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当代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发展战略

当代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发展战略

时间:2022-06-1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在对外贸易方面,大多数国家实行保护贸易政策。进口替代政策的出台与战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恶化有关。同时,还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引进外资,因为进口替代战略的贸易保护措施主要是限制工业制成品的进口,所以会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发达国家为了绕过贸易壁垒而对发展中国家进行直接投资。

第四节 当代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发展战略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亚非拉地区的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取得了政治经济的自主,开始致力于工业化和民族经济的发展。在对外贸易方面,大多数国家实行保护贸易政策。但是,面对国际分工纵深发展,生产和资本的国际化,发展中国家也在不同程度上利用国际环境,参与国际分工和贸易,由于各发展中国家在不同时期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它们推行的具体政策措施也有差异。归纳起来大致有初级产品出口、进口替代战略下的外贸政策和出口导向(替代)的外贸政策等形式。

一、初级产品出口政策

初级产品出口政策,是指出口食品、农产品和矿物原料、染料等初级产品,进口工业制成品。这是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时采取的对外贸易政策,是初级外向型战略。

发展中国家工业基础薄弱,制成品缺乏国际竞争力,农、矿产品在国民经济中占举足轻重的地位,利用初级产品的出口来积累资金,促进国民经济的增长,在外向型经济发展初期是比较现实的,而且历史上有成功的先例。19世纪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就是利用这种模式发展起来的,战后20世纪60年代以前,发展中国家也都是这种贸易格局。甚至至今许多非洲的发展中国家仍采取这种政策。它们的初级产品出口占出口总额的90%以上。通过初级产品的出口,赚取外汇,对引进先进技术、进口必需品、带动经济发展有重要作用。但是,初级产品出口导向战略,只能作为外向型经济的起步而在短期内使用。由于初级产品需求弹性小,随着技术的进步,合成品和替代品的不断涌现,初级产品的需求大大减少,加上发达国家控制国际市场,初级产品的出口面临贸易条件恶化的境况。片面依赖初级产品出口不但经济增长潜力有限,而且不利于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因此,很多发展中国家已开始彻底改变这种战略。

二、进口替代战略下的对外贸易政策

进口替代政策,是指一个国家采取保护贸易政策,限制一些工业制成品进口,以保护本国工业;同时利用外国资金和先进的技术,发展民族工业,在国内市场上,逐渐以国产工业制成品替代进口工业制成品。通常进口替代政策的实施一般从消费品进口替代入手,国家首先发展消费品工业,以国产消费品替代进口消费品;然后,依次过渡到中间产品进口替代和资本设备进口替代。

进口替代政策的出台与战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恶化有关。在殖民时期,殖民地严重依赖宗主国的工业品独立后的发展中国家仍然难以摆脱这种局面,为了改变单一经济,发展民族工业,实现工业化,发展中国家一般都是从实施利用国内工业制成品来替代进口产品的政策开始的。如当时一些拉丁美洲国家和地区、巴西、墨西哥、阿根廷等率先实施了进口替代政策,随后亚洲一些国家和地区也纷纷实行了这种政策。至20世纪60年代,进口替代已成为发展中国家占主导地位的一种对外贸易政策形式。

进口替代战略下的外贸政策措施主要有:

1.对不同的产品实行不同的关税政策。对进口产品,尤其是最终消费品征收高关税,使进口商品价格提高,竞争能力降低,以减少进口。但对国内生产必需的中间品和资本品则征收低关税或免税,以降低进口替代生产的成本。

2.进口限额。主要通过进口配额,限制非必需品特别是奢侈品的进口。

3.外汇管制。为保证进口替代工业的发展,国家实施外汇管制,将外汇主要用于进口替代部门必需投入品的进口,并通过外汇的升值减轻必需品进口所造成的外汇压力

进口替代政策对于促进本国工业的发展,改善经济结构,建立独立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是有一定作用的。同时,还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引进外资,因为进口替代战略的贸易保护措施主要是限制工业制成品的进口,所以会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发达国家为了绕过贸易壁垒而对发展中国家进行直接投资。但随着世界经济发展,进口替代政策存在的问题不断暴露,如在进口保护下发展的工业效率低、成本高,缺乏竞争力;产品主要面向国内市场,发展空间有限,阻碍进口替代工业的进一步发展;进口替代虽减少消费品的进口,但大量生产设备等产品的进口,同样引起外汇和国际收支的困难。面对这些问题,发展中国家不得不考虑重新调整外贸政策,许多实行进口替代政策的国家特别是新兴工业化国家或地区纷纷放弃这一政策,开始转向了出口导向政策。

三、出口导向政策

出口导向政策,是指采取各种放宽贸易限制和鼓励出口的措施,积极引进外国资本和先进技术,充分利用本国的优势条件,大力发展工业制成品和半制成品的出口以代替传统的初级产品出口,增加外汇收入,带动国内工业和经济的发展。

出口导向战略的成功实施,需要具备一定的内部和外部条件,内部条件要求国内有一定的工业基础、较高水平的生产技术和管理人员、熟练的劳动力以及一系列出口鼓励政策等。外部条件要有广阔的市场、较好的地理位置、与世界有较稳固的贸易金融联系等。

出口导向战略包括初级产品加工、劳动密集型产品装配和出口加工、以进口替代为基础的制成品出口的三种模式。初级品加工模式是通过对初级产品进行一定程度的加工和提高原有初级产品的加工程度以代替初级品的出口。马来西亚、泰国等国均走过这一条路;劳动密集型装配和出口加工模式是通过建立出口加工、装配工业,对进口的半成品或零部件进行加工或装配后再行出口。韩国新加坡等国曾按这一模式发展对外贸易;以进口替代为基础的制成品出口模式是在进口替代基础上发展制成品出口,以此带动经济的发展。亚洲“四小龙”以及巴西、墨西哥等国或地区都先后按这一模式发展对外贸易,并取得令人惊叹的经济起飞,并迅速步入新兴工业国的行列。

出口导向战略的配套措施主要有:对出口导向工业的扶植,包括给生产企业提供低息贷款,优先提供引进设备、原材料和燃料所需的外汇;积极引进外国资本和先进技术,建立出口加工区等,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的质量,增加创汇能力;用出口退税、出口补贴、出口信贷和出口保险等鼓励出口的措施,增加出口企业竞争能力,扩大出口,增加外汇收入。

出口导向政策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是有目共睹的,可以利用本国的优势,参与国际竞争,改善国际收支状况,促进经济全面发展。但是,这个战略也有一定的局限性:①出口导向工业主要面向国际市场,因而加深了对国外市场、资金和技术的依赖性,这样国际市场的波动会迅速传递到国内,影响出口导向工业,进而影响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②出口导向政策加剧国内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过多地向出口导向工业倾斜,难免使其他产业受到排挤,使国内的一些中小型工业和农业部门发展缓慢。③实施出口导向战略的国家,为了发展工业,引进大量外资,使一些部门不同程度地被外商所控制,大量利润外流,外债剧增。

总之,从初级产品出口到进口替代再到出口导向,具有由低级到高级的阶段性和连续性,每一种战略各有利弊。但由于各个国家历史背景、自然条件、生产力水平、政治体制等各方面情况不同,它们所走的道路也不尽相同。一国一定时期采取何种战略,反映了这个国家这一时期对外贸易政策的总趋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