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外资主导型贸易发展的阶段

外资主导型贸易发展的阶段

时间:2022-06-2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以引进外资实现出口发展——对外开放前30年的贸易发展模式可以概况为“外资主导型贸易发展”。大量闲置的农村劳动力与流入中国的外商投资相结合,形成了出口加工贸易。2000年之后加工贸易在中国出口贸易中的占比逐年下降,2014年下降到37.76%,随着劳动力优势的削弱,中国的劳动密集型出口加工贸易面临着动力转换。

中国以引进外资实现出口发展——对外开放前30年的贸易发展模式可以概况为“外资主导型贸易发展”。大量的研究证明,1978年改革开放之后的30年,中国的发展是引进外资实现出口的发展。在开放之初,中国的发展缺外汇、缺资金,同时,还缺乏技术、管理能力、销售网络等,而通过对外开放引进了外资并附带了其他高级易流动的要素,动员并激发了中国的闲置劳动力,形成了中国出口加工贸易的大发展,推动了经济增长。这个过程包括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978—1991年为准备期,在这12年当中,出口和FDI都以非常低的速度增长,1991年的实际利用外资额度只有43.66亿美元,一般贸易出口和加工贸易出口总和仅700亿美元。第二阶段:1992—2000年,中国依靠引进外资形成了出口加工贸易。根据海关总署的统计数据显示,1982—2000年中国的出口加工贸易平均增速为17.19%,与此同时,出口加工贸易在出口结构中的比例也在不断上升,1999年达到了峰值的56.88%。根据人口普查数据,这期间也是农村人口占比最大的20年,1990年统计农村人口为8.3亿,2000年为8.1亿,而2010年仅为6.7亿。大量闲置的农村劳动力与流入中国的外商投资相结合,形成了出口加工贸易。这一过程中FDI也开始大幅流入,大规模的FDI也为第三段的贸易发展提供了基础。第三阶段:2001—2010年,这十年是中国出口的黄金期,加入WTO为中国开通了国际市场,再凭借第二阶段的大量积累,中国贸易实现了第一次腾飞。第四阶段:2011年至今,是中国的贸易动力转型期。2000年之后加工贸易在中国出口贸易中的占比逐年下降,2014年下降到37.76%,随着劳动力优势的削弱,中国的劳动密集型出口加工贸易面临着动力转换。从图8.2也可以看出,从2011年之后一般贸易的出口额开始超过加工贸易,并且加工贸易的出口总额基本不动,而一般贸易则快速增长,与此同时,流入中国的FDI也呈缓慢走势,可见FDI与出口加工贸易紧密相连,而对一般贸易则起明显促进作用。2015年中国颁布了《中国制造2025》标志着将制造业高端化列入国家战略,并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创新驱动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动力。加工贸易也将转向高端装备制造等具有高附加值的出口贸易,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迈进,其核心也在于贸易从注重规模转向注重收益。

图8.2 中国FDI与出口的比较

资料来源:Wind数据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