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研究世界格局的重要性及研究方法

研究世界格局的重要性及研究方法

时间:2022-06-1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四、研究世界格局的重要性及研究方法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这门课程的教学目的是让我们对当今世界有一个整体的、基本的、正确的认识。(一)研究世界格局的重要意义所谓格局是指事物内在的结构、状态、局面。由此可知,研究和把握世界格局是一个中间环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次,研究世界格局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国际舞台上的各种角色,特别是发挥重要作用的角色。

四、研究世界格局的重要性及研究方法

世界政治经济国际关系这门课程的教学目的是让我们对当今世界有一个整体的、基本的、正确的认识。它所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有经济、政治、外交、军事科技文化以及历史、地理等;它所包含的行为主体、活动角色也是多种多样的,有主权国家、国家集团、国际组织、跨国公司以及诸多非政府组织等;它既有历史的发展过程,对此要有全面的回顾与总结;也有现实的真实状况,对此要有正确的分析与认识;还有未来的前景趋势,对此还要有科学的预测与展望。这一切,构成了一幅纷繁复杂、绚丽多姿、不断变化、扑朔迷离的图景。我们怎样才能通过教与学达到预期的目的呢?从研究世界总格局开始是最基本的、也是最好的方法,这是一种总体的、宏观的分析,弄清了世界总格局,也就把握了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的全局。在总揽全局的基础上,我们再逐一地去分析认识一个个的问题,一个个的国家,一个个的地区,一个个的事件……总括起来,就构成对当今世界的整体的、基本的、正确的认识。抓住世界总格局就是抓住了纲,纲举目张,其他的问题也就各得其位、一目了然了。

(一)研究世界格局的重要意义

所谓格局是指事物内在的结构、状态、局面。世界格局是指国际舞台上的各种力量(主要是主权国家和国家集团及有关的组织机构等)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在一定时期内形成的一种结构状态或局面。它可以是单极格局,即一家独霸;也可以是两极格局,即两个超级大国的激烈争夺世界霸权及其对世界事务的控制;也可以是多极世界,即多种力量的相互制约,以影响和决定世界事务的发展。世界格局既是相对稳定的,又是变化发展的。作为一种力量对比的结构状态,它并不是瞬息万变、捉摸不定的,在一定时期内,具有相对稳定性;但它又有变化发展的一面,各种力量之间的对比状况经过量变发生质变时,就会导致世界格局的变换。研究国际问题或认识了解世界,一般地讲,有三个层次:时代、格局、形势。时代是最高的层次,是一个大概念,涉及时间比较长,有相当的稳定性,如封建时代、资本主义时代、从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时代等。格局是中间层次,它也涉及经济、政治和文化等诸多方面,各种力量的构成,但涉及时间比较短些,有相对的稳定性。在时代不变的情况下,格局可以变化,如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两极格局、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的多极化的发展趋势。形势是最低层次,它指的是国际舞台上发生的一时、一国或一事的发展变化,经常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一般情况下,它不会影响格局和时代的稳定,但也有事件发生引起格局的变化的情况,如前苏联解体,使两极格局向多极化趋势发展,还有些事件的发生可以引起时代的变化,如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人类社会开始了从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时代。当然,更多的事件并不具有这样的作用或影响,我们要善于分析,掌握分寸。由此可知,研究和把握世界格局是一个中间环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首先,研究世界格局有助于我们从整体上把握整个世界。我们的研究对象是国际社会这个大系统,它包含的内容非常丰富,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反映的关系异常复杂,还处在不断的变化中。特别是国际社会内的各种行为主体,由于所处历史阶段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社会基本性质不同,各自追求利益不同,奉行政策原则不同,因而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作用也有很大的差别。面对这样一个复杂多变的国际社会,我们要了解和研究它,只能从世界格局入手,我们研究世界格局,能够对一定时期内国际社会的构成现状及其发展趋势有一个整体把握和基本的认识。

