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我国的主要湖泊

我国的主要湖泊

时间:2022-01-3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我国的主要湖泊中国的天然湖泊遍布全国,而湖泊的名称各地不一,常见的有湖、池、泊、氿、海、淀、漾、错、淖、诺尔及海子等等。鄱阳湖浩瀚万顷,水天相连,湖泊面积为3960平方公里,蓄水量达259.0亿立方米,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泊。新中国成立后,在统一规划、江湖两利的治水原则下,洞庭湖方得到全面治理。目前的洞庭湖大致可分为东洞庭湖、南洞庭湖和西洞庭湖3个部分。
我国的主要湖泊_地理知识万花筒

我国的主要湖泊

中国的天然湖泊遍布全国,而湖泊的名称各地不一,常见的有湖、池、泊、氿、海、淀、漾、错、淖、诺尔及海子等等。在全国2600多个湖泊中,我们只能选择一些不同的成因类型、不同的地区分布和不同水质的湖泊加以介绍。这些湖泊在所在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鄱阳湖。鄱阳湖浩瀚万顷,水天相连,湖泊面积为3960平方公里,蓄水量达259.0亿立方米,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泊。它位于长江的南岸、江西省北部平原上。湖的外形像一只葫芦。都昌以北湖面狭窄,好似葫芦的“颈”,是连通长江的水道;都昌以南,湖面辽阔,烟波浩渺,是湖的主体。鄱阳湖集水面积为16.1万平方公里,纳江西省赣、抚、信、饶、修五大河流的来水,经湖口转泄入长江,年平均来水量为1500亿立方米,1954年最大来水量为2300亿立方米。而每年注入长江的水量约占长江干流大通站年水量的1/5,对长江中、下游的水文情势有一定的影响。

鄱阳湖年平均水位为15.02米,最高水位为1954年7月31日的21.79米,最低水位为1978年12月27日的12.09米(康山水位站,吴淞基面)。年内水位变幅多在5米以上,绝对水位变幅达15.70米。由于水位变幅大,所以湖泊面积变化也大。汛期水位上升,湖面陡增,水面辽阔;枯期水位下降,洲滩裸露,水流归槽,湖面仅剩几条蜿蜒曲折的水道,不足1000平方公里。水面具有“枯水一线,洪水一片”的自然景色。

鄱阳湖饱经沧桑,经历了漫长岁月的变化。汉代,现今的鄱阳湖湖滨还是赣江下游的冲积平原。大约在宋初(公元960年左右)长江主流南移,湖口梅家洲形成,阻碍了赣江水流的排泄,遂使古彭蠡泽不断向南扩张,其水越过松门山,从而形成了辽阔的鄱阳湖。湖泊自形成后,由于入湖河流所挟带的泥沙不断在湖内淤积,再加之对湖滨滩地的围垦,使湖面日益缩小。鄱阳湖湖区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7℃左右;雨量充沛,年平均降水量1400~1700毫米。无霜期长,勤劳的湖区人民世世代代在这里耕耘土地,发展水产,沟通水运,把鄱阳湖建成了江西的鱼米之乡。湖内共有鱼类90多种,其中经济价值较大的有鲤、鲫、鲢、鳙、青、草、鳡、鲌等10余种,年产量达5100万斤以上。此外,还出产众多的贝类、虾、蟹、水禽、莲藕和湖草等水生动、植物。

鄱阳湖景色秀丽,避暑胜地庐山就坐落在湖的西北部,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说。湖泊出口处的石钟山,位于江西湖口县境,是历史上兵家必争之地。据《石钟山志》序所写:“石钟山居大门之滨,上下两山屹然相对,以扼九江,以展半壁,以砥中流而雄。”石钟山是由两座低矮的石质小山组成,滨鄱阳湖的叫做上钟山,临长江的叫下钟山,二山相距不到一里。两山虽小,但由于滨湖临江,因而具有“水分林下清冷浪,山峙云间峭峻峰”的秀丽景色。此外,在湖的北部,常可见到一种“湖柱”,它是因山丘长期受湖水冲刷分割而成,如著名的大孤山与蛤蟆石等均属于此类。大孤山恰似浮在湖面的一只巨鞋;蛤蟆石远远望去好似一只青蛙,顶波递浪,似欲纵身而跃,栩栩如生,令人赞叹不已。

洞庭湖。洞庭湖位于长江中游南岸,湖南省的北部,水面跨湘、鄂两省,面积为2740平方公里,蓄水量178亿立方米,是中国第二大淡水湖泊。

洞庭湖的湖名源于湖中的“君山”。民间传说,君山是神仙的洞府,所以又称为“洞府之庭”和“洞庭山”。古人就借“洞庭”之名来命名环绕君山的一片水域为洞庭湖。

洞庭湖在地质构造上属江南古陆背斜构造的一部分。距今7000万年前的燕山运动,使湖区发生断裂陷落,在今南县和华容县境的两侧陷落为东西二湖。距今约200万年到60万年间的第四纪初,湖区又普遍下沉,湖盆继续扩大,东西两湖连成一片。据史书记载,在周、秦以前,洞庭湖南连长江,北通汉水,方圆九百里。至汉代,长江主流已位于荆江附近,洞庭湖则在长江以南。到晋代开始筑堤束水垦殖,长江与湖才逐渐分离。南宋时北方为金所占,汉族又一次南迁,继续沿江筑堤御水,扩大湖滩垦殖,著名的荆江大堤就是这时形成的,为了排泄江水,大堤尚留有九穴十三口。明嘉靖三年,荆江大堤的郝穴口被堵,江北大堤遂连成一体,江南大堤尚留有太平、调弦两口以分泄江水入湖,使洞庭湖逐渐淤高。1825年,长江之水冲开了藕池口,1873年又冲开了松滋口,形成夺河改道的局面。泥沙随江水入湖,湖面开始缩小,出现了南县、白蚌、草尾及北大市一带的高州滩地。直至新中国成立前的20多年里,土豪争相围垦,湖面缩小了近1/3。新中国成立后,在统一规划、江湖两利的治水原则下,洞庭湖方得到全面治理。湖区建成了五大蓄洪垦区,蓄洪量达85亿立方米,还整治了湘、资、沅、澧四水的入湖洪道,修堤并垸,缩短了防洪堤线,湖区已建成了电力排灌系统,多数农田能旱涝保收。

目前的洞庭湖大致可分为东洞庭湖、南洞庭湖和西洞庭湖3个部分。东洞庭湖是洞庭湖现今水域中最宽阔的一个,湖面积有1091平方公里。

img6

洞庭湖位于中国中亚热带的北缘,年平均气温为16℃~17℃;雨量充沛,年雨量为1400~1500毫米。根据鹿角水位站的统计,洞庭湖平均水位为25.57米(吴淞基面),但变差较大,年内最大水位变幅为13.61米(1962年),最小水位变幅为9.29米(1972年),绝对水位变幅达16.29米。

湖内水产资源丰富,主要经济鱼类有鲤、草、鲌、鲢、鳙、鳊、鳡、鲚、青鱼等。银鱼是它的名产。贝类资源也很丰富,达40余种。此外湖区盛产的苎麻、君山茶和湘莲,名誉中外。洞庭湖区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之一,湖区面积虽只占湖南全省面积的1/17,但粮食产量却占到全省产量的1/6,棉花产量占全省产量的一半以上,水产品产量占全省的一半左右。因此,它对湖南省的农业生产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洞庭湖不仅富饶,且景色秀丽,沿湖的名胜古迹使它增添了许多光彩。

濒东洞庭湖畔的岳阳楼,坐落在岳阳城西,是江南三大名楼之一,建筑物金碧辉煌,雕梁画栋,结构精美。李白、杜甫、李商隐、范仲淹等名人雅士旅游至此,都写下过感人肺腑的篇章。其中以宋代名士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一文最为著名,作者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先天下之乐而乐”的伟大抱负,激励我们的同胞不断前进。

君山与岳阳楼遥遥相望,坐落在东洞庭湖中,亭亭玉立,山清水秀,景色优美,岛上还有二妃墓、柳毅井、朗吟亭等古迹,并出产驰名中外的名茶“银针”。

在洞庭湖滨的汨罗江畔有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屈子祠,诗人屈原在这里写下了“九歌”、“离骚”等光辉诗篇,为发展民族文化作出了伟大的贡献。屈潭位于屈子祠西30余里,是屈原于公元前28年怀沙自沉的地方,在汨罗江边至今尚保存有晒尸墩、屈原宅、屈原墓等遗迹,都是令人缅怀的地方。

太湖。太湖位于长江三角洲南侧的低洼地带,西边紧接着天目山余脉的低山岳陵,距东海不过100公里,湖区跨江苏、浙江两省,水面为江苏所辖。湖泊面积2292平方公里,为中国第三大淡水湖泊。

