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布雷顿货币体系

布雷顿货币体系

时间:2022-07-0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前,美英等国就着手制定战后的经济重整计划,希望避免两次大战之间的那种混乱的世界经济秩序。由此产生的国际货币体系也被称为布雷顿森林体系。但布雷顿森林体系也有其内在的缺陷。再次,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维持国际收支平衡和稳定汇率都与国内经济目标相矛盾。

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前,美英等国就着手制定战后的经济重整计划,希望避免两次大战之间的那种混乱的世界经济秩序。美英两国都制订了目的在于稳定汇率,促进国际贸易与投资发展的国际货币体系方案。1944年7月,44个国家的300多位代表出席了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镇召开的国际金融会议,讨论了这些方案,最后签订了布雷顿森林协定。由此产生的国际货币体系也被称为布雷顿森林体系。

第二次世界大战使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实力对比发生了巨大的变化。1945年,英国的民用消费品生产只有1939年水平的一半,出口额还不到战前水平的1/3,国外资产损失达40亿美元,对外债务达120亿美元,黄金储备降至100万美元。尽管如此,英镑仍然是一种主要的国际储备及国际结算货币。而战争结束时,美国的工业制成品占世界工业制成品的一半,其对外贸易占世界贸易总额的1/3以上,国际投资急剧增长,已成为世界最大债权国,其黄金储备约占资本主义世界黄金储备的59%。

英国想保持它的国际地位,而美国想建立美元霸权,于是,两国政府都从本国利益出发,设计新的国际货币体系,于1943年4月7日分别发表了各自的方案,即美国的“怀特计划”和英国的“凯恩斯计划”。

凯恩斯计划希望汇率变动的灵活性,主张用班柯(Bancor)作为国际货币,由国际清算同盟(世界性的中央银行)进行多边清算,国际货币的数量由世界经济和贸易发展的需要来定,国际收支的顺差逆差双方共同负担调节的责任。怀特计划主张较大的汇率固定性,用尤尼他(Unitas)作为国际货币,回到某种形式的金本位。1943—1944年间,英美两国的代表团就国际货币计划展开激烈争论,最后由于美国的政治经济实力,英国被迫接受美国的方案,美国也对英国作了一些让步,双方达成协议。

1944年的国际金融会议通过了以怀特方案为基础的“联合国家货币金融会议的最后决议书”以及“国际货币基金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这三个文件总称为布雷顿森林协定,它标志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二、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内容

1.建立一个永久性的国际金融机构,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它给国际协商和合作提供适当的场所,促进国际货币合作。IMF是战后国际货币制度的核心,它在会员国之间融通资金,从而有利于扩大国际贸易,它的各项规定构成了国际金融领域的纪律,一定程度上维护着国际金融的稳定。

2.规定了以美元作为最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实行美元—黄金本位制。首先,美元直接同黄金挂钩,规定1美元等于0.888671克黄金;其次,其他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规定与美元的比价,比价不得随意变动。这种“双挂钩”使美元成了国际货币体系的中心。

3.IMF规定了各国货币汇价的波动幅度,即各国货币对美元的比价一般只能在平价上下各1%的幅度内波动。各国政府有责任把它们的货币汇率维持在这一波幅以内,只有在一国国际收支发生“根本性不平衡”时,才允许进行汇率调整。所以这种汇率制度叫做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

4.IMF向国际收支逆差国提供短期资金融通,以协助其解决国际收支困难。规定会员国份额的25%以黄金或可兑换成黄金的货币缴纳,其余部分(份额的75%)则以本国货币缴纳。会员国在需要国际储备时,可用本国货币向IMF按规定程序购买一定数额的外汇,并在规定期限内以黄金或外汇购回本币的方式偿还所借用的款项。会员国认缴份额越大,投票权也越大,贷款能力也越强。

5.IMF协定第8条规定会员国不得限制经常项目的支付,不得采取歧视性的货币措施,要在兑换性的基础上实行多边支付。但有三种情况可以例外:一是容许对资本移动实施外汇管制;二是在过渡时期可以延迟履行货币可兑换性的义务;三是会员国有权对“稀缺货币”采取暂时性的兑换限制。“稀缺货币”指在IMF的库存下降到其份额的75%以下的货币。

三、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评价

布雷顿森林体系是国际货币合作的产物,它消除了战前各个货币集团之间互相对立的局面,保持了相当稳定的国际汇率,这为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实行的前20多年里,世界经济增长迅速,这段时期被称为资本主义世界的第二个“黄金时代”。这虽然是由许多客观条件造成的,但与布雷顿森林体系所营造的稳定的国际金融环境是密不可分的。

但布雷顿森林体系也有其内在的缺陷。首先是体系结构本身存在着国际清偿力短缺与信心的矛盾,即“特里芬难题”。简单讲,日益增长的国际清偿能力的需要要求美国增加其逆差,但逆差增加又使美元的持有者怀疑美元将对黄金贬值,从而引起信用危机。其次,美国可以利用美元负债来弥补其国际收支逆差,而美元是基准货币,即使美元汇率偏高或偏低,也不便作出调整。另外,顺差国也不愿其货币升值,逆差国不愿贬值。所以国际收支失衡难以依靠市场力量自发调节。再次,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维持国际收支平衡和稳定汇率都与国内经济目标相矛盾。

四、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

布雷顿森林体系是建立在美元霸权地位之上的,美国为维护其自身利益,进行大量的对外援助和投资,而外援的后果却是美国经济和技术优势的逐渐丧失,从而导致美国国际收支逆差及美元地位的衰落。60年代以后,美元危机频繁爆发。

1960年10月爆发了战后第一次美元危机。美国为维持黄金价格和美元的地位,联合西欧7国建立黄金总库,以减轻对美国黄金库存的压力,但未能加强对美元的信心。20世纪60年代中期越南战争爆发后,美国国际收支进一步恶化。1968年3月,美国黄金储备降至大约120亿美元,只够偿付其对外短期负债的1/3,于是爆发第二次美元危机,半个月内,美国黄金流失就达14亿美元。此时美国政府被迫停止按35美元一盎司的官价向私人出售黄金。60年代末,美国经济形势进一步恶化,1971年一向顺差的经常账户首次出现巨额逆差,又引发了几次抛售美元、抢购黄金的浪潮。1971年8月15日,尼克松政府宣布停止兑换黄金。这样,不管是私人还是各国中央银行都不能向美国兑换黄金,美元—黄金本位就失去其根基,布雷顿森林体系也就崩溃了。此后的一段时间内,国际金融市场处于混乱状态,于是西方各国又进行协商,并在1971年12月达成了“史密森协议”。协议没有恢复美元与黄金兑换,而是让美元对黄金贬值,其他货币对美元升值,并扩大了汇率的波动幅度。但由于美国的国际收支持续逆差和美元储备资产的不断外流,使美元再度贬值,各国货币均对美元浮动。至此,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固定汇率制彻底瓦解。

布雷顿森林体系由建立到垮台的过程,也是美国和它的货币由强盛到衰落,西欧和日本的重建和兴起的过程,这是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必然结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