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仰望中华职教“圣殿”

仰望中华职教“圣殿”

时间:2022-07-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仰望中华职教“圣殿”——记上海中华职业教育社大楼杨嘉禧[1]在黄浦区雁荡路80号耸立着一幢六层大楼,这是中华职业教育社的旧址,今上海中华社职教社的办公楼。如今门口悬挂市政府颁发的“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中华职业教育社旧址”的铜牌更引起行人注目。

仰望中华职教“圣殿”——记上海中华职业教育社大楼

杨嘉禧[1]

在黄浦区(原卢湾区)雁荡路(旧华龙路)80号耸立着一幢六层大楼,这是中华职业教育社的旧址,今上海中华社职教社(以下简称“上海社”)的办公楼。2002年4月27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抗日战争时期,我高中就读于大同中学。那时学校借复兴中路黄陂南路(旧称辣斐德路贝勒路)口的律师公会上课,我有机会经常路过附近的复兴公园(今法国公园)和园北的中华职教社大楼。那时这一带高楼不多,职教社大楼成为该区域内标志性建筑,特别是楼顶部社徽上“手脑并用”的图案令人瞩目,而那时我并不了解它的丰富含义。想不到竟然有缘于20世纪90年代退休后踏进这座大楼在社办的中华职业进修学院工作了十多年,得以认识有关社、学校以及大楼的历史,留下今天美好的回忆。

层层高楼平地起,开拓职教新天地。由于上海的城市地位卓著,交通便利,人脉兴旺,文化底蕴深厚,我国著名的民主革命家、教育家黄炎培先生和蔡元培、梁启超、张謇、沈恩孚、宋汉章等48位前辈于1917年创建了中华职业教育社。最初社所在沪地西门外及当时法租界辣斐德路等处。因社务日兴、工作人员增多,社领导及社员们企望并筹划建一新址,经多方努力,在华龙路环龙路(今南昌路)口,即今社址处得地5分2毫。讨论房屋设计时,认为面积有限,唯有向高处发展为佳,最后决定建造五层,上有屋顶平台。楼外表采用西班牙式,外立面为暗红与白色相间,这样可获素雅庄严的感觉并与周围法式公寓群的环境相协调。测绘设计者为公利营造业公司的顾、杨二工程师。当时购地、设计、建造和设备购置等需规元银(旧上海的记账货币,后废两改元)5万余两。当时因局势多变,捐募不易,社方遂商请中华银公司垫借3万元,又由社董事会主席钱新之出面向四行(盐业、金城、中南、大陆等四家银行)准备库押借3万元,其余则向各界募捐,终使经费到位。1929年8月动工,全部工程于翌年7月竣工。大楼计占地290.40平方米,使用土地面积353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 886平方米。

1930年7月2日,新社所落成典礼与“第十一届社员大会”同日举行。董事长钱新之陪同来宾、社员在正门前行启钥礼,钱老从工程主管人员手中接过钥匙,授予办事主任江恒源启门,来宾们遂鱼贯而入,逐层参观。

大门内北墙上嵌有大楼建委会主席钱新之所题的贷金纪念铜牌一块,上书“同人念吾国需求职业教育之急,中华职业教育社诸君十二年来服务职业教育之勇而能久,因贷金于社,建此屋,以供社用,屋成,谨志”。令人读后对职教社前辈为事业之奉献,感悟甚深。底层设有可供200人集会用的“比乐堂”,堂匾请时年91岁高龄的中国教育家、坚决主张团结抗日救国而被尊称为爱国老人的马相伯书写。老人解读“比乐”之义:“中华职业教育社在使无业者有业,有业者乐业。惟能群,然后能乐。余既参加其发起大会,越十三年,新社所落成,同人因取杂卦语名其堂。”又释‘比乐’两字为“亲群合众,故得快乐。”所言意味深长。