太湖古称震泽,又名笠泽。震泽之名,最早始于《禹贡》篇中“三江既入,震泽底定”的记载。笠泽之名见于北魏郦道元(公元490年)的《水经注》一书:“吴为泽国,其薮具区,其浸五湖,又曰震泽,曰笠泽,即今太湖也”,笠泽之名由此而来。

img7

太湖形成于公元前4000年左右,由于长江与钱塘江所挟带的大量泥沙在河口地段不断淤积,形成沙嘴,两大沙嘴相对伸展,合成一大海湾,再经过长期的泥沙堆积,使海湾与海水隔离演变成潟湖,再经逐步淡化而成为古太湖。在长江三角洲不断东伸扩大的过程中,由于人类经济活动的影响,原来的古太湖不断分化为一系列的小湖群,如洮滆、淀泖、阳澄、芙蓉和菱湖等湖群,而其主体则是太湖。

太湖水源,古今无大的变化,补给太湖的水系主要有三:①苕溪水系,源于浙西天目山,以东、西苕溪为最大,两溪在吴兴会合后称霅溪。主流向北由小梅口、大钱口入太湖,另有分流向东,称获塘,旁纳杭嘉湖地区诸溪后而注入太湖。太湖南部计有72条入湖港渎。②南溪水系,源于苏、浙、皖三省交界的界岭山地,历史上由于胥溪(运河)的开挖,丹阳湖、石臼湖和固城湖之水通过南溪河东泄入太湖,明代因建东坝使水源中断。东坝以下的来水,主支由西氿、东氿至大浦口入太湖,其余由分散的港渎入湖。③江南运河,北起镇江,环太湖北、东、南三面。运河北岸的河港通长江,南岸的河港连太湖,起着调节江、湖水量的作用,1958年后,通江各口已先后建闸控制,防止了江水倒灌,使江南运河在水利上发挥了蓄、泄、引的作用。

太湖的出口,集中分布在湖的东部和北部,分别由沙墩港、胥口港、瓜泾港、南库港及太浦河等港渎下泄,经吴淞江、黄浦江、望虞河、浏河等排入长江。太湖大小出湖河道达140余条。

太湖为平原水网区的大型浅水湖泊,水域形态宛如佛手。湖泊长68公里,平均宽33.5公里,平均水深2.10米,最大水深仅3.33米,蓄水量为48.6亿立方米。湖泊中岛屿较多,有48个,占湖泊面积的4.7%。最大的岛为西洞庭山,面积62.5平方公里,其上的缥缈峰海拔336米。其余各岛的高度皆在60米以下,且大多分布在西洞庭山周围及北部沿岸地带,面积在0.05~0.5平方公里之间。湖内有石质和砂质暗礁约42处,是航运事业的一大障碍

太湖地处江南水网区,河网调蓄量较大,因而沿湖各水位站的水位变差较小,历年水位变幅介于0.70~2.43米。太湖沿湖各站多年平均水位界于3.00~3.14米之间(吴淞基面)。

太湖渔业资源丰富,湖内出产各种鱼类101种,其中又以梅鲚、银鱼、草、青、鲢、鳙、鲤、鲫、鳊、鲂、鲌等为主,此外还出产虾、蟹、螺、蚌、蚬等。太湖年水产总量在2000万斤以上,仅梅鲚一项就占总产量的50%左右,银鱼及虾、蟹各占10%,其他鱼类产量仅占30%。可见,太湖的鱼类资源是以小型鱼类为主。太湖的银鱼和白虾是群众喜欢食用的名产。

太湖山清水秀,风光绮丽,娟秀妩媚的湖光山色,吸引了千百万游客,流连忘返。太湖东、西洞庭山隔水遥遥相望,是江苏著名的花果山,盛产杨梅、橘子、枇杷、杏子、白果等,又是著名的游览胜地。无锡的五里湖,是太湖北部的一个湖湾,湖滨的蠡园、三山、鼋头渚和梅园组成了一个游览和疗养区。蠡园的布设独具匠心,其中又以长廊、四季亭为最著名,景色四时各异,给旅游者以终年常新之感。

洪泽湖。洪泽湖在江苏省的西北部,位于淮河的中游,其外形好似一只昂首展翅的天鹅。水面浩瀚,面积为1805平方公里,是中国第四大淡水湖。

洪泽湖湖盆的前身是古代潟湖。由于新构造运动的断裂上升,以及泥沙的淤积和陆地的不断向海推进,潟湖退居内陆,并分化为无数小的湖泊,史书上有记载的有:破釜涧、白水塘、富陵塘、泥墩湖、方家湖及成子湖等。这些湖泊多有水道相连。隋炀帝乘船游江南,路经破釜涧,时遇大雨,便把破釜涧改称为洪泽浦,洪泽湖之名由此而来。据历史记载,从公元1575年~1855年的280年间,洪泽湖大堤曾决口140余次,每次决口,江苏里下河一带顿成“泽国”,特别是清康熙十九年(公元1680年)在黄、淮两水的袭击下,古泗洲城沦于水下。京剧“虹桥赠珠”就是描写古泗洲城被洪水吞没的神话故事。

img8

洪泽湖是淮河流域一大蓄水库。湖水全赖东岸大堤作为屏障,湖底比东部平原要高出4~8米,是一个“悬湖”。洪泽湖大堤古称高家堰,建于东汉(约公元200年),原为土堤,长30里,自公元1194年黄河夺淮后,湖面扩大,堰堤作用越发显得重要。后经明永乐、万历年间数次修筑,土堤延伸至蒋坝,为现今洪泽湖大堤的雏形。明万历八年(公元1580年)在大堤的北段改用块石护坡,到清乾隆十六年(公元1751年)才完成块石护坡,形成“堤堰有建瓴之势,城郡有釜底之形”。在大堤中并筑有仁、义、礼、智、信五个减水坝,备大水泄洪之用。这是中国劳动人民治水智慧的结晶。

洪泽湖年平均水位为12.10米(蒋坝水位站),湖泊蓄水量达24.4亿立方米,水位年内变化幅度为1.24~4.14米,湖泊平均水深仅1.35米,局部最大水深达4.75米。

注入洪泽湖的河流主要有淮河、漴潼河、濉河、安河和维桥河等,这些河流大多分布在湖的西部。在入湖各河流中,以淮河为最大,最大入湖水量为26500立方米/秒,来水量占入湖总水量的70%以上,是洪泽湖水量补给的主要来源。

新中国成立后,湖区人民经过几十年的奋斗,使洪泽湖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沿湖先后建起了三河闸、二河闸及高良涧闸,并建成了蒋坝和高良涧两处船闸。此外,还全面整修了洪泽湖大堤,开挖了苏北灌溉总渠、二河和淮沭新河,形成了蓄泄兼筹的枢纽工程。现在的洪泽湖已变成为淮河下游的一大蓄水库,每年由灌溉总渠输出的水量约70亿~140亿立方米,灌溉面积已扩大到1800余万亩。

洪泽湖水生生物资源丰富,湖内盛产梅鲚、银鱼、鲤、鲫、鳊、鲌、草、青、鲢鱼及乌鱼等,此外尚有虾、蟹、螺、蚌和鳖等。20世纪50年代洪泽湖水产最高年产量曾达4200万斤,现今的产量只有当时产量的半数。在鱼产量中银鱼和梅鲚的产量扶摇直上,1969年梅鲚收购量为37万斤,1971年增至170万斤,1977年高达317万斤。

洪泽湖的水生植物以湖西分布较多,芦苇比较集中分布在淮河入湖尾闾的沙滩上,总面积约有6万余亩。所产芦苇除直接外运作建筑材料和造纸工业的重要原料外,湖区不少乡镇还利用芦苇加工成芦席外运。此外,湖区还产芡实和莲籽,1971年收购莲籽约8万斤。1953年三河闸建成前后,洪泽湖大型水生植物的分布有较大的变化。1953年以前不少湖面大型水生植物茂密,莲藕、芡实丰盛,有“鸡头(芡实)、菱角半年粮”之说,可见其产量之多。三河闸建成后,湖泊水位显著提高,不少洲滩被水所淹,大大地缩小了其分布的面积。目前除湖西尚茂密外,大部分湖面已成为开敞的水面了。兴建水利设施,使洪泽湖的水产资源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但是水利方面的效益是巨大的。现在的问题是如何采取适当的补救措施,大力恢复和增殖水产资源,以达到综合利用湖泊的目的。

巢湖。巢湖位于安徽省的中部,湖形似一两角菱,面积为753平方公里,湖泊蓄水量为18亿立方米,是我国第五大淡水湖。水面有2/3属于巢县管辖,其余1/3为肥东、肥西及庐江三县所辖。

