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认知人的预定目的性

认知人的预定目的性

时间:2022-06-2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案例导航布鲁斯与蜘蛛的故事这是一个广为人知的故事:为争取独立和自由,苏格兰王子布鲁斯率领民众同侵略者连续进行了七场战斗,但均以失败告终。这表明人的行为都基于意识具有明确的目的。而人不仅能诊断问题,明确目标,而且还能矢志不移,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达成最终目标。也正是这种目的性行为,自在自然逐渐转化为人的人化自然。

案例导航

布鲁斯与蜘蛛的故事

这是一个广为人知的故事:为争取独立和自由,苏格兰王子布鲁斯率领民众同侵略者连续进行了七场战斗,但均以失败告终。这一天,布鲁斯带着队伍来到一个山间休息。战局不利,人困马乏,前途渺茫,士气低落。王子倚在洞壁上满腹心事,无意间看见洞口上有一只蜘蛛正在结网。一阵风吹来,网散了,蜘蛛又重新来过;再结再被吹散,连续七次,终天在第八次获得了成功。受此激励,王子一跃而起,大声疾呼:“我也要有第八次。”终于在第八次的较量中王子赢得了胜利,也赢得了独立和自由,实现了预定的目标。当然,风月不关情,蜘蛛结网虽曼妙与优雅,吐丝也总是精准和规范,从中心向四周呈行距相等的正八边形方式向外扩散。年复一年的工作,不为他,只为生存。而人既为生存又超乎生存。

1.1.1 人与动物的区别

人是研究人类、组织和管理的基本分析单元。人类自诞生始一直面临着严峻的生存和环境压力。撇开天灾、战争、瘟疫、大型食肉动物的威胁不论,粮食紧张、住房不足,日用匮乏等都成为紧迫的现实问题。作为地球上的生命体,人并不比地球上存在或曾经存在的其他物种更强。迄今为止,多少地球生物已灭绝或濒临灭绝,而人却一步一步更自由地掌控自身,创造未来。显然人类的生存之道只能从人类物质力量之外去寻找原因。人“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

不言而喻,人与动物都是一种生命现象,无论是组成单元的一致性,生理构造的相似性,还是遗传基因的趋同性,乃至生存环境的依存性等,都说明了人是一种不折不扣的动物,但人却又有别于动物,这突出地表现在人是唯一能直立行走的动物。古人类学家告诉我们,第一个真正的人——直立人大约在50万年前就出现了。路易斯和玛丽利基在奥尔杜韦峡谷发现的证据表明,直立人已能制造工具和武器,已能使用火,有低级的思维,有说话的能力,并能从事要求具有相当程度的计划和协作的活动。大脑容量已超过黑猩猩,进化到了黑猩猩与现代人之间的水平。这就有力地证明人的智力是人类得以生存的主要手段。早期的人类不仅是Homohabilis(“使用工具的人”),是Homo erectus(直立人),更是Homo sapiens(智人,思想者),是创造者。(唐纳德·约翰逊和梅特兰·A·埃迪:《露西:人类的肇始》,纽约,西蒙-舒斯特出版公司,1981年)他们不仅制造和使用工具,以获得他们必需的各种物品,也思考自身和思考万物。漫长的人类实践产生和发展了人类意识,使人成为有意识的类存在物,造就了人与动物的分野,人类有意识的对象性活动是人同一切生命体行为的根本区别。人的实践为意识提供了现实的对象和内容,反过来,人也有意识地改变和创造自然,提升人的意识。

虽然动物尤其是高等动物也有将各种感官和感觉反映协调统一起来的动物心理,但仍属于适应环境的维持生存的本能的活动。这与人的意识有着根本的区别:其一,动物的反映是以具体形象的感性形式出现,且无需语言也能进行;意识则以抽象的理性形式出现,且离不开语言。其二,动物的反映没有自我意识。人则能体察自身。其三,动物的反应能力是遗传的,只能本能地适应地生存,而人的意识则是社会历史性的,是社会实践的产物。这种意识活动使人不断地脱离自然,创造社会,创建属人的世界。正是在此意义上,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思维着的精神”使人成为万物之灵。

