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继承弘扬社的传统,努力发展社的事业

继承弘扬社的传统,努力发展社的事业

时间:2022-07-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继承弘扬社的传统,努力发展社的事业金德培[1]20世纪80年代初叶,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思想路线指引下,改革开放的春风吹绿了华夏大地。发起人和几个骨干于次年成为中华职教社社员,并酝酿建立社的地方组织。1994年9月召开社员大会,选举产生了第一届社务委员会,成立了崇明中华职业教育社。

继承弘扬社的传统,努力发展社的事业

金德培[1]

20世纪80年代初叶,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思想路线指引下,改革开放的春风吹绿了华夏大地。根据社会的需求,崇明一批热心于职业教育的有识之士谋划创办一所职业学校,通过与中华职业教育社副理事长王艮仲(原本有人认识)的联系和会面,终于在中华职业教育社上海分社的支持指导和中共崇明县委统战部的关心领导下,于1983年7月在县城创办了崇明中华职业补习学校。发起人和几个骨干于次年成为中华职教社社员,并酝酿建立社的地方组织。于1985年9月建立了“中华职业教育社上海分社崇明小组”。1994年9月召开社员大会,选举产生了第一届社务委员会,成立了崇明中华职业教育社。到今天,崇明社已走过了将近30年的奋斗历程。作为一个1990年入社的老社员、社员小组长和工作了较长时期的社的专职干部,今天回顾征途,我深切地感受到崇明社在社务工作中贯穿着一条主线,就是继承弘扬中华职教社的优良传统,紧贴时代前进的脉搏,顺应社会需求,努力发展社的事业,为地方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积极作出贡献。值此纪念中华职业教育社立社95周年之际,回忆崇明社将近30年的社务工作,我觉得有两个亮点值得传承发扬。

一是把发展社办教育作为社务委员会的重点来开展工作。崇明社是先办学,之后建立社的组织,因此搞好办学是社的基础。社办崇明中华职校之初,没有独立的校舍,先是借用县总工会的地方,后又借用县供销社的轧花厂房,开办的是一些财会、英语、电焊工等文化技术培训班,可以说在办教育的前期,走过了一段坎坷曲折的艰难历程。1990年当崇明社陷入低谷时,市社领导及时来崇明社调研,并果断出手帮助,聘任刚离休的县政协副主席、县委统战部部长宋斌出任校长。宋斌同志临阵受命,果然不负市社和广大社员的期望,他冷静面对社办学校现实,认真学习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决心秉承“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的中华职教社宗旨,带领教职工从开展社会调研入手,针对当时社会需求,开展职业教育技能培训。同时教育教职工要有“责在人先,利居众后”的胸怀,坚定信心,克服困难,团结拼搏。经过两年的奋斗,终于取得了显著成效,到1992年,学校已有盈余25万元。1993年,学校自筹资金74万元,建造了一幢近千平方米的教学大楼,中华职教社理事长孙起孟亲自为学校题写了校牌。10年奋斗,崇明中华职校终于有了自己的办学基地,崇明社也有了自己的办公地方。同年6月,为顺应社会需求,经县政府批准,又创办了中华高级中学,并于1997年又集资建造了一幢2 400平方米的高中教学大楼。2000年6月,依靠办学积累和教工集资,以500万元买下一家占地20多亩、建筑面积近万平方米的倒闭企业,投入百万元改造成了一个环境优美,设施齐全的花园学校,作为社办中华高中的新校区。2001年增设了初中部,成为一所完中。办学规模最多时,有24个班级,在校学生1 320人。至2011年已培养合格的高中毕业生2 567名,初中毕业生927名,向高校输送新生1 702名,初中连续4年荣获县教育局教育优秀奖;初中毕业生录取为市、县重点中学占比73%。社办崇明中华职校建校29年来举办各类职业培训班3 300多班,培训学员18多万人次。培训质量在上海市名列前茅,特别是多媒体(高级)、保育员、制冷工培训等项目获得全市第一名、第二名。连续4次被评为“上海市社会力量办学先进集体”,连续7次荣获“崇明县职业技能培训工作一等奖”,连续3次被县政府评为“崇明就业保障工作先进单位”,还被评为“2006—2010年上海市成人教育先进集体”、“上海市政府实事项目”、“农民工培训先进单位”、“崇明县职业教育先进单位”、“自律和诚信先进单位”、“先进民办非企业单位”,以及两次被市社评为“温暖工程先进单位”等。崇明社以社办教育起家,历届社委会对坚持发展社办教育都非常重视,一直作为社务工作的重要大事,重点工作。社办崇明中华两校原校长宋斌是学校发展的大功臣,他在担任第一届社务委员会第一副主任和第二届社主任以后,对社办学校的工作仍然事事关心。亲历亲为,鞠躬尽瘁,呕心沥血,为崇明社社办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之后的第三、四届社委员会主任都十分重视社办学校的改革发展,把社办学校工作作为社务工作的重点,经常深入了解情况,认真听取意见建议,帮助学校解决办学中的具体困难,做好学校与政府及社会之间的各种协调理顺关系,促进社办学校的持续健康发展。

