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城市硬件环境

城市硬件环境

时间:2022-07-0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二、城市硬件环境城市的硬件环境主要指城市的地理区位、资源状况、基础设施、科学技术水平,自然环境等条件。据有关研究资料,一般运距超过100公里,水路集装箱成本比公路低20%左右。从城市的角度看,港口的这种扩张带来了污染、噪音、交通拥挤,破坏了城市原有的生态环境,影响了城市的形象,降低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二、城市硬件环境

城市的硬件环境主要指城市的地理区位、资源状况、基础设施、科学技术水平,自然环境等条件。它是港口发展的必要条件,硬件条件能否满足港口发展的需要往往决定了港口的兴衰。

(一)城市基础设施对港口发展的支撑作用

港口与其他地区的连接是通过临港城市,尤其是城市基础设施实现的,港口的存在离不开城市这个载体。城市基础设施主要包括交通运输,能源,水利及城市供排水,邮电通讯和科教文卫等部门所需的固定资产,等等。城市基础设施是一切企业、单位和居民生产经营,工作和生活的基本物质基础。作为港口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没有完善的城市基础设施作为后盾,要想实现港口的快速发展和港口良性的互动是不可能的。

交通运输状况对于港口来说是重中之重的基础条件。任何现代化港口都必须具有完善和畅通的集疏运系统,才能成为综合交通运输网中重要的水陆交通枢纽。对港口城市而言,港口货物的吞吐量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以城市为终始点,由城市本身消耗与产生;二是以城市为中转点向腹地集散。前者主要是以短途运输为主的城市内部交通;后者主要是以中长距离为主的城市对外交通。因此,港口城市往往成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结合部和枢纽,是更换运输方式的所在地,担负着集散、中转或换装的任务。港口的集疏主要有三种方式:公路运输、铁路运输和内河驳船运输。公路运输的特点是机动灵活,快速方便,能实现门对门直达运输服务,公路运输投资较小,回收快、易于经营管理,技术要求较低。但公路运输也具有明显的缺点:运输工具装载量小,单位运量能耗大,运输成本较高,容易造成污染。目前,国内主要的疏港方式是公路运输,这势必会对港口城市的道路建设提出较高的要求。城市可以通过设置专用疏港车道、建设空间立体交通、扩大道路交汇处面积等手段提高疏港效率和路网节点的通行能力。另外,港口城市还可以大力发展铁路运输。铁路运输与其他运输方式相比具有人均消耗能源少、污染小、占地少、耗费社会成本低、与城市道路相分离不占用城市交通资源、不存在交通拥堵情况,因而成为世界各大港口城市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现象的首选。此外,与上述两种运输方式相比,内河航运可以利用天然河道和历史上形成的人工河道,不占地或少占地,并具有运量大、成本低、能耗小、污染少等优势,具有内河航运独特的自然优势。据有关研究资料,一般运距超过100公里,水路集装箱成本比公路低20%左右。因此,在有条件的地区,比如拥有较密集和四通八达的内河航线网络的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应充分发挥内河航运的优势,最大限度地节约土地资源、减少能源消耗、降低环境污染,有效缓解资源、环境的压力,是实现建设节约型交通运输体系的必然要求和最佳切入点。

鹿特丹港是欧洲最大的集装箱港口,位于荷兰西南沿海,莱茵河与玛斯河入海汇合处所形成的三角洲上,西依北海,东溯莱茵河、多瑙河,可通至里海。鹿特丹港的集装箱集疏方式主要有:铁路运输、驳船运输、公路运输。占最大运输比重的是公路运输。A15高速公路将鹿特丹港与国家高速公路网直接相连。欧洲公路网覆盖了鹿特丹港所有的腹地,能提供遍及欧洲的公路运输服务,每天都有上千辆卡车发往欧洲的各个国家。公路运输具有速度快、运送时间短的优势。其次是驳船运输。鹿特丹港与完善的内河水运网络相连,通过莱茵河—美因河—多瑙河、易北河以及大运河,集装箱可以直接通过驳船运到欧洲的68个大城市。鹿特丹港内河集装箱运输主要有两大优势:一是运费低廉,比铁路低10%,比公路低30%;二是货物的发送、到达时间都比较准确。最后是铁路运输。港口有铁路直接进入码头,通过完善的铁路运输网,集装箱可从鹿特丹港运达欧洲主要的31个国家中的134个城市,每天都有多列集装箱快速班列发往欧洲各地。

表5-3 2006年国内外典型港口城市集装箱集疏运系统三大运输方式比例

img39

数据根据相关城市统计年鉴计算而得。

以上数据剔除其他与陆路腹地无关的集疏运方式,比如港口中转。

(二)城市规模与港口发展的关系

城市为港口提供发展空间,并不是有深水岸线就能成为大港,城市的规模制约着港口的规模。一般来说,城市规模越大,往往意味着市场需求越大,经济越发达;同时,也意味着各种配套设施更为完善。因此对港口的货源、后勤服务和保障能力越强,港口发展的后劲越大。

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和港口规模日益扩大。往往会形成港中有城,城中有港的局面,造成港区与城市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建城规模日益扩大,土地价格节节攀升。而滨海沿河岸线被港口设施占用完毕,临港产业的快速发展也导致港口进一步向内陆延伸,不断侵蚀着城市用地。从城市的角度看,港口的这种扩张带来了污染、噪音、交通拥挤,破坏了城市原有的生态环境,影响了城市的形象,降低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从港口的角度看,港口的用地成本大幅度提升,用地空间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发展空间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三)人才支持对港口发展的支撑

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建设需要有各类人才队伍为之提供强大的支撑力和推动力,只有具备人才优势才能在未来的发展中立于不败之地。对于一个城市而言,其资源主要分三类:物质资源,如土地、原料、机械设备等;财政资源,如现金、保险与融资信用等;人力资源,指人所具有的脑力和体力的总和,它用于为城市创造财富。人可以搬运物品、制造产品等,但人还能整合其他资源,使之创造更高的价值。因此,人力资源可引申为人所具有的知识、技能、态度、理想、创造力等特质,以及应用上述特质而有所作为。整体而言,人力资源是城市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成为现代城市的战略资源,人才是城市经济发展的第一资源。

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的基本功能包括集散功能、生产功能、服务功能、创新功能和生态功能,等等。人才队伍必须为港口城市在这些方面发挥核心支撑作用,其中关键是加强对以临港工业人才、港口专业人才、现代物流管理人才、国际经贸人才、信息技术人才、金融业人才等为重点的人才队伍的引进与培养。因此,城市需要拥有完备的人力资源市场体系以及教育培训体系,能够培养或者引进国际贸易与金融、物流仓储、港口建设、船舶修理和制造、会展等港口发展急需的人才。

表5-4 中国十大港口城市人才竞争力得分与排名

img40

资料来源:倪鹏飞主编的《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其中宁波和连云港因为没有被列入51个取样城市,因此暂无排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