底层另设新农具推行所陈列室和1925年由职教社创办、邹韬奋主编《生活》周刊编辑部和发行部。二楼为职教社办公室、职业指导所、会议室、会客室和业余图书馆。三、四两层房间部分租出。五楼为办事部同人宿舍和娱乐室。各层布局紧凑。登楼顶平台远眺,可看到南边顾家宅公园(后为复兴公园,今法国公园)。

新社所启用后,职教社立足职教,面向社会,充分利用新的空间条件,进一步开展社务工作,进行各种活动,成为职教社理论研讨的平台,交流互访的通衢、办学实践的基地和教学活动的中心,开辟了职教新天地,推动了申城以至全国职教事业的发展。

职教社在这里举办很多次由进步人士包括教授、学者主讲的宣传和平、民主及抗日救国的讲座和有关职业教育的学术、理论报告会。在新社所继续出版《教育与职业》,创办不定期、不收费的《救国通讯》(后改名《国讯》),成立重组的《展望》杂志社,出版杂志直至新中国成立以后。此外还编著了《职业教育之理论与实际》及有关黄炎培先生教育思想的材料,如1991年编印了《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文摘》作为内部资料,这些出版物在国内都是有相当大的影响。1997年上海社正式出版了内部刊物《上海社讯》,至今已出刊200期。它及时传递上海社、各区县社与时俱进,继往开来,改革创新的信息,也常用一定篇幅刊登黄炎培先生思想和职教理念的研讨文章。21世纪初上海社经过四年多的努力编纂了《上海中华职业教育社志》,真实地记录了中华职教社在沪活动的史实,反映了职教社发展,壮大了曲折历程和辉煌业绩。此外,上海社还出版了征文选集《职教发展新思路》。

大楼建成后,三四十年代间,职教社在这里先后接待国际联盟亚洲社团等的来访,海内外的教育团体来参观访问络绎不绝。以后来自港台的人士日增,近几年来,上海社与台湾的社团、院校互访日增,如台湾中华两岸论坛协会等单位、有关台港教育机构人员包括院校的校长们也多批来访问。来自海内外的中华职业学校、中华工商专科学校等校友,也纷纷来社参观访问。随着雁荡路步行街的开辟,人流量增加,来自各方面游人以及近邻雁荡大厦内住的外商、旅客们慕名上门参观的也不少。如今门口悬挂市政府颁发的“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中华职业教育社旧址”的铜牌更引起行人注目。

