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促进文化遗产保护

促进文化遗产保护

时间:2022-06-1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近年来,我国世界遗产地先后发生了一系列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相冲突的事件,这些事件对我国世界遗产的保护产生了深远影响,引起了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尊重人类历史,对社会发展将有极大的推动作用。这些影响不仅威胁文化遗产旅游地的经济收入,更给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严重的问题。

加强游客管理 促进文化遗产保护

杨小鹤 李武武

(江南大学商学院无锡214122)

【摘 要】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之间的悖论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游客管理理论和案例的分析,对于国内的文化遗产保护中的游客管理方法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加强游客管理,培养合格的旅游者,从而平衡旅游开发与文化遗产保护之间的关系,也是提高游客旅游体验质量,促进文化遗产精神传达的根本途径。

【关键词】文化遗产保护;旅游开发;游客管理

1 旅游开发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冲突

我国是文明古国,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给我们留下了众多珍贵的历史遗迹和文物珍宝。随着我国旅游业突飞猛进的发展,尤其是随着旅游业的资源开发从自然景观的原始展示向文化资源的深度发掘转变,这些记录着自然变迁和人类文明的重要信息的文化遗产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与重视,也已经成为旅游业生命力的源泉及其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特别是“申遗”成功的旅游胜地,有了世界文化遗产这块“金字招牌”,就有了吸引世界目光的资本,也有了丰厚的经济效益:承德避暑山庄和外八庙1994年申报世界遗产成功后,第一年的游人就增加了十分之一;山西平遥1997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后,1998年门票收入从申请前的18万元一跃而至500多万元。世界文化遗产带给人们一种直接的现实诱惑:一旦被列为世界遗产,这个风景区就会得到海内外游客的青睐,旅游业的各种投资就会接踵而来,然后整座城市的知名度就会提高,这又会吸引更多的游客。

然而,一些地方弃保护于不顾,一味追求经济效益,遗产地政府和管理机构把文化遗产当成了“摇钱树”,不惜以牺牲和破坏文化遗产为代价,把文化遗产进行快速的“贴现”,换取暂时的经济繁荣,有相当数量的文化遗产存在着开发过度的问题。近年来,我国世界遗产地先后发生了一系列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相冲突的事件,这些事件对我国世界遗产的保护产生了深远影响,引起了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以我国第一条风景名胜区索道——泰山索道为例,从好的方面来说,它方便了游客,而且赢取了丰厚的利润;但是从另一方面,它明显破坏景观。在景观精华区建成的索道,凌驾于天门景观之上,喧宾夺主。著名的月观峰被炸掉1/3峰面,主景区出现大面积生石面和乱石堆。据了解,泰山景区已建和拟建游览索道共有7条。禁令一开曾几度在全国兴起景区索道热,同时也引发了国内学者的激烈争论,对于景点是否修建索道(合理性)、如何修建索道(协调性)等都进行了很多探讨。

其实旅游发展与遗产管理的矛盾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在国内外,对于两者之间的关系一直存在着争议。一方面,旅游被视为遗产保护之友,不仅能最广泛地传播遗产价值,提高全社会遗产保护意识,并为遗产保护提供所需的资金,同时又有利于遗产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另一方面,旅游又频繁造成对遗产的形形色色的破坏,不仅伤害遗产保护事业,也同时伤害旅游业本身。从法国、日本等一些旅游大国的文化遗产旅游地管理就可以看出,各国都是经历了先开发,因为遭到破坏而发生冲突,引起保护与开发之间的矛盾纷争。法国在迄今两百多年间颁布了《纪念物保护法》、《历史文物建筑及具有艺术价值的自然景区保护法》、世界上第一部保护文化遗产的现代法律《保护历史古迹法》等,将具有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的动产和不动产的历史文化遗产作为保护对象,对历史文化遗产进行登记造册,重要的被列入保护名录。欧洲一些国家也纷纷效仿,足见其对于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意识和决心。

然而著名的文物与旅游研究专家耿留同教授认为,“发展旅游与遗产保护这两个方面本身没有对立的必然”。问题在于,目前多把旅游解释为一种经济行为,单纯追逐利益的做法;一些没有规划的管理,没有可持续发展理念支持的盈利方式,才使得发展与保护产生了矛盾与冲突。如何让文化遗产可以有效地保护使之永久保存,并向世人展现它的灿烂与辉煌,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2 旅游文化遗产地的游客影响

