春主编,1991:272;郑作新著,1963:198;杨岚等编著,1995:287。

10.白腹锦鸡(俗称康鸡或赶呛呛)Chrysolophus amherstiae

识别特征:全长60~140cm。雄鸡羽色华丽,头顶、背和胸部翠绿色,闪耀着金属光彩;后枕有1簇红色丝状冠羽;后颈披肩羽片白色,而具黑色羽缘,呈鳞片状花纹;下背和腰金黄色,渲染朱红色;尾羽长而下弯,满布黑白相间的云石状斑纹;尾上覆羽的羽端橙红色,呈缨须状,悬挂于尾羽基部两侧;腹部纯白色。雌鸟体形较小,体羽及尾羽大部棕褐色,满布黑色斑纹及细小的虫蠹状斑纹;下腹部中央白色。虹膜淡黄色,眼周及肉垂淡蓝绿色。嘴和脚蓝灰色。

栖息地及习性:栖息于海拔1200~3500m的山地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区。杂食性,以植物茎、叶、花、果实及种子为主食,也嗜食谷物,兼食昆虫。4~7月繁殖。

居留:东洋界种,本区为留鸟。

本区分布:在林区边缘和灌草丛间较易见到。

文献记录:镇康曼来站(1960.4.25)(杨岚等编著,1995:308)。

参考文献:中科院青藏综考队,1996:124;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鸟类组,1980:34;约翰·马敬能等著,2000:37;卢汰春主编,1991:356;郑作新著,1963:219;杨岚等编著,1995:308。

11.楔尾绿鸠Treron sphenurs

识别特征:体形似鸽,体长约33cm。雌雄相似,通体羽毛主要呈草绿色,尾呈楔形,第3枚初级飞羽内侧无凹处。雄鸟背及翅上覆羽暗栗红色;头和胸染橙黄色;最外侧两对尾羽具黑色次端斑。雌鸟与雄鸟相似,但背和翅上无暗栗红色羽区,头和胸黄绿色。虹膜外圈红色,内圈蓝色,眼周裸露呈浅蓝色,嘴端灰黄色,基部浅蓝色,脚红色。留鸟。

栖息地及习性:栖息于海拔2600m以下的阔叶林或针阔混交林中。树栖性,成对或数只结群活动。觅食树上的紫黑色果子以及小榕树树果和幼嫩叶等,4~7月繁殖,巢营于树上的枝叶茂密处。

居留:东洋界种,本区为留鸟。

本区分布:丫口站、鹿场、曼来站、木瓜基地、四十八道河。

文献记录:没有历史记录。

参考文献:中科院青藏综考队,1996:158;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鸟类组,1980:49;约翰·马敬能等著,2000:120;杨岚等编著,1995:408。

12.针尾绿鸠Treron apicauda

识别特征:全长约为38cm。雄鸟上体以灰橄榄绿色为主,头、颈及腰羽沾黄。下体淡黄绿色,胸部有不清晰的粉橙色横带,尾下覆羽中央褐红色,两侧白色。初级飞羽黑色,翼覆羽具乳黄色羽缘,构成2道明显的横斑。尾羽暗粉灰色,中央尾羽特长而尖,外侧尾羽中央有黑斑。嘴蓝绿色,眼周淡紫色,脚紫红色。雌鸟羽色较暗,不具胸带,中央尾羽较雄鸟短,尾下覆羽中间数枚绿色沾褐,两侧白色。

栖息地及习性:栖息于中、高海拔的阔叶林内,常成小群活动。习性与楔尾绿鸠相似,以各种果实为食。飞行时多为快速直线飞行。

居留:东洋界种,本区为留鸟。

本区分布:丫口站、鹿场、曼来站、木瓜基地、四十八道河。

文献记录:没有历史记录。

参考文献:中科院青藏综考队,1996:157;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鸟类组,1980:48;约翰·马敬能等著,2000:120;杨岚等编著,1995:405。

13.灰头鹦鹉Psittacula himalayana

头部铅灰色,喉为黑色,与细颈环相连,上体后部黄绿色,翅上中央覆羽部有一暗红斑。中央尾羽绿色,中部淡蓝色,末端紫黄色。下体为淡绿色,肛周和尾羽底面为蛋黄色。上嘴朱红色,下嘴黄色。

居留:东洋界种,本区为留鸟。

本区分布:云岭、丫口站、鹿场寨、大岩房站、曼来站。

文献记录:永德德党(1964.8.13)(杨岚等编著,1995:440);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网站永德县鸟类名录。

参考文献:中科院青藏综考队,1996:166;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鸟类组,1980:55;约翰·马敬能等著,2000:92;杨岚等编著,1995:440。

