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青岛古村落文化遗产保护与新农村建设共生研究

青岛古村落文化遗产保护与新农村建设共生研究

时间:2022-07-0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青岛理工大学琴岛学院课题组一、青岛古村落保护和新农村建设现状分析(一)青岛古村落现状青岛地区约有古村落20个,其中,3个国家级传统村落,7个省级传统村落,1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7个省乡村记忆村。该村有400多年传承史的鸟笼制作技艺,已被评为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传承人是吴金昌。据统计,山东省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共37个,仅占全国0.89%。

青岛理工大学琴岛学院课题组

一、青岛古村落保护和新农村建设现状分析

(一)青岛古村落现状

青岛地区约有古村落20个(详见文后表5),其中,3个国家级传统村落(第一批有崂山区青山渔村和即墨市丰城镇雄崖所,第二批有即墨市金口镇凤凰村),7个省级传统村落(黄岛区大场镇西寺村、莱西市姜山镇西三都河村、胶州市胶北街道玉皇庙村、即墨市田横镇周戈庄村、即墨市金口镇李家周疃村、南里村和西枣行村),1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即墨市丰城镇雄崖所),7个省乡村记忆村(即墨市丰城镇雄崖所、即墨市七级镇大欧戈庄村、黄岛区大场镇西寺村、莱西市姜山镇西三都河村、崂山区青山渔村、即墨市金口镇凤凰村和李家周疃村)。每个古村落都反映了其年代的时代特征和文化氛围、物质生产和生活方式、思想观念、风俗习惯等,反映了历史的发展与变迁,拥有独特优美的自然、社会景观及人居环境。本课题组根据青岛古村落的保存状态和特点,选取7个省乡村记忆村进行深入调研分析。

青岛古村落可大体分为三类:一是传统建筑村落;二是文化遗产村落;三是传统技艺村落。(表1)

1.传统建筑村落

这类村落的格局和古民居保存较好,大都清朝以前建村,在青岛数量不多,较典型的有即墨市丰城镇雄崖所、即墨市金口镇凤凰村、莱西市姜山镇三都河村。这三个村子整体风貌较为完好,均纳入保护范围并划定保护区域且是活态的古村落,原住民生活其中,但也开始出现“空心化”的状况,原住民流失情况较明显,古屋的闲置率达到30%,留守的大多是老人,人口结构发生变化。以即墨市丰城镇雄崖所为例,它是山东省唯一保存最完整的海防古城。雄崖所为正方形城池,四个城门,东门和北门早已倾塌;南门历经多次修葺,门洞和城楼上建筑物尚为完好;西城门城楼已不存在,门额题为“镇威”。近年,政府投资2200万元对村子实施了保护提升,对189处明清老房屋重点保护;完成了中心街铺装和牌坊、管网,路灯和旅游标识牌;对村内6条,2200平方米具有特色的小巷进行修复;将老衙门进行保护性修复;对村内20处明清老房子回收修缮布展,打造不同年代的主题展馆,建设1800平方米的旅游接待中心,海防博物馆已正式启用,并被命名为“青岛市社会科学普及教育基地”和“青岛市社会科学研究基地”。2016年,政府进一步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乡村文化内涵,打造具有乡村记忆、民俗风情和自然生态美丽的乡村聚集区。

表1 青岛市古村落分类情况表

2.文化遗址村落

这类村落拥有极大考古意义的文化遗址,并提供重要的史实资料,拥有深厚的文化特质。青岛这类村中具有代表性的是黄岛区大场镇的西寺村。村北有一座唐朝的方钟寺,“文化大革命”中被毁。1973年,发现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遗址,地表采集大量龙山文化时期的夹沙黑陶片和泥质黑陶片,曾出土黑陶蚌形响器、红陶鬶、泥质黑陶杯等。该村是个典型的农业村,政府先后投入资金对村容村貌和环境卫生进行专项整治,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3.传统技艺村落

