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我国工业产业安全的主要表现

我国工业产业安全的主要表现

时间:2022-06-2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近年来,从外商投资和产业发展特点来看,我国工业产业安全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外资在我国主要产业中所占比重较高在我国主要生产、生活产品产业中外资拥有多数资产控制权,外资对我国经济中的控制力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近年来,从外商投资和产业发展特点来看,我国工业产业安全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外资在我国主要产业中所占比重较高

在我国主要生产、生活产品产业中外资拥有多数资产控制权,外资对我国经济中的控制力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例如,外资工业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在2004年达到30.79%,外资企业中外资的控股率达到76.60%[11];2006年外资产业资本存量达到25%,外资经济市场占有率以及外资对核心产业控制率高达31%。[12]外资在轻工业方面占有绝对垄断地位,如洗涤用品、洗漱生活品、化妆品、饮料、零售业等行业。在重工业方面更为严重,以机械行业为核心的装备制造业的外资控制力达到危险的地步,甚至大量依靠国家扶持成长起来的制造业龙头企业,被外资收购。

2.国内产业缺少关键技术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提高自身产业技术的一项重要策略是“以市场换技术”,但并未取得预期的效果。出于对中国的技术封锁,外资主动扩散只是一些边缘性技术。根据国内学者测算,随同外资进入而附带自然产生的“技术外溢效应”,也呈明显下降趋势。从1990—2000年11年的数据来看,90年代末技术外溢效应仅是90年代初的1/3。[13]这导致我国不但未能获取大量核心技术,相反,技术对外依赖性在逐渐加大,只有不到4%的自主知识产权率。整合产业链较长一段时间以来,我国工业品出口的55%以上、高技术产品出口的87%以上是由外资企业完成的,其核心技术、品牌和销售渠道基本上掌握在外资企业手中。

3.我国产业频遭外国贸易制裁[14]

发达国家出于保护本国产业的目的和限制我国竞争产业发展的企图,频繁采取“贸易壁垒”等贸易制裁措施。当我国对外贸易额不断扩大的同时,遭受的贸易摩擦数量也持续居高。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秘书处的数据,2008年全球新发起反倾销调查208起、反补贴调查14起,我国分别遭遇73起和10起,占总数的35%和71%。2009年这种势头更有增无减,2009年前三季度,共有19个国家对我国产品发起88起贸易救济调查(其中反倾销57起,反补贴9起,保障措施15起,特保7起),涉案总额达102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29%和125%。就保障措施而言,发起国主要有美国、土耳其、印度、俄罗斯、菲律宾、厄瓜多尔等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队伍”自2006年以来逐年扩大;从涉案产品来看,主要涉及金属制品、钢铁、纺织品、农产品、轻工业品等。

4.“劳务经济”支撑制造业增长

严格来说,我国庞大的工业体系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属于“劳务经济”,很大程度上受到西方“知识经济”的控制。在我国,真正意义上自由流动着的“全球流动”的生产要素,实际上只是逐利性质很强的国际资本,核心技术并未真正向我们“流动”。目前,技术含量偏高的领域,在规模、技术、资金、市场等方面,国有和民营企业的竞争力往往不敌跨国公司,在严酷的国际竞争中,这些代表国民经济发展未来希望的企业或产业,经常受到威胁,甚至可能被外资挤垮或吞并。

未来经济发展中,为服从于自身产业结构升级的需要和争取更大的利润动机,发达国家还会在更多的行业领域、以更加隐秘的方式侵略我国的产业链,对我国的产业安全造成更大的威胁,因此经济发展、结构调整、产业升级都必须服从于“安全”这一前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