“遗产(heritage)”一词大约产生于1970年代的欧洲,其含义与“继承(inheritance)”紧密相连,通常指从祖先继承下来的东西。从1980年代中期开始,“遗产”的含义被不断引申,地方文脉、历史人物等都被认作是一种遗产,并越来越多地被用作商业用途。

2.1 游客的积极影响

众所周知,对文化遗产地进行旅游开发主要是为了加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对于宣传文化遗产地,为长久保护遗产地赚取收入,对公众更起到了教育意义。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尊重人类历史,对社会发展将有极大的推动作用。而作为一个旅游景点,本身已经具备优良吸引的文化遗产,接待游客是其经济来源也是直接目的。游客是旅游景点的“主角”:首先,游客的到来可以为文化遗产增加知名度,让更多的人知道该文化遗产的存在;其次,通过游客来参观游览产生的花费可以赚取收入,用于加强该地的文化遗产保护,因为保持、修复、重现文化遗产都需要大量的资金;而且,通过向游客的开放展示,可以更好地向游客和公众传播文化,让游客了解和继承其历史文化,对公众起到了教育的作用。实际上如果没有游客的参观,很多文化遗产也无法发挥其传播及教育意义,失去了让后辈继承的作用,文化遗产就会变成历史遗憾。

2.2 游客的消极影响

越向公众开放文化遗产,潜在的消极影响也就越发明显。这些影响不仅威胁文化遗产旅游地的经济收入,更给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严重的问题。如果今天游客的到来破坏了所见所感的,那么后代就不可能再欣赏到这些宝贵的人类财产。

“就人为因素而言,旅游业可能造成的环境污染与破坏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来自旅游开发者、经营者不负责任的掠夺性行为;二是来自游客的不文明旅游行为。二者相比较,肯定是前者带来的威胁是主要的。但事实上,对于旅游景区、景点而言,每个游客都是一个潜在的污染源,因游客的不文明旅游行为而造成的环境污染与破坏、景观质量下降问题相当普遍,在一些自然保护区、文物古迹类景区以及世界遗产类旅游景区已经表现得相当严重。在国内大众旅游迅猛发展而大量的旅游者尚不具备相应的旅游生态素质的情况下,这一问题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来自英国游客理事会(ETB,1991)的报告指出,游客影响可以分成以下几个大类:

2.2.1 游客过于拥挤

这是与该遗产旅游地游客承载力相关的问题,当一个旅游地游客过多时,游客的行为就受到限制,难以避免的身体碰撞,无法顺利进行的参观游览行动,影响了游客的自身感受,更无法好好欣赏和感受文化遗产的魅力,并减少了游客观看和接触的机会,对游客满意度产生了消极影响。

2.2.2 人为磨损与破坏

这类游客影响包括践踏、触摸、潮湿、温度、偷窃和涂鸦等。以上几种行为可以分为游客无意和故意的行为。游客的践踏几乎是无法避免的行为,而游客过多造成该景点温度过高和潮湿也不是游客自身可以操作,著名的敦煌莫高窟里的壁画因为游客过多增加了空气中的湿度和二氧化碳,使得许多壁画失去了原有的鲜活绚丽的色彩,变得黯淡无光,造成了无法估量的损失。

2.2.3 交通问题

大部分游客都是开车或者乘坐长途汽车到达景点的,所以带来了交通拥挤,更加剧了交通问题,例如交通阻塞、废气污染、交通事故概率的增加等,由于停车场地不足也导致了绿地的破坏,过多的停车还限制了通道。

2.2.4 住宿问题

游客的到来产生了相关的经济效益,留住游客是旅游地的目标之一,而修建饭店、宾馆占用了景观地的土地空间,虽然产生了经济效益,但同时也对当地社区产生影响,无意或有意地侵犯了当地居民的空间和私人财产。结果会让当地居民对游客产生敌意,让游客感到不受欢迎。

