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创新是改革的唯一生路

创新是改革的唯一生路

时间:2022-06-2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三、创新是改革的唯一生路“革故鼎新”是人们经常使用的一句成语,其出处源自《周易》里的两个卦。革卦的主旨就是顺天应人,革除旧弊,使社会文明进步,百姓生活日益改善。凡是对此表示迟疑和反对的干部,轻则挨批评,重则罢官靠边站。革命成功、夺取政权,并不是革命的最终目的。执政的最终目的是圆满地实现革命前的承诺,这种承诺要是顺天应人,就能取得人民的信任和拥戴。

三、创新是改革的唯一生路

“革故鼎新”是人们经常使用的一句成语,其出处源自《周易》里的两个卦。真是不学不知道,一深入学习中国传统的经典,不能不使人惊讶于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精妙程度超乎任何人的想象力。回顾最近学过的升、困、井、革、鼎等五个卦的排列次序来说,竟能如此准确地印证了中国当代社会发展的轨迹,证明了《周易》确实能够具有“古”为今用的功能。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人民所经历的“文化大革命”的苦难岁月的真实历史,正好印证由于毛泽东没有遵循“升时以柔”的原则,导致国家陷于困境,为了解困,就必然要找回能养活民命的井水,修复“井”道,光修复还不够,还需由“井道”进入“革道”。革卦的主旨就是顺天应人,革除旧弊,使社会文明进步,百姓生活日益改善。我们在讲解革卦和鼎卦含义时,曾原则地指出革命是要有阶段性的,没有不停顿的革命,把革命当作目的、强调不断革命其结果肯定是凶险的。毛泽东晚年犯了严重错误,究其原因恐怕就是不断革命论的思想在起作用,没有真正领悟到“顺天应人”的真谛。所谓“顺天”,就是顺应自然发展规律,不仅自然界有它自己的发展规律,同样社会也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所谓“应人”,就是顺应民心和民意。

毛泽东无疑是20世纪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因为他领导中国革命的战略和战术是顺天应人的,是完全符合中国社会发展规律的。他正确地总结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正确地指出了中国社会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性质,正确地指出了中国革命的性质,正确地制定了中国革命的目标,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目标就是建立“几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共和国”,“这个共和国将采取某种必要的方法没收地主的土地,分配给无地和少地的农民,实行中山先生‘耕者有其田’的口号,扫除农村中的封建关系,把土地变成农民的私产。”(《新民主主义论》)而且在中共七大政治报告中明确地承诺:“我们共产党人根据自己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明确地知道,在中国的条件下,在新民主主义的国家制度下,除了国家自己的经济、劳动人民的个体经济和合作社经济之外,一定要让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在不能操纵国民生计的范围内获得发展的便利,才能有益于社会的向前发展。”(《论联合政府》)这样的承诺说服了中国人民,中国共产党掌握了民心和民意,因此很快赢得了国内解放战争的胜利,取得了政权。

但是,毛泽东在取得中国大陆的全面执政权之后,并没有完全根据自己对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来科学地处理事情。毛泽东的错误就在于他想在自己的有生之年做完需要几代人才能做完的事情,所以才会产生农民刚刚通过土地改革,拿到手的土地还未曾好好侍弄个够,很快就被合作化,给要了回去,初级合作社没有普及推广,高级合作社已经成为工作重心;高级合作社还在试验阶段,人民公社化已成燎原之势。50年代的变化之快,集中表现在1958年6月21日《人民日报》的社论《力争高速度》里:“用最高的速度来发展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是总路线的基本精神。它象一根红线,贯彻在总路线的各个方面……可以说,速度是总路线的灵魂。”无疑,这篇社论是符合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政治报告所规定的总路线的基本思想的,这就是“建设速度的问题,是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摆在我们面前的最重要的课题”。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成为中共中央高举的“三面红旗”,它率领全国人民快跑到共产主义社会。凡是对此表示迟疑和反对的干部,轻则挨批评,重则罢官靠边站。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邓子恢。他与毛泽东是30年代在闽西打游击的老战友,也是毛泽东心目中懂得中国农村的高级干部,最初被调任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部长,就出于这种相知。但到后来,邓子恢的做法不符合毛泽东急于求成的要求,被批评为“小脚女人”,在如何领导中国农村现代化的认知上,两人始终不能取得共识,结果邓子恢遭到罢黜,成为赋闲的京官。这还算是幸运的。像彭德怀敢于正面提出批评意见的,不管资格多老、地位多高,最后只能削职为民,到乡间过隐士般的生活。至于允许个体经济和私人资本主义经济长期发展的承诺,早已不在考虑之列,党内也没有公开出来反对社会主义工商业改造,所以在城市里消灭资本主义经济成分的步伐比社会主义农业改造来得更加迅速和彻底。但是,后来的事实证明,这种只要有了“先进的生产关系”便可以具有“先进的生产力”的“信念”并没有创造出真正的奇迹。相反,随着1958年各地“卫星上天”的谎言相继露出破绽,浮夸风、虚报风大行其道。60年代的自然灾害和“文化大革命”所表现的极“左”思潮的祸根,都可追溯到这里,只有这样,才能看清楚中国社会政局变化的脉络。