巢湖地区在距今1000万年以前的第三纪时,是一个面积辽阔的构造盆地。喜马拉雅运动对本区有一定的影响,沿构造断裂有安山岩系喷发,局部地方还有辉长岩侵入和玄武岩喷发。第四纪初由于受到气候变迁及新构造运动的影响,构造盆地上升成剥蚀区,同时形成红层剥蚀面。第四纪中期,构造盆地下沉,成为附近山地的集水洼地,然后汇水成为一大湖区气候温暖,年平均气温变化在15.5℃~16.3℃,年平均降水量为1000毫米左右。湖区因受到湖泊的调节,与同纬度远离湖泊的地方相比,霜期减少了10~25天,冰冻日少4~11天,年平均气温大致要高出0.8℃~1.4℃。巢湖年平均水位为8.02米(巢湖闸水位站,黄海基面),年内最大水位变幅为4.56米(1969年),最小水位变幅为1.44米(1966年),地表径流的年补给水量一般为20亿~30亿立方米,最大年补给水量为51亿立方米(1954年),湖泊泥沙年淤积量为14亿~142万吨。巢湖湖水比较混浊,透明度一般变化在0.15~0.25米之间,湖泊多年平均水温为16.1℃。一般年份的冬季,均有岸冰出现;严寒的冬季,也会出现全湖封冻的现象。1954年冬季,日平均气温在0℃以下持续达55天之久,全湖封冻,冰厚达30~40厘米,封冻期为50天,人可履冰而行。巢湖湖流较弱,流速一般介于0.02~0.07米/秒之间。

入湖河流呈向心状的分布。河流源近流短,区内地势起伏不平,加速了雨洪径流的汇流过程,使河川的径流量呈现急剧变化,具有山溪性河流的特点。巢湖流域的水系分布很不对称,杭埠河、丰乐河、派河、南淝河、店埠河、柘皋河、烔炀河等河流来自西部及北部的山地,其中以杭埠河、丰乐河、南淝河为巢河水系的主流,约占整个巢湖流域面积的70%;南部的河流更短,水量也少,有石山河、谷盛河、盛家河、槐林河及兆河等。巢湖水系之水从南、西、北三面汇入湖内,然后经巢湖闸出湖,顺裕溪河向东南流至裕溪口而注入长江。

裕溪河为巢湖与长江的进出通道,全长46公里。1960年在巢县西南的巢湖出口处建成了巢湖闸,1967年5月在离裕溪河口4公里处还建成了裕溪闸枢纽工程,包括节制闸、船闸和鱼道等。巢湖闸与裕溪闸组成了巢湖、裕溪河梯级水利枢纽,使巢湖流域220万亩低圩农田免受长江洪水的威胁,提高了圩区排涝标准,并初步解决了沿湖丘陵地区328万亩耕地灌溉的水源;同时由于保持一定的水深,使巢湖包括裕溪河的入江航道能够维持常年通航。

巢湖主要的经济鱼类有梅鲚、银鱼、鲌、鲤、鲫、鳊、青、草、鲢、鳙等,鱼产量变化较大。1952年产量为800万斤,1958年~1959年下降为600万斤。此后,年产量变化在100万~500万斤之间,且以梅鲚为大宗。巢湖闸和裕溪闸的建成,对促进农业生产和交通运输起了很大作用,但也隔断了洄游性和半洄游性鱼类以及河蟹的洄游通道,使巢湖鱼产量下降。1972年在裕溪闸建成了鱼道,并进行了人工放流,才促使水产资源有所恢复。

img9

南四湖。南四湖系微山湖、昭阳湖、独山湖、南阳湖的总称,位于山东省西南部,津浦铁路西侧的微山县境内,四湖略呈南北向排列。南北长120公里,东西宽5~30公里,面积1226平方公里,蓄水量19.3亿立方米,是中国华北平原上面积最大的湖泊。1958年~1973年在微山湖和昭阳湖之间,兴建了一座由拦湖坝、滚水坝、电站、船闸组成的全长6582米的二级坝枢纽工程,把南四湖拦腰截断,分成上下二级湖,上级湖包括昭阳湖、独山湖和南阳湖,下级湖仅微山湖。水位北高南低,相差约3米。

南四湖在成湖之前为泗河河槽,湖区处于山东地台西南边缘的凹陷带,断裂构造发育,从东平湖经南四湖到洪泽湖的断裂带上,地震活动频繁。黄河在公元1194年南徙后,多次向南决口泛滥,使泗河下游淤塞,河道淤高成为地上河,南流的入淮水道受阻,宣泄不畅,逐渐潴水成为微山、昭阳、独山及南阳四湖。

湖区承纳山东、江苏、河南、安徽四省约31700余平方公里流域面积上的来水。东岸有泗河、十字河、白马河、城漷河、洸府河等山溪性河流注入,西岸有红卫河、洙赵新河、梁济运河、万福河、复新河等注入。梁济运河将黄河、东平湖与南四湖、中运河相连,沟通了黄淮水系,成为南北水上交通的咽喉。南岸是南四湖的出口,通过韩庄节制闸及蔺家坝节制闸,经韩庄运河、伊家河、不牢河而汇入中运河,再泄入江苏境内的骆马湖和洪泽湖,南四湖是淮河水系的一个组成部分。

南四湖水面辽阔,资源丰富,有“日出斗金”之称。经过综合治理和二级坝的拦蓄,提高了湖泊蓄洪抗旱的能力,保证了湖区的农田灌溉,达到了旱能灌,涝能排的标准。汛期洪水可拦蓄在上级湖内,减轻了下级湖的压力。治理前的京杭大运河,原来是从湖东穿过南四湖的,由于年久失修,业已淤塞,不能全部通航,修建后的京杭大运河已改经南四湖的西侧——梁济运河通过。

南四湖盛产鱼虾,最高年产量达4600多万斤,其中60%是鲫鱼,20%为虾,是中国淡水渔业的重要基地之一。此外,南四湖有浅滩近20万亩,出产芦苇、茭草、莲、菱和芡实等水生植物,它们的产值相当于渔业的收入。茭草刈割晒干后,除做牛的饲草外,还远销日本。

抗日战争期间,湖区人民武装力量利用河湖港汊、芦荡湖滩等有利地形,开展对敌斗争。著名的铁道游击队就经常出没在湖东的津浦铁路沿线,沉重地打击了敌人。南四湖经过20多年的治理,已从一个逐渐淤废的天然湖泊变为人工湖,获得了新生,昔日“十年九灾”的南四湖区,现已初步成为资源丰盛的鱼米之乡。

滇池。滇池位于云南省昆明市的西南,离市区仅几公里。滇池古名滇南泽,又称昆明湖。滇池的名称由来,据《后汉书·南夷传》中所写:“此郡有池,周回二(三)百余里,水源深广,末更浅狭,有似倒流,故曰滇池”。

滇池外形好似弦月,南北长约32公里,东西平均宽为11公里,面积297平方公里,一般水深3~5米,最大水深约8米。蓄水量为12亿立方米。多年平均水位为1889.66米(海埂水位站,海防基面);历年最高水位为1890.91米(1966年10月17日),最低水位为1888.39米(1960年5月20日);水位一般变幅为1~2米,绝对变幅为2.52米。湖水位于每年11月后开始下降,至次年5~6月降至最低;此后进入雨季,水位上升,最高水位常出现在每年的8~11月。

img10

距今大约7000万年以前的中生代末期与新生代初期,盘龙江已开始发育,并强烈地侵蚀,使昆明附近变成低洼的谷地。后来沿着湖的西岸,发生了近于南北向的西山大断层,随着地壳的不断运动,断层线西边逐渐上升,东边相对下降,经过长期演变而成了积水的洼地,这就是古滇池的雏形。古滇池水面非常辽阔,整个昆明坝子皆是一片水域。如今在昆明坝子的地下常发现草煤,它就是由古滇池内的水草演变而成的。昆明坝子是新构造运动的上升区,因而使河流的侵蚀基面下降,加剧了螳螂川的向源侵蚀,海口河被渐渐切深;加之入湖河流携带的泥沙在湖内沉积使湖底增高,加大了古滇池的出流,使之变浅变小而成为今日的滇池。