事实上,旅游者对当地居民的社会文化冲击是很明显的,游客密度越大,这种冲击越大,国内学者崔凤军关于环境承载能力中的游客密度指数可以用来表现这一影响。

尽管有调查认为游客对于文化遗产的破坏和影响远不如自然灾害和环境威胁来得严重,但是出于旅游研究角度考虑,游客管理是除了对于景区自身管理之外可以通过努力得到改善甚至消除的负面影响因素。事实上,对于游客的管理处理得当可以更好地提高旅游地的知名度和加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也就是说,加强游客管理是开发与保护并举的关键。第一、做好游客管理可以保证游客活动对文化遗产不会或最低程度带来不可接受的负面影响。第二,可以通过游客管理来确保游客体验达到最优化,保证游客的体验质量和满意度;第三,避免和解决旅游者中间以及旅游团队之间的矛盾;同时也可以协调与周边社区的关系。

只有管理好了游客,把游客对文化遗产的消极影响减到最低,同时把向游客宣传、教育的作用发挥到最好,才能达到对保护文化遗产和旅游开发之间的平衡。

3 加强游客管理促进文化遗产保护的案例——中外对比

3.1 威尼斯的游客管理的成功经验

世界著名水城威尼斯位于意大利,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旅游地之一,旅游业的发展为当地带来大量的客源和财源,同时也给当地旅游环境、历史遗迹带来了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在面积不足8km2,城市中心居住着不足10万居民的威尼斯,每年平均接待1200万游客,每天要接待4.7万人的流动人口,夏季最高峰时期甚至每天高达10万人次。巨大的客流量严重威胁着当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当地政府以及旅游主管部门制定了一系列游客管理政策有效地缓解了巨大客流量所带来的负面效应。

(1)以预定系统来缓解过多游客带来的压力:威尼斯尽量降低旅游需求高峰以减少游客季节性分布不均衡的成功做法是借助预订系统来调控旅游需求,旅游者在出游之前可以通过国际互联网订购“威尼斯旅游智能卡”;在订购的过程中互联网会将威尼斯目前旅游动态信息传递给旅游者,例如游客数量、游客密度等。旅游者通过对威尼斯旅游信息的全面了解,做出了选择最适宜出行的时间路线决定。此外,这张卡的重要功能是同时还有效地掌控了客流的流量,“智能卡”的发行数量由威尼斯城市中心的旅游承载力决定。如果游客数量接近了当地旅游环境承载力的阀值,主管部门就会停止发行“智能卡”,从而达到抑制客流流入的目的。

(2)改变旅游线路使客流合理分布:威尼斯旅游市场的一个重要特点是,重要景点大多集中于利亚德桥和圣马可广场之间的区域。游客高度聚集,导致游客停留时间短,城市中心游客密度过于密集,因为接待能力有限,无法发挥最好的效益。

为调整游客在空间上的合理分布,威尼斯采取了两项措施:

①开发新的旅游线路改变旅游者游程,降低城市中心区域的接待压力,实现更合理的游客空间分布,而且延长了游客的停留时间,增加了旅游消费。

②限制对旅游基础设施的使用,以此引导客流流向,包括不让私人轿车和旅游车进入城市中心和历史文化遗迹;游客在中心城区使用公共设施时征收一定的附加费,高昂的旅游成本在调控游客缩短城区逗留时间方面起到了一定的成效。

(3)培养旅游者环保意识:在规范旅游者和当地居民的环境保护行为方面采取了“软硬兼施”两种方法。首先大力开展环境保护教育和宣传活动,以培养和提高旅游者以及当地居民的旅游资源环境保护意识,形成环保内在驱动力;其次,在加强旅游者环保意识教育的同时,也大力加强了环保执法力度,从而有效地规范了游客行为、保护了旅游资源环境。除了严格执行欧盟、意大利的各种环保法规以外,威尼斯还专门制定了相关旅游法规,例如专门出台了一份名为《您不能》行为规范手册。对于游客的不文明行为执法官员会不留情面的给予高额罚款,例如根据威尼斯的相关法规在圣马可广场上野餐的游客会被处罚250欧元

威尼斯的游客管理案例在国际游客管理中堪称典范,利用预定系统有效地将高峰时期的客流分流到旅游淡季,既有效地减轻了高峰时期的旅游接待压力,又拉动了淡季旅游需求。改变旅游线路有效地调控了客流流量,缓解了旅游旺季巨大的客流给城市带来的压力,给游客带来了高质量的旅游体验。而且并未让游客有受限制、被拘束的感觉,人性化的设计思路在引导游客游览时处处体现,是高科技和人情味相结合的优秀管理方法。