1.1.2 人的预定目的性行为

人的意识的产生及其不断发展,根本上在于人要藉此超越自在的自然,超越动物本能,能够越来越自觉和自由地生存。这也就是从蒙昧和野蛮状态走向愈来愈文明,愈来愈“人化”的状态。为此,人不仅要有“他知之明”和“自知之明”,追寻生存的目的和意义,也要充满热情努力去证明生存的意义,这就从意识的自觉性升到了自主性,具有了知性、情感和意志。意识的自主性表现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和创造世界的感性活动。也因此,人类创造了适合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属人世界,也创造了越来越文明和发展的人自身。这表明人的行为都基于意识具有明确的目的。

人的一切行为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这是任何动物都不可比拟的。虽然“蜘蛛的活动与织工的活动相似,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人间的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但是,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他不仅使自然物发生形式变化,同时他还在自然物中实现自己的目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202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这也表明人的行为的目的不是简单的适应自然,而是改造和创造自然,以获得人生存和发展的各种资源,满足人的各种需要。如果说动物有目的,那也只是被动地适应环境而生存的目的。而人不仅能诊断问题,明确目标,而且还能矢志不移,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达成最终目标。所谓“有志者事竟成”,有坚定长远的目标,愚公能移太行、王屋山;没有目标或目标不明,则如人所熟知的小猫钓鱼,要么徒劳无功,要么捡芝麻丢西瓜,一事无成。

人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不断发达了大脑,进化了自身,但这只是自然的过程,是自然的存在,不是人的目的。更重要的是,人要通过有意识的行为(劳动),籍此证明人是自为的存在,是类的存在物。通过改变和创造自然来证明其自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并通过这种社会实践的方式,发展了人的知识,丰富了人的情感,提升了人的意志力。也正是这种目的性行为,自在自然逐渐转化为人的人化自然。需要指出的是,人总是生活在自然和社会这一大环境中,一方面通过目的性的行为改变环境,以证明自身的存在和价值,另一方面也必须研究环境,保护和善待环境,与环境一同发展。任何忽视和短视行为均给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极为严峻的后果。

人是知性、情感和意志的统一体,因此人就有各种不同的需要,行为的目的也就不同。不同的需要,表现为不同的目的,也就有了不同的行为。就如同农民种田是为了获得粮食,工人做工是为了生产产品,教师教书是为了“传道解惑”等。在经济学和社会学中,人行为的不同集中表现为人类分工的不同,而人的各种需要都可以从交换体系中得到实现。交换行为本身也是因为某种需要。物资的需要可以交换,尊重的需要可以交换(以尊重他人为前提)。其行为目的都是为了满足人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的需要。现代管理中的人本原理以尊重职员为前提,以职工参与为关键,以提升人的价值为目标,以满足人的需要为核心正是这一思想的体现。

1.1.3 人类有意识有目的的生活样态——组织

人类是社会性动物,小到家庭,大至社会,从生于家庭,死至公墓,无不生活在组织之中。也可说是由人的预定目的性的行为所决定。组织一词,就动词而言,就是有目的、有系统的集合行为,如组织某种活动;就名词而言,指按照一定的宗旨和目标建立起来的集体,如工厂、机关、学校、医院,各级政府部门、各种类型的经济实体、各个党派和政治团体等等。