汇入滇池各河属金沙江水系。海口以上的集水面积为2920平方公里,为普渡河的上源。滇池承受10条主要入湖河流的水量补给,其中以盘龙江最大;昆明以上的集水面积为847平方公里,占总流域面积30%左右。年平均来水量为2.4亿立方米,占湖泊总补给水量的34%。其余的主要入湖河流有柴河、宝象河、东大河、呈贡大河、西白沙河及梁王河等。海口河是滇池唯一的出湖河流,河口有沙滩分布,形似螳螂,亦称螳螂川;河流坡陡流急,蕴藏了丰富的水力资源。1901年在这里建起了中国第一座水电站,发电量为6000千瓦。

img11

滇池群山环抱,湖滨土地肥沃,气候温和,水源充沛。据昆明气象资料统计,湖区年平均气温为14.5℃~17.8℃;最高气温为34.8℃,最低气温为-3℃;年平均降雨量为1070毫米,年蒸发量为1000毫米,是云南的鱼米之乡。滇池是一座天然的蓄水库,在调节湖区气候,美化城市方面起了一定的作用。以湖水及其支流所灌溉的农田有44万亩,湖水又是当地工业生产和城市生活用水的水源;滇池亦有航运之利,昆明至海口可通班轮。水产资源有鲤、鲫、乌鱼和金线鱼等鱼类。其中以鲤鱼的产量最高,鲫鱼次之。金线鱼虽为云南的名贵鱼,因资源衰减,目前已无产量可言。虾的产量近年猛增,亩产达30斤。湖内水草则是滨湖农田的主要肥源。

滇池风景秀丽,西山林木葱茏,四季常青。山上有人民音乐家聂耳之墓和龙门古迹等。大观楼耸立于湖之北端,登临远眺,八十里滇池尽收眼底,是旅游昆明的必临之处。

洱海。洱海古称叶榆泽,又名昆明池,位于云南省西部大理白族自治州境内。

湖的南北长约40公里,东西平均宽为5~6公里,平均水深12米,最深处在湖的东部,约23米,面积为246平方公里,蓄水量为29.5亿立方米。洱海多年平均水位为1973.78米(大关邑水位站,海防基面),历年最高水位为1975.64米(1966年9月7日),最低水位为1971.53米(1979年7月25日),水位变幅小,一般年内变幅为1~2米,最大变幅仅2.68米。

距今大约12000年前的大理冰期,在大理附近发生了一次强烈地震,地壳断裂为一个大的内陆盆地,而后聚水成湖。洱海地区常受沿横断山脉北上的孟加拉湾海洋风的侵袭,下关、大理一带经常刮风,所以湖面上多浪,一遇大风,波涛汹涌,呈现出“海”的幻觉,加之湖的轮廓似耳,古人就取湖名为洱海。

洱海地区是南北气流辐合的地带,气候温暖。年平均气温为15℃~16℃,最高气温为34℃,最低气温为-2.3℃。年平均降水量为1000~1200毫米,呈现自南而北递减的趋势。由于气候温暖,所以湖水从不结冰。

湖泊水源主要靠河流补给。从北面入湖的有弥苴河、罗汁河、永安河,从南面入湖的有波罗江,西面有苍山十八溪入湖。洱海在下关以上,湖的集水面积为2785平方公里。湖水在下关经西洱河向西南流入漾濞江,再转南注入澜沧江。西洱河流程22公里,水面下降了400米,两岸被切割成深峡,水流湍急,蕴藏着极为丰富的水力资源。如能在统筹兼顾、全面规划的前提下,以水电事业为中心对湖泊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和利用,将使洱海这颗明珠更放光彩。

洱海的鱼类资源丰富,常见的鱼类有弓鱼、鲫鱼、鲤鱼和细鳞鱼等,目前年水产量约200万斤。弓鱼体形瘦长,鳞细肉嫩,美味可口,当地有“鱼魁”之称,但资源已遭严重破坏,目前无产量可言。

洱海风光秀丽,是旅游的胜地。湖边的点苍山山峰海拔在4000米以上。其中,中和峰海拔最高达4300米,从远处望去,云雾缭绕着白雪皑皑的山顶,山顶积雪只有夏季才会消融。山上有冰川谷和冰斗的遗迹。每到冬季,山腰云雾弥漫,终日不散,长亘百里,称为玉带云,是洱海奇特的风光。洱海尚有四洲、三岛、五湖、九曲之胜。四洲乃指赤鼻洲、大贤洲、鸳鸯洲和马洲;三岛是金梭岛、赤文岛和玉儿岛;五湖是太平湖、莲花湖、星湖、神湖和潴湖;九曲多在湖的东岸。洱海盆地素有“风、花、雪、月”四大奇景的美名,这四大奇景系指:下关的风,大理的花,苍山的雪和洱海的月。洱海水清如玉,波光粼粼与白雪皑皑的苍山之巅相互辉映,所以被誉为“玉洱银苍”。

位于洱海之滨的大理,每年举行名为“三月街”的物资交流大会。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开始,历时一周,热闹非凡。据载“三月街”始于唐代永徽年间,至今几无中断。过去的“三月街”带有浓厚的封建迷信色彩。新中国成立后的“三月街”已由传统的集市变成了汉、白、藏、彝各族人民一年一度物资交流的聚会,同时也是开展文娱体育活动的盛会。

镜泊湖。镜泊湖旧名湄沱湖、忽汗海和必尔腾湖,位于黑龙江省宁安县西南的牡丹江上游;南北长约45公里,东西最宽处仅6公里,面积为95平方公里,蓄水量为16.3亿立方米;南浅北深,最深处在北部鹿圈脖子附近,达62米。镜泊湖系由火山活动而形成。由于第四纪时的火山喷发,熔岩流至今“吊水楼”附近形成了一道堰塞堤,堵塞了牡丹江上游河谷,遂潴水成湖。在堰塞堤上形成了一道宽40米、落差12米的瀑布。

湖区年降水量约600毫米,大部分雨量集中于夏季。入湖河流计30余条,多为山溪性河流。呈向心状汇入湖中,流域面积为11820平方公里。谷窄流急,流量变化大,但含沙量少,在湖的南部,牡丹江及其入湖支流的河口有扇形三角洲发育,地势低洼,河汊纵横,水草丛生,泡沼众多,主要有东大泡、塔拉泡、西大泡等。

镜泊湖风光秀丽,若于风平浪静之日,泛舟湖上,湖面似镜,水光粼粼;点缀在湖中的葱绿岛屿与北岸的“镜泊山庄”相互辉映,青山倒影,湖光山色犹如仙境:“吊水楼”瀑布咆哮直泻,银花四溅,更显异彩。

镜泊湖不仅风景如画,而且水产资源丰富,出产的银鲫最为名贵,鱼体大,肉嫩而鲜美,过去曾作为“贡品”。此外,湖内还出产鲤、鳜和鲌鱼等,并放养了青、草、鲢鱼。该湖渔业由镜泊湖渔场经营,以冬季捕捞为主,年产量近200万斤。

镜泊湖还蕴藏着丰富的水力资源。多年平均入湖径流量为32.2亿立方米,湖的有效库容为8.55亿立方米,水量较为丰富。平均水头达56米,利用湖水天然落差,采用压力隧道引入发电,强大的电流源源不断地输往牡丹江、佳木斯、鸡西和延边等地,有力地促进了东北边疆的工农业建设。

img12

环湖高低起伏的山地上,森林茂密,郁郁葱葱。湖区的森林资源丰富,出产红松、冷杉和鱼鳞松等。野生动物和土特产资源也很丰富,有珍贵的东北虎、鹿、貂和人参等。

五大连池。五大连池位于黑龙江省漠河支流的白河上游,德都县以北约23公里处。1719年,这一地区的老黑山和火烧山两座火山喷发,喷出的玄武岩流堵塞了白河,从而形成了今日的五大连池。

这次火山活动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晚一次较大规模的火山喷发,开始于清康熙五十八年(公元1719年),但大量熔岩喷出是在1720年~1721年。清康熙六十年(公元1721年)江苏吴江人吴振臣在《宁古塔纪略》一文中曾记述了此次火山喷发的情景:“……离城五十里有水荡,周围三十里,于康熙五十九年六七月间,忽烟火冲天,其声如雷,昼夜不绝,声闻五六十里,其飞出者皆黑石、硫磺之类,经年不断,竟成一山,兼有城郭,热气逼人三十余里,只可登远山而望。今余气渐衰,时隔数里,人仍不能近。”这是当时有关火山喷发情景较详细的记载。