这类村落是具有青岛本土特色的非物质文化形式,拥有传统手工技艺或有本土地域民俗风情特色的村落。具有代表性的是即墨市七级镇大欧戈庄村。该村有400多年传承史的鸟笼制作技艺,已被评为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传承人是吴金昌。该技艺始于明代,盛于清代,到清代中后期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大欧鸟笼制作技艺活态传承过程中,市场销售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该村居民近500户,其中90%的家庭从事鸟笼制作,每年可创收千万元。村里到处可见忙碌的艺人、形状各异的鸟笼和原材料,当地成立了“大欧鸟笼产业协会”,政府拟建设一个占地120亩的鸟笼生产基地,为鸟笼制作业提供更好的空间。近年,村庄进行整体环境提升建设,修街道6条,街路都进行绿化、美化、硬化,建有学校一所,幼儿园一所,街口设立垃圾池,曾被评为文明村庄。

(二)古村落中新农村建设概况

大部分古村落的建设和整治规划正在进行中。在利用现状条件的基础上,以改善村民生活生产条件为宗旨,遵循古村落保护原则,进行治理、改造完善和适量新建,改善村庄卫生环境,配置公益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课题组在7个村每村发放30份村民评价调查问卷,共回收有效问卷163份。调查结果显示:青岛古村落的新农村建设情况较好,在生产发展和生活富裕方面稳步前进,但乡村文明和村容整治方面有待提高(表2)。7个村中,崂山区青山渔村发展较快,整体村容整洁、环境优美、设施较完善、居民生活条件不断提高。村庄占地面积1600余亩,耕地974亩,山林6000余亩,茶叶300余亩。2015年,全村集体总收入约15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11000元。当前“青山特色渔村”依托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在保护风景名胜的前提下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蓝色经济,先后投资2000余万元,对村庄的旅游基础设施石牌坊、进村路、停车场、1400平方米门头房、旅游码头、500余米的仿古“渔村特色一条街”等进行建设,带动了当地农业特色产品的生产和发展,进行了民俗文化风格装饰装修,打造充满活力的“中国最有魅力休闲乡村”。黄岛区大场镇西寺村则发展缓慢,虽然政府先后投资80万元实施了新农村工程,硬化了街道和小巷,硬化率达到100%,美化墙壁1000平方米,安装节能路灯24盏,新栽植各类绿化苗木2700株,新建垃圾池20个,但整个村的环境卫生需进一步整治、基础设施还需逐步完善。

表2 青岛市古村落的新农村建设村民评价分数统计表

二、古村落保护与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古村落发掘、申报工作滞后,新农村建设进展缓慢

当前,古村落保护与发展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国务院将筛选5000个具有重要保护价值的古村落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每个入选村落享受国家专项资金300万元。据统计,山东省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共37个,仅占全国0.89%。青岛只有3个村落入选,占全国0.07%(表3)。这是申报国家名录不及时,造成传统村落建档保护跟不上,错失了国家扶持的良机。由于整体古村落的发掘、申报工作滞后,间接导致新农村建设无特点、无方向和进展慢。

表3 传统村落数量统计表

(二)古村落保护意识薄弱,新农村建设认识有偏差

村民存在对居住环境升级的诉求,新房不断从老房中长出,村民将新农村建设理解为根据自身需求改造旧房或盖新房。通过入户访谈统计(图1~图4),约12%的老人享受现在的住宅环境,有超过83%的村民表现对新房子的向往与追求,但又担心成为失地者或拿到补偿款较少;村民对于集体利益和活动表现冷淡,对素质教育、法制教育及基层组织建设等不够关注。

图1 即墨市金口镇凤凰村居民对古建筑风格的认识

图2 莱西市姜山镇西三都河村居民对古建更新度的意愿调查

图3 即墨市丰城镇雄崖所居民对居住现状的满意程度

图4 黄岛区大场镇西寺村居民对卫生环境状况的感受

(三)经费投入未到位或不足

古村落内的古宅主要属于村民私人所有,村民没有能力按照古建保护要求进行修缮,多数古建筑破损严重且存在安全隐患。已上榜传统村落存在资金未到位或不足的问题。如根据保护部门专家的测算,莱西市姜山镇西三都河村古村落修缮约需200万元,但财政拨款资金投入只能修缮部分古民居,不能满足全村221间古建筑房屋修缮,保护工作举步维艰。