14.绯胸鹦鹉Psittacula alexanderi

识别特征:全长约25~35cm。通体草绿色,头顶及颊部紫灰色,额基至眼先有一黑纹,下嘴基部颈侧有一宽阔黑斑;尾蓝绿色;胸、腹浅黄绿色。雄鸟嘴红色,雌鸟黑色。

栖息地及习性:栖息于深山密林中,觅食时飞至山脚、平原、山地、河谷及居民点附近。以多种野果、种子和嫩芽为食,也吃稻谷。营巢于树洞中,每窝产卵3~4枚。

居留:东洋界种,本区为留鸟。

本区分布:云岭、丫口、鹿场寨、大岩房站、曼来站。

文献记录:没有历史记录

参考文献:约翰·马敬能等著,2000:93;郑作新著,1963:292;杨岚等编著,1995:436。

15.大紫胸鹦鹉Psittacula derbiana

识别特征:头部亮紫蓝色而稍绿色,前额有一道黑色狭纹,向两侧伸达眼先,背羽及翅表呈翠绿色;两翅覆羽渲染黄绿色;喉部两侧面具宽阔的黑斑;胸和腹部呈灰紫红色,中央尾羽特别修长,嘴黑色。

居留:东洋界种,本区为留鸟。

本区分布:云岭、丫口站、鹿场寨、大岩房站、曼来站。

文献记录:没有历史记录。

参考文献:中科院青藏综考队,1996:166;约翰·马敬能等著,2000:92;杨岚等编著,1995:437。

16.褐翅鸦鹃Centropus sinensis

识别特征:全长约49cm。通体黑色而带金属紫蓝色光泽;翼及翕红褐色。眼赤红色;嘴、脚和距爪均黑色。后趾爪长而直。

栖息地及习性:栖息于丘陵山地的矮树林、竹林和草丛中,尤喜在耕作区边缘或山塘周围的灌木丛及小溪边的芦苇丛中活动。不善飞行,多在荆棘蔓延枝间跳跃,受惊即下地悄然逃遁。食性广泛;4~6月繁殖,每窝产卵3~4枚。

居留:东洋界种,本区为留鸟。

本区分布:曼来站、大岩房站。

文献记录:没有历史记录。

参考文献:约翰·马敬能等著,2000:90;郑作新著,1963:303;杨岚等编著,1995:467。

17.小鸦鹃Centropus toulou

识别特征:外形与褐翅鸦鹃相似,但体形小,全长约为35cm。头、颈、上背及下体全部黑色,具金属蓝反光;两翅及肩、背部栗褐色。下背至尾上覆羽、尾羽均为黑色。

栖息地及习性:常见于山坡、山谷间草灌丛浓密生长的处所或竹林里。一般每窝产卵4枚。

居留:东洋界种,本区为留鸟。

本区分布:曼来站、大岩房站。

文献记录:没有历史记录。

参考文献:中科院青藏综考队,1996:175;约翰·马敬能等著,2000:90;郑作新著,1963:305;杨岚等编著,1995:468。

18.草鸮Tyto capensis

识别特征:上体暗褐色,下体黄白色,尾部颜色较淡,有4条左右的黑横带。

栖息地及习性:栖息于山坡草地和开阔草原。大多在黄昏和夜间活动。营巢于密集的草丛中,每窝产卵2~4枚,孵卵期22~25天。

居留:东洋界种,本区为留鸟。

本区分布:乌木龙、曼来站。

文献记录:没有历史记录。

参考文献:约翰·马敬能等著,2000:98;杨岚等编著,1995:475。

19.雕鸮Bubo bubo

识别特征:体形硕大(69cm)的鸮类。耳羽簇长,橘黄色的眼特别显大。体羽褐色斑驳。胸部皮黄色,多具深黑色纵纹且每片羽毛均具褐色横斑。腿上羽毛延伸至趾。

栖息地及习性:栖于有林山地,营巢于悬崖,极少在地面。白天看见时总是被乌鸦围攻。受惊时会做出两翼弯曲、头朝下低的宽宏姿态。飞行迅速,振翅幅度小。

居留:广布种,本区为留鸟。

本区分布:大岩房站、乌木龙。

文献记录:没有历史记录。

参考文献:中科院青藏综考队,1996:177;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鸟类组,1980:63;约翰·马敬能等著,2000:101;杨岚等编著,1995:485。

20.红角鸮Otus elegans

识别特征:胸腹部黑色纵纹更明显,耳羽明显,羽色有灰色与棕栗色两个色型。上体羽色以黑褐色为主。

栖息地及习性:常栖息于河谷森林。白天潜伏林中,直到夜间才出来活动。以昆虫和无脊椎动物为食,偶尔食小鸟和果实。

居留:古北界种,本区为冬候鸟。

本区分布:曼来站。

文献记录:没有历史记录。

参考文献:中科院青藏综考队,1996:176;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鸟类组,1980:62;约翰·马敬能等著,2000:99;郑作新著,1963:307;杨岚等编著,1995:481。