火山喷发时,巨大的熔岩流顺坡而下,迫使水荡东移,并堵塞了白河,形成了由石龙河贯穿其中的5个小湖。五大连池的水从北面的五池,经四池、三池、二池入头池,再注入石龙河南下。其中以三池面积最大,五池次之,头池最小,总面积为18.47平方公里。湖的深度以三池最深达12米,二池9.2米,头池最浅仅1~2米,水草丛生。五池总蓄水量为1.7亿立方米;补给水量虽不甚丰沛,但湖水终年不枯,水质较好,含氧量高。湖中浮游生物和底栖生物均很丰富,适宜鱼类的生长繁殖,年产鲜鱼5万~6万斤。五大连池火山群由14座火山组成,分布在东西长36公里,南北宽25公里的范围内。池的西岸,有一片占地68平方公里的玄武岩石龙台地,1720年~1721年老黑山和火烧山喷发时就位于这块熔岩台地之上,现在它已成为中国近代熔岩地貌景观保存最好的天然火山博物馆。

img13

日月潭。日月潭又名双潭,过去称水社湖或龙湖,位于台湾省南投县鱼池乡。日月潭是玉山和阿里山间的断裂盆地经积水而成的一座高山天然湖泊,四周为高达千米的翠绿群山所环抱,林木葱郁,湖光山色,相映似画,奇景幽绝,被誉为“岛内仙境”,是台湾省八大胜景之一。

img14

著名的日月潭水力发电站是台湾水电事业的心脏,由于湖泊小,蓄水量不能满足电站长年发电的需要,故在浊水溪上游的武界附近,修建了一条长91米,高48.5米的拦河大坝,从而形成了蓄水量为1.47亿立方米的水库,水库的泄水通过15公里长的隧洞注入日月潭,起到枯水时补充水源的作用。日月潭水电站由两级发电站组成,一级发电站引日月潭水,经直径约5米、落差320余米的压力隧道引水发电,发电量为10万千瓦;二级发电站是利用一级电站的尾水和部分溪水,经过4公里多长的压力隧道发电,发电量为4.35万千瓦。所以日月潭的总发电能力为14.35万千瓦,是台湾工业的神经中枢。在未建水电站前,日月潭的湖水面积为4.4平方公里,平均水深约4米,湖面海拔726.8米。潭中有一小岛,犹如珠走玉盘,而名珠子岛,又称玉岛,此岛以北湖形如日轮,以南似新月,所以才称为日月潭。电站建成后提高水位30余米,潭边低地尽被水淹,湖水面积扩大了70%,达到7.73平方公里,平均水深达19.1米。湖形变得像一张枫叶,小岛的面积也由原来的8公顷缩小到1公顷。

日月潭的风景是十分动人的。在碧黛的峰头山腰,朵朵白云缭绕飘动;湛蓝的湖心水面,点点扁舟,四季不断;每当夕阳西下,先是烟霞四起,一层薄雾如轻纱般笼罩湖面,继而月眉东升,又是清辉满湖。日月潭的古迹也多,北山腰有文武庙,潭西有孔雀园、潭南山麓有玄光寺,其后还有玄奘寺,而潭的东畔部则是高山族聚集之地,土风歌舞至今仍很盛行。

青海湖。青海湖古称西海,蒙语叫做“库库诺尔”,藏语叫“错温布”,均表示“蓝色湖泊”之意。位于青海省东北部,湖区为群山环绕,北面及东面是祁连山脉的大通山、同布山及日月山,海拔在4000~4500米之间;南面及西南面为青海南山,海拔在4000米以上。中央为青海湖盆地,青海湖即位于盆地的最低洼处。

青海湖轮廓似梨形,东西长106公里,南北宽63公里,周长360公里,面积4200平方公里,是中国最大的咸水湖。湖水最大深度28.7米,平均深度17.6米,蓄水量为742亿立方米。根据古湖岸线分布的高度和位置推算,现在的青海湖水位比成湖的初期约下降了100余米,面积缩小了1/3以上。青海湖的流域面积34950平方公里,流域内有大小入湖河流40余条。最大的入湖河流是位于湖西的布哈河,全长300余公里,集水面积16570平方公里,年径流量10.64亿立方米,占入湖总径流量的2/3左右。其他较大的入湖河流是乌哈阿兰河、沙柳河、哈里根河、甘子河、倒淌河及黑马河等。

青海湖区地处内陆高原,为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干燥寒冷且变化剧烈。

湖区多年平均降水量在380毫米上下,降水量比较集中在夏季,占全年降水量的2/3左右,由于气候的这一特点,所以入湖河流多为间歇性河流。据分析,湖泊每年亏损水量约5.77亿立方米。这是导致湖泊水位下降、湖面收缩变小和湖水含盐量不断增加的原因。湖泊水质分析表明,湖水的矿化度已达12.3~15.5克/升。

湖区气温以1月份最低,最低值可达-30℃。每年11月湖泊进入冰期,12月上旬形成稳定冰盖,冰厚一般可达50厘米,稳定冰盖形成以后,全湖可履冰而行,近岸地带通行卡车亦安然无恙。翌年3月中旬后,由于气温回升,冰盖消融破裂,湖面出现浮冰。浮冰在风力的推动下,可汇聚成巨大的冰丘而推向岸边,最大冰丘体积可达10余立方米。4月中旬以后,冰块方消融殆尽。每年7月出现年内最高气温,温度可达28℃。

青海湖是由于断裂作用而形成的构造断陷湖,成湖于第四纪的早-中更新世期,距今大约200万~20万年。

青海湖在成湖的初期,是一个烟波浩渺的外流淡水湖。它汇纳流域内大小河流的来水,再由东南部的倒淌河谷穿野牛山汇入贵德县西北部的曲乃亥河,尔后注入黄河。新中国成立后,为揭开青海湖的早期面目,科学工作者作了大量调查,并在倒淌河下游谷地进行了钻探,发现这一地带的早-中更新世期,主要是浅水湖泊相的沉积物,从而证实了古青海湖的这一性质。古青海湖形成以后,由于新构造运动,湖泊周围逐渐隆起,湖东部的日月山、野牛山和加拉山等上升幅度最大,终于战胜水流的下切,而将湖水外泄的“咽喉”堵塞,遂成为一个闭塞的内陆湖,湖泊水位因此上升。加之当时气候向温暖潮湿转化,入湖径流量增多,湖面扩大。其范围,西北可抵天峻一带,东南直拍野牛山麓,水深在150米以上。

进入全新世以后,湖盆周围继续隆升,气候复趋干燥,入湖径流量减少,强烈的蒸发作用使湖面逐渐缩小。原为湖水所淹没的水下岭脊,有的出露于水面之上而成为湖中的孤岛,有的脱离湖体成为湖畔孤山。

到了近代,青海湖更进一步地缩小。根据古湖堤的遗迹和历史记载,湖水在东西方向上退缩的距离至少在20公里以上。现今分布于湖东部的两个子湖——耳海和尕海,就是青海湖在不断缩小过程中,从“母体”所分化出来的两个残留水体。

青海湖的鱼类极为单纯,经济鱼类仅青海湖裸鲤一种。这是一种高原冷水性鱼类,体无鳞,背部黄褐色,腹部浅黄色,习称湟鱼,富脂肪,肉质细嫩,为西北地区水产佳品,最大个体可达20市斤以上。由于湖泊水温低,青海湖裸鲤生长的速度相当缓慢,体重达到1市斤的鱼,约需生长12年。性成熟的亲鱼,每年3~8月溯河而上,在河滩产卵,其中布哈河是该鱼的主要产卵场所。

在漫长历史时期内,青海湖的鱼类资源几乎不为人们所利用。新中国成立后,青海湖的渔业生产才获得发展,建立了国营渔场,采用机动船只捕捞,年产量一般在4000吨上下。青海湖现已成为西北地区重要的水产基地。湖中还有沙岛、海心山、海西山、鸟岛和三块石等5座岛屿。各岛面积悬殊,形态各异,但岛上都栖息着众多的候鸟。其中尤以海西山和鸟岛,候鸟最为集中。每年5月下旬,那些栖息在东南亚、印度、巴基斯坦、尼泊尔等国家以及中国南方的斑头雁、鱼鸥、棕头鸥、鸬鹚、赤麻鸭等10多种鸟类陆续飞来,在岛上产卵孵雏。一眼望去密密麻麻的鸟巢,一个挨着一个,有白玉色、青绿色、棕色斑点的鸟蛋,比比皆是。据统计,在这不到0.6平方公里的小岛上栖息的鸟类就有10万只之多。为了使这些候鸟的栖息场所不致受到破坏,现在已将这两个小岛列为国家的重点自然保护区。