3.2 敦煌莫高窟的游客管理

莫高窟现有洞窟735个,其中包括超过4500m2的壁画和2000余尊彩塑,以及藏经洞出土的5万多件文化遗产。绵长的历史,丰厚的遗产,巨大的信息,珍贵的价值,使她在中国和世界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成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的表征。每年慕名而来的游客数量不断增多,2004年,游客人数高达43万人次并保持持续增长的趋势。

游客的迅速增多给莫高窟的保护和管理工作带来了许多问题:①洞窟空间狭小,壁画材质脆弱。②过量的游客参观造成了一些洞窟过度“疲劳”。③游客的增多打破了洞窟恒定的小环境,侵蚀壁画,加速病害的发展。④为开放所增加的游客设施对洞窟的壁画保护可能带来的负面作用。

针对以上问题,敦煌莫高窟游客管理部门采取以下应对措施:

(1)游客调查:当地管理机构设计了多项游客调查项目,包括游客人数统计、游客参观满意度以及游客对开放设施的意见等,进行统计分析,对未来游客人数作出科学预测,为改善游客管理对策和提高游客参观质量提供依据。

(2)游客承载量的科学研究:和国外的保护研究所合作,共同开展了“洞窟游客承载量”的研究项目:通过以洞窟空间容量和游客参观时间为主要参数,计算日洞窟游客参观人数的最大承载量;研究游客参观和壁画损害之间的关联性选择大小相似的开放洞窟和非开放洞窟,找出游客参观所造成的环境变化与壁画病害活动的关系。

(3)针对旅游旺季游客人数较多的状况,和当地旅行社保持紧密联系,建立参观预约和预报制度,分时段有计划地安排游客参观,缓解洞窟接待的压力;在旅游旺季,调整开放洞窟,增加游客参观路线;增设了敦煌石窟文化遗产保护陈列中心、藏经洞陈列馆、院史陈列馆,通过上述陈列馆的陈展,增加了游客对莫高窟历史文化背景的全面了解。

培养既熟悉业务又懂得外语的高素质讲解队伍,并不断提高他们讲解的质量,改善遗址环境,增加卫生设施和休息场所,满足游客在参观时的需求,并正确引导游客。

实施每年对一些洞窟轮换开放,限制病害严重洞窟的开放,雨天停止开放洞窟的开放办法。

我国的文化遗产旅游开发起步晚,而游客的整体素质不高,旅游目的地管理者的意识不强是现在游客管理所要面临的几大困难。所幸莫高窟虽然因为管理不善遭受了损失,但当局和群众都认清了文化遗产的保护对我们的社会乃至国家、世界都有重要意义,从以上游客管理的措施可以看出,我国的文化遗产旅游景区已经从以前的硬性管理,“禁止”“不许”等强制管理走向了更加成熟有效的整体规划,试图了解游客的心理,引导游客的行为,以求得游客满意而吸引物不受破坏的平衡。但是相较于国外比较成熟的文化遗产旅游地游客管理,仍然显现出不够系统化、人性化,只是零散地学习了一些国外的管理办法,而且只是针对已经出现的问题加以制止,对于还未出现的潜在威胁未加以考虑,没有彻底贯彻先保护的理念。

4 对加强游客管理促进文化遗产保护措施研究的一点思考

文化遗产如果不向游客开放,就失去了其现实意义;如果过度开发,受到破坏,遗产就变成了遗憾,所以必须把握好开发和保护之间的“度”。从思想上高度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只有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到了保护的重要性,才会在行动上更好地贯彻实施。笔者在对游客管理的理论和措施进行研究后,认为目前国内的游客管理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要因地制宜,由于每个文化遗产的不同,它们的保护措施也各不相同。国外的先进经验要借鉴和学习,但是不能生搬硬套。重要的是学习他们先进的、科学的、人性化的管理理念。

(2)要培养和造就一支专业化的队伍,才能更加高效、有序地保护文化遗产。现在有部分的遗产景区对专业化的重视不够,旅游管理专业人才比例不高,个别地方存在外行领导内行。