古村落基础设施落后,道路、排水、照明以及卫生条件不完善,影响村民生活舒适度的整体提高。村容村貌、生活环境成为衡量新农村建设重要指标的情况下,古村落中原有的一切显然没有优势,需要投入大量资金支撑后期的新农村建设。

(四)保护传承不及时,缺乏健全的制度

靠近市区的古村落由于城市发展的带动导致城镇化较严重,有些古村落甚至不复存在;偏远地区的古村落保护进程较缓慢,在旧村改造和新农村建设中急功近利,置乡村特色于不顾,不从当地实际出发,村民自行拆除未被列入各级文保单位的民宅,古村落的风貌被破坏。历史改革时期,许多传统建筑被毁掉。如即墨市金口镇李家周疃村李秉和庄园,原有房屋313间,1945年进行土地改革,庄园墙体被拆除,东、西两宅归粮食管理所使用。东宅进行改建,西宅存有议事厅、宴客厅和两幢住房及部分裙房,现保存较完整的仅剩3幢。尽管政府正在施工修复庄园和祠堂,但修复的房屋只是相似的仿制品而已,失去了岁月的洗礼磨砺。

青岛市关于传统村落保护的法规条例不完善,很难避免在新农村建设中文化遗产被破坏的现象,如故意损毁、偷盗等违法活动。例如,莱西市姜山镇西三都河村民邵根的老宅门前两个抱鼓石被偷盗,至今未引起相关部门重视;600年黑檀古树树干出现多处人为伤痕,村民反映有人砍伐枝干烧火或者做成手串牟利。

(五)文化传承缺乏纽带关系,失去原真性

村民物质和精神生活的双重理解和兼顾,是新农村建设统一规划建造的纽带。规划中对新农村建设的设计对象背景认识不清,仅从已有的城镇经验出发,使村落空间单调、文化场所缺乏,无法吸引村民,这样的村落环境是不能满足可持续发展需求的。民间信仰、节会、传说故事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村落中的物质载体和场所空间的缺失,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失去了原真性或淡化消失,导致村落建筑环境、非物质文化和新农村没有很好结合。

(六)缺乏传统建筑修缮和技艺传承的人才

民间已很少有专门从事建造和修缮传统建筑的工匠。高校培养的关于古建筑保护技能的专业人才很少。古宅建筑结构紧密,对一根梁一片瓦的修复会牵一发动全身,修复工作极其困难。例如,即墨市金口镇凤凰村古宅墙体修缮过程中,材料、工艺技能未达到期望水平,修缮后的墙体与原有墙体存在明显差异。另外,由于传统手工艺复杂、收入不高,加之年轻人缺乏吃苦钻研精神,不愿意从事营造工艺工作。例如,即墨市七级镇大欧鸟笼已经传承了500年,也已经成为山东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即使是大欧鸟笼的传承人吴金昌的后代也不愿从事这种传统工艺。

(七)对外宣传力度不够,旅游基础配套设施不完善

现已经列为传统村落或者乡村记忆工程的村落,虽已开始发展旅游,但是游客数量堪忧,主要原因有三点:一是对外宣传力度不够,未利用科技平台和媒体等先进网络措施;二是旅游基础配套设施不够完善,如即墨市七级镇大欧戈庄村,很多游客慕名来学习参观鸟笼制作技艺,但未能为游客提供满意的吃住等服务,缺乏接纳游客的基础配套设施;第三,道路建设不足,狭窄不畅通,未能为旅游发展提供交通保障。

(八)教育环境及生产方式落后,人口大量外流

古村落规模小,分布松散,适龄儿童只能在附近有学校的村镇寄宿上学。教育的落后使年轻人“乡村记忆”淡薄,成为住在城市、户口在村镇的“两栖人”。古村落生产方式单一,很难跟上现代社会经济发展步伐,年人均收入水平低,经济发展动力不足,致使大量青壮劳力外流。