二是把温暖工程作为社务委员会的大事来开展工作。崇明社从1995年起,响应总社孙起孟理事长的号召,启动开展温暖工程。16年来,社务委员会始终坚持把开展温暖工程作为每年社务工作重点,按照总社和市社关于开展温暖工程的基本思路和工作要求,结合崇明实际情况,充分发挥社办学校温暖工程培训基地作用和团体社员单位的骨干作用,本着“不厌其小,务求其实”精神,采取“紧贴县重点工作,抓培训,促就业;不断与时俱进,满足社会需求;用好优惠政策,坚持规范办学;不断创新思路,拓宽培训领域”等做法,联合本县有关方面,通过举办各类职业技能培训班、进行职业指导和就业推荐等方式,坚定不移地积极推进温暖工程的深入开展,取得了一些实实在在的成果。16年来,共培训了城镇失业人员和农村富余劳动力102 972人次(其中城镇失业人员14 780人次,农村富余劳动力88 192人次),培训后推荐上岗就业46 628人次(其中城镇失业人员8 574人次,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38 865人次),平均就业率为45.28%,培训残疾人员3 417人次,推荐上岗就业660人次;对农民开展农业技术培训59 938人次。2007年我社参与总社“双百计划”,启动崇明项目实施工作,培训547人,就业536人,培训后就业率为98%,2008年4月,我社代表上海地区参加了总社在北京全国农业展览馆举办的“实施温暖工程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成果展览会”和研讨会。16年来,通过减免学费、资助生活补贴、发放助学金等方式,共资助贫困学生9 453人,资助金额为1 551.34万元。四川汶川大地震后,我社系统单位和师生捐款为36.5万元。2005年,崇明社被评为全国“温暖工程先进集体”,2007年,被市社评为“温暖工程”先进集体,社办崇明中华职校和4个团体社员单位也被评为先进集体,10名社员先后被总社和市评为“温暖工程”先进个人。我社的温暖工程开展以来,得到了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的重视、支持和鼓励,2005年10月,县委书记、县长等专门批示要求有关部门认真总结、宣传崇明中华职教社的温暖工程工作经验,促进做好全县的就业工作。《崇明报》以整版篇幅进行了宣传介绍,广播电视等也都进行了宣传介绍。在地方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受到群众欢迎和社会好评。

16年来,崇明社历届社务委员会持之以恒地把开展温暖工程作为社务工作中的一件大事来坚持积极推进,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在协助县委、县政府做好促进就业工作作出贡献的同时,自身也扩大了社会影响,提高了社和社办学校的知名度,夯实了社校的发展基础。

【注释】

[1]作者:崇明中华职业教育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