我们并不想在这里讨论毛泽东的功过是非,我们只是想利用这段历史来验证领袖人物必须真正懂得“顺天应人”是多么重要。即使你执掌了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企业的最高权力,在任职期间,一切似乎唯你正确,大家都得唯命是从,但你的决策是否真正正确,是否符合社会发展规律,谁都逃脱不了历史的检验。邓子恢被毛泽东所罢黜,心里不服,他曾对手下的工作人员说过,“迟早还得回到土地承包,让农民有权自主经营土地,不信,我们可以打赌!”历史证明邓子恢是对的,《易经》说“巳日乃孚”,只有经过历史的严格检验,人们才会相信哪种说法接近于真理。

革命成功、夺取政权,并不是革命的最终目的。执政的最终目的是圆满地实现革命前的承诺,这种承诺要是顺天应人,就能取得人民的信任和拥戴。中国共产党的胜利、毛泽东的成功,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一点。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的承诺是什么呢?中国社会要分两步走:第一步是建立新民主义国家,第二步是建立社会主义国家。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在经济上要实现“耕者有其田”和“节制资本”,要允许个体经济和私人资本主义得到长期发展。但是在建国后,却两步并作了一步走,过渡时期过于短暂。以“耕者有其田”为例,经过土地改革,农民私有的土地还没有在怀里揣热,就作为股份折给了合作社,可谓“得而复失”的典型。至于“节制资本”和允许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在不操纵国计民生的范围内得到便利发展,则已为过渡阶段的公私合营所取代,绝无宽容的余地,甚至上升到防止资本主义复辟的高度。结果呢,正应了孔夫子所说“欲速而不达”的警语,不仅是不达,还呈现出整体国民经济的高能耗、低效率、高速度,严重浪费了许多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不得不作出调整和修正,这就是促使邓小平作出必须改革和开放的整体规划。现在人们认识到建设社会主义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今人所说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在补偿新民主主义社会极“左”思想所造成的失误。

鼎是古代社会权力的象征,同时鼎亦是昭示创新的一种载体,任何食物经过在鼎里的烹饪才能成为美味佳肴,它非常形象地告诉人们以下深刻的道理:

1.温故而知新:“新”要在“做”的基础上产生,不倦地反复地审视“故”的优点和缺点,不断地克服缺点,才能产生新的产品。

2.为创新提供空间:先要“吐故”才能“纳新”。鼎所以能成为创新的载体,就是因为它为创新提供充分的空间。一个国家也好,一个企业也好,充斥着陈规陋习,这也不能碰,那也不可改,只有独裁,没有民主,思想得不到解放,行动怎能有创新?就像一只鼎里塞满了东西,不论加注什么调料,都会溢于鼎外,无法制造任何新的美味。没有自由发挥的空间,绝不可能产生预期美好的成品。

3.要为创新提供条件:有了鼎,有了食材,有了调制美食的高手,还要为鼎底加温,才能使食材在鼎内产生物理的、化学的变化。鼎有三条腿,下空而上实,在下空处烧火加温,便是促使鼎内的食材发生变化的条件,何时用猛火,何时用低温,就很有讲究。

凡此种种不过是比喻的手法,其中的哲理却非常深邃,值得创业者好好思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