其次,研究世界格局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国际舞台上的各种角色,特别是发挥重要作用的角色。国际舞台上各种角色的对外联系、相互作用无不受到整个世界力量对比状况和国际环境的制约,都是在一定的世界格局下发挥作用的。在不同的世界格局中,各个角色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同的。因此,要了解和研究各个行为主体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和作用,首先必须把握整个世界力量对比的结构状态,要把握世界格局,了解不同世界格局发展的不同特征。只有把各个角色、每个局部放到世界格局和世界总体中去进行研究,才能正确了解某个国家的地位作用、对外战略及其和其他国家的相互联系,并给予正确的定位和评价,从而避免片面性、简单化和孤立地看问题。

再次,研究世界格局有助于我们把握国际社会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和其他事物相联系而存在和发展的,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任何事物都是这个统一的联系网上的一个部分、一个点。我们研究的国际社会正是这样一个由各种力量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大系统,并且国际社会的行为主体不断增多,如主权国家、国家集团、国际组织、跨国公司和世界政党等,多得很。尽管各种力量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千变万化,但这种错综复杂关系的变化总是循着一定的规律而展开和进行的。恩格斯在1890年9月21~22日《致约·布洛赫》的信中就揭示了这个规律,即人们常称的“合力”论(5)在国际舞台上,正是由于各种力量形成了一个整体的、不自觉的和不自主的总的合力在推动着国际社会发展和前进,世界格局的构成及其发展演变,就是各种力量相互较量、相互制约的结果,是“合力”的产物。我们把握了世界格局,就能够比较清楚地看到多种力量作用和变化的状况,从中掌握国际社会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

最后,研究世界格局有助于我们清醒地认识我们自己在这个世界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从我们自己和其他角色的比较分析中正确地估量自己,从而区别不同的对象,制定相应的对策,形成自己的正确的国际战略和对外政策。离开了对世界格局的正确认识,离开了对世界舞台上各种角色的正确认识,离开了对自己的正确估量,是不可能有自己正确的国际战略和对外政策的。当然,随着世界格局的变化,各种角色的力量对比的变化,以及我们自己实力及地位的变化,我们的国际战略和对外政策也要调整变化,这是无疑的。

(二)研究世界格局的主要方法

研究世界格局的方法主要应把握以下三个要点:

1.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是我们研究世界格局的指南

世界格局是一种客观存在,其中的各种力量又有密切的联系,既有对立的、又有统一的关系,还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之中。我们一定要用唯物辩证法的思想作指南去进行研究,不能搞唯心主义,也不能搞形而上学,也就是说,要遵循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所揭示的物质运动的规律,对立统一的规律、质量互变的规律、否定之否定的规律等去进行研究。

有人主张,研究世界格局要运用系统论的方法。这也是对的。这些年来,系统论的方法不仅在自然科学领域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一些社会科学的研究也产生了有力的推动作用。系统论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条原则:①整体性原则,要求把研究对象纳入到它所属的整体中,从整体来认识和看待。②相互联系原则,强调整体内部各部分、各要素相互之间的有机联系。③有秩序原则,即整体内部各部分、各要素的联系是有一定的秩序和规律的。④动态原则,即整体、部分及各要素都处于运动之中。⑤定量化原则,即它们的运动、变化都以一定的数量表现出来。这些原则对我们研究国际问题显然都是适用的。我们研究世界格局也是把我们的研究对象——国际社会作为一个大系统来进行研究的。我们认为,强调以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作指导和运用系统论的方法来研究,两者是没有矛盾的,而是基本一致的。