21.领角鸮Otus bakkamoena

识别特征:体形略大,体长约24cm,为偏灰色或偏褐色的角鸮。具明显耳羽簇及特征性的浅沙色颈圈。上体偏灰色或沙褐色,并多具黑色及皮黄色的杂纹或斑块。下体皮黄色,条纹黑色。

居留:广布种,本区为留鸟。

本区分布:永康。

文献记录:永康(杨岚等编著,1995:483)

参考文献:约翰·马敬能等著,2000:100;杨岚等编著,1995:482。

22.领鸺鹠Glaucidium brodiei

识别特征:头顶及后枕褐色密布白斑,两眼之间及眉线白色。颈后有皮黄色的领圈,上有两个黑斑状似眼睛。下体白体,两胁有宽阔棕褐色纵纹和横纹。

居留:东洋界种,本区为留鸟。

本区分布:曼来站。

文献记录:没有历史记录。

参考文献:中科院青藏综考队,1996:180;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鸟类组,1980:64;约翰·马敬能等著,2000:106;杨岚等编著,1995:493。

23.斑头鸺鹠Glaucidium cuculoides

识别特征:全长约26cm。褐色无耳簇羽,无颈环。头顶及后枕密布暗斑,内侧飞羽、肩部及大覆羽有白斑。颏及眼下白色,下喉及上胸白色,胸部有褐色及白色斑。腹部白色,有褐色纵斑。尾羽黑褐色,有数条白色横斑。

栖息地及习性:栖息于阔叶林内,白天经常在林中飞动。种群数量普遍。

居留:东洋界种,本区为留鸟。

本区分布:曼来站。

文献记录:大雪山(1964.4.16)、永康(1964.8.11)(杨岚等编著,1995:497);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网站永德县鸟类名录。

参考文献:中科院青藏综考队,1996:181;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鸟类组,1980:65;约翰·马敬能等著,2000:106;郑作新著,1963:309;杨岚等编著,1995:495。

24.鹰鸮Ninox scutulata

识别特征:没有显著的面盘和翎领。上体暗褐色,肩部有白斑。下体白色,有红褐色纵纹。尾羽灰褐色,有数条黑横斑。眼黄色,两眼之间白色。

居留:广布种,本区为留鸟。

本区分布:勐底。

文献记录:永德勐底(1964.8.8)(杨岚等编著,1995:500);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网站永德县鸟类名录。

参考文献: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鸟类组,1980:65;中科院青藏综考队,1996:182;约翰·马敬能等著,2000:107;杨岚等编著,1995:499。

25.长尾阔嘴鸟Psarisomus dalhousiae

识别特征:嘴灰绿色,上嘴基部蓝色,下嘴基部橘色。脚灰绿色。头顶、后颈黑色,但头顶及耳羽正中央有一蓝斑,耳羽后方有一黄斑。额、眼先、眼周、喉和颈鲜黄色。有1条白色颈圈隔开绿色的胸腹及背部。初级飞羽缘黑色。三级飞羽绿色。飞行时翼上是蓝色和白色斑。楔形的长尾羽为蓝色。

栖息地及习性:栖息于树林,种群数量稀少。

居留:东洋界种,本区为留鸟。

本区分布:曼来站。

文献记录: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网站永德县鸟类名录。

参考文献: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鸟类组,1980:98;约翰·马敬能等著,2000:235。

26.蓝枕八色鸫Pitta phayrei

识别特征:全身大致为暗褐色,雄鸟头顶至后枕以及自嘴基经眼下至耳羽均为黑色。有宽的黄色眉线,上有黑斑至眼后渐转白。枕中两侧羽毛延长,土黄色上有“V”字形黑斑。颊及喉部白色上有黑色鳞状斑,有一深色颊纹。背部、两翼及尾栗褐色。胸、腹部黄沾褐,体侧有黑斑。尾下覆羽皮黄沾粉红色,脚肉色。

居留:东洋界种,本区为留鸟。

本区分布:曼来站。

文献记录:没有文献记录。

参考文献:约翰·马敬能等著,2000:232。

(三)其他鸟类(6种)

27.环颈山鹧鸪Arborphila gingica

识别特征:头顶暗褐色,眼尖、颊黑色,宽黑眉纹向后延伸,杂有白色。耳羽棕栗色延伸至颈侧,自嘴角有明显白色颊纹。背部橄榄褐色有黑色横斑,腰以下为黑色斑点。喉黑色有白纹与橄榄灰色胸部间有一白色横带,腹部白色,胁部栗红色有白色水滴状斑。翼腹羽橄榄褐色具淡色羽缘及大型黑色斑,飞羽暗褐色,尾下覆羽橄榄色有黑色斑点。嘴黑色,脚铅灰色。

