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中华职教社的乌镇人

中华职教社的乌镇人

时间:2022-07-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中华职教社的乌镇人周乾康[1]中华职教社,是蔡元培、黄炎培为代表的爱国民主人士创建的致力于职业教育复兴中华的进步组织。成为中华职教社里最早的一位乌镇人。1923年,陆费逵当选中华职教社第三届议事员,并积极提议支持职业教育,终其一生为之于教育出版事业。

中华职教社的乌镇人

周乾康[1]

中华职教社,是蔡元培、黄炎培为代表的爱国民主人士创建的致力于职业教育复兴中华的进步组织。在投入抗日救国和民主建国乃至新中国建设事业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产生重大影响的社会团体。

在浙江,也有乌镇人加入黄炎培等领导的上海中华职教社的行列。他们或为社刊主编、社校校长等领导者,或为入学进修的学员。党的文化战士潘朗,就是跟随黄炎培保有职业教育舆论阵地的一位骁将。

潘朗(1911—1981),字公昭,字朗,学名裕璋。乌镇东栅三里塘人。1924年,乌镇植材高等小学毕业,去吴兴(湖州)绮成丝织厂当艺徒。1929年,入浙江省兵工讲习所,结业后在浙江省保安队服役。淞沪战发,因率连队一部奔赴前线,被勒令“辞职”。回乡后与同学严德光等热心青年创办《麦浪》周报,宣扬正义、鞭笞黑暗,并为生活奔波。

1933年,报国无门、抗日无路的潘朗,以“浙江何君”投书上海《申报》,询问:“屈服呢?继续奋斗呢?怎样奋斗?”6月25日《申报》全文登载其信,广获各地读者支持,遂被《申报》录用为编辑。由此步入新闻界,并以之为终生事业。成为中华职教社里最早的一位乌镇人。

1935年8月,潘朗以《申报》记者的身份,积极投入党领导的由黄炎培中华职教社参与发起“上海职业界救国会”的组建工作。以此至1948年12月离开主编《展望》周刊,转战沪粤港的15年时间里,与中华职教社休戚与共。潘朗自学成才,通英、法、俄、日数国外语,曾分任职业界救国会、民主建国会上海分会理事。在重庆、上海二度主编《国讯》和香港的《国讯》(港版)报刊,以及临危受命主编《展望》周刊(不久由王元化接替)的时日里(《上海社会科学志》),忠诚地追随黄炎培先生,为中华职教社舆论阵地的生存和发展不辞辛劳,努力扩展职教社和民主同盟在海内外的政治影响力。在此期间的言论、著述、译著甚丰,对新民主主义文化思想的理论贡献,得到当代研究学者较多的关注,评价潘朗是与瞿秋白、李达、杨明斋、艾思奇、鲁迅、翦伯赞、周扬等中共党人并称的“政治学家”,“在各自的领域,为构筑中国的马列主义理论为指导的社会科学各门类奠定了学术基础。”

教育大家沈嗣庄,是在中华职教社任社校校长专事职业教育的又一乌镇人。沈嗣庄,名善炯,号嗣庄。原籍炉头镇冶业世家。父亲沈宝懋(本生父沈宝桐,号幹青)经营商业。沈嗣庄早年学业优良,民国初期,出国求学,为美国西北大学文学硕士。(民国《乌青镇志》卷十四《乡村》)回国后,在东吴大学任教,后入川省立农学院和华西协和大学为教授,20余年的高等教育经历。抗战胜利后的1946年秋,应黄炎培和校董会聘请,任上海工商专科学校校长之职。至1949年2月解聘,有2年4个月的时间,主持该校工作。曾邀请郭沫若、茅盾等知名学者到校演讲。1947年5月,沈嗣庄与黄炎培、杨卫玉、孙起孟、江恒源(问渔)、何清儒、贾观仁共7人发表《中华职教社三十周年宣言》,宣称“今后教育,必须基于新的认识与政治方针配合进行”和“和平不可分裂,……匹夫有责,始终以之”的言论,认同和支持黄炎培提出的教育与政治“配合进行”的主张。(《上海中华职业教育社志》)

1948年秋,国民党政府勒令解散中华工商专科学校的学生自治会,在此政治高压之下,沈嗣庄要求职教社解聘校内所有进步教授,不为校董会所采纳。1949年2月,校董会改聘顾树森为校长,免去了沈嗣庄的校长职务。

中华职教社发起人,为“特别社员”的陆费逵(中华书局总经理),实际上也是乌镇人。他敬仰的高祖陆费墀(《四库全书》总校官),其父陆费熙(莱阳知县)是青镇永新乡人,母亲赵氏是世居乌镇的乌镇人。(乾隆六巡江南迎銮五里亭,诰封一品太夫人。寿至93岁)。陆费逵从1917年与蔡元培、黄炎培、梁启超、张謇等48人发起成立中华职教社以后,一直从道义上支持中华职教社,并在《中华书局》出版教育刊物上予以密切配合。1923年,陆费逵当选中华职教社第三届议事员,并积极提议支持职业教育,终其一生为之于教育出版事业。

沈炳瑞是随父闯荡上海的上海职教社第一补习学校的学员。补习学校免收学费,提供膳宿的方便。1930年,在上海敬业中学读了两年因家贫失学在家,次年找到工作,在《国防论坛》社任校对兼发行员,自己感到文化不够,慕名再去雁荡路80号由黄炎培先生创办的中华职教社第一补习学校(夜校)。进修3年时间,学得古文、英语、会计、文书和打字等课门。相继结业后,顺利进入由范旭东、李烛尘、侯德榜等创办的民族化工工业集团“久大”总管理处工作。解放后,在市政府部门工作。沈炳瑞晚年在回忆补习学校注重素质教育,师生关系融洽时,最难以忘怀的是,校长江恒源曾赠与回乡诗作《大梁怀古》、《彭城怀古》两帧扇面,以资鼓励进步的往事。并在撰文中引用科学家华罗庚所讲“我的成就,筋骨受益于职教社……”的话,常说自己的就业知识和本领,亦来自职业补习夜校的3年学业。

据笔者所知,曾在《申报》馆为徒的家岳父李文光的义弟(上海)王松生先生也是职教社学校的出色学员。也曾学会英语,晚年寿而康,八九十岁上网,会将译文向家乡传授人文的音讯和为乌镇名校植材《通讯》刊物撰稿。

沈炳瑞的堂姐沈炳荣,也是职教社创办职业教育的受惠者。曾录取在镇江的江苏蚕桑学校即三益改良蚕种制造场(中华职教社与中华职校、镇江女子职业学校等合办的)。毕业后,20多年从事蚕桑事业,成为一名蚕桑专家。

中华职教社在上海各县和江苏省地创设的社办事业,也让乌镇受益。1934年春,乌镇蚕业传习所(浙江省立农业改良场与中国合众蚕桑改良会合办)创办的女子蚕桑学校,就由镇江总场(三益蚕种场的简称)派吴兴人朱茞君来校主持,亲任校长。“各女生传习后,再赴镇江总场实习。”(民国卢学溥《乌青镇志》卷七《农桑》第19页)不仅推动乌镇的职业教育还培养了专门人才,为发展乌镇蚕桑技术和蚕业生产作出了贡献,并已载入史册。

【注释】

[1]作者:桐乡市政协文史通讯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