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布雷顿森林体系坍塌

布雷顿森林体系坍塌

时间:2022-08-3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美元金本位制及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坍塌是美元霸权相对衰落的直接表征,它的起因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末的美国经济萧条和随之而来的60年代的“多国公司”兴起和海外投资高潮。这标志着美国放弃了美元金本位制,单方面撕毁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核心协定。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推倒了世界经济的“多米诺骨牌”,触发了一系列事件,给以美国为霸主的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震动。

美元金本位制及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坍塌是美元霸权相对衰落的直接表征,它的起因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末的美国经济萧条和随之而来的60年代的“多国公司”兴起和海外投资高潮。

20世纪50年代末,美国正经历着战后第一次严重的、持续的经济不景气,这场一直持续到60年代初的萧条促使美国工业作出了本土“后工业化”发展方向的决策。资本家们过于迷恋“贱买贵卖”的游戏规则,希望能赚快钱。在50年代末,美国的大公司已经不再对新建国内的现代化工厂和培养国内的熟练劳动力感兴趣,而是将投资的眼光放到了海外,去争夺那些生产成本低廉而且已经投产的工业公司。于是,大量美元流出了美国,流向了西欧、南美和亚洲等新兴经济体。

而与此同时,一种新的经济合作形式——以法国、德国和意大利为中心的欧洲经济共同体,在50年代末随着《罗马条约》的签署而形成。1959年1月,欧洲经济共同体正式诞生。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西德)从战争的废墟中恢复过来,着手重建欧洲生产能力最大的工业基地;法国戴高乐政府启动了生机勃勃的经济重建计划;意大利也迎来了经济繁荣。

到了70年代,美国在世界总产出中的份额出现了自1820年以来的首次下降。从表6-5中我们可以看到,1950年,美国占全球总产出的27.3%,而在1973年,这一数字下降到了22.0%。而与此同时,德国从5.0%上升到5.9%,法国从4.1%上升到4.3%,意大利从3.1%上升到3.6%,日本更是从3.0%上升到了7.7%。

续表

表6-5 美国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国内生产总值中的份额变化(%):1913—1998年

资料来源:Angus Maddison,The World Economy:ab Millennial Perspective(Development Centre Studies),OECD,2001,p.263.

在1944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之初,美国承诺任何个人或者机构都可以用35美元一盎司黄金的比价换取黄金,这是当时世界各国愿意接受美元作为储备货币的基本条件。而美国之所以敢于承诺,是因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全世界黄金储备的四分之三以上集中在美国,而且当时欧洲和日本的生产力已经在战争中破坏殆尽,美国拥有无与伦比的强大的生产能力,美国商品和美元非常紧俏。但是随着战后日本、德国经济的迅速兴起和美国海外投资的过多过快增长,到了1971年5月,美国长期的贸易盈余已经变成了商品贸易赤字。美元的大量流失演变成黄金的大量流失,致使美国黄金储备占世界黄金储备总量的比重不断下降——美国的黄金储备量在1971年已经不及官方负债的四分之一。尼克松政府不得不于同年8月关闭“黄金窗口”,宣布美元与黄金脱钩。这标志着美国放弃了美元金本位制,单方面撕毁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核心协定。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推倒了世界经济的“多米诺骨牌”,触发了一系列事件,给以美国为霸主的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震动。一方面,由于长期以来经济活动与固定汇率标准挂钩的情况被改变,各种不同货币在汇率浮动中博弈,世界贸易成了投机竞技场。尼克松政府不得不于1971年和1973年两次宣布美元贬值,以增加美国出口和减少进口,并管制工资和物价,以应对愈演愈烈的通货膨胀。另一方面,社会主义实践和民族解放运动的影响日盛,尤其是美国对越战争失败后,第三世界人民的反抗意识越来越强,最直接的表现就是1973年和1979年的两次石油危机

如果说美元霸权的衰落主要反映的是美日欧等发达资本主义之间矛盾的发展,那么接踵而至的石油危机则主要反映出发达国家与第三世界国家之间矛盾的发展。在1973年的石油危机中,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先后两次将油价提高到战后的四倍,愈发将美国和其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通货膨胀拉入深渊。而此时,一场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也悄然拉开帷幕。“黄金年代”的繁荣景象一去不回,世界资本主义危机四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