职教社迁入新址后,在此为基地进一步开展办学工作,陆续举办了一些乡村改进讲习所、乡村试验学校、义务教育试验学校等;接办了农村小学和申新职工子弟学校,接受企业委托办技术(如缝纫等)传习所,还创办过位育小学等,此外更积极举办职工补习教育,连续多年从开设第一中华职业补习学校(初分晨、夜二校)直至设立第六、七中华职业补习学校,并相继开办中华职业学校和职业指导所等,颇具声势,引起申城青年学子及众多企业很大的关注。抗战时期,职教社经武汉、桂林等地暂迁至重庆,设上海办事处留沪工作。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占领上海租界,下令职教社下属机构要向日伪政府登记,职教社毅然作出指示:“宁可不办,不可登记。”于是上海的职业指导所和各职业补习学校相继停办,上海办事处和各学校均被日军反复查抄。1945年日本投降,第二年职教社迁回上海,中华职业学校(日军占领上海时,该校部分改名“工商习艺所”)得以恢复,第一、二、四职业补习学校也先后复校。1946年职教社又创办了职业教育的实验性学校比乐中学,校名就取自1930年建成的中华职教社礼堂——比乐堂。初创时仅有两个初中班,在社办公大楼与补习学校合用两个教室,比乐中学白天上课,晚间补校上课。建国后,1950年中华职教社迁至北京,上海设立分社,仍在楼内办公。同年,社将大楼部分拨交给1943年办于重庆后迁沪办学的中华工商专科学校扩充建立的分校开展教学工作。不久,比乐中学自建校舍,中华工商专科学校则由中央人民政府轻工业部接管并入交通大学等校,因此二校相继迁出社办公大楼,从而使在楼内上课的补习学校的办学空间扩大,立即增开班级招生上课。由于充分适应社会需要,学科层次高低皆备,学时长短也有不同,完成进度即告结束,上课时间早、中、晚以至星期日均有选择,而使中华办学赢得良好的声誉。但对这些办学教学活动以至上海分社所有社务及大楼外的教学机构在“文革”期间停止了。在此期间,卢湾区业余大学曾进入大楼办学,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上海分社获准恢复,在卢湾区政府的支持下,发还原办公大楼,继续开展工作。上海分社为响应党和政府广开学路、多方办学的号召,积极筹划恢复中华职业补习学校,经市教育部门批准,于1980年8月开始招生,成为“文革”后上海民办学校复校上课的第一家。招生盛况空前,报名者竟在大楼外马路上排起了长队,《人民日报》和上海多家媒体及时报道,影响甚大。为适应培养各层次人才的需要,上海分社先后在这座大楼内创办了中华职工中专学校(1984年)、中华职业进修学院(1988年)、中华侨光职业学院(1993年)以及中华职业技术学院。职工中专与进修学院二校办学成绩斐然,均多次被评为上海市、区社区力量办学先进单位,侨光职业学院创办初期,曾在社办公大楼顶层加盖150平方米教室上课,翌年学院规模扩大即选址迁出。职工中专和进修学院(补习学校后并入学院不再另行对外招生开班),于2001年后迁出大楼。现今,上海中华职业教育社(即原上海分社)和市成人教育协会、市职业教育协会和市教育学会等上海几个主要的教育团体在大楼挂牌,上海社在四楼办公,后三单位租用五楼办公,六楼由职教社设会议室等活动场所。大楼建屋时由于经费等原因末建电梯,经多方勘测,于2004年在楼内就原有基础安装小电梯一部,方便很多老同志上下。当年社办的几所学校在楼内上课,学生在此进修、培训进出频繁,影响颇大,大楼附近的居民习惯性地称这里是黄炎培的学堂,认为教学质量是很不错的。不少老同志还常回忆有关大楼的往事:曾任锦江饭店董事长董竹君,因支持抗日被捕,出狱后开设锦江川菜馆和锦江茶室,作为秘密联络点以掩护中共党组织地下活动,就曾于1936年1月租赁了职教社大楼二层房屋开设锦江茶室,在她所著的《我的一个世纪》一书中有专题详细的描述。在上海解放前夕,有些出版界的同志曾在楼里进行准备迎接申城解放的活动。如许旧事这座大楼添加了绚丽的传奇色彩。重温上述史实,不禁令人神驰。

由于中华职业教育社在我国教育史上具有开创职教先河的地位,更由于职教社积极投入抗日民主运动和民主革命,发起组织中国民主政团同盟和中国民主建国会,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作出重要贡献,显然这幢大楼具有革命文物的性质。经社方认真讨论,决定向本市有关部门申报该楼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社的几位老领导和许多老同志,均感十分欣喜,他们都有把这幢大楼妥善保护起来的愿望,认为这对于促进上海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充分发挥上海人文荟萃的作用,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维护上海良好的国际形象有着重要的意义。2002年4月27日终于如愿以偿,市政府批准雁荡路80号中华职业教育社旧址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从而使这座大楼更现亮丽的光彩,在卢湾区思南路近代历史风貌保护区内,她荣幸地与很多著名的历史文物建筑——中共“一大”会址、孙中山故居、周公馆等列为保护对象;比照本市其他社团会所的老建筑:中国科学院旧址、亚洲文会大楼、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大楼、广学会大楼等市文物保护单位,职教社具有中国特色和民族风采,以及“统战性、教育性、民间性”的特性,能很好地使这些老建筑从一个侧面来展示上海曾拥有的辉煌历史,有助人们更深刻地认识上海、认识中国的近代历史。作为一名中华职教社社员,今日仰望职教社大楼,倍增信心,愿与同志们努力奋进,共同开创中华职教事业美好的明天。

【注释】

[1]作者:徐汇中华职业教育社社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