三、古村落文化遗产保护和新农村建设的共生原则

正确把握新农村建设中对古村落物质环境的提升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关系,把握传统和现代文明的过渡,在古村落环境、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新农村建设之间构建共生空间(图5)。

图5 古村落物质环境、非物质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相互关系

(一)提升村落物质环境

强化古村落的建筑环境的文化因素在新农村的规划设计和建筑设计中的体现:体现自然的村落布局,因地制宜,建设具有特色及自然品质的新农村;建立合适的规划尺度、空间及建筑功能,利于村民的行为及邻里交流,加强村落环境的亲和力和凝聚力;体现村落空间的多样性,考虑多种功能的综合利用,营造丰富的村落生活和文化空间;传承村落的可识别性,充分利用青岛本土的建筑材料和建造技艺,通过对古村落空间形式和功能的持续改进,延续村落发展的历史。

(二)加强非物质文化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新农村建设中保持地方文化特色的根源,在村落空间组织和建筑设计中对非物质文化的制约与映射应做出积极响应。一是物质载体的保护和传承。在村落的更新中结合新农村建设的需求,对传统观念和传统建造技艺决定保护还是予以改进。如对于传统土坯墙建造技艺的传承应在保留其原始优点的基础上,对其牢固性和卫生性加以改进,对与传说故事等有密切关系的村口牌坊、村边古树等,在新农村建设中应该保护。二是场所空间的保护和传承。新农村建设要营造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的空间,使来自民间的文化重新回到民间,对村落的民俗节庆、民间信仰、传说故事以及承载的文化空间、活动线路进行系统研究,建设适当规模的室内小型剧场或者露天剧场,针对民间美术、传统手工技艺等项目开展生产性保护。如即墨市丰城镇雄崖所的庄户棋,乡土气息浓厚、变化多端、其乐无穷,在传承民俗文化的同时也为群众提供了一种健康休闲的生活方式。三是形态元素的重生。在新农村建设中,运用新的材料和设计手法以文化符号式延续到环境与建筑改造的形态中。例如,对于传说故事、民间歌舞的形象要素可以在村落景观小品诸如路灯、铺装中以文字和图像的方式予以展示,对于民间戏剧曲艺等,其主题内容和人物造型等也可以以图像的形式展示在建筑和景观中。

四、古村落文化遗产保护和新农村建设的共生保护模式

青岛新农村建设下的古村落依据发展状况可以分为不同类型,由于村落之间存在着差异性,不同的村落可以根据自身的文化状况和特色选择不同的保护发展模式(表4)。

表4 新农村建设中古村落保护发展模式

(一)原貌原真型模式

对村落进行原真性的传承,保存完善的街巷空间、历史环境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生产生活方式等,还包括生活在村落中的村民。通过整体保护、文脉传承的方式,关注村落整体意境的留存。莱西市姜山镇西三都河村适合此种模式,从村落环境进行整体规划、重点保护和特色保持,对于已经毁损的有重大价值的古建筑及文化,在充分尊重历史的基础上,采用传统的工艺对其进行修复,使古村落保持“活性”,尊重村落的原始风貌地形、街巷格局、建筑、树木,或作为“文化村”的形式在进行整体的文化保护和传承的基础上,按需求进行新农村的建设。

(二)文化重现型模式

采取化零为整的保护形式,将其保留下来的具有价值的内容集中起来,为其建设一个固定的展示空间,注重文化的重现,努力把现代文明与村落文化结合,使村民或外来游客也受到文化的感染和熏陶。黄岛区大场镇西寺村适合此种模式。挖掘村落文化的丰富内涵,增强传统文化的影响力;传承村落文化的精髓,正确处理村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关系;以传统文化的发展为理念,使乡土文化中的内容在新农村建设中得到弘扬,利用农闲时节、节庆节日组织各种相关活动,如庙会、文艺会演,结合乡村文化大院、乡村公共文化场地等,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表演场所。