纳木错。“纳木错”为藏语,蒙语则称为腾格里海,都是“天湖”之意。纳木错位于西藏北部,湖面海拔4718米,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湖。湖面近似长方形,东西长70公里,南北宽30公里,面积1916平方公里,蓄水量为768亿立方米。湖的南部为雄伟的念青唐古拉山脉,湖的北侧和西北侧为低山残丘。湖中有3个岛,岸壁陡峭,石骨峥嵘。东南部有半岛伸入湖中。半岛系由石灰岩构成,因久经溶蚀,喀斯特地形十分发育,石林、溶洞、天生桥等形态各异,真可谓千姿百态。

img15

纳木错系内陆咸水湖,冰雪融水和降水是湖泊水量的主要来源。每年冬季湖内结冰,至翌年5月方消融殆尽,冰期约半年。在封冻期间,人、畜可在近岸带通行。

纳木错属于断层拗陷湖,成湖于第三纪喜马拉雅运动时期,距今约200万年以前。从古湖堤岸线分布的高度可知,当时湖面开阔而水深。自进入第四纪后,随着西藏高原的不断隆升,气候日渐变干,湖面缩小。现在,在该湖的外围,保留有古湖堤岸三层,最高的一层高出现今湖面约80米。古湖堤岸线揭示了昔日湖水退缩井井有条。

纳木湖鱼类资源甚丰,由于交通闭塞,迄今湖内尚无正规的渔业生产。

夏季,湖中的岩岛和滨湖的浅滩上,是赤麻鸭、鱼鸥、鸬鹚等候鸟栖息、繁衍的场所。广阔的水体,对湖区的气候亦起着显著的调节作用,使滨湖地区水草丰茂而成为藏北重要的天然牧场。主要草本植物有浜草、鹅冠草、紫云英等。在冬季到来之前,当地牧民就把牛、羊赶到这里,以备越冬御寒。此外,广阔的草滩上,野牦牛、黄羊、狼、狐狸和野兔等常有出没,也是一个良好的狩猎场所。

羊卓雍错。羊卓雍错又名白地湖,藏语名“裕穆错”,意即天鹅之湖。湖形如鸡爪,湖岸曲折多弯。北部的扎马龙、白地一带湖湾最窄,仅1~2公里宽,其余三面湖湾略为开阔,宽度可达3~8公里。湖岸线长250公里,湖面海拔4441米,面积638平方公里。水深30~40米,最深处位于东南部的麦尕一带,达59米。蓄水量为160亿立方米,是西藏南部最大的内陆湖。此外,在羊卓雍错附近还有一些小的湖泊,如空姆错、沉错、巴纠错等,它们之中有的和羊卓雍错直接相连,有的则在大水时期相通,从而形成了羊卓雍错湖群。

羊卓雍错地处喜马拉雅山北麓的“雨影”地带,湖区降水稀少,为高寒半干旱气候区。据滨湖浪卡子气象站的观测资料统计,多年平均降水量为373毫米,以降雨居多,降水多集中在每年的6~9月,占年降水量的90%以上;冬季天气晴朗,干旱少雨(雪)。多年平均气温为2.4℃,最热的7月份,月平均气温为10℃,极端最高气温仅22.5℃(1972年7月14日);最冷的1月份,月平均气温为-5.5℃,极端最低气温可降至-25℃(1968年1月6日)。每年的11月至翌年5月上旬为结冰期;全湖封冻后,人可履冰而行。羊卓雍错流域面积为6100平方公里,汇入湖的大小河流计有20余条,主要分布在湖的西、南、东三面。较大的入湖河流有卡洞加曲、嘎马林曲、鲁雄曲、浦宗曲和香达曲等,枯季流量仅3~6立方米/秒。湖北部的集水面积小,且多为陡峭的崖岸,河流源近流急。湖区的西南和南部还有113平方公里的现代冰川,占湖泊集水面积1.8%左右,因而冰川融水对湖泊也有一定的补给作用。此外,湖的南岸尚有一些小型温泉,也能补给湖泊一定的水量。湖泊水位以6~9月为最高,4~5月为最低,年内水位变幅为1米左右。湖水矿化度为1.78克/升,属微咸水湖。

羊卓雍错是在西藏高原不断隆升过程中因断层陷落而形成的构造湖。成湖初期,是一个大型的吞吐湖,湖水由西部的墨曲注入雅鲁藏布江。后来,随着南部喜马拉雅山脉的逐步抬升,南来的潮湿气流越来越少,气候逐渐干燥,导致补给水量减少而使湖泊水位下降,大约在100万年以前,洪积扇群在湖下游的羊舍附近堰塞了墨曲谷地,使湖水不能下泄,于是羊卓雍错便由外流湖演变为内陆湖。如今,在湖中低山的顶部有湖相沉积物,湖滨有高约4米及10米的两级阶地,都是该湖不断退缩、由外流湖逐渐演变成内陆湖的证据。

羊卓雍错蕴藏着丰富的水产资源和水力资源。水产资源以鱼类为主,其中具有经济价值的只有裸鲤,夏季,近岸浅水地区水温升高,饵料丰富,鱼群即由深水区游弋至近岸浅水带和河口区觅食、产卵。此时,无须垂钓,随手便可抓取。据估计,该湖的鱼类蕴藏量可达4亿~6亿斤,享有“西藏鱼库”之称。西藏民主改革后,渔业生产始有发展,现有专业渔民100余户,利用当地制造的牛皮筏子和小型网具从事捕捞。

大型水生植物是该湖另一项水产资源。在滨湖浅水地区,有分布较广、长势较为茂密的菹草、狐尾藻等。夏季,当地藏民常常收割后做牛的饲料。羊卓雍错及其临近的空姆错、沉错、巴纠错等广大水体的存在,对当地气候起着显著的调节作用。如果与喜马拉雅山北麓其他地区相比较,湖区平均气温要高出1℃左右,降水量亦增加近40%。因之,这不仅使滨湖地区的植被得以较好地发育,还可以种植青稞、芜菁、豌豆等农作物,是藏南重要的农牧业区。

此外,羊卓雍错的北面,与雅鲁藏布江仅以单薄的杭巴拉山相隔,两者水面的直线距离仅9公里,而湖面竟高出江面达840米。若能利用这一落差引部分湖水进行发电,就可以获得巨大的电力。

玛纳斯湖。习惯上指玛纳斯、艾兰、艾里克等湖群,过去曾为盐湖,现已基本干涸,位于准噶尔盆地西部。湖盆范围位于北纬45°~46°,东经85°30′~86°30′,不包括玛纳斯河下游的大拐、小拐等苇湖沼泽。玛纳斯系最近湖名。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出版的《西域图志》称“额彬格逊淖尔”,清嘉庆年间(19世纪初)出版的《西域水道记》称“阿雅尔淖尔”,此名沿用至1951年出版的地图。1953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分省新图》改称帖勒里湖,帖勒里一名系《西域水道记》对艾兰湖的称呼(原文称“特里淖尔”),系玛纳斯湖西南的小湖。直至1962年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分省地图集》才改称玛纳斯湖。玛纳斯湖为湖群中最大湖,形似鞋底,呈东北-西南向,长50公里,宽10~15公里,面积约550平方公里,湖面海拔257米,湖水补给原有玛纳斯、金沟、宁家等河,更早还有呼图壁河,有时还接纳准噶尔西部山地南部河流的洪水。20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玛纳斯河中游大规模开垦,河水引入灌区,湖水已逐渐干缩,湖区绝大部分已结晶成盐,仅西南角偶有洪水入湖。艾兰湖位于玛纳斯湖西南,早已干涸,地表有盐结晶。据19世纪末外国考察者记载,当时艾兰湖有水,湖东岸曾有长约70公里的霍尔河(蒙古语意为咽喉河),1940年已干涸。艾里克湖在玛纳斯湖西北10公里,补给来自白杨河,由乌尔禾盆地穿过峡口而入;湖盆三面环山,西南开敞,东面受单面山阻隔,从地形与构造看,与玛纳斯湖似无联系。玛纳斯湖之东还有达巴松淖尔,为早已干涸之盐湖,已作盐场利用。1964年地质工作者在湖盆北部乌尔禾一带采集到准噶尔翼龙(大型能飞行的爬行动物,生活于湖面,采食鱼虾)、克拉玛依恐龙、乌尔禾剑龙、鱼鳖等生物化石,这类生物生存于早白垩纪。根据岩石及动物群分析,当时湖盆周围为淡水湖泊。根据湖盆附近沉积物及阶地分布,第四纪时期湖盆范围仍很大,第四纪初曾为乌伦古河尾闾,第四纪晚期以来,湖盆逐渐缩小,在沙丘间遗有许多盐湖。《西域图志》及《西域水道记》均推断阿雅尔湖与艾比湖过去可能联成一体,已为湖盆附近沉积物及阶地分布所证实。