人类之所以结成组织样态生活,乃是人类目的性的选择。人类在生存和发展过程中面临许多艰巨复杂的问题,单靠个人的力量是无法克服的,唯有通过集体协作才能解决。《说文解字》中“協”意即“众之同和也”,即众多人的力量加在一起。人类很早就采取了有目的性地联合的方式来生活,开始可能是挑选配偶的需要,家庭成为人类组织关系上的最基本单位。继而人们发现,如能在采集食物,防御敌害和照料家庭中建立集团或部落,就能更好地保护和促进他们的利益。布罗诺夫斯基得出结论:“我们通过家庭联系在一起,家庭通过亲属组织联系在一起,亲属组织通过氏族联系在一起,氏族通过部落联系在一起,而部落则通过民族联系在一起。这是组织等级体系的最原始的关系,这层层相叠,将人类今天的存在与其过去的存在连接起来”。(雅各布·布罗诺夫斯基:《人的演进》,第95页,波士顿,利特尔-布郎出版社,1973年)人类为什么要结成组织,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切斯特·巴纳德曾有过形象的说明:一个人去推一块巨石,失败的原因有两种说法:第一,巨石对人来说太大;第二,人对于巨石来太小。前者说明自然环境的限制,后者说明人生理上的限制。(切斯特·巴纳德,《经理的职能》,第20页,孙耀君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当人们合力推石成功,就会认识到集体的力量,从而建立起一种协作关系。集体内的任务是各种各样的,因而有了不同的分工,并建立起一个权威等级分层结构。正是在此意义上,切斯特·巴纳德把组织定义为:“有意识地协调两个以上的人的活动与力量的体系。”(切斯特·巴纳德,《经理的职能》,第44页,孙耀君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因此,组织的形成是人类有意识集体协作的结果。

组织之所以能够完成个人单独无法完成的目标,是因为组织能按照与常规数学不同的逻辑发挥作用,即组织成员的分工协作的效能远大于单个成员的努力之和。这称之为组织的“协同作用”。亚当·斯密曾以在工厂生产大头针为例来说明这一理论:一个工人仅从事有限的操作每天生产4.8万只,而一个非专业工每天只能生2万只。原因有三:一是训练程度提高,二是节省了转移到他种工作的时间,三是机械简约了劳动。(亚当·斯密,《国富论》,芝加哥,《西方世界名著集》,第39卷,第4页,大英百科全书出版社,1952年)马克思高度概括为一种新的生产力:“结合劳动的效果……提高了个人生产力,而且创造了一种生产力,这种生产力本身必然是集体力。”(《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378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如果用系统论来解释,一句话:系统的功效大于各子系统功效之和。

1.1.4 组织绩效

资源总是有限的,个人通过自身的努力获取资源能力更为有限,所以人类结成组织乃是手段使然。但从依存关系来看,人不仅以组织性的样态和方式生存,而且以组织的发展而发展。在此意义上,组织目的的实现也是人目的的实现。人的目的通过组织目标的达成而逐步实现,组织的终极目的和阶段目标又是人设计和规划的。

任何组织都有组织的目标,但组织成员又都有自己的目标。每个成员都希望在实现组织共同目标的同时也能实现自己的目标。否则就不会加入组织。组织绩效(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是表示组织的共同目标和组织成员的个人目标实现程度的概念。它包括效力和能率两个方面。

效力是指组织目标实现的程度,组织目标的达成表示有效力。这是组织生存和发展必不可少的,否则组织必将瓦解。能率是指组织成员的个人动机或目标满足的程度。按照现代管理之父切斯特·巴纳德的观点:组织满足个人动机所提供的效用即“诱因”不能小于个人对实现组织目标的有益活动即“贡献”,否则个人不会有满足感,当然也不可能有效力。(切斯特·巴纳德,《经理的职能》,第110~126页,孙耀君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这里人的满足感(participant satisfaction)主要指组织成员的个人动机或目标得到满足的程度。

组织绩效是效力和能率两者共同作用的结果,即组织绩效=效力×能率。一个组织如缺乏效力,它就很难使人产生满足感。反过来,一个组织中的成员如果普遍缺乏满足感,期望组织有效力也是不可能的。组织应当在实现共同目标的同时,也尽可能满足组织成员的个人需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