(三)产业发展型模式

通过文化产业带动经济,再反作用于文化传承。村落的优秀传统文化或技艺、民俗风情等既要得到保护和传承,又要顺应经济、社会的发展,与现代文明和谐相融。建设文化体验与旅游结合为主的特色文化村,促进村落文化旅游业的发展,传承传统手工技艺。针对像即墨市七级镇大欧戈庄村的传统手工业,打造传统手工业特色村落家庭作坊、特色街、工艺文化村的格局,并融入手工业生产过程的体验、产品展示营销、文化节庆活动等和旅游相关的功能空间,建立传统的加工生产地和文化旅游基地,建设生产制作展示、传承培训等的准公益性场所。将特色的乡村、家庭作坊建设成为旅游的景点,补充相关的旅游业的配套设施,增加体验式活动,建设小型的博物馆。宣传主要的传承人,提高知名度。

五、青岛古村落的新农村建设对策建议

(一)提升社会环境,完善各项体系

1.开展古村落调查和申报,加快新农村建设进程

继续开展青岛古村落及文化遗产的申报、保护工作,管理主体是各级政府,由村民自愿合作,需要市城乡建设委、市文物局、市规划局等相关单位的协调推进,建立由专家、文物及旅游等单位组成的专业队伍,确定保护对象,建立古村落名录,实行分类保护以及分级管理。把握古村落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发展方向,从村落实际出发,合理利用村落人文和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遗产,做好整体规划,促进村落健康发展。

2.加强宣传教育,提升村民意识

村民是古村落及其文化的主体。要借助媒体和科普活动等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对古村落的保护意识。要宣传新农村建设思路措施、工作动态和典型经验,激发农民投身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村民切实体会新农村建设的好处。

3.完善法律法规,推动保护发展进程

认真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发展,加强管理”方针,将古村落保护列入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规划,遏制各种过度开发行为。在新农村建设中,特别是在进行旧村改造规划时,要征求管理部门意见,根据制定的政策措施实施。加大执法力度,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安装监控设施、消防设施,对于擅自破坏拆除、烧毁或盗卖古村落文化资源的行为,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4.多方集资,保证经费充足

运用现代企业制度以及市场机制来拓宽融资渠道,实施政府、部门、社会和村民一体化的保护运作模式,设置古村落保护经费专项资金。具体做法是:加大政府的经费投入,应在新农村建设财政专项资金中进行资助,作为古村落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制定完善有关社会捐赠和赞助的政策措施;合理开发古村落旅游资源,部分收入用作古村落保护经费。

5.培养专业技艺人员,谋求长远发展

传统建筑营造技艺及传统手工艺的保护与传承,要对传承人、有关实物与相关材料进行保护,采取管理、扶持、研究与宣教等措施。需专业的理论和实践体系配合,要加强与文博、考古等专业融合。将古村落保护专业化、科学化,培养高学历人才,并向文化产业方向延伸。

6.联合教育机构,焕发新生代传承意识

加强与教育机构的联系,创建新的合作模式与基地产业体系,在壮大和提升产业的整体实力的同时重塑“美丽乡村记忆”,将乡村文化借助教育的力量深入下一代的头脑中,包括市多所大中小学。形成艺术创意产业格局,建立如西递、宏村等一批特色鲜明的写生基地。

(二)营造有机环境,促进共融发展

古村落保护与新农村建设要处理好“新”与“旧”的关系。将“修旧如旧”与“有机更新”的思想和保护与发展结合起来,研究并顺应传统村落形成与发展的规律,科学地、有预见性地协调村落关系,避免旧村衰落或新村风貌不协调等现象。近期与远期相结合,遵循可持续发展理念,达到在保护中求发展,在发展中进行保护的目的。

1.更新生产发展理念

古村落在生产发展中应根据自身的情况培育特色产业,与一般的新农村建设把生产发展放到第一位的做法区别开。一要根据古村落的历史属性,发展流传于民间的各种手工制品、民俗服饰、地方特色小吃、古村落种植的绿色农副产品等。二要更新生产发展理念,借助互联网将特色产品推向市场,借助政策扶持、人才引进、银行贷款等方法,利用纯手工的传统工艺,制作出各自的特色产品,培育新的市场卖点。