呼伦湖。呼伦湖又名达赉湖,位于中国的东北边陲,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的新巴尔虎左旗、新巨尔虎右旗和满洲里市之间的大草原上。湖面为略呈东北-西南向的平行四边形,长80公里,宽约35公里,周长375公里,湖水面积为2000平方公里,蓄水量为111亿立方米,最大水深为8米,是内蒙古自治区最大的微咸水湖,它与草原南部、中蒙国境线上的贝尔湖,被人们称为呼伦贝尔大草原上的一对姐妹湖。

img16

呼伦湖位于温带半干旱地区,东部有大兴安岭阻挡了从海洋吹来的潮湿气流,西部又邻近蒙古高原,大陆性气候明显,年平均气温仅0℃左右,气温年较差高达58℃~68℃。湖泊于10月中、下旬即可出现岸冰,到11月初全湖开始封冻,次年4月中旬到5月上旬方解冻,封冻期最大冰厚为1.3米。月平均水温以7月份最高,为20℃~23℃。年降水量230~350毫米,多集中在7~9月,蒸发量为1400~1800毫米。

注入湖泊的河流主要有两条,即自西南流入的克鲁伦河和从东面注入的乌尔逊河,这两条河流水量变化较大,汛期洪水滔滔,而10月至次年的4月水枯冰冻,入湖水量不多。位于北部的穆得那亚河是湖的唯一出口,湖水经此河汇入海拉尔河后再入额尔古纳河,是黑龙江源流之一。后因建设扎赉诺尔煤矿,1958年始将穆得那亚河堵截,切断了湖水的外流通道。1971年又重新开挖了一条与海拉尔河相通的新开河,湖泊方有出口。在出口处建有闸门,这样呼伦湖就成了一个人工控制的湖泊。

据史料记载,呼伦湖的面积唐代最大,唐书称为俱伦泊,元《秘史》称它为阔连海子,清《一统志》则改称库楞湖。由于受气候变迁的影响,湖面有过多次升降,总的变化乃是水位上涨的年份多于下降的年份,水面有扩大的趋势。如1906年呼伦湖长约30公里,1926年增至75公里,1929年开始收缩变小,1939年又扩大。据调查,从1906年~1972年的65年中,有37年水位上涨,13年水位平稳,15年水位下降。具体地说1939年~1956年的18年中,水位共上涨3.05米,平均每年上涨0.169米;1956年~1962年的7年中,水位共上涨3.45米,平均每年上涨0.51米,湖泊的面积与蓄水量也有了相应的变化。

自1966年~1972年的7年中,水位仅下降0.15米,平均每年下降0.021米。湖泊水位增减的主要原因是降水量的变化,引起了入湖地表及地下径流量的增减。如1962年以前年降水量较多,每年都在300~400毫米以上,1972年降水量却只有224.6毫米,而蒸发量为1756毫米,为降水量的7.8倍。呼伦湖水域辽阔,鱼类资源丰富,鱼的年产量达1800万斤左右。乌尔逊河中游的乌兰泡,水生植物极为丰富,成为鲤、鲫鱼的主要产卵场所。湖水营养盐类含量较高,水质肥沃,适宜浮游生物的繁殖。每当夏季,湖中鱼类溯河而上觅食和产卵,冬季又洄游到大湖深处越冬。常见的鱼类有20种,其中以鲤鱼最多,近年还从江、浙等地引进鲢、鳙、草鱼在湖内放养。湖泊封冻季节,正是冰下捕鱼的旺季,一网常可捕鲜鱼数吨。此外,湖上还有各种野禽。滨湖平原低地草质优良,是中国畜牧业的主要基地之一。

博斯腾湖。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部的博斯腾湖亦名“巴喀赤湖”,史书早有记载,汉《西域传》称为“焉耆近海”,北魏《水经注》称为“敦薨浦”。博斯腾湖在成因上系一山间断层凹陷湖。湖的平面轮廓近似三角形,东西长55公里,南北宽25公里,面积约960平方公里。底部平坦,湖岸较陡,平均水深约10米,深水区位于湖的东部,最大水深16米,蓄水量77亿立方米,湖南海拔1048米。此外,该湖的西南隅尚有13个小湖所组成的湖群,自东而西主要为那木克湖、马力侧湖、库尔勒湖、阿洪克湖、阿拉特湖等。这些小湖均有河流通博斯腾湖,水深多为0.5~1.0米,总面积约240平方公里。

湖区气候干燥寒冷,温差较大,“早穿皮袄午穿纱,怀抱火炉吃西瓜”,正是这一气候特征的生动写照。最热气温可达38℃以上,而最冷的1月气温可降至-35℃以下,冬季漫长,平均无霜期为145天,雨雪稀少,多年平均降水量仅为60~70毫米,而蒸发量却高达1986.1毫米,为降水量的30余倍。每年11月中、下旬出现岸冰,12月份全湖封冻,冰厚为0.8~1米。入春以后,随着太阳辐射热量的不断增加,气温逐渐升高,冰层开始消融,至4月,全湖冰块方融化殆尽,冰期历时5个月左右。在封冻期间,可以从事冰下捕鱼、刈割芦苇以及马车运输等。

汇入湖泊的河流有开都河、黄水沟、清水河、马拉斯台河等,其中以开都河为最大,占入湖流量的86%以上。它源于天山山脉南麓的哈尔干特山口,进入焉耆盆地后,从西部入湖。由于入湖河流是以冰雪融水为其主要补给形式,因此博斯腾湖水位与河流的来水量呈现出相应的变化,最高水位出现在每年的7~8月份,最低水位出现于每年的1~2月间,年内水位变幅约0.7米,最大变幅约1米左右。

博斯腾湖汇纳了开都河等河流来水,经调节后,由西南部的孔雀河排出。孔雀河下穿铁门关峡谷,进入库尔勒平原。博斯腾湖既是开都河的归宿地,又是孔雀河的发源地,起着承上启下、调节河川径流的作用。据计算,多年平均入湖径流量为25.8亿立方米,孔雀河的出流量为9.55亿立方米,每年约有15.84亿立方米的水量消耗于湖面的蒸发及芦苇的叶面蒸腾,占入湖径流总量的36%。

博斯腾湖本为淡水湖1958年调查时,湖水矿化度尚在0.37~0.38克/升,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湖泊矿化度甚为接近。时隔17年后,于1975年再次调查时,矿化度已上升为1.4~1.5克/升,矿化度平均以每年0.06克/升的数字递增,17年增加3倍多,成为一个微咸水湖泊。1978年再次调查,矿化度又有升高,为1.6克/升。矿化度不断增加的原因,主要是上游工农业用水量不断扩大所致。为了维护湖泊的生态平衡,对矿化度如此的变化,应予足够的重视。

博斯腾湖原产的塔里木裂腹鱼(俗称尖头鱼)、扁吻鱼(俗名大头鱼)和长头鱼等资源已衰减。近年来从内地引进了鲤、鲫、草、鲢鱼,又从北疆移殖了贝加尔雅罗鱼等,增加了鱼类资源。现在鱼的年产量在200余万斤,除供当地食用外,还运至乌鲁木齐等地,是新疆最大的渔业生产基地。

img17

芦苇是博斯腾湖的又一资源,尤其是湖的西北部及西南部的小湖群区,芦苇丛生,且质地优良。据调查,每平方米可达50余株,茎粗多在2厘米以上,株高一般在4米以上,最高的可达6~8米,为全国罕见的优质苇。湖区的芦苇面积约有60余万亩,年产干芦苇达40万吨,为新疆最大的芦苇生产基地,也是全国重点芦苇产区之一。

此外,湖区还产麝鼠,俗称“水老鼠”,以食芦苇为生,穴居于滨湖近水之地,一窝可产仔30~40只。麝鼠的皮毛非常珍贵,是畅销的出口物资,今后如能加以驯养,可使当地获得可观的收益。

焉耆盆地内,沿河滨湖的土地肥沃,水草丰茂,农牧业均较发达,享有“北国江南”的盛誉,这不能不归功于博斯腾湖。而今,湖区下游的铁门关水电站已经建成,为湖区工农业生产的发展提供了动力,这是博斯腾湖对该地区发展的又一贡献。

茶卡盐池。茶卡盐池位于青海柴达木盆地的东北隅,北枕祁连山脉的支脉库库诺尔岭,南临旺尕秀山,湖面近似椭圆形,长14.8公里,宽9.0公里,面积105平方公里,是全国著名的湖盐产地之一。

茶卡地区的气候,干燥寒冷,最热的7月,气温也只有20℃左右,1月的气温最低,常在-20℃以下。年降水量不足200毫米,而年蒸发量则超过降水量10倍以上。稀少的降水集中在夏季,主要入湖河流有莫河、黑河和尕巴河等间歇性河流。

茶卡盐池位于盆地的最低洼处,为诸水汇聚之地,因而流域中的盐分通过地表径流得以集中于湖内,在强烈的蒸发作用下,湖水不断浓缩,年长日久,达到了饱和或过饱和状态,并沉积为盐湖矿床。在盐池周围有黑色的淤泥,其上为一圈环带状的盐碱土,常凝结成薄薄的白色盐壳。盐碱土与山麓之间则为砂砾,有草本植物呈簇状分布。环湖的溪水味咸涩,居民均食井水、泉水,或近山的溪水。盐质的分布具有愈近盐池含盐量愈高的特点,这也是盐池中的盐类由流域汇集而来的佐证。