(3)对降低游客对文化遗产的损害,惩罚和引导要做到“软硬两极化”,软的更软,硬的更硬。在对游客的引导措施上,尽量摈弃“禁止、不准”等字眼,首先要把游客定位为具有高素质的人群来尊重,在语言上尽量人性化、隐形化。例如现在景区常用的标语:“您一定知道栏杆的作用”“除了脚印什么也别留下”等等,既起到了提醒游客的目的,更让游客觉得在此游览心情愉快,同时也体会到了管理者所花的心思,对于保护该景区的环境提高了认识;而针对游客的不文明行为,例如乱涂乱画、随地乱扔垃圾等,要进行力度较大的处罚,例如在香港乱扔垃圾要处以3000元人民币的罚款,处罚的力度可以更加清晰地反映管理者保护环境的决心和态度,对于游客的警示作用也很明显。

(4)景区的管理不管是针对文化遗产展示物品的管理还是对于参观游览者的管理,关键是营造一个氛围,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这个环境要首先让游客领略到文化遗产的魅力,使得其中的文化和精神得到很好的传递;其次还要让游客觉得舒适、满意,重要是不要拥挤和嘈杂。目前国内外主要通过对排队和购票数量的管理进行调整,已经有相当数量的研究和实际经验可以借鉴参考,但是对于现场的控制主要来源于预先对于客流量的控制与了解,威尼斯的经验是很好的范例,如果国内暂时无法做到,也应该首先在票务上加以控制,不要一味追求数量。

(5)最重要的还是对游客的教育,但在教育游客之前,首先对于管理者要进行教育,让管理者清楚地认识到对于文化遗产保护不仅是游客的责任,更是管理者的义务。而对于游客的引导教育,不能单单在景区里面,而要扩大到整个社会范围。从平常对社会的宣传教育,到旅行社、导游、景区一系列连贯而重复的引导教育。

5 结束语

旅游文化遗产向游客展示的应当是一种旅游环境,文化遗产地既要保持原有的地方精神,同时又要向游客提供足够的设备和信息。做到文化遗产与旅游的协调发展必须认清旅游开发是一把双刃剑,能带来好处,也能带来坏处。要协调处理文化遗产保护和旅游开发,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保护是以长远利益和社会效益为最高目标的,合理利用是在保护的前提下进行的,旅游开发能带来收入,但是错误的无效的旅游管理会给文化遗产带来无法估计的损失。文化遗产的脆弱性要求专业人员和公众为它的未来保护它。提高旅游者的素质,同时提高旅游者的“游览经历”的质量,是我们旅游工作者要长期不懈努力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谢凝高.索道对世界遗产的威胁.旅游学刊,2006(6)

2 张朝枝,保继刚.国外遗产旅游与遗产管理研究——综述与启示.旅游科学,2004(12)

3 李萌,何春萍.游客不文明旅游行为初探.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1)

4 Man Fyall,Brain Garrod.旅游吸引物管理——新的方向.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5 Duncan Tyier.威尼斯游客管理,城市旅游管理.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

6 李萍.浅谈莫高窟的游客管理.敦煌研究,2005(4)

7 谢凝高.“世界遗产”不等于旅游资源.北京规划建设,2001(6)

8 飞龙.国外保护非物质遗产的现状.文化发展论坛http://www.ccmedu.com

9 何方永.游客管理研究述评.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5)

10 迈拉·莎克利.游客管理——世界文化遗产管理案例分析.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

11 崔凤军.风景旅游区的保护与管理.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

12 毛历辛.旅游开发与世界遗产保护.商业研究,2004(19)

13 姜睿.旅游与遗产保护.商业研究,2001(7)

Enhancing Visitor Management to Improve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YANGXiao-he LIWu-wu

(Department of Business,Jiangnan University,Wuxi214122)

Abstrac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eritage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is one of the hot topics that regularly attracts people's attention.The paper proposed authors'idea about the domestic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in tourist management through analysis to the theory and the case of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visitors management.For example,reinforce the management of visitors and educate qualified visitors,thus balances the relations between tourist development and the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which is also the basic way to enhance visitor's travel experience quality and promote spirit transmission of cultural heritage.

Key words the culture heritage protection;tourist development;visitor management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