2.打造美好村容面貌

古村落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重视村容村貌的历史属性,强调规划的可实施性。对村落进行系统的调查与研究,掌握传统资源,分析保护与发展面临的问题,了解村民的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提出发展模式与方法,避免套用、盲目地制定目标。一要通过实际调查勘测,对建筑情况有一个总体把握。二要针对建筑的完好程度进行分类,对好的进行加固,对中等的进行修缮,对差的进行淘汰,并研究旧材料和工艺。三要对改建、重建的空间考虑外在形式上与村落原有风貌相协调,注意实际效果与村落的历史相匹配,要严格控制新建筑的数量。根据古村落自身的情况走不同的保护路子,打造属于自己的古村落“名片”。

3.提升现代生活品质

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的关系,鼓励并引导村民在原址生产生活,避免不必要的人口疏散。住房的利用、改造等应在规划控制与引导之下由村民进行。在新农村建设中继续保持与当地文化的和谐统一:一要保留传统风情韵味,展现不同地域特色。建筑造型、街道布局、家居环境都要按照当地的建造习俗。二要将现代技术融入传统生活,因地制宜进行决策。例如,在解决古村落道路和排水问题时,采用“上路下沟”,实现“雨污分流”;借鉴“海绵雨水收集”理念;利用太阳能解决公共照明。

4.促进文明乡风建设

保护传统文化的同时在移风易俗上多下功夫。在解决家庭纠纷、邻里关系、构想发展思路等事情上,利用宗族关系能取得好的效果。在制定政策和规划项目时应该尊重村民的务实心理,将村民的利益情况放在首要位置。古村落的文明乡风也需要逐渐纳入一些现代文明的因素,从物质与精神两个方面来鼓舞和团结民众。

5.创新民主管理体制

提高村民生活水平,民主管理,让村民享有平等的权利,监督村委会的各种活动,保证村落的可持续发展。在新农村建设中,古村落的管理应该针对村落的实际情况。古村落的管理者应熟悉现状、了解历史,做到在发展中保护本村的传统文化。从村落的整体发展和村民的切身利益出发,民主化管理。

(三)加强旅游开发,提升整体实力

依据村落自身的优势,突出文化旅游资源的特色,在开发中注重民俗文化的传承,进行创新开发。重视古村落历史环境的保护,由于古村落土地及物理空间的有限性,必须控制旅游人口规模,在不影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不破坏古村落景观风貌格局的前提下进行适度旅游开发。

一要保护和利用相结合,坚持保护优先、合理适度开发。二要个性开发,挖掘和发展村落自身文化特色,形成突出的主题,树立古村落的旅游形象,开发观光旅游、文化考察旅游、休闲度假旅游、体验旅游和生态旅游等方向。例如,保持当地居民的生活状态和生活场所,以展示体验生活生产场景的方式,将体验当地传统村落街区环境、体验古民居环境、体验民风民情、体验农耕文化作为旅游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三要村民参与,与实际相结合,从开发、规划、管理、服务、创业等方面积极参与到旅游发展中,提高村民从事旅游业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建立合理、公平的分配机制,合理的补偿和激励机制,维护古村落村民的切身利益。四要拓筹资渠道,修缮重点古建筑、文化遗产,完善旅游服务设施。五要构建区域联动发展机制,与青岛其他历史及景点联合发展,统筹联动,开发与古村落文化特色相结合的特色旅游线路和环境。

表5 青岛(部分)古村落分布情况表

(续表)

(续表)

课题组组长

阎 娜 青岛理工大学琴岛学院

课题组成员

张 舒 青岛理工大学琴岛学院

宋 丽 青岛理工大学琴岛学院

孙子惠 青岛理工大学琴岛学院

周志杰 青岛理工大学琴岛学院

王文增 青岛理工大学琴岛学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