茶卡盐池的盐矿是由结晶盐所形成,成矿后,没有受到构造运动的显著影响,故仍保持着原来的水平状态。各种盐类的结晶,层次变化清晰可见。最上部为厚1~10厘米疏松的白色晶体(以食盐为主)的卤盖层;卤盖层以下为食盐层,厚度8米左右,盐池中心最厚处可达15米以上。盐粒呈正方晶体,内部常带青色,故名大青盐,系现在开采的盐层;其下为0.5~2.0米厚的复盐或镁盐层;再下为芒硝层,呈块状,脱水后呈粉末状,主要见于湖内北部及东北部;芒硝层下为石膏层,多见于湖边地带;最下部为灰黑色的淤泥及粘土层,有浓臭味。盐池表面经常无水,若东风骤起,盐池表面可积卤水约30厘米深。由结晶盐所形成的整个盐盖,坚硬异常,机动车辆均可通行。盐盖之上常可见到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溶洞,俗称气眼,大者50~60平方米,小者尚不足1平方米,洞深1~6米,洞中卤水清澈如镜。机动车辆在洞边行驶,亦无塌陷之虞。

茶卡盐池为一露天食盐矿,矿床平均含氯化钠品位达93%,经洗涤后的成品盐,氯化钠含量在97%以上。整个盐池食盐储量丰富,可供全国食用100年左右。

茶卡盐池的开采有着悠久的历史。据地方志记载,清乾隆二十八年(公元1763年),盐池就已设有盐律,1929年设盐务局,但因盐矿开采操纵在茶卡、柯柯和青海3个王族手里,设备简陋,操作原始,采盐靠“铁钻、铁铣、铁杓和铁耙”四大件;外运靠牛、马、骆驼装载,生产迟迟得不到发展,盐的年产量仅1000吨左右,最高产量的1941年也只有4926吨。

新中国成立后,茶卡盐池生产面貌日新月异。如今采盐已由过去的手工操作改为机械化和半机械化操作。盐池上还铺设了轻便铁路,将开采的食盐源源不断地运至堆坨场,产量较过去成十倍、数十倍的增长。茶卡盐池现已成为西北地区食盐供应的重要基地之一,所产之盐除满足青海省食用外,尚远销甘肃、陕西、四川、河南及湖北等省。

罗布泊。罗布泊位于中国最大的内陆盆地——新疆塔里木盆地的东端,古称泑泽、盐泽或蒲昌海,蒙古语称罗布诺尔,意即“汇入多水之湖”。形状如耳,海拔768米,曾是中国著名的内陆湖泊。

罗布泊地区,气候异常干旱。位于西部的若羌,年平均降水量只有15.6毫米,是全国降水量最少的地方。湖面周围地形复杂,北、东面是砾石垒垒或石骨裸露的戈壁滩,南面是沙丘起伏的库姆塔格沙漠,西部则是中国最大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可以说整个湖盆四周都处在沙漠、戈壁的包围之中。湖区时有大风,每年刮风时间约在5个月左右。一旦大风刮起,则沙石作响,天昏地暗,日月无光,行人遇之多受其害。所以,这里风蚀地貌最为典型,驰名中外的“土丘林”即雅丹地形,在湖的西部、北部和东部均有所见。罗布泊地处塔里木盆地最低之处,是南疆的主要河流——塔里木河及其支流孔雀河和车尔臣河、甘肃境内的疏勒河等内陆河流的归宿地,周围高山冰雪的融水是河流和湖泊的主要水源。

罗布泊系一构造断陷湖。根据地质资料分析,断陷湖盆起始于第四纪初期,当时的范围是非常辽阔的。进入历史时期后,仍有“广袤三百里”之说。在汉代,由于塔里木河等有较大的水量入湖,湖水丰盈,湖周水草茂盛,农牧业兴旺发达。当时西域三十六国之一的楼兰国,即位于湖的西部,这里曾是“丝绸之路”上一个著名的贸易站。后来由于气候变干,入湖水量大减,水面随之缩小,大片湖底裸露,成为茫茫一片盐碱滩和沼泽地。繁荣昌盛了几百年的楼兰古国,也因自然条件的不断恶化以及种种社会原因而逐渐衰败成一片废墟。现今的罗布泊,由于塔里木河及其支流孔雀河上的灌溉事业逐步发展,河水难以下泄入湖,因而逐渐干涸。

img18

19世纪70年代,俄国人普热瓦尔斯基曾到塔里木河下游考察,声称昔日的罗布泊已经不见了,而在原罗布泊西南方向100公里的喀喇苦顺地方看到了一个湖泊,于是便认定罗布泊游移到喀喇苦顺去了,从此,便给罗布泊冠以“游移湖”之名,且广为流传。过了40多年,又有人在湖区考察,报道罗布泊又回到了楼兰废墟东面的位置,说明湖已北迁。关于罗布泊的位置,的确存在着南北向的摆动,水域面积也有时涨时缩的变化。1931年有人实测湖面积为1900平方公里,到了1942年又有人实测已增至3000平方公里,前后相距仅11年的时间,面积就扩大了60%。在当时的条件下,尽管测量工作尚不可能精细,然而水面涨缩变化之频繁和剧烈,据此还是可见一斑的。

罗布泊迁徙不定和水面时有涨缩的原因,主要是与塔里木河和孔雀河水系之间的关系频繁变化有关。塔里木盆地的河流,具有显著的季节性变化特点,夏季流量大,冬春流量小,常出现断流的现象。塔里木河是盆地内最大的一条河流,同时也是一条含沙量很高的河流,洪水期的泥沙含量高达6.5公斤/立方米。干燥异常的气候和沙漠里的酷热,使塔里木河的水量强烈地蒸发,松散的风沙地又极易渗漏,沿途一路损耗和上游农田灌溉用水,当它流到下游时所剩水量极少。流小则势缓,势缓则沙停,泥沙的大量沉积,致使河床容纳不了洪水期的流量,往往冲决自然堤而形成新的河道。这就是塔里木河下游河道时常改道,在沙漠里摆动不已的主要原因。塔里木河与孔雀河在中下游的分水界本不明显,当塔里木河向北摆动通过汊流与孔雀河相连时,就流进北面的洼地,潴水而成北罗布泊(界于北纬40°~41°);当它与孔雀河汇合后向南摆动时,河水就向南流进另一洼地,形成南罗布泊(也称台特马湖,界于北纬39°~40°)。这样由于塔里木河在下游的经常改道,罗布泊亦迁徙不定,反复交替。然而,这种迁徙只限于湖盆之中,湖水从未越出湖盆的范围。事实上这种迁徙是湖泊在其生命史中发生沧桑变迁的一种自然现象。如今,在罗布泊周围所见到的一条条清晰可辨的古堤岸线,就是这种变迁所遗留下来的见证。由此可见,普热瓦尔斯基关于罗布泊游移到喀喇苦顺盆地的说法,显然是与事实不相符合的。

除上述原因之外,新构造运动、气候的变化和历史时期人类经济活动等因素,也都影响到罗布泊的迁徙。特别是人类的经济活动,往往在短期内即有显著影响。在干燥地区,没有灌溉即无农业可言。为了扩大绿洲面积,发展农业生产,通过拦蓄河水、开挖渠道等兴修水利的措施,加速河流的变迁,从而导致湖泊的迁徙。如1921年前,由于在塔里木河西段筑堤拦水,使得南流入台特马湖的塔里木河被迫向东冲垮尉犁县东长达6公里的小水磨渠,与孔雀河相汇,注入罗布泊。直到1952年,在依拉河口筑了塔里木大坝,才使塔里木河重又归入1921年前的故道,重新注入台特马湖。孔雀河虽然仍注入罗布泊,但因其上、中游大量发展农垦,用水量大增,使入湖水量锐减,罗布泊湖面逐渐缩小,已于1964年前后干涸。

历史上,罗布泊的每次迁徙、摆动,都使原来的湖泊、河道及其附近地区因水源的枯竭而变成一片荒漠,城镇居民点也因此遭到毁灭。

罗布泊地区尽管自然条件恶劣,但这里仍有着丰富的资源。湖区栖息着野骆驼、黄羊、大头羊;生长着在医药和工业上利用价值很高的罗布麻;蕴藏着多种盐类资源。据测算,罗布泊每年聚积的钾盐即达10万吨;此外,还有古城遗迹和地面、地下所保存着的大量文物。罗布泊地区不愧为塔里木盆地中的一块宝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