2.把握时代发展的特征及其基本矛盾是研究世界格局的大前提

前面说过,时代是我们研究国际问题的最高层次,它也是马克思主义研究国际问题的基本观点和根本特点。马克思、恩格斯讲过,他们所处的时代是“资产阶级时代”。这是他们分析国际问题的起点。列宁进一步强调,只有首先分析了从一个时代转变到另一个时代的客观条件,才能够了解我们面前发生的极其重大的历史事件。而时代的划分归根到底取决于哪个阶级是这个或那个时代的中心。在资本主义产生初期或自由资本主义时期,是资产阶级革命的时代。这个时期的世界格局则以新生的资本主义国家同封建阶级居统治地位的国家之间的斗争为主要特点。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进入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进入到“帝国主义时代”,“无产阶级革命的前夜”,从世界格局来说,资本主义列强争夺世界霸权,操纵和决定世界命运是主要特征。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从此开始了从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新时代,世界格局也随之出现了新变化,即无产阶级执掌政权的新国家开始登上国际舞台,作为一种崭新的革命的力量参与国际生活,对资本主义列强的争夺霸权产生着不断扩大的影响,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社会主义国家增多,它的影响更大,以致形成了两极格局。后来随着民族解放运动的不断高涨,民族独立国家的大量涌现,逐渐形成一支新兴的政治力量,必然导致世界格局的新变化。经过战后几十年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后期,邓小平总结世界上力量对比的变化和新形势、新因素、新问题的出现,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取代了原有的概念,预示着世界格局的新发展,到20世纪90年代初,正式提出了“多极化发展趋势”的论断。当然,从大的时代来说,仍然是从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时代,只是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3.正确地估量各种力量,是把握世界格局及其变化的基本方法

国际舞台上两种或多种力量的实力对比达到一定的平衡,形成特定的均势,构成一定的格局。由于力量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经过一定时期,均势必定会被打破,随之会出现新的格局。研究世界格局,必须善于正确估量各种力量的发展变化以及把握各种力量之间实力对比的变化。当然,我们最应关注的是那些对于格局的变化起举足轻重作用的力量,大国、强国的特定作用是不能否认的。这是客观存在,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现在人们评价一个国家的实力或力量,不再只是强调某一个或两个因素,或人力,或经济力,或军事力,而是强调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一般地讲,主要从两方面来评估:一方面是有形的因素,包括地理条件、人口资源、自然资源、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等;另一方面是无形的因素,包括政府效能、政治制度、领导素质、国家和政府的国际信誉、对外部的依赖与外部的支持、对突发事件的预测及其应付能力等。只有把这两方面结合起来,作全面的分析,才能对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作出客观、科学的估量,也才能对其对世界格局所产生的影响作出符合实际、真实可靠的预测。

关于综合国力的计量,国内外学者提出了各种不同的计算公式,其中较早的、影响较大的是美国学者克莱因于1975年出版的《世界权力的评价》一书中提出的公式,即Pp=(C+E+M)×(S+W)。这里Pp是被确认的权力、力量或实力,C是人口和领土构成的基本实体,E是经济能力,M是军事能力,这些可视为物质因素;S是战略意图,W是实现战略的意志,这些是精神因素。这个公式简明扼要地说明了在估量国家力量时,不能只看重某一个或两个因素,而要作全面的、综合的估量,既看到物质的因素,也看到精神的因素。两者的关系是相乘,而非相加。这些都是很可取的。它提供了估量国家综合国力的最简明的计算方法和思路。当然,这个公式也有其不足之处,量化起来不可能很精确,是指一种静止状态,特别是对精神因素的估计难免有主观的成分等。正因为如此,后来有许多新的公式出现,更全面、更科学、更详细,也更复杂和更专业化,克莱因的公式提供了一个基本思路,以后的新公式是在此基础上的丰富和发展。我国也有专门研究综合国力的专家,提出了一套研究综合国力的公式,是对前人研究成果的吸收与发展。

在以往的历史实践中,我们有过对人的因素估量的失误,还有偏重军事、忽视经济的问题,也有过夸大意志的作用、脱离客观实际的问题,这是应该引以为戒的。我们评估别国的综合国力要客观科学,评估自己的综合国力更应如此。前者要做好更难一些,后者相对来说容易一些。所以,我们更应该做好,这是我们制定发展战略和国际战略不可缺少的依据,需要高度重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们要实现自己的战略目标,非做好这一点不可。

【注释】

(1)《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291~292页,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2)《在亚非会议全体会议上的发言》,载《周恩来外交文选》,第112~125页,中央文献出版社,1990年5月第1版。

(3)鲍大可:《周恩来在万隆》,第23~24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

(4)《毛泽东选集》,第749页,人民出版社,1964年4月第1版。

(5)详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第697页,人民出版社,1995年6月第2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