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布雷顿森林体系中美元与黄金挂钩

布雷顿森林体系中美元与黄金挂钩

时间:2022-11-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布雷顿森林协定规定: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美元与黄金挂钩。至此,支撑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另一支柱,即各国货币钉住美元、与美元建立固定比价制度也倒塌了。由于这两根支柱的倒塌,布雷顿森林体系——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金汇兑本位体系便完全崩溃了。

二、布雷顿森林体系

1944年,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召开了一次有44个国家参加的“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简称“布雷顿森林会议”,会上通过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一般把这两个协定统称为布雷顿森林协定,设立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nternationalMonetary Fund,IMF)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International Bank for Re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IBRD)即世界银行这两个组织。这次会议所确定的战后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就称为布雷顿森林体系。

布雷顿森林协定规定: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美元与黄金挂钩。布雷顿森林体系实际上是一种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金汇兑本位体系,它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战前国际货币关系的混乱状态,它不仅促进了二战后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和生产的国际化,还极大地缓解了各国国际收支困难。不过,这一货币体系存在的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决定了它的必然崩溃。这一矛盾就是前面已经论述过的特里芬难题(Triffin Dilemma)。

美国学者特里芬(R.Triffin)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最终走势进行了以下逻辑推理:因为美元同时承担了相互矛盾的双重职能,为世界经济和贸易发展提供清偿力和保持美元的信用,维持美元按官价兑换黄金。为了满足世界各国对美元储备的需要,美国只能通过对外负债形式提供美元,也就是国际收支持续逆差。然而,普遍的“美元灾”会引发美元危机,美元就必须贬值而不能按官价兑换黄金。如果为了保持美元的稳定,美国就应保持国际收支顺差,那么又会出现“美元荒”。各国将因缺乏必要的国际清偿手段而降低生产和贸易发展速度。最后,如果没有别的储备货币来取代美元,以美元为中心的汇兑平价体系必将崩溃。

战后初期,由于美国的黄金储备充足,国际收支经常顺差,美元对外价值稳定,黄金价格尚能维持在官价水平上,因而黄金得以保持世界货币的地位。但是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美国国际收支由大量顺差转为年年逆差,到60年代收支逆差更为严重,黄金储备大量外流,美元危机频繁爆发。面对猛烈的危机,尼克松政府不得不于1971年8月15日宣布实施“新经济政策”,冻结国内工资物价,停止向国外中央银行兑换黄金,对进口产品开征10%的临时进口附加税。这意味着美元与黄金脱钩,支撑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两大支柱中有一根已经倒塌。

1971年12月召开了重新安排主要货币的汇率国际会议,会上达成的史密森协议(Smithsonia Institute Agreement)把黄金和美元的比价从35美元兑1盎司调整到38.02美元兑1盎司黄金,美元同时贬值8%,其他国家货币对美元升值。汇率波动时,中央银行有义务在外汇市场上买卖本国货币,以保持汇率在规定汇率的±2.5%的波动幅度之内。尽管史密森协议恢复了货币比价,但是这种平衡却是暂时的。资本的投机性流动给英镑和里拉带来了向下的压力。1972年开始,英国等国家的货币开始根据市场供求的变化进行调整。美元对黄金比价的调整也没有阻止美元的进一步贬值,投机性资本流动仍然对各国经济构成巨大的冲击和压力,西方国家在这种情况下终于达成协议,实行浮动汇率制,1973年3月主要货币开始实行浮动。至此,支撑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另一支柱,即各国货币钉住美元、与美元建立固定比价制度也倒塌了。由于这两根支柱的倒塌,布雷顿森林体系——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金汇兑本位体系便完全崩溃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