居留:东洋界种,本区为留鸟。

本区分布:牛头山。

文献记录:永德(郑作新等,1978:134);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网站永德县鸟类名录。

参考文献: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鸟类组,1980:25;约翰·马敬能等著,2000:24;杨岚等编著,1995:256。

28.褐胸山鹧鸪Arborphila brnneopetus

识别特征:头顶至后颈黑褐色,背部橄榄褐色有黑色横斑。翼覆羽黑褐色具棕色羽缘及黑斑,飞羽黑褐色,眉线淡黑色,眼周裸皮鲜红色,有一黑色过眼带,颏、颊、耳羽形成一条淡棕黄色宽带。胸、胁棕褐色,胁部有白色圆斑,腹部白色,尾下覆羽淡褐色,杂以黑斑。嘴黑褐色,脚紫红色。

栖息地及习性:栖于中海拔常绿阔叶林、竹林和灌丛内。

居留:东洋界种,本区为留鸟。

本区分布:牛头山。

文献记录:永德(杨岚等编著,1995:262);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网站永德线鸟类名录。

参考文献:约翰·马敬能等著,2000:25;杨岚等编著,1995:262。

29.棕胸竹鸡(俗名麻鸡)Bambusicola fytychi

识别特征:中等体形(34cm)的灰褐色鹑类。尾长,外侧尾羽棕色,脸、喉皮黄白色,一道从眼后延至颈部的黑线与白色眉纹形成对照,为本种特征。上胸栗色,上具白色和灰色点斑或细纹;下胸及肛周皮黄白色,上具心形黑色大点斑。雄雌同色。

栖息地及习性:常栖息于林缘的灌丛草地间,以小群栖居。雄鸟春季异常喧哗,常飞上桤木栖息鸣叫。多近溪水。受惊时飞行数米远即遁入高草丛中。

居留:东洋界种,本区为留鸟。

本区分布:丫口站、大岩房站、曼来站、牛头山。

文献记录:没有历史记录。

参考文献:中科院青藏综考队,1996:105;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鸟类组,1980:27;约翰·马敬能等著,2000:27;杨岚等编著,1995:263。

30.雉鸡(俗名牛多罗鸡)Phasianus colchicus

识别特征:雄鸟:前额及嘴基黑色,头顶橄榄褐色,眉线白色,眼周裸皮红色,耳羽黑色具金属蓝光泽,羽端方形。颈部黑色,有绿色、紫色金属光泽,其下方有一前颈处中断的白色颈环。上背羽毛白色,有黑褐色羽轴及“V”字形羽缘,且羽毛外缘有金黄色宽边。下背及腰灰蓝色,有黄色、黑色和深蓝色相间的短横斑,腰侧着生栗黄色发状羽。肩羽黑褐色上有白斑,翼羽灰色。胸紫红色,上有黑斑,两胁淡黄色,有大黑斑,腹暗褐色,尾下羽栗红色。中央尾羽特长,黄灰色且上有多条黑褐色横带。雌鸟:体色为褐色具杂斑,喉灰色,胸及腹部棕褐色有黑斑。肉冠小,无肉垂。

居留:广布种,本区为留鸟。

本区分布:为保护区常见优势种,在干河站多次观察到。

文献记录:没有历史记录。

参考文献:中科院青藏综考队,1996:121;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鸟类组,1980:33;约翰·马敬能等著,2000:36;郑作新著,1963:209;杨岚等编著,1995:300。

31.点斑林鸽Columba hodgsonii

识别特征:头部灰色,颈暗褐色具银灰色羽端,各羽呈尖形。上背及肩羽紫褐色,下背至尾上覆羽暗蓝灰色,尾羽及飞羽近黑色,翼覆羽暗灰色,各羽具白端,形成明显白色斑点。胸部粉灰色,带红褐色斑,腹以下暗紫红色,羽端有浅棕色及灰色斑。尾下覆羽暗灰色。嘴黑色,脚暗绿色。

居留:东洋界种,本区为留鸟。

本区分布:丫口站、鹿场寨、大岩房站、曼来站。

文献记录: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网站永德县鸟类名录。

参考文献: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鸟类组,1980:51;约翰·马敬能等著,2000:114;杨岚等编著,1995:420。

32.绿嘴地鹃(俗称赶马雀)Rhopodytes tristis

识别特征:体羽大都灰绿色,眼周裸皮为红色。尾羽长,各羽端具一白斑。头和胸为暗灰色。嘴绿色,靠近鼻孔为紫色,脚灰绿色。上胸以上具黑色羽轴纹,下腹以下为灰色。

居留:东洋界种,本区为留鸟。

本区分布:丫口站、曼来站、勐底。

文献记录:永德勐底、大雪山(杨岚等编著,1995:465);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网站永德县鸟类名录。

参考文献:约翰·马敬能等著,2000:89;杨岚等编著,1995:46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